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7500000001

第1章 汇考

周制国有长及遂有五县县设县正掌其县之政令

按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二曰长

以贵得民

郑康成曰长诸侯也一邦之贵民所仰也愚

按王制云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八州三百六十长

自唐虞以来诸侯亦有以长名者郑氏之说亦未

可非也

地官遂人中大夫二人掌邦之野

郑康成曰郊外曰野谓甸稍县都黄氏曰遂

人因六遂而为名六遂在甸则所掌者甸地而已

而曰掌邦之野盖合稍县都鄙法之当行者通掌

之稍县都鄙居民廛里授田沟洫治地皆野法与

甸同其法悉自遂人出稍为邑县鄙为都则各听

于其主非遂人之所属也遂人中大夫秩比小司

徒县二千五百家鄙五百家随民众寡而为之甸

稍县鄙居民皆如此惟甸则合县为遂

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五家为邻五

邻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王昭禹曰土地之图大司徒所建之国以土地

之图经田野则以所建之国为井牧沟涂田莱之

类而经之也郑康成曰经形体皆谓制分界也

易氏曰小不曰邻言鄙之成则邻之成可知大

不曰遂言县之成则遂之成在其中言县鄙则举

中以见上下项氏曰比则亲之至邻则始相邻

近闾则同门里则同居族则相葬酇则相赞助而

已鄙之名卑于党县之名小于州凡遂之制皆放

于乡王氏曰比相保则邻亦相保闾相受则里

亦相受族相葬则酇亦相葬矣党相救则鄙亦相

救矣州相赒则县亦相赒矣乡相宾则遂亦相宾

皆有地域沟树之使各掌其政令刑禁

郑锷曰皆有地域以为之辨沟之以水树之以

木有限域之周围有沟树之阻固建官设吏以治

之使各掌其所治之政令刑禁民可得而治矣

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简其兵器教之稼穑

贾氏曰授之田野若下夫一廛百亩简其兵器

若族师旗鼓兵革

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

王氏曰遂官各降乡一等其官各亦降焉故州

谓之长县与党同谓之正鄙与族同谓之师

各掌其县之政令征比

黄氏曰征征敛也谓之政令征比比而征之小

司徒井邑丘甸令贡赋税敛之事是也

以颁田里以分职事掌其治讼趋其稼事而赏罚之

项氏曰颁田里谓一廛百亩之类贾氏曰分

职事者即九职之功事也郑锷曰民事不可缓

稼事伊始则趋之使趋时

若将用野民师田行役移执事则帅而至治其政令

王氏曰移执事若遂师所谓巡其稼穑而移用

其民以救其时事也

既役则稽功会事而诛赏

刘执中曰稽考其功程会其群吏所集之事职

否而正其诛赏

显王十九年秦徙都咸阳始集乡邑为三十一县县

置令丞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商君列传鞅定变法之令

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

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

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

权衡丈尺

汉承秦制大县置令小县置长斗食佐史佐之亭有

长乡有三老啬夫游侥之属

按汉书百官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

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

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

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

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侥三老掌教

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侥侥循禁贼盗县大率方

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

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

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

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师古曰吏理也主理其县内也汉官名秩簿云

斗食月俸十一斛佐史月俸八斛也一说斗食者

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

后汉

后汉仍承秦制大县置令小县置长皆有丞尉佐之

乡有三老游侥啬夫亭有亭长里有里魁边县有障

塞尉之属

按后汉书百官志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

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侯国之相秩次亦

如之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

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凡县主蛮夷曰道公主所食汤沐曰国县万户以上

为令不满为长侯国为相皆秦制也

丞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本注曰丞署文书

典知仓狱尉主盗贼凡有贼发主名不立则推索行

寻案察奸宄以起端绪

