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1700000081

第81章

问念佛法门。亦可见性成佛乎。师曰。此当念唤醒主人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全提宗旨也。参禅虽为直指。悟入者难。唯念佛乃真圆顿法。古人指念佛为捷径。犹未尽其善。捷径虽异于曲路岐途。未免从门外而入。今主人现坐堂皇之上。自呼自醒。岂有舍元殿上之人。更觅长安之捷路乎。故吾以念佛即念心。使尝住真心圆明净照不向外驰求。则超出圣凡善恶是非大小偏圆诸对待之外矣。今人不知自心念自佛。强立西方许多名相。转使此心王向诸心所法上比量较计。是令殿上帝王降阶而与群臣黎庶较贵贱也。是复令殿上帝王。转向士庶位中。求科第进取。而后再进王位也。夫此内绍宗旨。不繇臣僚功勋而入。所谓诸三昧中之王三昧。既谓之王三昧。何可与心所法。及诸名相。六度万行差别进修相比量哉。今日无真念佛者。皆主持莲宗之人。误此心王之佛。流落他乡耳。如主人在家中坐。忽有客从外来。呼主人在家否若真正主人。合应曰你唤我作甚么。若此时自己作主不得。却向门外乱走。客复呼曰。主人。你归家来。与你说话。彼主人闻呼之急。愈走远去。如人追贼相似。愈呼愈赶不着。且不计千山万水。抛家弃土去也。又安得彼一念自悟主人元在家常住坐乎。呜呼大地众生。皆是昧自己主人。弃家乱走者。惟我弥阤慈父。念此众生如一子。念念欲呼彼在家中住坐。莫向外驰求也。

问抛家外走呼之不回。要设何法令其归耶。师曰此喻甚妙。人走在他乡。须岁月始得归家。而达磨云一念旋机还同本得。信得及否。众生心迷。如身睡床上。梦驰万里之外。或见天堂之极乐。或见地狱之极苦。或见刀兵水火贼盗劫贼或迷妻子名利恩爱。或于冤家业障罪犯临身。或于朝廷边塞军国大事。不胜忧悲苦恼惊魂骇魄。大叫救苦阿弥阤佛。惊回大梦。原来身子犹在床上。虽则通身汗下。亦不曾移寸步出故乡也。安可以他乡实法会耶。故曰念念呼醒梦中人。自悟本无生死心。今人睡熟沉酣。不能自醒。必须眷属亲友。呼之推之。锥之劄之。伶俐人一呼便醒。沉重者再加推呼。若更睡死沉迷不免深锥痛劄入于骨髓而救之。如果死而不返。此一念佛心犹足为九转还丹。起死回生。肉白骨而返灵魂。惜乎千古之人。不知念佛之灵验如此。虽佛祖广长舌相无如之何矣。吾三寸锥子。亦将奈之何哉。问曰念佛即是念心。何不但令人念心为直指乎。师曰众生心多不净。正以妄想爱欲多。牵入轮回生死。此等妄想爱欲之心。不是地狱心。即是饿鬼心。不是畜生心。即是修罗心。不是五逆十恶心。即是贪瞋痴妒贡高我慢。杀盗淫妄僭窃篡乱之心。此心何可念哉。世间最可念者父母。有时照应不着。或病患之至。虽叫爷娘不能免其苦。至若妻子恩爱兄弟朋友之好婵娟玉帛珍宝车马宫室土地乃至万乘之尊。极品之贵。一旦生死祸患。毫无能救。返而求之最亲。莫若自己身手头目耳鼻口舌。互相爱护。一朝目昏耳聋。手挛脚痓。咽哽舌结。气息不通则心志神魂。皆颠倒迷乱。而不能作主。况身外之法。何可念哉。身外之法。既不可念。则心上之法。如平日能文章。能诗偈。能说道理。能经济世事。能明经教妙义。能参公案机锋。及到一口气不来时。毕竟心思不及。拟议不能。惟有此念佛心。自为主宰。始得自繇自在。超超乎圣凡善恶生死妄业之外。岂非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即如如佛乎。或曰唯心净土与参禅同。发愿往生又与参禅异欤。师曰禅重在不离本体。恐人心外取境。故不言末而末自在本中。念佛亦重在不离本体。而兼言发愿往生。以资信力。虽名为教。乃圆顿最上乘。诸三昧中之三昧王也。如悉达太子。投胎于净梵王夫人腹中。才生下地。已是天上天下独尊。亦便是梵王太子。父王之天下国家。皆是太子所有。何用如臣子。从一科一第取功名爵位以至极品。而后始有国土哉。信此一念妙圆真心。天然尊贵。迥绝圣凡。秪恐不是真佛种子。不愁成佛不解说法。非如诸小教修一功。立一行。断一惑进一品。渐积阶梯而后到极地也。

