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4900000018

第18章 内篇四(3)

通史之修,其便有六:一曰免重复,二曰均类例,三曰便铨配,四曰平是非,五曰去牾,六曰详邻事。其长有二:一曰具翦裁,二曰立家法。其弊有三:一曰无短长,二曰仍原题,三曰忘标目。何谓免重复?夫鼎革之际,人物事实,同出并见。胜国无徵,新王兴瑞,即一事也。前朝草窃,新主前驱,即一人也。董卓、吕布,范、陈各为立传,禅位册诏,梁、陈并载全文,所谓复也。《通志》总合为书,事可互见,文无重出,不亦善乎?何谓均类例?夫马立《天官》,班创《地理》,《齐志天文》,不载推步;《唐书艺文》不叙渊源;依古以来,参差如是。郑樵著《略》,虽变史志章程,自成家法;但六书七音,原非沿革,昆虫草木,何尝必欲易代相仍乎?惟通前後而勒成一家,则例由义起,自就隐括。《隋书五代史志》,(梁、陈、北齐、周、隋。)终胜沈、萧、魏氏之书矣。(沈约《宋志》、萧子显《南齐志》、魏收《魏志》,皆参差不齐也。)何谓便铨配?包罗诸史,制度相仍。惟人物挺生,各随时世。自后妃宗室,标题著其朝代;至於臣下,则约略先後,以次相比。(《南、北史》以宗室分冠诸臣之上,以为识别,欧阳《五代史》,始标别朝代。)然子孙附於祖父,世家会聚宗支。(《南、北史》王谢诸传,不尽以朝代为断。)一门血脉相承,时世盛衰,亦可因而见矣。即楚之屈原,将汉之贾生同传,周之太史,偕韩之公子同科,古人正有深意,相附而彰,义有独断,末学肤受,岂得从而妄议耶?何谓平是非?夫曲直之中,定於易代。然晋史终须帝魏,而周臣不立韩通,虽作者挺生,而国嫌宜慎,则亦无可如何者也。惟事隔数代,而衡鉴至公,庶几笔削平允,而折衷定矣。何谓去牾?断代为书,各有裁制,详略去取,亦不相妨。惟首尾交错,互有出入,则牾之端,从此见矣。居摄之事,班殊於范;二刘始末,(刘表、刘焉。)范异於陈。统合为编,庶几免此。何谓详邻事?僭国载纪,四裔外国,势不能与一代同其终始;而正朔纪传,断代为编,则是中朝典故居全,而藩国载纪乃参半也。惟南北统史,则後梁、东魏悉其端,而五代汇编,斯吴越、荆、潭终其纪也。凡此六者,所谓便也。何谓具翦裁?通合诸史,岂第括其凡例,亦当补其缺略,截其浮辞,平突填砌,乃就一家绳尺。若李氏《南、北》二史,文省前人,事详往牒,故称良史。盖生乎後代,耳目闻见,自当有补前人,所谓凭藉之资,易为力也。何谓立家法?陈编具在,何贵重事编摩?专门之业,自具体要。若郑氏《通志》,卓识名理,独见别裁,古人不能任其先声,後代不能出其规范;虽事实无殊旧录,而辨名正物,诸子之意,寓於史裁,终为不朽之业矣。凡此二者,所谓长也。何谓无短长?纂辑之书,略以次比,本无增损,但易标题,则刘知几所谓“学者宁习本书,怠窥新录”者矣。何谓仍原题?诸史异同,各为品目,作者不为更定,自就新裁。《南史》有《孝义》而无《列女》,(详《列女》篇。)《通志》称《史记》以作时代,(《通志》汉、魏诸人,皆标汉、魏,称时代,非称史书也。而《史记》所载之人,亦标《史记》,而不标时代,则误仍原文也。)一隅三反,则去取失当者多矣。何谓忘题目?帝王、后妃、宗室、世家,标题朝代,其别易见。臣下列传,自有与时事相值者,见於文词,虽无标别,但玩叙次,自见朝代。至於《独行》、《方伎》、《文苑》、《列女》诸篇,其人不尽涉於世事,一例编次,若《南史》吴逵、韩灵敏诸人,几何不至於读其书不知其世耶?凡此三者,所谓弊也。

