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7500000015

第15章 杂录

十三洲记县弦也弦以贞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

不轻其誓施绵用法不曲如弦弦声近县故以取名

今县字在半也

县万户以上为令则子国也千户为长男国也今人

呼县为百里子男本方百里也故言今之百里古之

诸侯

懒真子陈待制邦先字应贤初任差作试官发解进

士程文中犯圣祖讳冲替问之云因用庄子饰小说

以干县令而疏云县字古悬字多不着心悬高也谓

求高名令闻也然仆以上下文考之揭竿累以守鲵

鲋其于得大鱼亦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道

亦远矣盖揭竿累以譬饰小说也守鲵鲋以譬干县

令也彼成元英肤浅不知庄子之时已有县令故为

是说史记庄子列传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史

记年表秦孝公十二年并诸小乡聚为大县县一令

是年乃梁惠王之二十二年也且周尝往来于楚魏

之间所谓监河侯乃西河上一县令也时但以侯称

之耳而疏乃以为魏文侯不知与惠王之时相去远

矣且监河侯云我得邑令是以知为县令也若晋申

公巫臣为邢大夫而其子称邢侯之类是也

渊明之为县令盖为贫尔非为酒也聊欲弦歌以为

三径之资盖欲得公田之利以为三径闲居之资用

尔非谓旋创田园也旧本云公田之利过足为润后

人以其好酒遂有公田种秫之说且仲秋至冬在官

八十余日此非种秫时也故凡本传所载与归去来

辞序不同者当以序为正

渑水燕谈录建隆中择才能之士出宰大邑大理正

祈奚知大名府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选朝

官知县自此始太祖重县令之任至矣

东轩笔录五代任官不权轻重凡曹掾簿尉有龌龊

无能以至昏老不任驱策者始注为县令故天下之

邑率皆不治甚者诛求刻剥猥迹万状至今优诨之

言多以长官为笑及范文正公仲淹乞令天下选人

用三员保任方得为县令当时推行其言自是县令

得人民政稍稍举矣

续明道杂志国初时天下县令多是资高选人年各

已老故所临多贪阘几与民为等列然多晓田里间

事又既不自尊大则民间情伪利病得以上达故下

亦颇安之称得人者亦十四五然当时议者靳笑而

病之久矣自范文正公始建请举县令佐有出身三

考无出身四考有举主始得作令自此诸弊尽革为

令多新进士不然则人家子弟所临渐渐晓文法皆

洁己求进吏民畏仰之矣人皆以为便某在洛中时

见一二老成所论异于此其说以谓旧令虽无峻整

治状而与民意亲上下相安往往蒙利今令徒文具

可以为美观耳于民无甚益往时虽有求于民而民

乐输不以为费比之事鞭棰以急赋税扰田里以督

期会则大异矣自举令以来民不敢仰视令矣何有

哉此说亦有理

燕翼贻谋录旧制监司太守举京官有定数县令初

不限员数皇佑二年五月庚午京西提点刑狱张易

举十六人县令乃诏河北陕西漕举十二员宪六员

河东京东西淮南漕十员宪五员两浙江东西福建

湖南北广东西益利梓路漕宪各四员夔路漕四员

宪二员六路制置发运使副六员开封府诸州军各

一员然立法之初举县令有出身三考无出身四考

有举主二人移注近县令任满无赃私升幕职再任

知县再任满引对改京官则是受举之后历知县两

任六考改官此天圣七年闰二月甲辰诏书也至熙

宁四年诏再任知县县令人须有安抚转运提刑知

州通判奏举五员方许再任内有职司二人者亦听

此乃就任改官也政和间又以州县增官员复增举

员中兴以来一循前例然亦时有增损

齐东野语龚圣任言林德崇父尝为剧县有声其与

监司启有云鸣琴堂上将贻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

必得擅杀人之罪时以为名言刘潜夫宰建阳亦有

一联云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张弓欲竭吏能恐圣门