问有至老念佛不辍。未得直下成佛者。何也。师曰诵尧舜之言行尧舜之道。则可谓尧舜矣。读圣人之书而行盗贼之事。安能直下成圣人哉。今有诵佛祖之言行众生之行者有之。未有发佛祖之心而行众生之行者也。如诵忠孝之言为贼盗之行者有之。未有为忠孝之行而肯诵贼盗之言者也。若人心起贼心。虽庄严道场共作佛事。一举一动无非是贼。若心是佛心。虽入于盗贼之乡混于异类之道。一举一动。无非是佛。是故圣贤亦只以自心之顾諟缉熙克己慎独。为尽心率性之妙道。何曾外其心而取于声音相貌乎。念佛三昧法门。独取一心之纯粹精。如易之干。不见六龙之有首。则纯一统天。乃见天则之不杂也。是故阿弥陀佛。在极乐为无量光在华严则是法界藏身之主中主。于宗门则可以配天然尊贵。还乡尽是儿孙事。祖父从来不出门。而尝寂光土。清净法身。又何必极力推爷在里头耶。

五台纪略

李延寿随左鹤岩吴燕公周开远诸友。同皈觉浪大师于五台院。远近如堵师皆随机开示。诸子端拱缄默无能送难偶有拈周海门圣学宗传问者师因云泰伯既入道统。夷惠何以不入。孟子称夷惠以清和已有践圣之阶。不以入录。不知何所见而云然。孔门诸贤颜曾贡夏思孟不待说。而曾点漆雕开事不多见亦既入矣。则仲弓闵子骞有若辈。又安可不入耶。因拈有子所云信而必取近义。恭而必取近礼。夫岂无味。而收以因不失其亲一句。大有关系。亲者亲切也。大凡道理不到亲切。如何可宗。从上先圣制礼乐。皆因民最亲切处乃是中和中节之学。不观下节孔子曰敏事慎言。必就其言事之有道者正之。如食无之求饱。居无之求安。与有道之是人是己。此皆可以想见其因亲二字之义。孰谓有若不见道哉。众皆耸然曰。师不独开有子生面。大有补宗传之遗。我辈不能读书知人。正为不亲切耳。仍有谒客至。相与静坐良久。师咏杜诗落花游丝白日静。又拈欲觉闻晨钟鹤岩问其意。师云落花游丝。非白日静人。何得具此冷眼发深省句。妙在欲觉上。非欲觉。何能发深省。如曾子无欲觉处。即夫子呼之。何能自唯哉。鹤岩曰师解诗至此。又为我辈发欲觉之晨钟矣。李子曰。昨见师学庸宗旨。妙义无穷。从来惑格物致知四字。师又引天生蒸民四句作证。是则博我约我。岂非无内无外无中间乎。师曰。格致者即明明德之无不在而在此下手也李子曰补格物章。赘耶。师曰。诚意章毋自欺句。正以好恶二者。贞夫一也。人能于心几初动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毫无自欺。如此致知。始是真知。始是无妄。盖欺亦自欺也。慊亦自慊也。此自字。岂非慎独之意。诚不可掩哉。下节说小人间居为不善。见君子然后厌然。知此厌然。即是良知逼露。自不可欺。一提醒其良知。使无所逃。讵必十目十手之指视而后谓之严乎。因此好恶。彻上下左右前后之矩。治己治人。随处见天则矣。真正力行。故曰良能。正所以成此知之分量也。德润身。心广体胖。不悟其本诚而能之乎。鹤岩诸子云。经生家。平日循事境而忘自心。今日披慎独之几微矣。寿复问致中和一节。师曰会得道也者三字么。寿曰不会。师顾鹤岩曰。既不会道为何物。如何会中和致位育乎。自阳明近溪诸公过去此脉遂衰。山野不惜心力。必欲扶起尧舜孔颜之心传于天下。后世。抱斯志已久因无讲求斯道者。常觉伊人可怀。今日诸公叩问。是空谷足音矣。试略拈之。一部中庸大旨。全在性道教三句。性虽本自天命。而实在人心之能率天命者是道。此道若人人能率。则何用教为因有不能率此天命之性者。故圣人立此率性之教。而为修道之宗旨也。故教者教天下以当然之则也。然不从修道来。则异端曲学。皆足以乱世。故云率性然后谓之道。性者天人合一之理也。然不从天命来。则可善可恶。皆足以诬天。故云天命然后谓之性。率修者即率修此性中之道教也。故次节直顶道说观也者二字。要人知得此道是率性而来者。即此就是天命。既认得是天命。则如时行物生。何须臾可离须知可离即非率性也。道之发端。不在睹闻而在不睹不闻此几微处举步一错。则千里万里俱错。而戒惧又在不睹不闻之先。所以说隐者见之几。微者显之几非有慎独工夫。向此睹闻声色之绝待处省察。何以成此率。修而不失性之功用哉。子思恐人落于有无两边。故特拈出喜怒哀乐未发。与发皆中节。使人体认。不是率情。乃是率性。性即是中。率之即和。中是天命之公正。和是流行之无乖。大本者是寂然不动之地。达道者是感而遂通之途。人果能致此中和。必要在不睹不闻处以慎其独而天地于此位。万物于此育矣。又何更有无忌惮。为自误误人之道哉须知此理不必别寻注脚。只于本文逐章看去。一一皆有印证诸公不信。还请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明杖人之学庸宗旨矣。众礼而退。弟子大年李延寿谨纪。