各署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郡员五官为廷掾

监乡五部春夏为劝农掾秋冬为制度掾

乡置有秩三老游侥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

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

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

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

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游侥掌侥循禁司奸盗

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

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捕盗贼丞望

都尉

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

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

以告监官

边县有障塞尉本注曰掌禁备羌夷犯塞其郡有盐

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秩次

皆如县道无分士给均本吏本注曰凡郡县出盐多

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有工多

者置工官主工税物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

平水收渔税在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置吏随事不

具县员

应劭汉官曰前书百官表云万户以上为令万

户以下为长三边始孝武皇帝所开县户数百而

或为令荆阳江南七郡唯有临湘南昌吴三令尔

及南阳穰中土沃民稠四五万户而为长桓帝时

以江南阳安为女公主邑改号为令主薨复其故

若此为系其本俗说令长以水土为之及秩高下

皆无明文班固通儒述一代之书斯近其真胡

广曰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

多少上其集簿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

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负多尤为殿

者于后曹别责以纠怠慢也诸对辞穷尤困收主

者掾史关白太守使取法丞尉缚责以明下转相

督敕为民除害也明帝诏书不得僇辱黄绶以别

小人吏也史记秦并天下夷郡县销兵刃示不

复用应劭汉官曰大县丞左右尉所谓命卿三

人小县一尉一丞命卿二人雒阳令秩千石丞三

人四百石孝廉左尉四百石孝廉右尉四百石员

吏七百九十六人十三人四百石乡有秩狱史五

十六人佐史乡佐七十七人斗食令史啬夫假五

十人官掾史干小史二百五十人书佐九十人循

行二百六十人乡户五千则置有秩风俗通曰

秩则田间大夫言其官裁有秩耳啬者省也夫赋

也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赋国家制度大率十里一

乡汉官仪曰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以为卫士

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八月太守都

尉令长相丞尉会都试课殿最水家为楼船亦习

战射行船过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卤

置长史一人丞一人治兵民当兵行长领置部尉

千人司马候农都尉皆不治民不给卫士材官楼

船年五十六老衰乃得免为民就田应合选为亭

长亭长课侥巡尉游侥亭长皆习设备五兵五兵

弓弩戟楯刀剑甲铠鼓吏赤帻行縢带剑佩刀持

楯被甲设矛戟习射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

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亭长持二尺板以

劾贼索绳以收执贼风俗通曰汉家因秦大率十

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亭吏旧名负

弩改为长或谓亭父周礼五家为邻四邻为里里

者止也里有司司五十家共居止同事旧欣通其

所也胡广曰盐官掊坑而得盐或有凿井煮海

水而以得之者铸铜为器械富铸冶之时扇炽其

火谓之鼓铸

章帝建初元年夏五月辛卯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

谋任典城者以补长相

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云云

和帝永元七年诏有司详选郎官出补长相

按后汉书和帝本纪永元七年夏四月诏曰元首不

明化流无良政失于民囗见于天深惟庶事五教在

宽是以旧典因孝廉之举以求其人有司详选郎官

宽博有谋才任典城者三十人既而悉以所选郎出

补长相

安帝永初元年九月丁丑诏自今长吏被考竟未报

自非父母丧无故辄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

上乃得次用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云云

元初六年春二月壬子诏三府选掾属高第能惠利

牧养者各五人光禄勋与中郎将选孝廉郎宽博有

谋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补令长丞尉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云云

