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5600000002

第2章

脉经序

学医之道,须知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中复分为三,博约之说,于斯见矣。脉为医门之先,虽流注一身,其理微妙,广大配天地,变化合阴阳,六气纬虚,五行丽地,无不揆度。是以圣人示教,有精微气象之论;后贤述作,为《太素》《难经》之文。仲景类集于前,叔和诠次于后,非不昭着。六朝有高阳生者,剽窃作歌诀,刘元宾从而解之,遂使雪曲应稀,巴歌和众,经文溺于覆瓮,正道翳于 辞,良可叹息。

今乃料简要义,别白讨论,分人迎气口,以辨内外因;列表里九道,以叙感伤病。六经不昧,五脏昭然,识病推因,如指诸掌,类明条备,文略义详,倘能留神,则思过半矣。

学诊例

凡欲诊脉,先调自气,压取病患脉息,以候其迟数,过与不及,所谓以我医彼,智与神会,则莫之敢违。

凡诊脉,须先识脉息两字。脉者,血也;息者,气也。脉不自动,为气使然,所谓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也。

凡诊,须识人迎、气口,以辨内外因,其不与人迎、气口相应,为不内外因,所谓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凡诊,须先识五脏六经本脉,然后方识病脉。岁主脏害,气候逆传,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此之谓也。

凡诊,须认取二十四字名状,与关前一分相符;推说证状,与病者相应,使无差忒,庶可根据源治疗。

总论脉式

《经》云∶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乃可诊有过之脉。或有作为,当停宁食顷,俟定乃诊,师亦如之。

释曰∶停宁俟定,即不拘于平旦。况仓卒病生,岂待平旦,学人知之。

《经》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可以参决死生之分。

释曰∶切脉动静者,以脉之潮会,必归于寸口。三部诊之,左关前一分为人迎,以候六淫,为外所因;右关前一分为气口,以候七情,为内所因;推其所自,用背经常,为不内外因。三因虽分,犹乃未备,是以前哲类分二十四字,所谓七表八里九道。七表者,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者,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者,细数动虚促结代革散。虽名状不同,证候差别,皆以人迎、气口一分而推之,与三部相应而说证。故《脉赞》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而汉论亦曰∶人迎紧盛伤于寒。以此推明,若人迎浮盛则伤风,虚弱沉细为暑湿,皆外所因;喜则散,怒则激,忧涩思结,悲紧恐沉惊动,皆内所因。看与何部相应,即知何经何脏受病,方乃不失病机也。其如诊按表里,名义情状,姑如后说。但《经》所述,谓脉者血之腑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文藻虽雅,义理难寻,动静之辞,有博有约。博则二十四字,不滥丝毫;约则浮沉迟数,总括纲纪。故知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风湿寒热属于外,虚实冷燥属于内,内外既分,三因颖别,学人宜详览,不可惮烦也。

《经》中所谓视精明者,盖五脏精明聚于目,精全则目明,神定则视审,审视不了,则精明败矣;直视上视,眩瞑 瞑,皆可兼脉而论病状也。

所谓察五色者,乃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白璧之泽,不欲如垩;青欲如苍玉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漆重泽,不欲如炭。五色精败,寿不久矣。

所谓观五脏有余不足者,候之五声。五声者,脏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则气胜,中衰则气弱。故声如从室中言者,是气之涩也;言微终日乃复言者,是气之夺也,谵妄不避善恶,神明之乱也;郑声言意不相续,阴阳失守也。故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所谓六腑强弱,以候形之盛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腑,屈伸不能,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也,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仓廪不藏者,肠胃不固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得强者生,失强者死。此等证状,医者要门,在脉难明,惟证易辨。是故圣智备论垂教,学人宜兼明之,不可忽也。

三部分位

三部从鱼际至高骨得一寸,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中;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又云∶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从寸口入六分为关分,从关分又入六分为尺分,故三部共得一寸九分。