《说文》训通为达,自此之彼之谓也。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读《易》如无《书》,读《书》如《无诗》。《尔雅》治训诂,小学明六书,通之谓也。古人离合撰著,不言而喻,汉人以通为标目,梁世以通入史裁,则其体例,盖有截然不可混合者矣。杜佑以刘秩《政典》为未尽,而上达於三五,《典》之所以名通也。奈何魏了翁取赵宋一代之掌故,亦标其名谓之《国朝通典》乎?既曰国朝,画代为断,何通之有?是亦循名而不思其义者也。六卿联事,职官之书,亦有通之义也。奈何潘迪取有元御史之职守,亦名其书谓之《宪台通纪》耶?又地理之学,自有专门,州郡志书,当隶外史。(详《外篇亳州志议》。)前明改元代行省为十三布政使司,所隶府州县卫,各有本志。使司幅员既广,所在府县,惧其各自为书,未能一辙也,於是裒合所部,别为通志。通者,所以通府州县卫之各不相通也。奈何修通志者,取府、州、县、山、川、人、物,分类为编,以府领县,以县领事实人文,摘比分标,不相联合?如是为书,则读者但阅府县本志可矣,又何所取於通哉?夫通史人文,上下千年,然而义例所通,则隔代不嫌合撰。使司所领,不过数十州县,而斤斤分界,惟恐越畔为虞,良由识乏通材,遂使书同胥史矣。

横通

通人之名,不可概拟也,有专门之精,有兼览之博。各有其不可易,易则不能为良;各有其不相谋,谋则不能为益。然通之为名,盖取譬於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亦取其心之所识,虽有高下、偏全、大小、广狭之不同,而皆可以达於大道,故曰通也。然亦有不可四冲八达,不可达於大道,而亦不得不谓之通,是谓横通。横通之与通人,同而异,近而远,合而离。

老贾善於贩书,旧家富於藏书,好事勇於刻书,皆博雅名流所与把臂入林者也。礼失求野,其闻见亦颇有可以补博雅名流所不及者,固君子之所必访也。然其人不过琴工碑匠,艺业之得接於文雅者耳。所接名流既多,习闻清言名论,而胸无智珠,则道听涂说,根底之浅陋,亦不难窥。周学士长发,以此辈人谓之横通,其言奇而确也。故君子取其所长,而略其所短,譬琴工碑匠之足以资用而已矣。无如学者陋於闻见,接横通之议论,已如疾雷之破山,遂使鱼目混珠,清流无别。而其人亦遂嚣然自命,不自知其通之出於横也。江湖挥尘,别开琴工碑匠家风,君子所宜慎流别也。

徐生善礼容,制氏识铿锵;汉廷讨论礼乐,虽宿儒耆学,有不如徐生、制氏者矣。议礼乐者,岂可不与相接?然石渠天禄之议论,非徐生、制氏所得参也。此亦礼乐之横通者也。

横通之人可少乎?不可少也。用其所通之横,以佐君子之纵也。君子亦不没其所资之横也。则如徐生之礼容,制氏之铿锵,为补於礼乐,岂少也哉?无如彼不自知其横也,君子亦不察识其横也,是礼有玉帛,而织妇琢工,可参高堂之座,乐有钟鼓,而金制革,可议河间之记也。故君子不可以不知流别,而横通不可以强附清流,斯无恶矣。

评妇女之诗文,则多假借;作横通之序跋,则多称许;一则怜其色,一则资其用也。设如试阮之糊名易书,俾略知臭味之人,详晰辨之,有不可欺者矣。虽然,妇女之诗文,不过风囗月露,其陋易见。横通之序跋,则称许学术,一言为智为不智,君子於斯,宜有慎焉。

横通之人,无不好名。好名者,陋於知意者也。其所依附,必非第一流也。有如师旷之聪,辨别通於鬼神,斯恶之矣。故君子之交於横通也,不尽其欢,不竭其忠,为有试之誉,留不尽之辞,则亦足以相处矣。

繁称

尝读《左氏春秋》,而苦其书人名字,不为成法也。夫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此则称於礼文之言,非史文述事之例也。左氏则随意杂举,而无义例;且名字谥行以外,更及官爵封邑,一篇之中,错出互见;苟非注释相传,有受授至今,不复识为何如人。是以後世史文,莫不钻仰左氏,而独於此事,不复相师也。

史迁创列传之体,列之为言,排列诸人为首尾,所以标异编年之传也。然而列人名目,亦有不齐者,或爵,(淮阴侯之类。)或官,(李将军之类。)或直书名,虽非左氏之错出,究为义例不纯也。或曰:迁有微意焉。夫据事直书,善恶自见,《春秋》之意也。必标目以示褒贬,何怪沈约、魏收诸书,直以标题为戏哉!况七十列传,称官爵者,偶一见之,馀并直书姓名,而又非例之所当贬;则史迁创始之初,不能无失云尔。必从而为之辞,则害於道矣。