晋制大县置令小县置长有主簿录事记室功曹以

佐之乡置啬夫治书史百户置里吏千户置校官掾

又有方略吏部尉之属

按晋书职官志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录事

史主记室史门下书佐干游侥议生循行功曹史小

史廷掾功曹史小史书佐干户曹掾史干法曹门干

金仓贼曹掾史兵曹史吏曹史狱小史狱门亭长都

亭长贼捕掾等员户不满三百以下职吏十八人散

吏四人三百以上职吏二十八人散吏六人五百以

上职吏四十人散吏八人千以上职吏五十三人散

吏十二人千五百以上职吏六十八人散吏一十八

人三千以上职吏八十八人散吏二十六人

郡国及县农月皆随所领户多少为差散吏为劝农

又县五百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

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

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以上置史佐各一人正一人

五千五百以上置吏一人佐二人县率百户置里吏

一人其土广人稀听随宜置里吏限不得减五十户

户千以上置校官掾一人

县皆置方略吏四人洛阳县置六部尉江左以后建

康亦置六部尉余大县置二人次县小县各一人邺

长安置吏如三千户以上之制

宋县置令长如魏晋制

按宋书百官志县令长秦官也大者为令小者为长

侯国为相汉制置丞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五

家为伍伍长主之二伍为什什长主之十什为里里

魁主之十里为亭亭长主之十亭为乡乡有乡佐三

老有秩啬夫游侥各一人乡佐有秩主赋税三老主

教化啬夫主争讼游侥主奸非其余诸曹略同郡职

以五官为廷掾后则无复丞唯建康有狱丞其余众

职或此县有而彼县无各有旧俗无定制也晋江右

洛阳县置六部都尉余大县置二人次县小县各一

人宋太祖元嘉十五年县小者又省之诸官府至郡

各置五百者旧说古君行师从卿行旅从旅五百人

也今县令以上古之诸侯故立四五百以象师从旅

从依古义也韦曜曰五百字本为伍伯伍当也伯道

也使之导引当道伯中以驱除也周制五百为旅帅

皆大夫不得卑之如此说也又周礼秋官有条狼氏

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

则四人子男则二人近之矣名之异尔又汉官中有

伯使主为诸官驱使辟路于道伯中故言伯使此其

比也县令千石至六百石长五百石

南齐

齐县置令国则为相

按南齐书百官志县令相郡县为国者为内史相

梁大县曰令小县为长国亦称相属员如晋宋制

按隋书百官志县为国曰相大县为令小县为长皆

置丞尉郡县置吏亦各准州法以大小而制员郡县

吏有书僮有武吏有医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因其

大小而置焉

北魏

魏定县令品级有差

按魏书官氏志上县令相六品中县令相七品

孝文帝延兴三年诏县令能静一县二县劫盗者兼

治食禄有差

按魏书孝文帝本纪延兴三年二月甲戌诏县令能

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

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

北齐

北齐县分九等又置邺临漳成安三县令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制上上县令上中县上下县中

