登陆注册
5001700000038

第38章 杂症(12)

用大栝蒌一枚,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妙,栝蒌甘寒润滑,于郁不逆,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也。详《准绳》。气实痛,枳壳、青皮、姜黄、香附、甘草,有痰加苍术、半夏、白芥子。枳壳乃治胁痛的剂,必用。死血阻滞,必日轻夜重,午后发热,脉短涩,桃仁承气汤(见血)加鳖甲、青皮、芎、归之属。痰饮痛,脉沉弦滑,导痰汤(见痰)。食痛,凡痛有一条扛起者是也。煮黄丸(见心痛)治胁下 癖痛,如神。悲哀伤肝,气引两胁疼痛,枳壳煮散。房劳伤肾,气虚血滞,胸胁多有隐隐作痛,宜补肾,加芎、归之类和血。酒色太过,胁下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虚冷作痛,不宜疏散,须辛热补剂。肝虚,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青爪甲枯,胁引小腹痛,补肝汤。凡痛而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臂痛

(腋肿)臂痛有六道经络,究其痛在何经,以行本经药行其气血,气血通则愈矣。以两手伸直,臂贴身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后而定之。其臂 之前廉痛者,属阳明经,以升麻、白芷、干葛行之。后廉痛者,属太阳经,以 本、羌活行之。外廉痛者,属少阳经,以柴胡行之。内廉痛者,属厥阴经,以柴胡、青皮行之。内廉痛者,属太阴经,以升麻、白芷、葱白行之。内后廉痛者,属少阴经,以细辛、独活行之,并用针灸法。臂为风寒湿所搏,或饮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致痛,或肿或不肿,除饮证外,其余并可五积散(见中寒),及乌药顺气散,(见中风。)或蠲痹汤(见痹)。

审知是湿,蠲痹汤每服加苍术末三匙,防己四分。挈重伤筋者,琥珀散、劫劳散、或和气饮(见肿胀),每服加白姜黄五分,以姜黄能入臂故也。(薄桂味淡,能横行手臂,引药至痛处,亦不可少。)痰饮,臂酸痛软麻,导痰汤(见痰)。加木香、白姜黄各五分,重者控涎丹(见痰)。

加去油木鳖子一两,桂枝五钱,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血虚不荣于筋者,蠲痹汤、四物汤(见血)各半帖煎服。气血凝滞者,舒筋汤。

腋属心包经、肝经,腋前属肺经,腋后属心经,腋下属肝经。经气热则腋肿,察其部位治之。

身体痛

(身体拘急)体痛,谓一身尽痛,伤寒、(太阳表证,六脉俱紧,发汗后痛,为气血不和,脉弦迟。)阴毒、(伤寒阴毒,痛如被杖。)霍乱、(吐泻腹痛。)中暑、(汗太多,脉虚。)湿痹、(湿流关节,一身尽痛,风湿相搏,重痛不可转侧,脉缓。)虚劳,(气血虚损,脉弦小,或虚数。)皆有之。寒者,甘草附子汤。

热者,当归拈痛汤。内伤劳倦饮食,兼感风湿者,补中益气汤(见气)。加羌、防、升麻、苍术、本治之。春月寒湿郁遏,清阳不得升,火伏下焦,浮而躁热,虽在阴室中亦汗出,壮火食气,困乏懒言,以麻黄复煎汤,渐渐发之,令寒湿去,阳气升,困倦乃退。遍身痛如劳证者,参、 、甘草、附子(炮)、羌活、木香、知母、芍药、川芎、前胡、枳壳、桔梗、白术、当归、茯苓、半夏(制),各五钱,柴胡、鳖甲(醋炙)各一两,桂心、酸枣仁各三钱,杏仁(炒)五钱,为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枣二个,乌梅三个,葱白三寸,水煎空心调服。少年虚损冷惫,老人诸疾并治,惟伤寒体痛不宜。

活血丹与四物苍术各半汤相表里,治遍身骨节疼痛如神。身体拘急属寒,寒则收引也。又属湿,湿亦寒也。寒属肾,湿属脾,于二经取之。

(详四诊察面。颊车蹉。)诸阳经皆上至于头,而胃脉起鼻交 中,侠口环唇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故面部属胃经。(按小肠脉别支从观上 ,抵鼻络颧,亦面部也。)胃热则面热,便燥结者,先用调胃承气汤(见大便不通)。彻其本,次用升麻加黄连汤,以去其经络中上行之风热。胃寒则面寒,先以附子理中丸(见中寒)温其中气,次以升麻加附子汤,以散其经络中上行之寒。