大契曰生平不剖之疑甚多。即如坑长平六十万卒。夫六十万卒未必尽犯可死之罪。而惨酷若此。岂长平众生之业报耶。抑坑之者种毒自有毒。发时耶。师云当两军对垒之时存亡呼吸。非彼即此。得胜为强。不胜者死虽有冤对。然此中非如故杀者之利害也昔关公未尝不斩将搴旗。特以其义胆忠肝。照耀古今。就中生杀之机。固有别耳。如人误伤一蚁穴百万生灵。与一人无故取一蚁杀之者。其罪轻重何如。所谓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虽有天下不为者。慎此杀机也。此机弗动。自然不杀无辜。此机妄动。自然残害不顾。是六十万卒。以动杀机而获杀报也。坑之者亦以动杀机而自种毒也。大圣贤无死地。固不为人所杀。大奸雄恶贯未即满。亦不即为人所杀。今无孔子微服过宋之几先自居于福地。又无曹瞒敬礼关公之智获效于华容。徒蠢蠢发机自作自受。造化虽善。亦无如之何矣。师言未终。而诸弟子当下生生之心油然以出。即师亦以此问为可挽回杀运有足补世教云。

大全曰大慧语录有云天命之谓性。清净法身也。率性之谓道圆满报身也修道之谓教。千百亿化身也不识此等意义可以互相发明耶。师曰此三配妙矣然且未尽。今日详言之可乎。天命句。是本来常住法身。即正因佛性实相般若不属修证而成者是也。率性句。是自性现量之德。即了因佛性。观照般若。不起染污之妄是也。修道句。是日用常行之事。即缘因佛性文字般若。不堕迷执之途是也盖性学绝传。继往开来全恃有教。但所贵乎教者。在于以修道教人耳。诸子百家非不自云立教而刑名法术。去道滋远。是自误误人也岂得谓之修道之教乎。所谓道者何即率吾人固然之性是也。率之而中其秩序之天则。为君子中庸不修而以偏词抹摋中节。则为小人反中庸。譬之太极盘中。金针对合。六十四卦皆安其位针若一差。六十四卦尽移矣虽然。群儒论性。几成聚讼故归其原于天命。而善恶并善恶混诸议总无参入处。后章於穆不已。便注此句。於穆者即天也。不已者即命也。其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者。即至诚是也。常住真性原不断绝。即无息是也教以当然而归于自然行乎历然而信其天然。三性即一性之本始也佛性即我性之灵觉也。行无事。必有事。无然畔援。无然欣羡。何处容计较造作心哉。如或纱縠请从此格。

大年曰中庸三句既穷极义理之精微矣。别传之明心见性。敢望慈言一畅发之。师曰。且作几个圈圈可乎第一圈性第二圈心第三圈命第四圈身第五圈世性寂然不动妙净圆明原无色相可名。心为源头之地。源头而善。则生机流于命定慧见于身。种种福缘。便自成一善世界矣源头而恶则杀机流于命。凶残见于身。种种祸胎。便自成一恶世界矣几者静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譬之天子端拱未发念时是先天未兆也。忽发念用某命为六部官是先天造命命已下。则落后天之数也。六部命下。便各自尽其职业。虽有兼才。不敢代庖。盖此几一慎。良知惺惺便见自性。即成佛矣。若此几不慎。迷却良知。便不见自性。即堕迷途矣。是善者得福。皆因心造。必不能以恶人而代享善人之福也。即有祸。亦福也恶者得祸。亦因心造。必不能以善人而代罹恶人之祸也。即有福。亦祸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系传举中孚言应违。可弗慎乎。夫物格知至者当处历然。当处寂然。所谓先天。后天。大本。差等。断非判若两橛也。犹执首上安首之缀旒乎哉。直须神明其故。处处见其则焉。质俟不惑。易不欺人。明矣。贵知有者。自愿穷尽。总在各人自己。格皆备之物。见大公之性。中随时之节。勿作口头禅例听过也。少坐。因作以示之。众复愕然。师曰。此处不能现前。仍是口头漉漉空过矣。铸镜磨镜。如何可忽。众益惕然。