六经所属

心部在左手寸口,属手少阴经,与小肠手太阳经合。

肝部在左手关上,属足厥阴经,与胆足少阳经合。

肾部在左手尺中,属足少阴经,与膀胱足太阳经合。

肺部在右手寸口,属手太阴经,与大肠手阳明经合。

脾部在右手关上,属足太阴经,与胃足阳明经合。

右肾在右手尺中,属手厥阴(心包)经,与三焦手少阳经合。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下循 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廉,循臂内后廉,抵掌后兑骨之端,入掌内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兑 ,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兑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脉前,至肩上,却交出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兑 后;其支者,自兑 下大迎,合手少阳,于 ,下交颊车,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太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从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内,出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中,下贯 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端。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 外前廉,上肩,出 肩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下入齿缝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裹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 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大指间,出其端。

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内,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交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却出,至目锐 。

五脏所属

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 右关,外以候脾,内以候胃脘。

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 右尺,外以候心主,内以候腰。

释曰∶六脏,六腑,十二经络,候之无逾三部。要之,前布六经,乃候淫邪外入,自经络而及于脏;后说六脏,乃候情意内郁,自脏腑出而应于经。内外所因,颖然明白,学诊之道,当自此始。外因虽自经络而入,必及于脏,须识五脏部位;内因郁满于中,必应于经,亦须徇经说证,不可偏局。故《经》云∶上竟上,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腰足中事也。不可不通。

五脏本脉体

人之脉者,乃血之隧道也,非气使则不能行,故血为脉,气为息,脉息之名,自是而分。呼吸者,气之橐 ;动应者,血之波澜。其经以身寸度之,计十六丈二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则六动。一动一寸,故一息脉行六寸,十息六尺,百息六丈,二百息十二丈,七十息四丈二尺,计二百七十息,漏水下二刻,尽十六丈二尺,营周一身。百刻之中,得五十营。故曰,脉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也。

息者以呼吸定之,一日计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吸进退,既迟于脉,故八息三分三毫三厘,方行一寸,八十三息三分三毫行一尺,八百三十三息三分行一丈,八千三百三十三息行十丈,余六丈二尺,计五千一百六十七息,通计一万三千五百息,方行尽十六丈二尺,经络气周于一身,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者是也。脉属阴,阴行速,犹太阴一月一周天;息属阳,阳行迟,犹太阳一岁一周天,如是则应天常度。故春肝脉弦细而长,夏心脉浮大而洪,长夏脾脉软大而缓,秋肺脉浮涩而短,冬肾脉沉濡而滑。各以其时而候旺相休囚,脉息无不及太过之患,故曰平人。平人常气禀于胃,必以胃气为本,取其资成也。合本脏气三分,微似弦洪缓涩沉,则为平脉。若真脏脉见,则不佳矣。广如后说。

六经本脉体

六经所以分手足阴阳者,以足为本,手为标。如足厥阴风木肝,与足少阳相火胆为表里,同在一处;足太阴湿土脾,与足阳明燥金胃;足少阴君火肾,与足太阳寒水膀胱,皆相附近。至于手三阴三阳,相去颇远。盖足阴阳本乎地,奠方有常;手阴阳法乎天,变化无定。

足为常度,手为揆度,体常尽变,故为奇度,奇常揆度,其道一也。足厥阴肝脉,在左关上,弦细而长;足少阴肾脉,在左尺中,沉濡而滑;足太阴脾脉,在右关上,沉软而缓;足少阳胆脉,在左关上,弦大而浮;足阳明胃脉,在右关上,浮长而涩;足太阳膀胱脉,在左尺中,洪滑而长;手厥阴心主包络,在右尺中,沉弦而数;手少阴心脉,在左寸口,洪而微实;手太阴肺脉,在右寸口,涩短而浮;手少阳三焦脉,在右尺中,洪散而急;手阳明大肠脉,在右寸口,浮短而滑;手太阳小肠脉,在左寸口,洪大而紧。此手足阴阳六经脉体。及其消息盈虚,则化理不住;运动密移,与天地参同。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应者,乃气候之至脉也。故要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一云沉短而数),少阴之至其脉钩(一云紧细而微),太阴之至其脉沉(一云紧大而长),少阳之至大而浮(一云乍疏乍数乍短乍长),阳明之至短而涩(一云浮大而短),太阳之至大而长。本脉至脉,虽识体状,又须推寻六气交变,南政北政,司天在泉,少阴之脉,应与不应。如要论所诠,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金水木火四运者,皆曰北政。少阴在泉,故寸不应。甲己土运,德流四政,譬如巡狩而居南面北,谓之南政。少阴在天,故寸亦不应。若北政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若南政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此乃常度。合不应而响应,是谓太过;应而不应,是谓不及,皆为外淫所因。所以欲知少阴应否者,以君火为万物资始,不可不知。此且以一岁而论之,若细推寻,当以日论,精微之道,不可不知。若岁主脏害,自当揆度平治,不能反隅,则不复也。

