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1700000049

第49章 四诊望色(3)

问∶胆、膀胱、大小肠、命门、三焦诸腑,当候何处?曰《内经》无明文,故后人之论不一。有谓小肠与心为表里,从心候于左寸,大肠与肺为表里,从肺候于右寸者。(此《难经》之说,非出高阳生也。)有谓小肠候于左尺,大肠候于右尺者。又有谓小肠为丙火,当从命门之火候于右尺,大肠属庚金,母隐子胎,当从左肾之水候于左尺。三说不同,今人多从后二说。以大小肠在腹中,位居至下,经言尺内以候腹,应候之于尺,不应与位处至高之心肺同候于寸也。愚谓脏腑相移,(如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赤,大便不通则肺气壅之类。)上下相关,诊之于寸,亦无不可。况二肠位虽居下,而其经脉皆上行,则候经于寸,候腑于尺,前说未可废也。如膀胱府居腹下,而寒伤太阳,六脉皆浮,岂徒左尺;胃府居中,而邪在阳明,六脉俱大,岂独右关,可泥定哉?后二说,当以左小肠,右大肠为是。盖脏腑相配,本因经络相联,相联乃相配,相配乃有庚金丙火之称,名实相衡,当从其实,从其所联所配为左右可也。

胆同肝候于左关,膀胱同左肾候于左尺,从无岐议。惟右尺所候,其说不一。有谓三焦、命门、右肾三者各别,均于右尺候之。有谓右肾即命门,与三焦同候。说者纷纷。(《难经》谓肾有二枚,左名肾属水,右名命门属火。后人非之,谓左肾为形水,右肾为气水,总皆属水,两肾之中,乃为命门。按二说虽异,然皆谓肾有水,又有火,所用补火之药无殊,则亦无庸分别矣。)愚谓右尺所候,只一命门尽之,不用更举三焦、右肾名色。何则?三焦若以位言,则即经之所谓胸中、膈中、腹中也。若以三焦之元气言,则即命门之真火耳。盖此火宅于命门,布乎三焦,随藏发而异名,岂有二火哉?则言胸、膈、腹,即言三焦之部位,言命门,即言三焦之元阳,而三焦之名,可不立矣。两肾既皆属水,则当统于左肾,而右肾之名固可不立。况命门为火气,居中而亲右,阳能生阴,气能化水,诊命门之火气,即是诊右肾之水源,右肾之名,益可不立矣。盖左尺以候先天之真阴,右尺以候先天之真阳,百川总归一海,千炬无非一灯,何必多立名色,以滋惑乱哉?问∶脏腑之部位何如?曰∶腑阳脏阴,阳浮阴沉,不易之理也。《难经》谓三菽之重为肺 脉,则候胸中当轻于三菽可知。六菽之重为心脉,则候膻中当轻于六菽可知。九菽之重为脾脉,则候胃当轻于九菽可知矣。又胸中、膻中,均即上焦,候于两寸;腹中即下焦,候于两尺;则膈中即中焦,亦当两关并候,可知矣。然此但言其理耳,实则何可泥哉?何则?部位虽分,气脉实贯,寸口三部,仅长寸许,除浮沉大小不能无异外,其余迟数等脉,大概无殊。从未见有寸迟而关数,寸滑而尺涩者。假令诊得六脉俱数,而断为五脏六腑皆热可乎哉?则必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沉,脾胃在中之说以察之,始可以知为何脏何腑之热。(详脉配四时五脏条。)而手法之轻重一差,则以腑为脏,以脏为腑,固有之矣。即不谬,而浮主表病,亦主里虚;沉主内邪,亦主阳陷,其为虚热实热,内因外因,非参合四诊,安能细辨。而但从区区之部位为断,何异胶柱以鼓瑟也。(如胃停冷食,而六脉皆迟,肺被火刑,而六脉皆数,不独见之右关右寸,必分疆画界以求之,则固矣。)问∶子言六脉数则俱数,迟则俱迟,则经言七诊,谓独小、独大、独疾、(即数。)独迟、独热、独寒、(谓手扪之,而觉有一处独热独寒也。)独陷下者(谓沉伏不起)皆病,其说非欤?曰∶此以三部九候言,非言寸口也。(按即以寸口言亦得,如诊得数脉兼浮,浮在寸部,即谓之寸数可也。观下心肺俱浮,何以别之条自明。)