风热甚则面肿痛,白芷、升麻、葛根、薄荷、防风、荆芥、羌活、苍术、黄芩、石膏,外杵杏仁膏涂之。肿如蛇状,青苔水调涂。风水亦浮肿,详肿胀门。(肿与浮异,风火上炎,红肿而痛,此邪有余而肿也。脾肺气虚,不能营运,上壅不降,面目虚浮,此正不足而浮也。)面疮或粉刺,或起白皮作痒,但浅在皮肤者,皆属肺经风热,清肺饮。

面焦,胃脉衰,人参、黄 、甘草、白芍、升麻、葛根、白芷。面尘,(即晦暗。)阳气郁滞则无光,水涸则不润,故晦暗如蒙尘土,宜疏肝、清肺、滋肾。面上黧黑斑,水虚也,女人最多,六味丸。(见虚损。)外用甘松、山奈、细辛、白芷、白蔹、白芨、防风、荆芥、僵蚕、天麻、羌活、陀僧、川椒、菊花、独活、枯矾、檀香各一钱,枣肉七个,肥皂肉一斤,同为丸,秋冬加生蜜五钱,皮粗稿加牛骨髓三钱,洗面。面上黑子,锻石、 水 调稠,糯米插入灰内,留半截在外,片时米色如水晶,用以点之即落。 ,鸡子清调赤小豆末,加蜗牛、飞面捣匀贴之。又用靛缸底泥涂之即消。面黑,有胃阳虚,肾寒侮土,故黑色见于面唇,(唇者,脾之华,土不胜水,故黑。)以升麻、葛根、防风、白芷,推扬胃气,而散其滞,苍术散其寒,白芍以敛脾阴,参、 、甘草、姜、枣以补其阳。午前阳升之时服之,数帖而愈。

又有登厕感非常臭气而得者,以沉檀焚于帐内熏之,旬日而愈。盖臭属肾水,香属脾土,取其相胜也。又有因吃斑鸠而得者,鸠常食半夏苗有毒,以姜汁解之而愈。

欠伸颊车蹉,口开不能合,醉以酒,俟睡,皂角末吹其鼻,嚏即止。

经谓肾开窍于耳。又谓心开窍于耳。解者谓心本开窍于舌,因舌无窍,故借窍于耳。肺络会于耳。胆、三焦脉皆走耳前,入耳中,过耳后。胃脉上耳前,筋结耳前。小肠、膀胱脉,俱结耳后完骨。胃之支脉亦过耳后。又《素问》谓心、肾、肺、脾、胃五络,皆属之于耳中。又谓肝病气逆则耳聋。

耳聋,声有所蔽塞则不通,在外之蔽塞,与在内之蔽塞一也。内气本流通,何以蔽塞?则风火痰血之为之也。在上为心肺之气,在下为肝肾之气,在中为脾胃之气。气动而为火,火动而为风,壅于上焦,扰攘不清,则外入之声,为其所乱。若更蒸液而痰凝,伤阴而血瘀,则耳窍蔽塞。甚则为痛为肿,结核停脓,不但聋也。不甚则为鸣,气上出于耳而作响也。气上盛则鸣甚,不盛则鸣不甚。上焦气壅属实,下焦气逆属虚,或阴虚而火上炎,或阳虚而火上浮也。中焦多属湿热,酒食之所郁积也。各脏腑经脉,皆能动气生火作声,岂必拘定脉络通耳者乃然哉。此皆言内气上壅者,若气虚下陷则亦聋。以清气自下,浊气自上,清不升则浊不降也。

更有老年精脱气衰,不能上通者,即无浊火上乱,而精气萎弱,既不上通,则窍遂渐闭,如路久不行而茅塞也。亦有沉静之人,收视返听,精气退藏于密,而上窍亦渐闭者,乃高寿之征也。明此义,而纷纷之说,皆一以贯之矣。耳聋治法∶热者犀角饮子,大便秘者加大黄。壅热生风,犀角散。兼外风者,防风通圣散(见中风)。兼痰者,滚痰丸。(见痰。)郁火,防风通圣散,加大黄酒煨,再用酒炒三次,又同各味通用酒炒。加味逍遥散(见郁。)厥气上逆者,多见眩晕之证,沉香降气汤,苏子降气汤。甚者吞养正丹(并见气),以镇坠之。肾水虚精脱者,必颧颊黑,六味地黄丸(见虚损)、《本事》地黄汤。(内有羌、防二味,为肾虚而兼受风邪也,无风邪者去之。)肾虚寒者,八味丸(见虚损)、益肾散。