唐末五代之风诡矣,称人不名不姓,多为谐隐寓言,观者乍览其文,不知何许人也。如李曰陇西,王标琅琊,虽颇乖忤,犹曰著郡望也。庄姓则称漆园,牛姓乃称太牢,则诙嘲谐剧,不复成文理矣。凡斯等类,始於骈丽华词,渐於尺牍小说,而无识文人,乃用之以记事;宜乎试牍之文,流於茁轧,而文章一道入混沌矣。

自欧、曾诸君,扩清唐末五季之诡僻,而宋、元三数百年,文辞虽有高下,气体皆尚清真,斯足尚矣。而宋人又自开其纤诡之门者,则尽人而有号,一号不止,而且三数末已也。夫上古淳质,人止有名而已。周道尚文,幼名冠字。故卑行之於尊者,多避名而称字。故曰字以表德。不足而加之以号,则何说也?流及近世,风俗日靡,始则去名而称字,渐则去字而称号;於是卑行之於所尊,不但讳名,且讳其字,以为触犯,岂不谄且渎乎?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称号讳字,其不正不顺之尤者乎?

号之原起,不始於宋也。春秋、战国,盖已兆其端矣。陶朱、鸱夷子皮,有所而逃焉者也。冠、鬼谷诸子,自隐姓名,人则因其所服所居而加之号也。皆非无故而云然也。唐开元间,宗尚道教,则有真人赐号,(南华、冲虚之类。)法师赐号,(叶靖法师之类。)女冠赐号,(太真玉妃之类。)僧伽赐号,(三藏法师之类。三藏在太宗时,不始开元,今以类举及之。)此则二氏之徒所标榜,後乃逮於隐逸,(陈抟、林逋之类。)寻播及於士流矣。然出朝廷所赐,虽非典要,犹非本人自号也。度当日所以荣宠之意,已死者同於谥法,未死者同於头衔,盖以空言相赏而已矣。

自号之繁,仿於郡望,而沿失於末流之已甚者也。盖自六朝门第争标郡望,凡称名者,不用其人所居之本贯,而惟以族姓著望,冠於题名,此刘子玄之所以反见笑於史官也。沿之既久,则以郡望为当时之文语而已矣。既以文语相与鲜新,则争奇吊诡,名随其意,自为标榜。故别号之始,多从山泉林薮以得名,此足徵为郡望之变,而因於所居之地者然也。渐乃易为堂轩亭苑,则因居地之变,而反於所居之室者然也。初则因其地,而後乃不必有其地者,造私臆之山川矣。初或有其室,而後乃不必有其室者,构空中之楼阁矣。识者但知人心之尚诡,而不知始於郡望之滥觞,是以君子恶夫作俑也。

峰泉溪桥,楼亭轩馆,亦既繁复而可厌矣,乃又有出於谐声隐语,此则宋、元人之所未及开,而其风实炽於前明至近日也。(或取字之同音者为号,或取字形离合者为号。)夫盗贼自为号者,将以惑众也。(赤眉、黄巾,其类甚多。)娼优自为号者,将以媚客也。(燕莺娟素之类甚多。)而士大夫乃反不安其名字,而纷纷称号焉,其亦不思而已矣。

逸囚多改名,惧人知也。出婢必更名,易新主也。故屡逸之囚,转卖之婢,其名必多,所谓无如何也。文人既已架字而立号,苟有寓意,不得不然,一已足矣。顾一号不足,而至於三且五焉。噫!可谓不惮烦矣。

古人著书,往往不标篇名。後人校雠,即以篇首字句名篇。不标书名,後世校雠,即以其人名书,此见古人无意为标榜也。其有篇名书名者,皆明白易晓,未尝有意为吊诡也。然而一书两名,先後文质,未能一定,则皆校雠诸,易名著录,相沿不察,遂开岐异;初非著书之人,自尚新奇,为吊诡也。