脉之形体

脉之形体长而圆,如以水贯葱叶中,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缓有紧。(长短以纵言,大小以广言,虚实以蕴积言,缓紧以张弛言。)长 溢出三指之外为长。

短 歉于三指之中为短。

按寸口之脉,由胸中行至大指端,非有断截,本无长短可言。然脉体有现有不现,不现者按之止见其动于三指之内,现者见其长出于三指之外,则长短宜分矣。(高鼓峰云∶有形体之长,有往来之长,往来之长,谓来有余韵也。按高说甚善,长短虽本言形体,而凡脉之以神气悠长为贵者,固可因此说而想见其状矣。)大 大而盛于浮分,名洪;大而散漫渗开,脉与肉无界限,名散。

小 与大相反,一名细,细甚无力名微。

虚 虚,不实也。虚甚则中空,名芤。

实 实,结实之谓。实如按猪筋,虚如按灯心,芤如按葱。旧谓浮中沉皆有力为实,皆无力为虚,浮沉皆有力,惟中无力为芤,虽未尝不是,然尚非正解。(实如葱中水充实,虚则不充,芤者尤其不充者也。)缓 柔软之意,甚则失之软弱,而名软名弱。旧以缓属迟,盖缓兼两义也。

紧 即搏急,与缓相反。如张弦,如引绳,两头牵紧,必挺劲抗指,紧不甚,名弦。弦紧而大者,名革牢。

长短有得于禀赋者,筋现者脉怕长,筋不现者脉怕短也。有随时令变异者,则春脉长,而秋脉短也。有因病而变异者,则邪气长而脉长,正气短而脉短也。

大小有得于禀赋者,世所谓六阳六阴也。(生成脉大者名六阳脉,小者名六阴脉。)有随时令变异者,时当生长则脉大,当收敛则脉小也。有因病而变异者,邪有余则脉大,(邪气壅满。)正不足则脉小也。(血气衰少。)虚实亦有得于生成者,肉坚实者脉多实,虚软者脉多虚也。亦有变于时令者,春夏发泄,虽大而有虚象;秋冬敛藏,虽小而有实形也。若因病而异,则大而实,(不特壅满,而且积实。)小而虚者,(不特衰小,而且空虚。)可验正邪之主病。(俱盛邪盛,俱衰正衰。)大而虚,(气有余,血不足,如葱中少水,但吹之使胀也。)小而实者,(血能充,而气衰不鼓。)可验阴阳之偏枯。

紧缓有得于生成者,皮肤绷急者脉多紧,宽松者脉多缓也。其变于时令,则天气严凝而筋脉收引,天气暄热而筋脉弛纵也。其因病而变者,则或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寒胜故脉收引,而紧急有力。或热或湿,筋脉纵弛,而软弱无力也。

附∶洪、散、微、芤、弦、革、牢、软、(旧作 ,又作濡。)弱各脉。

洪 洪即大耳。旧以洪为来盛去衰,是大之盛于浮分者也。

散 脉形本圆敛,今散漫不收,似大而实非大,盖虚甚而四散者也。

微 古以微属浮,细属沉。分微为阳衰,细为血少。本集各脉皆直指本义,故以细甚无力为微。

芤 脉虚而且中空者。芤,慈葱名。如卧葱管于指下,轻取重取皆有,而中取则无,此为失血之脉。

弦 似紧而略逊,但稍见抗指即是,不若紧之搏手。凡弦紧之脉,由外邪而致者,犹易为治,由正虚而致者,则难为功。盖脾胃虚败,中和之气,化为劲急,土败木贼,不可救矣。古人有时以长为弦,如谓春脉弦,而言其软弱直长,是弦即长也。今分为二,则弦自有急劲之意,不仅长而已。