之鸣鼓语意尤胜信乎治邑之难也

文献通考诏立考课县令之法以断狱平允赋入不

扰均役止盗劝课农桑赈恤饥穷导修水利户籍增

衍整治簿书为最而参用德议清谨公平勤恪为善

参考县令治行分定上中下等至其能否尤殊绝者

别立优劣二等岁上其状以诏赏罚其入优劣者赏

罚尤峻

后山谈丛闽中诸县多至十万户坚忍喜讼号难治

邵武其尤者自国初至今有四令张邓公杜宗会其

二人则忘之矣宗会澶人

野客丛谈古者字人之官甚重汉郎官出宰百里必

其阅历稍深望实稍重然后畀以是任非如今日限

以改秩之制其权既轻其责甚重往往人以为难且

以后汉杜诗观之诗始仕郡功曹有公平称辟大司

马府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还以状闻世祖

赐以棨戟复使河东剪灭贼徒拜成囗令且诗自功

曹超三迁为侍御史又两持使节方为县令则其令

不亦重哉惟其望重所以人服权重不敢动摇是以

一邑之治无难能者观汉碑严欣凡七为县不以为

烦盖以此也今人为邑得一满秩如释重负虽有过

人之材孰肯希于再试乎

古今印史县古县字也从纟纟倒以见意从世假

借为州县字其旨深矣以近民者莫如县令欲为令

者察民间疾苦故刻之印章俾其怵目而警于心民

之困于倒悬也救之惟恐后笃吾赤诚恻怛爱民如

子而民亦爱之如父母上下感应而政成矣故先儒

称上任者曰视篆不曰视印而曰视篆者有以哉有

以哉

潜溪邃言县大夫问政宋子曰民病久矣其视之如

伤乎曰是闻命矣愿言其它宋子曰勿为盗乎曰何

谓也曰私民一钱盗也官盗则民愈病矣曰若是其

甚乎曰殆有甚焉不称其任而虚冒既禀者亦盗也

群碎录宋太宗立郡国戒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

民易虐上天难欺乃景焕野人闲语书中语也又云

摘蜀王孟昶之文按欧阳集古录戒碑起唐明皇特

不见其词耳又云宋高宗颁是黄庭坚书

新知录居官以不扰为贵老子烹鲜之喻柳子种树

之说可谓达于治体者矣浅识之人每自矜其智自

炫其才日驱所治之民而奔走之日取前人之成规

而更易之殊不知上日劳而下日困矣其何能治哉

王阳明先生知庐陵时务以元默化民县庭晏然民

有讼者亦不令人拘捕但以一木牌付讼者俾人随

牌至而已其不扰类如此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

之耳父母斯民者所宜深念也

日知录汉时县制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

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唐则州有上中下

三等县有京畿上中中下下六等品各有差太祖实

录吴元年定县有上中下三等税粮十万石以下为

上县知县从六品县丞从七品主簿从八品六万石

以下为中县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从八品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丞簿如中县之秩

汉书百官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

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

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

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

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侥三老掌教化

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侥侥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