五脏传变病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越世唐人

    越世唐人

    一个保险推销员,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为救楚家之女舍身陪其入了青楼谋差。他脸厚如那南墙,言语粗鄙不堪入耳,但却句句在理。他处处一副献媚小人之态但却心怀正义。且看他如何在大唐演绎一场更甚韦小宝的传奇之旅。……“我是大唐韦小宝”
  • 死亡催命

    死亡催命

    未知的世界,带来神秘的面纱,战歌的呼唤点燃篇幅的序幕!
  • 此间的过客

    此间的过客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厌倦了后宫争宠、尔虞我诈,妲己开了个小咖啡馆,于是,就有些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 万道龙皇

    万道龙皇

    〔暴爽玄幻,最热爽文〕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精品群号:570274770(需要验证粉丝值)Vip群598630364(付费群) 普通交流群:1039264198
  • 糖心蜜意

    糖心蜜意

    郁意作为经营着好几家餐厅的集团总裁,虽然对烘焙一窍不通,却拥有比米其林星级主厨更为挑剔的舌头。而唐蜜,是他吃到过的最为美味的点心,名曰甜心。
  • 佛说大净法门经

    佛说大净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三角故事新编

    金三角故事新编

    激流如沸的澜沧江,从终年积雪的唐古拉山脉东北山麓发源,拦腰切断横断山脉,与它的姊妹——怒江手挽手奔流,当它撞着一串串起伏跌宕的山岭,奔流到云南境外的时候,顿时像 从调皮小姑娘长成了羞涩的少女,丰盈而缓慢的流水,静静地在丘陵之间流淌,滋润着两岸的蕉林、椰树和起伏的稻田。人们不再称它澜沧江,而改称为湄公河,至于仍然奔放的怒江 也改称为萨尔温江了。两江环绕的这一片土地,正好像吸吮着两个母亲奶水的孩子,特别肥沃丰腴。
  • 南少,夫人又跑了!

    南少,夫人又跑了!

    “切,男人”“呵,女人”作为明世星爵大小姐的她,此次去凡间游玩,却不料中途出了差错,她只好随便选了个人作为守护者。从此“误入歧途”多年后“我当初算抛绣球也不应该找你的!”“女人,你已经惹祸上身了,后悔了?”小剧场“南少,夫人又溜走了”“让她玩个够,玩够了把她带回去”“南少,夫人在和一个男人约会”“把她带回去,晚上我好好教育她”“南少,夫人离家出走了!拦不住夫人啊”“沐沐,把我也带走啊”佣人们集体震惊。【欢迎入坑,1vs1超甜,身心干净】
  • 余音袅袅绕宸梁

    余音袅袅绕宸梁

    他被她的声音吸引,第一次见她便情根深种,她却因为从小的家庭环境对婚姻充满恐惧,面对婚姻止步不敢前,她能否突破内心的恐惧,与他携手同行。第一次见面,她是他的助理,转身一变,她成为当红歌手,与他把酒言欢,再次相遇,他救她受了枪伤,她照顾他细致贴心,他能否温暖她的心。
  • 中国发展战略新布局

    中国发展战略新布局

    本书以较长历史跨度和全球视野,学术上梳理了近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斗与当今发展战略的联系,从学理上着力阐发了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以辩证思维科学解读十八大之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经济提质升级、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全面从严治党等,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新举措,并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发展阶段、发展战略近期目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治国理政现代化理论”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仍是初级形式和初级阶段的全面小康、将进入直接为建设初步现代化奋斗阶段等,创新性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