上县中中县中下县下上县下中县下下县

邺临漳成安三县令各置丞中正功曹主簿门下督

录事主记议及功曹记室户田金租兵骑贼法等曹

掾员邺又领右部南部西部三尉又领十二行经途

尉凡一百三十五里里置正临漳又领左部东部二

尉左部管九行经途尉凡一百一十四里里置正成

安又领后部北部二尉后部管十一行经途尉七十

四里里置正清都郡诸县令已下官员悉与上上县

隋制以大兴长安河南洛阳四县为正五品诸县以

所管闲剧为等级

按隋书百官志大兴长安河南洛阳四县令并增为

正五品诸县皆以所管闲剧及冲要以为等级丞主

簿如故其后改县尉为县正寻改正为户曹法曹分

司以丞郡之六司河南洛阳长安大兴则加置功曹

而为三司司各二人郡县佛寺改为道场道观改为

元坛各置监丞京都诸坊改为里皆省除里司官以

主其事帝自三年定令之后骤有制置制置未久随

复改易其余不可备知者盖史之阙文云

唐制以京县为正五品诸县品秩以上中下为差

按唐书百官志京县令各一人正五品上丞二人从

七品上主簿二人从八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下尉

六人从八品下畿县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

八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上尉二人正九品下上县

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从八品下主簿一人正九

品下尉二人从九品上中县令一人正七品上丞一

人从八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九品下

中下县令一人从七品上丞一人正九品上主簿一

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九品下下县令一人从七品

下丞一人正九品下主簿一人从九品上尉一人从

九品下县令掌道风化察冤滞听狱讼凡民田收授

县令给之每岁季冬行乡饮酒礼籍帐传驿仓库盗

贼堤道虽有专官皆通知县丞为之贰县尉分判众

曹收率课调

武德元年改书佐曰县尉寻改曰正诸县置主

簿以流外为之京县上县丞皆一人畿县上县正

皆四人七年改县正复曰尉贞观初诸县置录事

开元中上县万户中县四千户以上增尉一人京

兆河南府诸县户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户一万

以上置义仓督三人其后畿县户不及四千亦置

尉二人万户增一人凡县有司功佐司仓佐司户

佐司兵佐司法佐司士佐典狱门事等畿县减司

兵上县有司户司法而已凡县皆有经学博士助

教各一人京县学生五十人畿县四十人中县以

下各二十五人

辽五京诸州属县各有县令县丞主簿尉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宋制县分赤畿望紧上中下设丞簿尉以佐之