多恐为肝虚,四物汤(见血)加羌、防、柴胡、菖蒲、伏神。劳役伤,房劳伤,虚火上炎,瘦悴昏 ,是为劳聋,益气聪明汤。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外风袭,使经气闭塞,是为风聋,多见头痛,排风汤(见中风)、桂心散、磁石丸。气壅头目不清,清神散。气闭不通,通气散。外治∶通神散、通耳法、追风散。甘遂半寸,绵裹插耳中,口嚼甘草。苍术长七分,一头削尖,插耳内,一头平,安艾灸,觉耳中有热气,效。久聋,萆麻子丸、胜金透关散。

耳鸣。经谓上气不足。又谓脑髓不足,则脑转耳鸣。皆精气虚弱之故也。王汝言谓耳鸣甚者,多是痰火上升,又感恼怒而得。若肾虚而鸣者,其鸣不甚,当见劳怯等证。薛立斋云∶若血虚有火,四物汤(见血)加山栀、柴胡。气虚,补中益气汤(见气)。

血气俱虚,八珍(见虚损)加柴胡。若怒而鸣,气实,小柴胡(见寒热)加芎、归、山栀;虚用八珍加山栀。若午前甚者,阳气实,热也,小柴胡加黄连、山栀;阳气虚,补中益气(见气)加柴胡、山栀。午后甚者,阴血虚也,四物(见血)加白术、茯苓。若肾虚火动,哄哄然,胫酸,或痰盛作渴,必用地黄丸(见虚损)。甚者当镇坠,正元饮(见眩晕)咽黑锡丹(见呃逆)。有热者,龙齿散。肾者,宗脉所聚,窍于耳。宗脉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气与之搏而鸣。先用生料五苓散(见伤湿),加制枳壳、橘红、紫苏、生姜同煎,吞青木香丸,(见气。)散邪疏风下气,续以归芎饮和养之。若更四肢抽掣痛,睡着如打战鼓,耳内觉有风吹奇痒,黄 丸甚效。

耳肿痛生疮,鼠粘子汤、柴胡清肝饮。耳湿肿痛,凉膈散(见发热)加酒炒大黄、黄芩,酒浸防风、荆芥、羌活。湿多,外用枯矾吹入耳中。耳湿结块,生猪脂、地龙粪、釜下墨研末、葱汁和捏如枣核,绵裹入耳,润则换。耳干痛亦用此方。耳痛如虫内走,蛇蜕灰吹入立愈。

耳。劳伤气血,热气乘虚入聚,则生脓汁也。内服柴胡聪耳汤、蔓荆子散,外用红绵散。壮人积热者,玉屑无忧散送解毒雄黄丸,(并见咽喉。)下三四次效。

出脓,发灰吹之。耳脓溃烂,矾灰、铅丹吹。又方,陈皮烧灰一钱,轻粉三分,麝五厘,吹入即干。耳出血,龙骨末吹即止。按初起忌敛涩,铅丹、矾不宜用,红棉散亦勿用也。

耳痒。沈存中病赤目,百治不瘥,邱华问耳中痒否,痒是肾风,四生散(见中风)二三服即瘥。如言服二次,目反大痛,更二服遂愈。以语孙和甫,孙曰∶尝见吕吉甫目久病,服透冰丹乃瘥,透冰丹亦疗肾风也。《圣惠》云∶有耳痒直挑剔出血乃止者,此肾虚浮毒上攻也,宜透冰丹。戒酒、面、鸡、猪之属一月,若不能戒者,无效也。

虫入耳,生姜擦猫鼻即尿,取滴耳,虫即出。或用管入耳极力吸之。

蚁、蜈蚣入耳,生姜汁或蒜汁灌,或炙猪肉、鸡肉置耳边。苍蝇入耳,皂角子虫研烂,生 血调灌耳中。蚤、虱入耳,菖蒲末炒,乘热棉裹着耳边。蜒蚰入耳,盐擦耳内,或硼砂、胆矾等分为末吹,即化水。水入耳,薄荷汁点立效。耳中有物不能出,弓弦头散处敷好胶,入耳中粘之,徐徐引出立效。百虫入耳,用茶油一滴渗入耳内,即效而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昭墨

    昭墨

    少年失去了近所有,在逃出来后,蹲坐在街边绝望了一宿。翌日,早晨醒来的第一眼,她见他可怜,送了三个馒头给他。可后来,一个苹果还是送了他一程。当他再次醒来时,遇见了老者和一似仙子的女子,方觉自己恐怕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可他却对这里一无所知,对眼前这些人也并非知根知底,甚至他还不能以活着的身份,出现在那伙势力的眼前。而所有的一切,就好像是逼他闭眼走路,却还要其稳稳当当停在悬崖边上。于是,这样一个腹黑、护短、诚恳又有点小懒惰的人,被迫开始了他的求生、解谜、挣扎与痛苦的漫漫长路。
  • 重生之妖女旺夫