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高帝

纪二年二月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

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

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由戍此其制不始于秦汉

也自诸侯兼并之始而管仲蒍敖子产之伦所以治

其国者莫不皆然而周礼地官自州长以下有党正

族师闾胥比长自县正以下有鄙师酇长里宰邻长

则三代明王之治亦不越乎此也夫惟于一乡之中

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若网之在纲有条

而不紊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且守令之不

足任也而多设之监司监司之又不足任也而重立

之牧伯积尊累重以临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

虽得公廉勤干之吏犹不能以为治而况托之非人

者乎后魏太和中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

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

谨者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所复复征戍余若

民三载无愆则陟用陟之一等孝文从之诏曰邻里

乡党之制所由来矣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

督小从近及远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

均义兴讼息史言立法之初多称不便及事既施行

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后周苏绰作六条

诏书曰非直州郡之官皆须善人爰至党族闾里正

长之职皆当审择各得一乡之选以相监统隋文帝

师心变古开皇十五年始尽罢州郡乡官而唐柳宗

元之言曰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

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

天子由此论之则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其

灼然者矣故自古及今小官多者其世盛大官多者

其世衰兴亡之涂罔不由此

汉时啬夫之卑犹得以自举其职故爰延为外黄乡

啬夫仁化大行民但闻啬夫不闻郡县而朱邑自舒

桐乡啬夫官至大司农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

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

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共为起冢立

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二君者皆其县人也必易地

而官易民而治岂其然哉

今代县门之前多有榜曰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

此先朝之旧制亦古者悬法象魏之遗意也今人谓

不经县官而上诉司府谓之越诉是不然太祖实录

洪武二十七年四月壬午命有司择民间高年老人

公正可任事者理其乡之词讼若户婚田宅斗殴者

则会里胥决之事涉重者始白于官若不由里老处

分而径诉县官此之谓越诉也惟其大小之相维详

略之各得然后上不烦而下不扰唐至大历以后干

戈兴赋税烦矣而刘长卿之题霅溪李明府曰落日

无王事青山在县门盖县令之职犹不下侵而小民

得以安其业是以能延国命百有余年迄于僖昭而

后大坏然则鸣琴戴星有天下者宜有以处之矣

洪熙元年七月丙申巡按四川监察御史何文渊言

太祖高皇帝令天下州县设立老人必选年高有德

众所信服者使劝民为善乡闾争讼亦使理断下有

益于民事上有助于官司比年所用多非其人或出

自隶仆规避差科县官不究年德如何辄令充应使

得凭借官府妄张威福肆虐闾阎或遇上司官按临

巧进谗言变乱黑白挟制官吏比有犯者谨已按问

如律窃虑天下州县类有此等请加禁约上命申明

洪武旧制有滥用匪人者并州县官皆置诸法然自

是里老之选轻而权亦替矣汉世之于三老命之以

秩颁之以禄而文帝之诏俾之各率其意以道民当

日为三老者多忠信老成之士也上之人所以礼之

者甚优是以人知自好而贤才亦往往出于其间新

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为义帝发丧而遂以收天下

壶关三老茂上书明戾太子之冤史册炳然为万世

所称道近世之老人则听役于官而靡事不为故稍

知廉耻之人不肯为此而愿为之者大抵皆奸猾之

徒欲倚势以陵百姓者也其与太祖设立老人之初

意悖矣

明初以大户为粮长掌其乡之赋税多或至十余万

石运粮至京得朝见天子洪武中或以人才授官至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南京监察御史李安及江西庐