按宋史职官志县令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

外有望紧上中下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

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口赋役钱谷振济

给纳之事皆掌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税有水旱

则有灾伤之诉以分数蠲免民以水旱流亡则抚存

安集之无使失业有孝悌行义闻于乡闾者具事实

上于州激劝以励风俗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

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初建炎多差武臣绍兴

诏专用文臣然沿边溪洞处仍许武臣指射邑大事

烦则堂除仍备绯章服严差出之禁任满有政绩则

与升擢干道以后定以三年为任仍非两任不除监

察御史初改官人必作县谓之须入十六年诏知县

在任不成两考即不合理为实历嘉定十二年诏两

经作令满替者实历九考有政声无过犯举员及格

改官人特免再作知县许受签判或干官以当知县

履历

县丞初不置天圣中因苏耆请开封两县始各置丞

一员在簿尉之上仍于有出身幕职令录内选充皇

佑中诏赤县丞并除新改官人熙宁四年编修条例

所言诸路州军繁剧县令户二万已上增置丞一员

以幕职官或县令人充元佑元年诏应因给纳常平

免役置丞并行省罢如委事务繁剧难以省罢处令

转运司存留崇宁二年宰相蔡京言熙宁之初修水

土之政行市易之法兴山泽之利皆王政之大请县

并置丞一员以掌其事大观三年诏昨增置县丞内

除旧额及万户以上县事务繁冗及虽非万户实有

山泽坑冶之利可以修兴去处依旧存留外余皆减

罢建炎元年诏县丞系嘉佑以前员阙并万户处存

留一员余并罢绍兴三年以淮东累经兵火权罢县

丞十八年置海陵丞一员嘉定后小邑不置丞以簿

主簿开宝三年诏诸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户

以上置令尉令知主簿事四百户以下置簿尉以主

簿兼知县事咸平四年王钦若言川陕县五千户以

上请并置簿自余仍以尉兼从之自后川蜀及江南

诸县各增置主簿中兴后置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

书凡县不置丞则簿兼丞之事凡批销必亲书押不

许用手记仍不许差出以防销注

尉建隆三年每县置尉一员在主簿之下奉赐并同

至和二年开封祥符两县各增置一员掌阅习弓手

戢奸禁暴凡县不置簿则尉兼之中兴沿边诸县间

以武臣为尉并带兼巡捉私茶盐矾亦或文武通差

隆兴诏不许差癃老疾病年六十以上之人邑大事

烦则置二尉绍熙中诏恩科人年及六十不差嘉定

十三年诏极边县尉获盗酬赏班改岁以二员为额

太祖建隆元年定县为望紧上中下令三年一注有

异政者诏参军验实以闻

按宋史太祖本纪建隆元年冬十月壬申定县为望

紧上中下令三年一注戊子诏诸道长贰有异政众

举留请立碑者委参军验实以闻

建隆三年诏考县令以户田增减为黜陟

按宋史太祖本纪建隆三年冬十一月癸亥诏县令

考课以户田增减为黜陟

建隆四年诏选朝士分治剧邑

本纪并无四年选举

志所载在未改元前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选举志藩郡监牧每遣

朝臣摄守往往专恣太祖始削外权命文臣往莅之

由是内外所授官多非本职惟以差遣为资历建隆

四年诏选朝士分治剧邑以重其事大理正奚屿知

馆陶监察御史王佑知魏杨应梦知永济屯田员外

郎于继徽知临清常参官宰县自此始旧制畿内县

赤次赤畿外三千户以上为望二千户以上为紧一

千户以上为上五百户以上为中不满五百户为中

下有司请据诸道所具板图之数升降天下县以四

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

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自是注拟以为资

叙又诏周广顺中应出选门州县官于南曹投状准

格敕考校无碍与除官其叙复者刑部检勘送铨

干德元年秋七月定州县所置杂职承符厅子等名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开宝元年三月庚寅班县令尉捕盗令

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真宗至道三年十二月辛丑诏诸路转运使申饬令

长劝农

按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仁宗天圣七年冬十月丙午诏知州军岁举判司簿

尉可县令者一人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庆历三年冬十月丁未诏县令佐能根括编户隐伪

以增赋入者量其数赏之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庆历七年六月辛酉诏天下知县非鞫狱毋得差遣

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神宗熙宁十年秋七月丁巳令诸路岁上县令课绩

按宋史神奈本纪云云

哲宗元佑四年八月壬寅敕郡守贰以四善三最课

县令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元佑七年四月甲戌立考察县令课绩法

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徽宗崇宁元年闰六月甲子诏诸路州县官有治绩

最著者许监司帅臣各举一人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政和元年三月己巳诏监司督州县长吏劝民增植

桑柘课其多寡为赏罚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政和二年夏四月己丑诏县令以十二事劝农于境

内躬行阡陌程督勤惰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高宗绍兴元年春正月壬子诏京官知县并堂除内

外侍从各举可任县令者二人犯赃连坐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五年三月丁丑命馆职专举县令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六年十二月辛酉以山阴诸暨等四十县为大

邑并命堂除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七年三月丁亥命虔吉南安军诸县各募土兵

百人责知县训练防御盗贼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九年秋七月甲申以文臣为新复诸县令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壬午命州县三岁一置产业部

籍民赀财田宅以定赋役禁受赇亏隐旧额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十九年十一月丁未立州县垦田增亏赏罚格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绍兴二十一年秋七月癸亥诏州县官尝被科率害