    重生之妖女旺夫

    玉冰心一个才貌双全的学霸校花,背着所有人拿下了双硕士学位,在最好的年华里放弃了年薪百万的工作,嫁给一个相貌平平,收入平平,能力平平的花心大萝卜。直到目睹那男人嘴脸,于是拳打渣男,手撕小三,不想激动过了头流产穿越了。没成想异时空的那个自己更是个倒霉孩子,有着白富美的资本,却被小三玩死了;有着惊艳绝伦的才华却被世人叫做傻子呆子;有一个帅的人神共愤的战神老公,人家却把她当物件儿一样摆着。后来那男人却专治到了极点,不允许她和别的男人说话;不允许她对着别的男人笑;更不允许她离开自己半步。玉冰心哪里肯,带着自己的宝马撒丫子说跑就跑。再相见时,玉冰心已为司徒皓骞孕育两子一女,而那英俊潇洒的战神却躺在水晶棺里,紧闭双眼失了生气,却似睡着了一般。她抱着他的尸身只说了一句话:“我要回去救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鹅湖山下稻粱肥

    鹅湖山下稻粱肥

    左邻夏儿姐跌一跤醒来后,去青楼唱歌跳舞,去食肆卖菜谱,还买了一大锅猪大肠让她娘在家煮...右舍秋儿姐掉河里醒来后,把自家从山里救回来,忘记姓甚名谁的傻子,请回她家当祖宗供着,还死活要自家的破瓦罐...住在中间的冬儿妹妹,默默扛起锄头:“我还是去锄两垄地吧!”
  • 凤潋云烟

    凤潋云烟

    言汐从小在四国出名不是靠公主之名,而是靠射伤北齐皇子的那一箭。从此昭阳公主专横跋扈之说在临安流传甚广,成功荣登江南恨嫁女子榜首。一朝兵败,某人衣冠楚楚地站在大殿上,“北齐丹青求娶昭阳公主。”那夜,这宫中多了个跑路的人。“娘子当年让我颇有印象,这么着急要去哪?“某人靠在宫外的一棵梨树上,一脸岁月静好的模样,”娘子,莫急,我们很快会在长安见面。”言汐看着挡在前面衣冠楚楚的某人,后悔当年怎么没有一箭射死他。当然,也只能是想想了,至于后来钟粹宫少了多少摆件,我们就不知道了。夏丹青,北齐战神,怎么也没想到打了一场仗还拐来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娘子,还是当年就有一箭的缘分,就连他一向不怎么稳当的哥哥夏丹阳也只能感叹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 地理与世界霸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地理与世界霸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世纪地缘政治学经典著作,在欧洲大陆产生巨大影响,欧美高校地理学专业畅销教科书;地理条件与历史进程交织与互动的宏大视野,一部别有洞见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智慧之始

    智慧之始

    这一件东西开创了历史,它是一个新的种族的智慧起源,但是若是它被别的种族的人得到了呢?
  • 微男时代

    微男时代

    不论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城镇,我们身不论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城镇,我们身边都有一群正在为着生活和梦想默默奋斗的小男人、小女人、小市民。他们揣着小梦想,撒点小矫情,有点小可爱,虽然普通,却更生动。《微男时代》讲述的正是这群小人物的小故事。书中以当下正红的一群被贴上“身份微低”、“涉世微浅”、“梦想微弱”、“爱情微远”、“收入微薄”、“房事微软”等一系列LOSER标签的“微男”们为主要人物,演绎出一幕幕“小男人们”的苦乐悲欢。
  • 梦起始的乐章

    梦起始的乐章

    听,琴声悠扬,爱在音符中跃动,我爱着你,言语已经不足以表达我爱你的心…就用音乐来吧
  • 坦克

    坦克

    从库尔斯克硝烟到阿拉曼战役对决,从柏林巷战中坦克的尴尬,到中东战争中,美、苏制坦克大比拼,都显示着坦克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它漫长的发展史中,始终都伴随着硝烟与智慧、血腥与思考,以及一切关于死亡的惊悚记忆。索姆河战役:一群装甲怪物突然冲出阵地,吓呆了德国人。突袭波兰:德国坦克的“闪电战”,横扫欧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的“雪地之王”让希特勒吃尽了苦头。库尔斯克:真正的大场面,千余辆坦克的大决战。里纳瓦村血战:两辆坦克VS一个坦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