陵吉水二县耆民六年四月监察御史张政各言粮

长之害谓其倍收粮石准折子女包揽词讼把持官

府累经禁饬而其患少息然未尝以是而罢粮长也

惟老人则名存而实亡矣

知县者非县令而使之知县中之事杜氏通典所谓

检校试摄判知之官是也唐姚合为武功尉作诗曰

今朝知县印梦里百忧生唐人亦谓之知印其名始

于贞元已后其初尚带一权字白居易集有裴克谅

权知华阴县令制曰华阴令卒非选补时调租勉农

政不可缺前镇国军判官试大理评事裴克谅久佐

本府颇有勤绩属邑利病尔必周知宜假铜墨试其

才理待有所立方议正名是权知者不正之名也至

于普设知县则起自宋初本朝事实云五代任官凡

曹掾簿尉之龌龊无能以至昏老不任驱策者始注

县令故天下之邑卒皆不治诛求刻剥猥迹万状至

优诨之言多以令长为笑建隆三年始以朝官为知

县其间复参用京官或幕职为之宋史言宋初内外

所授官多非本职惟以差遣为资历建隆四年诏选

朝士分治剧邑大理正奚屿知馆陶监察御史王佑

知魏杨应梦知永济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常

参官宰县自此始又曰初州郡多阙官县令选尤猥

下多为清流所鄙薄每不得调乃诏吏部选幕职官

为知县自此以后遂罢令而设知县沿其名至今

云麓漫钞曰唐制县令缺佐官摄令曰知县事李翱

任工部志文云摄富平尉知县事是也今差京官曰

知县差选人曰令与唐异矣

宋时结衔曰以某官知某府事以某官知某州事以

某官知某县事以其本非此府此州此县之正官而

任其事故云然今则直云某府知府某州知州某县

知县文复而义舛矣

北齐宰县多用厮滥至于士流耻居百里五代选令

必皆鄙猥之人自古以来以社稷民人寄之庸琐者

有此二败以今准古得无同之

元吴渊囗欧阳氏急就章解后序曰今之世每以三

岁为守令满秩曾未足以一新郡县之耳目而已去

又况用人不得专辟临事不得专议钱粮悉拘于官

而不得专用军卒弗出于民而不得与闻盖古之治

郡者自辟令丞唐世之大藩亦多自辟幕府僚属是

故守主一郡之事或司金谷或按刑狱各有分职守

不烦而政自治虽令之主一邑丞则赞治而掌农田

水利主簿掌簿书尉督盗贼令亦不劳独议其政之

当否而已

宋理宗淳佑八年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陈求鲁

奏今日救弊之策大端有四宜采夏侯太初并省州

郡之议俾县令得以直达于朝廷用宋元嘉六年为

断之法俾县令得以究心于抚字法艺祖出朝绅为

令之典以重其权遵光武擢卓茂为三公之意以激

其气然后为之正其经界明其版籍约其妄费裁其

横敛此数言者在今日亦可采而行之

汉时令长于太守虽称属吏然往往能自行其意不

为上官所夺如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而漆令

郭舜殿见责问育为之请扶风怒曰君课第六裁自

脱何暇欲为左右言及罢出传召茂陵令诣后曹当

以职事对育径出曹书佐随牵育育按佩刀曰萧育

杜陵男子何诣曹也遂趋出欲去官明旦诏召入拜

为司隶校尉育过扶风府门官属掾吏数百人拜谒

车下陶谦为舒令太守张盘同郡先辈与谦父友意

殊亲之而谦耻为之屈尝舞属谦谦不为起固强之

乃舞舞又不转盘曰不当转邪谦曰不可转转则胜

人如此事在今日即同列所难堪而昔人以行之上

官汉时长吏之能自树立可见于此矣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

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

之苗裔靡有孑遗后之文人祖述其说以为废封建

立郡县皆始皇之所为也以余观之殆不然左传僖

公三十三年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宣

公十一年楚子县陈十二年郑伯逆楚子之辞曰使

改事君夷于九县十五年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

成公六年韩献子曰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襄公

二十六年蔡声子曰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三十

年绛县人或年长矣昭公三年二宣子曰晋之别县

不惟州五年薳启疆曰韩赋七邑皆成县也又曰因

其十家九县其余四十县十年叔向曰陈人听命而

遂县之二十八年晋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

氏之田以为三县哀公十七年子谷曰彭仲爽申俘

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晏子春秋昔我先君桓

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说苑景公令吏致千家

之县一于晏子战国策智过言于智伯曰破赵则封

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史记秦本纪武公十年伐邽