桐城弟子大全左国林谨纪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攻城掠妻

    攻城掠妻

    我一直相信,好女不吃回头草。但在卫尧面前,我无数次地想要“回头”。十年前,我讨厌他;到后来,我爱上他。四年异地恋,我爱慕他的沉稳熨帖,我依赖他的万事周到。两年前,一封旧情书,撕开了这赤裸的真相,我才知道,这不过是一场算计。我狼狈退败,仓皇逃离。我以为卫尧只是过去的,他却再次出现在我的世界,攻城掠地。我以为我可以重新开始,然而不过是延续。在他的字典里,凡感情之事,攻城为上,攻心为下。他的阴谋阳谋、权衡利弊,眼中的女人心,的确海底针一样难以捉摸,在无法稳赢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智取。他说:“林采薇,就算你上天入地,你永远也别想逃出我的掌心!”——逃?普天之大,我又能去到哪里?毕竟他,早已住进了我心里。
  •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科学的热爱,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既有讲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并最终成才的,也有讲述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发明是如何诞生的。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此书以后,也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科学……
  • 南风也曾知我意

    南风也曾知我意

    温知意说:“我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如果我要说我减肥,那么我还会一直说下去,我是一个自控力强的人,如果我跟你说,虽然你喜欢我,但是可能以后陪你走下去的不是我,所以我会及时克制这段感情。”然而,隔日,有人闻:南风做了温知意的男朋友。-“我啊感情迟钝性格又敏感活不出自己也爱不好别人”温知意愧疚地抬起头,“让你认识这么糟糕的我,真的委屈你了”南风揉了揉温知意的脑袋,搂住温知意,平静道:“不委屈认识你是我三生有幸。”低头,眸底含情脉脉。温知意愣住泣不成声。-爱你的人随时有空无所不能
  • 低碳生活小窍门一点通

    低碳生活小窍门一点通

    该书内容丰富新颖,知识广博,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强、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从饮食、服饰、起居、医疗、行为心理、美容保健、休闲娱乐七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在一个健康的现代家庭生活中所涉及的各种小常识、小窍门。分门别类,条理清楚。有经验介绍、生活窍门,也有生动感人的小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以简单有效的形式介绍了拥有一个幸福健康家庭的因素所在。
  • 你好,我的先生

    你好,我的先生

    某女意外碰见外星来客,本以为可以搜刮“油水”,不料却反为奴为仆。他长长的睫毛像扇面一样,在阳光下似渡了一层金影。面色苍白,鲜血从嘴角溢出,显得格外刺眼。……“你哭什么?”他不解的看着她不断用纸巾擦眼角,眼睛水汪汪的,上颊也被擦的红红的。“先生,如果给你的爱一个期限,你希望是一万年吗?”“不希望。”我对你的爱,没有期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同学是我爸

    同学是我爸

    忽然这一天,柯乐乐爸爸消失了,每天和柯乐同住一屋檐的却是一个年龄和柯乐相仿的同学,后来柯乐乐知道柯白程,竟然是柯乐乐爸爸。
  •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是英国诗人弥尔顿早年的两首杰作,表达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深沉的爱恋、对人生诸世相透彻的思考,倾注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满腔的挚爱,显示了人文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英国后代诗人特别是浪漫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欢乐颂与沉思颂》的译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赵瑞蕻先生,这是他毕生珍爱的译作之一,在他去世之后由译林出版社整理出版。弥尔顿,英国诗人17世纪的伟大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和宗教改革的战士。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是和《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 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

    炮楼里的女人:山西日军性奴隶调查实录

    张双兵,1953年生于山西省盂县。1971年参加工作。1982年任乌河文学社社长,并开始调查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在山西烧杀抢掠的罪行,以及战争受害者在战前、战后的生存情况。1992年7月,组织7位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出每人10万美元的受害赔偿要求。1995年,组织5位受害者将日本政府推上了被告席。1996年7月,第一次与2位受害者走上日本法庭,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仍坚持走在为战争受害者争取日本政府赔偿的正义之路上。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恶魔重生:小甜心,别想逃

    恶魔重生:小甜心,别想逃

    重生一世,对于夜琉辉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宠妹妹和宠妹妹和宠妹妹。可是,居然有一个又一个的混蛋打起了他宝贝妹妹的主意,夜琉辉忍不住也不打算忍了,“你不是我的妹妹。但你是我的,而且只能是我的。”他霸道宣布,并最终为自己正名,名正言顺的折断了她所有的桃花。【伪兄妹,前方高甜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