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0000000016

第16章 琉球入学见闻录(15)

问:『古今之书充栋汗牛,学生辈苦不能多读,何如』?曰:『夫读书有要,非必遍观而尽识也。不得其要,则虽识如安世、览若正平,只以夸多而斗靡。苟得其要,则虽难熟如于嵩、善忘若陈烈,亦可渐积而有得。慨自秦火方炎,简编为烬;汉至孝惠始除挟书之律。孝文以后,书出屋壁,诗始萌芽。至于建元,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此雅、彼颂,相合成编。洎鲁共坏宅,古文初见,有「逸礼」三十九、「书」十六篇及「春秋左氏」;犹复共相排摈,杜塞不学。故西汉诸儒自匡衡、刘向、扬雄而外,皆罢老专究一艺;学「诗」者不知「书」,「学书」者不知「易」,学「易」者不知「春秋」。虽其专已,守残见讥子骏;而余窃观其行事、读其文章,类皆禀经断狱,酌雅修词。由汉以后,书籍日富;五车、四库,详志「艺文」。及乎后唐,明宗初令印卖「九经」,得书甚易,藏书愈多;而士或束阁不观、游谈无根,即曰拥书万卷不假南面百城,而其人之言行亦或往往不及乎古:诚有如苏文忠之所诮者。此其故何哉?不知读之之法,而多反为累也。夫专务博记,非圣贤之所贵也。昔者,上蔡谢子举史成诵,明道以为玩物丧志;谢子面赤耳热,汗流浃背;明道又以为此即「恻隐之心」,然谢子犹未心服也。一日,见明道看史,亦复逐字逐句,无所遗漏;然后恍然有悟,以为为己、为人之别。自后遂将此事,接引博学之士。即朱子之论「格物」,虽有一书不读,便阙一书理道之言,而究以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为先务。故诵「诗」而昧乎从政,虽三百亦徒多;穷「论语」而明于为治,即半部不为少。且夫读书而精于别择者,其书亦本不多也。韩昌黎自序「所以用功,惟在辨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若白黑之分」。故其生平于礼乐、名物、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闻而不求,而要必曰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诚辨乎伪也。辨乎伪,则不但百家小说之为伪也,即历代名儒之集亦多伪焉;不但非圣贤之书之为伪也,即「四子」、「六经」之笺注亦多伪焉;不但异学、杂学所传之为伪也,即如二程「语录」游、杨、侯、尹之所记亦各纯驳参半。且虽朱子之书,而「语类」、「或问」、「文集」与大注所定,前后殊解、彼此异说;后之人且复倒颠岁月,以为晚年定论:是极正之书,亦或有万一之伪也。若夫诗文一途,其伪者常十之七、其正者常十之三;而中郎枕秘惟有「谕衡」、明允箧中专批「孟子」、庐陵半生酷摹韩文、考亭末岁爱诵杜诗:古之人,莫不博观而约取、明辨而笃志。故曰专精之至,神奇自生。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僚之于丸、秋之于奕,皆终身不厌而无暇外慕,然后造其堂、哜其胾也;君子多乎哉!请以为诸生规』。