革牢 弦大迟而浮虚者为革,如按鼓皮,内虚空而外绷急也。弦大迟而沉实者为牢,寒气深痼,如牢狱也。

软弱 皆柔缓之甚而无力者。旧以软属浮,弱属沉。

脉之行动

脉之行动,如以气鼓葱叶中之水,使之流动也。有浮有沉,有迟有数,有涩有滑。

浮 古人于一身中分三部九候,后人亦于寸口中分三部九候。寸关尺三部也,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九候也。是故候之于皮毛间而即得之者,谓之浮;候之于筋骨间乃得之者,谓之沉;候之于皮毛之下,筋骨之上,适当肌肉之中而得之者,谓之中。

沉 沉之极名伏。

数 疾也,躁也。一息六至,数而跳突名动。

迟 与数相反,一息三至。

《内经》谓人一呼(出气也)脉再动,(动,即至也。)一吸(入气也)脉再动,呼吸定息(一呼一吸为一息,定息者,前息已尽,后息未起之时也。)脉五动,闰以太息,(数息必有一息略长者,名太息,如月之有闰也。一呼一吸本止四动,有五动者,则以其为太息也。诊时当别令一无病患,调定呼吸,默数得十息,诊者亦默数,得四十五至,为平脉。)命曰平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即一息二至也,此迟之甚。)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即一息六至,此为数。)而躁,(即数疾意。)尺热,(尺,即手臂。)曰温病。(温病热证。)一呼脉四动(即一息八至)以上,曰死。脉绝不至,(不特迟,且不至。)曰死。乍疏(疏,即迟)乍数,曰死。

滑 滑即滑溜之谓,言其行动往来之流利也。在平脉则为血充,在病脉则为血热鼓动,痰气流注。

涩糙 涩也。与滑相反,往来粘滞者是。

浮沉有得于禀赋者,趾高气扬之辈脉多浮,镇静沉潜之士脉多沉也。(又肥人多沉,瘦人多浮。)有变于时令者,春夏气升而脉浮,秋冬气降而脉沉也。其因病而致者,则病在上、(人身之上部也。)在表、在腑者,其脉浮。(上、表、腑皆属阳,浮脉亦属阳,阳病见阳脉也。)在下、在里、在脏者,其脉沉也。

问∶浮则外有脉而内无脉,谓之里虚;沉则内有脉而外无脉,谓之表虚。可乎?曰∶不由禀赋时令与外感内伤,无故而浮沉,谓之虚,可也。以浮为阴失守,沉为阳内陷也。有故则不可,如以为可,则四季之月,无病之人,脉本和平,常居中候,亦可断为表里兼虚乎?然则古人谓浮为里虚,又谓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其说非欤?曰∶谓浮为虚者,必浮而兼虚者乃名之,非浮即可名虚也。谓浮为虚于里者,必有里虚之实乃名之,非浮则必虚其里也。至脉体之为虚为实,本不因浮沉而变,实则浮沉皆有余,虚则浮沉皆不足。而轻取之与重按,势有不同。则夫脉之实者,愈按愈实,虚者愈按愈虚。盖重按则脉被遏抑,实者鼓击有力,故愈形其实,虚者无力鼓击,故愈形其虚。是则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止可言浮而虚者,不可言浮而实者也。或曰∶如子言,浮而实者愈按愈实,是三候皆有,又何以名之为浮乎?曰∶浮脉本浮,按抑之而后沉,不按之则仍浮,故曰浮也。又问∶亦有脉浮而言表虚,何也?曰∶外感发汗太过,或内伤自汗太多,皆令表阳虚,气外越,故浮也。

迟数得于禀赋,则性躁急者脉多数,性宽缓者脉多迟。变于时令,则晴燠而脉躁,阴寒而脉静也。至其应病,则亦如之矣。仲景以迟为脏寒,数为腑热,可不泥。以腑亦有寒,脏亦有热也。

滑涩亦有得之禀赋者乎?曰∶富贵之子,神气通畅,则脉亦流畅;贫贱之子,神气沮抑,则脉亦蹇滞,此即《太素》以脉之滑涩论穷通之意也。若夫时令,则肝脉属春而微滑,肺脉属秋而微涩矣。至其应病,则本乎气血之通塞耳。

脉之行动

伏沉极为伏,按至骨乃见,或竟有不见者。

动,跳动之意,大惊多见此脉。盖惊则心胸跳突,故脉亦应之而跳突也,必带数,故上文系之数脉条下。

张仲景曰∶若数脉见于关,(观若字,则关是偶举可知,非动脉止见于关也。)上下无头尾,(状其圆而突耳,非真上不至寸,下不至尺也。)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