民重罪者不得任守令亲民官

按宋史高宗本纪云云

孝宗干道二年诏县令非两任毋除一任方许关升

及定监司守臣各举知县人数

按宋史孝宗本纪干道二年三月戊午诏县令非两

任毋除六月戊戌诏改官人实历知县一任方许关

升着为定式九月甲子诏监司各举部内知县县令

二三人守臣各举属县一二人

淳熙七年九月丙寅诏知县成资始听监司荐举

按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淳熙八年十二月丙辰诏县令有能举荒政者监司

郡守以名闻

按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宁宗嘉泰二年春二月戊子颁治县十二事以风励

县令

按宋史宁宗本纪云云

嘉定九年秋七月戊辰诏边县择才不拘常法其余

并遵三年之制

按宋史宁宗本纪云云

度宗咸淳七年诏举廉能才堪县令者人数有差

按宋史度宗本纪咸淳七年十二月戊午诏举廉能

才堪县令者侍从台谏给舍各举十人卿监郎官各

举五人制帅监司各举六人知州军监各举二人

咸淳九年准朱囗孙奏诸郡属邑许本司不拘外县

一体选辟文臣

按宋史度宗本纪咸淳九年五月乙卯浙西安抚使

四川制司朱囗孙言所部诸县除正辟文臣外诸郡

属邑许令本司不拘外县一体选辟文臣以幸蜀之

士民奏可

金县有赤次赤剧次剧又有上中下之分皆设令而

丞簿尉佐之

按金史职官志赤县

谓大兴宛平县

令一员从六品掌养百姓按察所部宣导风化劝课

农桑平理狱讼捕除盗贼禁止游惰兼管常平仓及

通检推排簿籍总判县事丞一员从八品掌贰县事

主簿一员正九品掌同县丞尉四员正八品专巡捕

盗贼余县置四尉者同此

司吏十人内一名取识女直汉字者充公使十

次赤县又曰剧县令一员正七品丞一员正九品主

簿一员正九品尉一员正九品

诸县令一员从七品丞一员正九品主簿一员正九

品尉一员正九品凡县二万五千户以上为次赤为

剧二万以上为次剧在诸京倚郭者曰京县自京县

而下以万户以上为上三千户以上为中不满三千

为下中县而下置丞以主簿与尉通领巡捕事下县

则不置尉以主簿兼之

中县司吏八人下县司吏六人公使皆十人

元制分上中下三县设达鲁花赤一员尹丞簿尉各

一员典史二员中县不置丞典史减一

按元史百官志诸县至元三年合并江北州县六千

户之上者为上县二千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二千

户者为下县二十年又定江淮以南三万户之上者

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者为下

县上县秩从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簿

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县秩正七品不置丞余悉

如上县之制下县秩从七品置官如中县民少事简

之地则以簿兼尉后又别置尉尉主捕盗之事别有

印典史一员巡检司秩九品巡检一员

明制定县为三等所属衙门及庶人在官者如州

按续文献通考明太祖初定县三等赋十万石以下

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六万石以下为中县正七品三

万石以下为下县从七品已而并改正七品京县正

六品所属衙门有儒学教谕训导阴阳学训术医学

训科僧会司道会司其有巡检司税课局驿递闸坝

批验所河泊所仓草场者设官如州知县掌教养县

民之事凡岁贡学生三岁贡士岁攒实征十岁造黄

册民之赋役视丁与产必调剂而均节之若岁大歉

请于上司而时蠲减焉狱讼必询其情理考诸律例

而决之有不服请陈于上为雪理焉凡养老祀神表

善赈饥恤穷通货之事时省而敦行之凡山海泽薮

之产资国用者按籍而登焉诸所属衙门如州者职

亦如之庶人在官者县亦如州

皇清

顺治十四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四年置盛京奉天府所属衙门承

德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

康熙七年

大清会典康熙七年定各县正官知县一员县丞主

簿

县丞主簿因

事添革无定员

首领官典史一员所属衙门

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

康熙三年大县裁训导小县裁教谕十五

年复设)

仓税课司大使副使

大使副使因

事设立无定员

阴阳

学训术一员医学训科一员僧会司僧会一员

道会司道会一员江南山阳县河堤堤官一员

巡检司巡检一员水马驿驿丞一员递运所大

使一员河泊所所官一员

以上驿丞大使

所官俱因事设立

康熙九年

大清会典国初各官满汉间有不同康熙九年改归

画一正六品京县知县正七品京县县丞各县

知县正八品各县县丞正九品各县主簿从九

品巡检司巡检未入流京县典史各县儒学教

谕训导各县典史水马驿驿丞县税课司大使

闸官递运所大使河泊所所官县仓大使副使

县阴阳学训术县医学训科僧会司僧会道会

司道会

同类推荐
  • 塞上作

    塞上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春

    晚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聪训斋语

    聪训斋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农女当家:病娇夫君来种田

    农女当家:病娇夫君来种田

    沐清鸢身为21世纪,拥有千亿资产的准继承人,却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农家女!原主没爹没娘被二叔照看着,却不想那二叔竟然黑心的给她送给一个老男人!现代沐清鸢不能忍!手撕叔叔婶婶,坚决分家,独立单过!分家以后,种田,买铺子,酿酱油!顺便虐渣!日子还不快活!就在她发家致富,准备横走天下时,一直给她打下手的病弱书生,突然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的将她抱在怀里,还说什么。“丫头,要走带我一起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武球王