——右辨正伪。

问:『书之正伪既闻命矣,其读之也,当奈何」?曰:『凡读书,有本原、有次序、有纲领、有要法。何谓本原?朱子曰:「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盖心之虚灵,神明不测。一有不存,则视听貌言,不能自检,未有不为「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者;安能反复圣言、参考事物,以求义理至当之归。故曰「心要在腔子里」。心存则终日俨然,不为物欲所侵;读书穷理,夫安往而不通也。何谓次序?「大学」者,群经之总会:规模广大,而本末不遗;节目详明,而始终不紊。其学之也,宜最先。次「论语」二十篇,为圣师言行之要;次「孟子」七篇,皆王道仁义之谈。学之,则有以识乎操存涵养之实,与夫体验扩充之端;且知某章某句之为格致、诚正,某章某句之为修齐、治平。凡「大学」所总言者,二书皆分见之,而有以信其确不可易。至于「中庸」,则圣门传授之心法也;上达之意多,下学之意少。必「大学」、「论」、「孟」之既通,然后可以读之而见其为实学。故不先之「大学」,则无以提挈纲领,而尽「论」、「孟」之精微;不参诸「论」、「孟」,则无以发挥縕奥,而极「中庸」之归趣。若不会其极于「中庸」,则亦无以穷神知化,而建立天下之大本、经纶天下之大经。凡此皆朱子师弟之言,而后人所当服行者也。「四书」卒业,乃读「五经」。「五经」如五常,「诗」属仁、「礼」属礼、「书」属智、「春秋」属义、「易」属信,而贯乎四德。夫五行首木、四时首春,于人则性情之勃发而不能自已,如春、如木。故诗之为教,常使人讽诵焉而恻然、悚然有以动其自具之天良,于仁之功居多,而为学人所宜先。三千、三百,无不切于日用。横渠教人,莫急于此书者,古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也。学焉而尽其蕴,则可以明理、可以处事。由是而习「春秋」,乃得见圣心裁制之义。故曰诸经之有「春秋」,犹法律之有断例也。又曰诸经如药方,「春秋」如用药治病。至于「易」,为五经之源;仁、义、礼、智皆统兼焉。故曰干,元亨利贞。其读之也,必并乎诸经;其通之也,倍后乎诸经。通经者,又必通史。「二十二史」,浩繁难记。涑水之「通监」、紫阳之「纲目」,先正课程,皆计日而兼读之;力有不能,无宁舍马而从朱。若夫读书之纲领,颁发诸书各卷首详言之矣:要在博考乎诸儒、折衷于考亭。即考亭之说「四书」,如「语类」、「或问」、「文集小注」为说不一,又必以大注之说为定。但大注,未易言也。朱子尝云:「某字字如秤停」。

又云:「不用圣贤许多工夫,看圣贤的不出;不用某许多工夫,亦看某的不出」。姑举一、二条言之。如同一仁字,或云爱之理、心之德,或云心之德、爱之理,或云当理而无私心,或云无私心而当于理,或云人心,或云本心之德,或云心之全德:移步换形,不可执一。又所引之说,皆经更定虚字、语助,各有妙义。今试取程、张、范、谢、游、杨、侯、尹本书与之校对,始见其增减改换,文理密察直如神禹之铸鼎、周公之定礼;沈潜反复,久之有得,然后可以明圣传之统、成众说之长、折流俗之谬。「易」之书,经乎四圣而断以夫子之「易」即文周之「易」、文周之「易」即伏羲之「易」。言「易」之书,约有百家,而总以「十翼」为主,以费直「合传解经」为有功。「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是「易」为人事切要之书也。「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易」为言性与天道之书也。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圣人之用「易」,其道有四也。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君子之学「易」,其道有四也。初为本,上为末,中四爻为杂物撰德;要之,观其彖辞则思已过半:是学者之解「易」,其大指惟一致也。不可离象数,不可厌事理,不可专说卜筮;一卦一爻之词,不可分某句为象、某句为占;读卦辞,不可于彖传之外,生一解;读爻词,不可于象传之外,添一义。由是以考河洛先后天之图莫不皆然,则中有主而不惑于聚讼矣。读「尧典」,便须知尧之为君之所以大,其则乎天而民无能名者如何!其巍乎成功而焕乎文章者如何!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者如何!舜自受终以后,其所以创制者如何(旧人但知言以摄位告。「摄位」二字,亦非是)!即位以后,其所以无为者如何!又若读「尧典」,便须知天文;读「禹贡」,便须察地理。举一反三,是在善读者。读「诗」亦然;如诵「关雎」,便须真见其哀乐、真见其不淫不伤,然后可与说「诗」。「春秋」传为按经为断,以传考经之事蹟、以经别传之真伪。大抵无隐语,无凡例;不以日序为褒贬,不以官爵名氏为贵贱;未尝许五霸,未尝贵盟会,未尝与齐、晋,未尝黜秦、楚、吴、越。但不主诸儒先入之言,平心观理,而圣人之情渐可意逆:朱子所谓「据事直书,其义自见」也。古「礼」之亡久矣,「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昏等篇,乃其义疏。朱子以「仪礼」为经,取「礼记」及诸书之言礼皆附于本经之下,名曰「仪礼经传通解」;丧、祭二礼,勉齐续之:洵礼学第一书也。然学者仍以难读,置之。窃谓「礼记」虽传先圣遗言,亦多附会之疵;其篇第失次,每篇之中又错杂不伦。间仿朱子之法,用王氏「以言冠者入「冠义」、言昏者入「昏义」」之说,别为凡例,篇以义序、文以类从,图绘文左,使读者便览;并取礼制之大者附之,以补本记所不备。注则兼取汉、唐、宋、元、明之说,务从简要。仍以「曲礼」为第一;由小学而大学,故「少仪」、「乐记」、「射义」、「投壶」、「学记」、「经解」、「大学」、「中庸」、「儒行」、「坊、表记」次之;二十以后,冠、昏而有家室,故「冠义」、「深衣」、「昏义」、「哀公问」次之,「内则」、「大传」又次之;家礼莫重于冠、昏、丧、祭,故「丧大记」、「檀弓」、「问丧」、「闲传」、「小记」、「服问」、「三年问」、「丧服四制」、「奔丧」、「杂记」、「曾子问」次之,「祭法」、「郊特牲」、「祭统」、「祭义」又次之;由家而乡,故「乡饮酒」次之;由乡而邦国朝廷,故「王制」、「玉藻」、「明堂位」、「月令」、「文王世子」、「燕义」、「聘义」次之;然后终之以「闲居」、「燕居」、「礼运」、「礼器」、「缁衣」等篇,以统论礼之大凡——而各篇之中又各有次序条理,如珠联而绳贯。「周礼」、「仪礼」,亦仿此为经传撮要。「礼」之纲领,其庶几乎!至于读之之法,以二书言,通一书,然后及一书;以一书言,通一篇,然后及一篇:字求其训,句索其解。未得乎,则不敢求乎后;未明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先以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又必以心体之、以身验之,从容默会于幽闲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书言象意之表。凡儒先之所以教人者,千言万语,大指实不外此。谨约记其所闻者,以为诸生勖焉』。