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吴世家王余祭三年

予庆封朱方之县则当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

为县矣史记吴王发九郡兵伐齐范蜎对楚王曰楚

南塞厉门而郡江东甘茂谓秦王曰宜阳大县名曰

县其实郡也春申君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

急请以为郡便匈奴传言赵武灵王置云中雁门代

郡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又言

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则当七国之世而固已

有郡矣吴起为西河守冯亭为上党守李伯为代郡

守西门豹为邺令荀况为兰陵令城浑说楚新城令

卫有蒲守韩有南阳假守魏有安邑令苏代曰请以

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而齐威王朝诸县

令长七十二人则六国之未入于秦而固已先为守

令长矣故史言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而齐

愍王遗楚怀王书曰四国争事秦则楚为郡县矣张

仪说燕昭王曰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安得谓至

始皇而始罢侯置守邪传称禹会诸侯执玉帛者万

国至周武王仅千八百国春秋时见于经传者百四

十余国又并而为十二诸侯又并而为七国此固其

势之所必至秦虽欲复古之制一一而封之亦有所

不能而为罢侯置守之始于秦则儒生不通古今之

见也

县令部外编

搜神记段孝直汉景帝时举孝廉为长安令孝直志

性清慎美声远闻所乘驳马一匹日行五百里雍

州刺史梁纬与帝连婚时恃形势见孝直马好每索

之孝直答云亡考所乘之马不忍舍之不敢辄奉伏

愿使君照悉梁纬因此致恨密构孝直取受赃事乃

教下狱不令家人通往孝直知屈枉不免此难使人

告妻曰刺史阴谋欲夺我马私捏人诉意欲杀我我

必死矣嗟汝等幼冲未解申雪我屈死汝各努力但

将取纸三百张笔十管墨五挺安我墓里我自申理

不经旬害于狱中致死家人收而葬之仍以纸笔安

墓中不经五十余日遇景帝大会群臣孝直于殿前

上表云天地虽明讵悉无辜之老日月垂照必鉴有

滞之人且臣早忝宦途颇彰济慎寻以论迁剧邑稍

免瑕疵不谓刺史梁纬心纵贪婪势连内戚欲臣亡

父之马戮臣枉冤之刑上诉皇天许臣明雪若不闻

于陛下罔以免此幽沉并刺史梁纬行事二十一条

不依法令一一条奏列状以闻伏愿陛下聪明哀臣

冤屈景帝览表讫忽然不见孝直甚怪夫宇宙之内

有此异事遂手诏收梁纬付狱勘诘事事不虚及枉

杀段孝直事奏帝帝敕下将梁纬往孝直墓所斩而

祭之仍追赠尚书郎守长安令故语云莫言鬼无身

杜伯射宣王莫言鬼无形孝直讼生人此之谓也

南唐近事江都县大厅相传云阴有鬼物所据前政

令长升之者必为瓦砾所掷或中夜之后毁去案砚

或家人暴疾遗火不常斯邑皆相承居小厅莅事始

获安康江梦孙闻之尝愤其说然梦孙儒行正直众

所推服无何自秘书郎出宰是邑下车之日升正厅

受贺讫向夜具香案端笏当中而坐诵周易一遍明

日如常理事蔑尔无闻自始来至终考莫囗怪异后

之为政者皆饮其惠焉

闻见杂录张文懿为射洪令时出城遇村寺老僧于

道邂逅过之亦必出迎文懿怪而诘之僧曰长官来

则山神夜梦告某曰相公至矣一日复往而僧不出

文懿曰不出何也僧谢曰神不我告也文懿以为诞

问僧所以夜梦告曰长官误断杀牛事天符已下不

复相矣文懿惊骇省之果尝有杀牛事也遂复改正

明日再过寺僧复出曰昨夕山神云长官复为相明

日当来但减筭尔后文懿再入中书

明外史吕光洵传光洵知崇安县县有女子中祟或

导其父投牒诉光洵曰此欲困我耳立草檄移城隍

神明日鬼谓女曰汝家驱我我姑去霜降当复来

献征录张昺字仲明鄞人也成化间知铅山县政通

神明有卖薪者食鳝鱼忽死邻保疑其妻杀之拷讯

无他状械繁逾年昺初至任尝白昼登堂恍惚见有

绿袍乌巾者语昺曰吾非人乃某乡之土地也乡民

某甲之妻以杀夫系狱此人本中鳝毒而殂非妇罪

也公欲验之但置鳝于水瓮中昂头出水二三寸者

必杀人试之则事白矣言讫不见昺异之诘旦命阖

境渔者捕鳝得百斤以神言验之得昂头者凡七因

召妇烹之以食死囚纔下咽便称腹痛仆地死妇冤

遂白乃释之

开封府志魏沣嘉靖中进士初授浚县令午堂梦铁

佛寺伽蓝云亟诣寺救李举人醒趋寺囗如也扺伽

蓝座宛梦中囗者俄风吹壁上轴起有隘牖一生一

妇在焉讯之生曰生误至此僧欲中伤之缓则无济

矣旋率役搜捕妇归本主僧谳大辟生得释后登贤

明外史朱维京传维京改知崇德县前令有死于署

者时出为祟维京至则屏迹及去人怪之祟见梦曰

朱君不取民一钱何可犯也

兖州府志任励为长葛知县部使私嘱曰邑产水牛

幸为少购皮革励阳应诺少顷牵水牛数只诣堂下

曰此赤子耕具粒食之原也部使惭怒因以他事诬

之罗织下狱竟愤抑死邑人流涕如丧慈母居数日