脉之歇止

脉之歇止者有三∶结 脉来迟,时一止而复来者,曰结。如人之徐行而歇也。

促 脉来数,时一止而复来者,曰促。如人之疾行而蹶也。数亦名促,此之促,指歇至言,须分别观之。

代 结促之止无常数,代之止有常数。(常数,即下文四十动三十动之数。)代,又为更代之称,别见胃气条,义与此异,须分别观之。

《内经》曰∶脉一日一夜五十营,(营运也。经谓人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凡二十八脉,共长一十六丈二尺,五十运计长八百一十丈。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一日夜行八百一十丈,计一万三千五百息。

按此伪说也,人一日夜岂止一万三千五百息哉。)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代,歇至也。)五脏皆受气。

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肾气先尽也。其吸不能至肾,止至肝而还。景岳曰∶观此,则下文所谓二脏三脏云云者,当自远而近,以次而短,由肾而肝而脾而心而肺。故凡病将死者,必气促,仅呼吸于胸中数寸之间而已。)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

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此皆死在旦夕。而王氏《脉经》谓一脏无气,后四岁死,二脏无气,后三岁死,云云,恐非。)

脉配四时五脏

《内经》曰∶春脉如弦。(如弦则非过弦可知。通指六脉言,非单指左关。下仿此。)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 (同软)。弱(和柔之意)轻虚(向浮之意)而滑,端(正也)直以长,曰弦。其气来实而强,(坚劲也。)此谓太过,病在外。(外感也,邪盛故脉强。)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内伤也,正虚故脉弱。按长弦紧三脉,相似而不同。盖弦而软者为长,强者为紧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湖不正常人士事故

    江湖不正常人士事故

    江湖一群奇人,有世外高手,也称自己是神仙的,这些奇人傻的傻,疯的疯,惹出了一些怪事谜案,其中不乏与一个叫章丘越的宗师和他的徒弟段段有关,故事的发展就由这两个人做个开头吧。
  • 缘来不只是你

    缘来不只是你

    初恋过后,和另一人踏入婚姻,才发现,缘来,不只是你。青春,逃不过一场爱情。有爱、有情、有喜、有乐,却很少有永恒……
  • 我是异界NPC

    我是异界NPC

    我发布了一个假任务。再过12个小时,那群玩家和NPC就要来找我算账了。我要怎么忽悠他们?在线等。挺急的!逍紫穿越到光怪陆离的游戏世界,不仅坑玩家,还要坑NPC,最后发现自己都被坑了......
  • 花开荼靡

    花开荼靡

    宋海:“清欢,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什么样的人配什么样的人,她才是和我相配的那个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你的契约兽

    我是你的契约兽

    风雷城经历大败,城主重伤垂死,危急关头,只有一个人可以拯救这座城市,勇士赌上斗神的威名,他能够力挽狂澜拯救自己的公主吗?。“不管他们是怎么称呼我的,混蛋、斗神、萝莉控,我都不在乎。“”因为我是你的契约兽啊。”
  •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天主教在全球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文化移植的过程,而这种文化移植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本土文化。天主教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找准中国本土习俗文化的发展脉络,适应民间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已经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应对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书对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遭遇进行了客观描述。
  • 至尊弃少

    至尊弃少

    人死不能复生,但灵魂可以穿越……少年罗风带着修真记忆,重生于地球……他是家族弃子,面对全新世界,遭遇未婚妻退婚,成为最落魄的广告业务员,即将失业,受人白眼、嘲笑讽刺,无钱交房租,还欠债五十万……而这都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有人想致他于死地……面对绝境,罗风单挑整个世界,开启强势崛起、逆袭无敌之路。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翻皮球

    翻皮球

    三十年来,梁小斌的笔记体手稿在大江南北的文友手中传看,他对日常事物无与伦比的洞见,对世界真相的解读让人惊叹。作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曾经以《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震撼了一个时代;作为一个深藏民间的思想家,梁小斌用他精耕细作的笔记将这个深深蒙尘的时代之镜从一角开始擦亮。德国有尼采,中国有梁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