    我是武球王

    单刀在手,天下我有。武三石一不小心回到了2006年,获得了单刀系统……
  • 可爱小青梅:竹马别撩我

    可爱小青梅:竹马别撩我

    “臭秦枫,你就知道欺负我。”她对他控诉,可是这个恶魔却邪气一笑,“你是我老婆,不欺负你,我欺负谁?”两人是青梅竹马,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终于走到了一起。他嘴上说着不在意她,但是一看到她和别的男生走在一起,他就醋劲大发,然后,我们的小可爱就被绑在了恶魔的身边……[小冉的第一本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 三世情缘之绝代医妃

    三世情缘之绝代医妃

    前世的姬泷雪,是神族的后裔,为了爱死于爱人剑下。今生的千泷雪,只为浴火重生,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废材,你见过七系全脉的废材?你见过手中有着小世界空间神器的废材?她,有一颗坚定的心,为了报仇,她九死一生,解开封印,只为重回九重天。她记仇!敢骂她,好,一针下去,瞬间闭嘴!敢打她,好,一针下去,瘸一天!千泷雪的座右铭就是敢欺负她侮辱她,呵呵,等着银针伺候吧!敢动她钱袋子,不管是谁,扎!扎!扎!他帝无痕,万千瞩目的全系天才,帝国二殿下,不管样貌身材还是天赋都是第一,就这样一个迷倒了万千少女的他却盯上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初次见面顺走了她心爱的钱袋子,只为让她记住他为了她,他甘愿倒贴全家身当有人问为什么看上这个哪都不出众的臭丫头,他邪魅一笑,他就是爱这口,就喜欢这财迷样!想要钱,他给!想要人,他洗干净奉上!…………她满脸通红,不愿看他那副骚包样:“把钱袋子给我!”他躺在榻上,对着她邪魅一笑,晃了晃手中的钱袋子:“过来呀!”她看着这美男骚包图,忍不住的咽口水“行吧,你害羞本王知道,这就亲自过去,别急,钱是你的,本王也是你的。”【本文1V1,男女主双洁,男主腹黑傲娇,女主冷漠爱财,女强男更强,小虐大宠】
  •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创之作。它以其惊世骇俗的绿林题材,新鲜刺激的豪侠故事,义肝侠胆的草莽人物,以及高超纯熟的艺术手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
  • 名剑启示录

    名剑启示录

    这件宝物增加剑气防御,可是大大降低速度,鸡肋啊肖澜:“什么?降低速度我要我要!”这回梦玉石虽然增加了对剑气流动速度,可是却会剑气威力品质下跌,不划算啊。肖澜:“什么什么?降低威力?我的我的”诛杀此妖邪虽然为民除害,可是却会被诅咒全方位衰弱,整整持续三年肖澜眼睛发出了绿光,看的妖邪心脏一抖。别人想办法变强,肖澜想办法变弱,没办法,再不削弱自己,连手都不敢出了,怕毁了这世界这是一个穿越异界高中生,带领全家鸡犬升天的故事
  • 纷火

    纷火

    当世界黑暗之际,我愿高举火把,驱散这黑暗!美好的,不是赏赐来的,唯有挥洒的鲜血与燃烧的战火能抚平暴乱迷失的心。
  • 我是狂少我怕谁

    我是狂少我怕谁

    “叮呤呤呤……”一阵放学的铃声响彻了校园内外,老师讲完了最后一道题目,收拾好教案宣布下课。一群小雀们飞也似的冲出教室。
  •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

    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美国在中国抗战初期外交视野中的转变(1937~1941)

    从卢沟桥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期间中美关系到底经历了何种变化?特别是中国政府对美外交的决策过程是什么?由何人执行?中国外交的目的是什么?谈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应是什么?中国政府在此期间总体的得失又当如何评价?何以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美国政府认为事不关己,而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却十万火急地促请中国成为并肩战斗的盟友?这些都是本书着力要探讨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体育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教育部于2005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事宜作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加大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步伐,加快提高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