——右严课程。

艺文

纪实之余,附诸撰述,非徒曰以文也。华祝嵩呼,臣民同愿;而外藩子弟肄业陈诗,则亿万斯年,惟兹为盛。扬圣皇之孝理,颂文母之慈晖:故录万寿称庆之篇。乘槎泛斗,随事咏歌,既可考其礼仪、观其名胜;而蛙声鲛泪时仿龙吟,片羽吉光亦征文藻:故录游览题咏之作。高丽问中立之起居,新罗重乐天之诗律;而乡树扶桑、浮杯万里,其奉晁监美智藏者多见于诸集投赠之篇。无分区域,亦勤宣圣德之意也:故录官师规诲之句、赠别之言。万里来游,四年授读;简其累句,存彼好音。人各一集,集各有引;戴德述怀,差可诵也:故复节录其月课之艺。凡律赋一、今古诗一百八十有三、序三、记四、表笺题词六,汇为一卷,用志声教之盛,中外同文;庶后之览者,有以釆焉。

恭庆圣母皇太后七十万寿赋(以「圣人之德无加于考」为韵,谨序进呈)

潘相

皇上御宇之二十有六年,岁在辛巳;十一月二十五日,恭逢圣母皇太后七十万寿。纯祺天锡,繁祉日升;喜气腾霄,欢声动地:邃古以来未之有也。臣谨按「孝经」「援神契」曰:『天子之孝,曰就』。就之为言成也。天子德被天下、泽及万物,随处成就,则其亲获安;故曰就也。又按「嘉乐」之诗曰:「保佑命之自天』。申之言,君子之令德日新,则天之命之,亦反覆眷顾之而不厌也,钦惟皇太后毓昊胎轩,包天育地。自「诗」、「书」所载,太姒、太任,世嗣徽音,莫能比并;而天慈广被,坤道长宁,穆处璇宫,祉福隆备。迩岁我皇上天威远播,文德覃敷;奏五载之肤功,开八荒之寿域。既臣伊里,旋服大宛,月竁以西、天方之壤,莫不归吾版籍,化我声明。适逢我皇上五十松龄,祝鸿庥于永锡;旋欣皇太后七旬椿算,庆圣寿以无期。开黄鸟之旟,千百国不漏河源海委;神捧元狐之籙,亿万岁长同华祝嵩呼。于是北燮冰天,南谐熯地;扶桑出日,高柳生风:靡不觐凤城、瞻螭陛,扬景烁、颂桢符。时则五老负图,四灵咸畜;雨风从律,珠璧呈辉。甘露如饴,晓垂珍木;卿云似盖,朝映彤墀:诸福之物毕臻,可致之祥环集。盖由圣人之孝,合九有以尊亲,而令闻不已;圣母之仁,载群生以博厚,而纯嘏有常。故天之佑圣人,亦孔之固;而天之福圣母,以莫不增也。谨抒芜制,以展葵忱。其辞曰:

同类推荐
  • King Edward the Third

    King Edward the Thi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道

    释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阴城守纪

    江阴城守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浒传注略

    水浒传注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资料清文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文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是女皇的夫君

    我是女皇的夫君

    我已放弃挣扎,这本书一切随缘吧。(简介二十字,这个括号凑字数)
  • 将军抢亲记

    将军抢亲记

    奉新郡里,沈十三做了江柔的救命恩人,一刀劈下了欲玷污她的匈奴士兵的狗头,腥臭的血溅了她满身,那一刻只觉得面前的人是个盖世英雄。后来......她的盖世英雄也玷污了她,且并没有踏着七彩祥云将她娶回去。因为她不愿意。英雄是个骄傲的人,老子堂堂征北将军纳你一介草民做通房小妾你还不愿意?难不成还想做将军夫人啊?不愿意就麻溜地收拾包袱滚蛋,免得老子哪天没忍住一刀捅死你这个混账。江柔滚了。去了更偏僻的乡下躲避战火。有一天突然来了个儒雅的陌生男子向她提亲。她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清白的黄花大闺女了,自然配不上这样清俊的男子,遂拒绝,“妾一介孀妇,配不上公子,公子请回吧。”男子一讶,“姑娘是个寡妇?”她点点头,朝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男子面色复杂,左思右想半天,咬咬牙,走了。第二日却直接带着彩礼上门,“寡妇也娶。”于是她红绸盖头被娶进门。洞房花烛,盖头一挑,江柔惊声尖叫——她的相公被人掉包了。斯文有礼的翩翩佳公子变成了那个玷污她的盖世混蛋。“怎么是你?”“怎么不是我?”“......那个谁......去哪儿了?”惊觉她连将她明媒正娶进家门的相公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哪个谁?”她含羞带怯,“我,我相公。”盖世混蛋很不耐烦,“老子不是在这儿?”
  • 全球神武时代

    全球神武时代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重回少年时代,却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原来的世界了。异次元裂缝出现,异兽来袭,武者兴起。人类与异世界激烈碰撞!林洛持方天画戟,所向披靡,保家卫国,战无不胜!!!
  • 极道仙王

    极道仙王

    盘古创造了时势,邪恶孕育在时势中,为消除邪恶,时势又诞生盘古的善灵,这个世界只有靠善才能感化,盘古是善的化身。作为一个长期在监狱一线工作的警察,用神话的描写、用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写下这本小说,旨在颂扬那些用善心感化罪犯的战士们,这个世界需要这些战士,需要他们真挚的爱......
  • 男神无限爱霸宠小娇妻

    男神无限爱霸宠小娇妻

    她追他追了四年,他永远都是一句:“我是你哥,我们不可能在一起。”而她每每被他拒绝后总是我不放弃的反驳回去:“嘁,楼少寒你又不是我亲哥,没有血缘关系的那种,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我就是要和你在一起,你要是敢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就砍了那个女人。”就在他拒绝她多次,她伤心的决定放弃时,他总会出现在她的面前给她希望。她的追求者看到他们两个亲密的样子疑惑的问道:“他不是你哥哥吗?”他却拉着她的小手一脸笑意的说道:“是啊,我是她情哥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鸩宠

    鸩宠

    纪王朝三十七诸侯国,他是墨国的国主,她是黎国的公主。他爱上她容颜倾城,她倾慕他才华横溢。本应是佳话一段,却奈何造化弄人。他用他的智慧与铁血倾覆了她的家国田园,她用她的双手毁了他爱上的那副绝色。墨王宫里再相见,她的新名字叫容安。容我一生平安。新名字却逆转不了既定的人生。彼此是仇人,更是爱人。揭开一场灭国阴谋,撕碎彼此脸上面具,时而共进退,时而剑相向。到最后,才发现,人未必奈何不了命运,可我却奈何不了你。
  • 网游三国崛起

    网游三国崛起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历史三国的时候,殊不知游戏三国已经出现,人、法师、以及兽这三个国家看起来特别的平凡,但是为了这个游戏,他为此奔波,他坚信自己可以在这三国里面崛起!这三国将会因为他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