邑人见励鼓吹旗帜复入城门皆怪且喜曰吾君复

来矣孰谓君死追而视之入城隍庙忽不见部使者

寻死邑人为之立祠

同类推荐
  • 总论

    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砚录

    归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Man of Business

    A Man of Busi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意林

    意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孙毅庵奏议

    孙毅庵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苍生斩皇

    苍生斩皇

    年少时以为皇位便是至高无上,多年后才知天上犹有不讲理的仙人。那一年,提着青莲剑,青年入京去。问天地,问苍生,斩妖孽,斩帝皇。
  • Texts for Nothing and Other Shorter Prose, 1950-19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少年逆袭成神

    少年逆袭成神

    神,万世之神。这是一个少年为了成神,从而踏上了他的成神之路的故事。……永不放弃!这就是我的成神路。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史上最神辅助

    史上最神辅助

    在玩游戏时突然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得到了所有“辅助”系英雄的能力。什么?妖姬不是辅助!而是法师?抱歉,在我手里她就是辅助...德玛,德邦,皇子……诺手,猴子,石头人...亚索,剑圣,蛮子……我说他们是辅助,他们就是!
  • 重生奋斗小福妻

    重生奋斗小福妻

    【年代文+双重生+空间。】前世,裴芝潼被害的家破人亡。跑去川渝支教,却又间接导致了最爱的闫璟死亡。重新回到物资匮乏的年代,空间在手,天下我有。她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揭开仇人伪善的面具。还要追上最爱的人。所以,当闫璟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的时候,她立马说道: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如何?殊不知闫璟就等着这句话,毫不犹豫的说道:好!【重点排雷:重生非女强】
  •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科学回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母亲的花样年华

    母亲的花样年华

    再说说我自己吧。说起来有些奇怪,我母亲死后,我的“洁癖”慢慢地好起来了。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神去看那些我曾经以为都很肮脏的男人,我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我被我们医院的男医生认为越来越好看了,他们毫无例外地怀疑我真正恋爱了。恋爱这个词让我想起了那个中学语文老师,在我的回忆中一切竟然都是那么温馨和美丽。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他再次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向我道歉说自己太鲁莽。那时候,我穿着睡衣在我们宿舍楼下接受他的道歉,但是有点冷。他要脱下外衣,我摇摇头说,不要,你也冷。于是,我第一次主动地将头靠近了他敞开的怀里……
  • 纵往情深:顾先生,爱太浓

    纵往情深:顾先生,爱太浓

    顾连心的一场世纪婚礼,却见证了别人的恩爱,成就了她的荒唐和狼狈。五岁那年,她被他收养,以他之姓冠她之名,顾连心认为,拼尽力气去赌一把会换来幸福,原来她错了,那个男人对她只有恨,“情深?你只配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寞

    逍遥寞

    新书武侠《唯武爱长生》发布。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尝试。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武侠精神。衷心的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