有本名质而著录从文者,有本名文而著录从质者,有书本全而为人偏举者,有书本偏而为人全称者,学者不可不知也。本名质而著录从文者,《老子》本无经名,而书尊《道德》;《庄子》本以人名,而书著《南华》之类,是也。(汉称《庄子》。唐则敕尊《南华真经》,在开元时《隋志》已有《南华》之目。)本名文而著录从质者,刘安之书,本名《鸿烈解》,而《汉志》但著《淮南内外》;蒯通之书,本名《隽永》,而《汉志》但著《蒯通》本名之类,是也。(《隽永》八十一首,见本传,与志不符。)书名本全而为人偏举者,《吕氏春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而後人或称《吕览》;《屈原》二十五篇,《离骚》特其首篇,而後世竟称《骚赋》之类是也。(刘向名之《楚辞》,後世遂为专部。)书名本偏而为人全称者,《史记》为书策纪载总名,而後人专名《太史公书》;孙武八十馀篇,有图有书,而後人即十三篇称为《孙子》之类,是也。此皆校雠著录之家所当留意。(已详《校雠通义》。)虽亦质文升降,时会有然,而著录之家,不为别白,则其流弊,无异别号称名之吊诡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呃门

    呃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学霸修炼计划

    重生之学霸修炼计划

    被现任男友劈腿后重生了?回到十年前的自己,言玉函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 何为江湖何为剑

    何为江湖何为剑

    心有不平,一剑而平,心有不忿,一剑而斩。
  • 追夫有道:傲娇夫君你别跑

    追夫有道:傲娇夫君你别跑

    一朝醒来,抱紧未来丞相大腿,只求保住全家性命。不料幕后黑手太过高明,构陷造反,为逆改前世全族覆灭,她该如何抉择?原以为他从未欢喜自己,却不料欢喜她两世,冰凉是他,温暖亦他,漫漫追夫路,如何抱得大腿归?嗯,大腿要抱得!夫君也要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太子本红妆:重生弑杀天下

    【推荐新书】《暴君盛宠特工狂妃》,请支持!前世,她是南华国女扮男装的太子,他是南华国右相,那个时候他们是君臣,他们也是情侣。然而后来,他却杀她父母、灭她全族、毁她山河,将她逼上死路。江山染血、尸骨如尘、灵魂悲泣,她得以携恨重生。良辰美景之时,她再次被他逼入绝境,只是这一次她却冷淡视之,故事才刚开始,未可知结局,谁敢狂笑?她发誓,这一次,谁若夺她家国,她必杀之;谁若贱她百姓,她必毁之;谁若辱她人格,她必唾之。【装13版文案】十八年华逝水,徒悲。成百戚亲责罪,倾泪。千里河山虺隤,破碎。万寸恨意言归,不愧。
  • 从恐怖开始的仙侠

    从恐怖开始的仙侠

    克己修身,努力修行,探寻天地至理,只言能得长生,为有朝一日能立于这天地间。王尘机缘巧合下穿越,在这个世界,居然发现了火眼金睛、如意金箍棒,女儿国。可恰巧,王尘有了火眼金睛、如意金箍棒,女儿国陛下对他也是…,王尘却想着他师姐。有点不正经,但又很正经的文。
  • 邪恶法师

    邪恶法师

    路遇无良老头,导致主角无奈穿越。原本默默无闻的废材,一跃成为亘古未现的九系魔法天才!——成就无上天生魔体!——更是掌控十二堕天使之翼!——拥有看破虚妄之眼!——还有令人恐惧的“亡灵法师”身份!!——凡我所到之处,必将成为吾之领土!凡为众生者,必会为吾的名字颤栗!!徐风语:“犯我逆鳞者,虽远必诛!辱我亲人者,不死不休!”————等级划分:剑士——见习剑士,初级剑士,中级剑士,高级剑士,剑师,大剑师,剑圣,下品剑神,中品剑神,上品剑神。魔法师——见习魔法师,初级魔法师,中级魔法师,高级魔法师,魔导师,大魔导师,法圣,下品法神,中品法神,上品法神。
  • 最强冒牌奶爸

    最强冒牌奶爸

    楚凡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小小年纪就有一个萌萌哒的女儿。有了女儿,他当然要努力成为一位合格老爸。就在这时,他忽然加入了一个奶爸聊天群。七公主:“老爸,我在人间溜达一圈,就有人欺负我,你来帮我揍他!”苏妲己:“呜呜呜,我不想去朝歌!”雅典娜:“老爸,我要更强大的力量,成为智慧与战争的化身,你帮我吧!”楚凡:“没问题,一切交给我,我是你们最强的奶爸!”等等……又进来人了?谁?还有谁?Emmmm楚凡看着一个又一个加入进来的女儿,他表示:我要做最强的冒牌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