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4900000002

第2章 内篇一(2)

孟子曰:“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後《春秋》作。”盖言王化之不行也,推原《春秋》之用也。不知《周官》之法废而《书》亡,《书》亡而後《春秋》作。则言王章之不立也,可识《春秋》之体也。不知《周官》之法废而《书》亡哉?盖官礼制密,而後记注有成法;记注有成法,而後撰述可以无定名。以谓纤悉委备,有司具有成书,而吾特举其重且大者,笔而著之,以示帝王经世之大略;而典、谟、训、诰、贡、范、官、刑之属,详略去取,惟意所命,不必著为一定之例焉,斯《尚书》之所以经世也。至官礼废,而记注不足备其全;《春秋》比事以属辞,而左氏不能不取百司之掌故,与夫百国之宝书,以备其事之始末,其势有然也。马、班以下,演左氏而益畅其支焉。所谓记注无成法,而撰述不能不有定名也。故曰:王者迹息而《诗》亡,见《春秋》之用;《周官》法废而《书》亡,见《春秋》之体也。

《记》曰:“左史记言,右史记动。”其职不见於《周官》,其书不传於後世,殆礼家之愆文欤?後儒不察,而以《尚书》分属记言,《春秋》分属记事,则失之甚也。夫《春秋》不能舍传而空存其事目,则左氏所记之言,不啻千万矣。《尚书》典谟之篇,记事而言亦具焉;训诰之篇,记言而事亦见焉。古人事见於言,言以为事,未尝分事言为二物也。刘知几以二典、贡、范诸篇之错出,转讥《尚书》义例之不纯,毋乃因後世之空言,而疑古人之实事乎!《记》曰:“疏通知远,《书》教也。”岂曰记言之谓哉?

六艺并立,《乐》亡而入於《诗》、《礼》,《书》亡而入於《春秋》,皆天时人事,不知其然而然也。《春秋》之事,则齐桓、晋文,而宰孔之命齐侯,王子虎之命晋侯,皆训诰之文也,而左氏附传以翼经;夫子不与《文侯之命》同著於篇,则《书》入《春秋》之明证也。马迁绍法《春秋》,而删润典谟,以入纪传;班固承迁有作,而《禹贡》取冠《地理》,《洪范》特志《五行》,而《书》与《春秋》不得不合为一矣。後儒不察,又谓纪传法《尚书》,而编年法《春秋》,是与左言右事之强分流别,又何以异哉?

书教中

《书》无定体,故易失其传;亦惟《书》无定体,故之者众。周末文胜,官礼失其职守,而百家之学,多争於三皇五帝之书矣。艺植於神农,兵法医经於黄帝,好事之徒,传为《三坟》之逸书而《五典》之别传矣。不知书固出於依,旨亦不尽无所师承,官礼政举而人存,世氏师传之掌故耳。惟“三”“五”之留遗,多存於《周官》之职守,则外史所掌之书,必其籍之别具,亦如六典各存其副之制也。左氏之所谓《三坟》、《五典》,或其概而名之,或又别为一说,未可知也。必欲确指如何为三皇之坟,如何为五帝之典,则凿矣。

《逸周书》七十一篇,多官礼之别记与《春秋》之外篇,殆治《尚书》者杂取以备经书之旁证耳。刘、班以谓孔子所论百篇之馀,则似逸篇,初与典、谟、训、诰,同为一书,而孔子为之删彼存此耳。毋论其书文气不类,醇驳互见,即如《职方》、《时训》诸解,明用经记之文,《太子晋解》,明取春秋时事,其为外篇别记,不待繁言而决矣。而其中实有典言宝训,识为先王誓诰之遗者,亦未必非百篇之逸旨,而不可遽为删略之馀也。夫子曰:“信而好古。”先王典诰,衰周犹有存者,而夫子删之,岂得为好古哉?惟《书》无定体,故《春秋》官礼之别记外篇,皆得从而附合之,亦可明《书》教之流别矣。

《书》无定体,故附之者杂。後人妄拟《书》以定体,故守之也拘。古人无空言,安有记言之专书哉?汉儒误信《玉藻》记文,而以《尚书》为记言之专书焉。於是後人削趾以适屦,转取事文之合者,削其事而辑录其文,以为《尚书》之续焉;若孔氏《汉、魏尚书》、王氏《续书》之类皆是也。无其实,而但貌古人之形似,譬如画饼饵之不可以充饥。况《尚书》本不止於记言,则孔衍、王通之所拟,并古人之形似而不得矣。刘知几尝患史策记事之中,忽间长篇文笔,欲取君上诏诰,臣工奏章,别为一类,编次纪传史中,略如书志之各为篇目,是刘亦知《尚书》折而入《春秋》矣。然事言必分为二,则有事言相贯、质与文宣之际,如别自为篇,则不便省览,如仍然合载,则为例不纯;是以刘氏虽有是说,後人讫莫之行也。至如论事章疏,本同口奏,辨难书牍,不异面论,次於纪传之中,事言无所分析,後史恪遵成法可也。乃若扬、马之辞赋,原非政言,严、徐之上书,亦同献颂,邹阳、枚乘之纵横,杜钦、谷永之附会,本无关於典要,马、班取表国华,削之则文采灭如,存之则纪传猥滥,斯亦无怪刘君之欲议更张也。

杜氏《通典》为卷二百,而《礼典》乃八门之一,已占百卷,盖其书本官礼之遗,宜其於礼事加详也。然叙典章制度,不异诸史之文,而礼文疑似,或事变参差,博士经生,折中详议,或取裁而径行,或中格而未用,入於正文,则繁复难胜,削而去之,则事理未备;杜氏并为采辑其文,附著礼门之後,凡二十馀卷,可谓穷天地之际,而通古今之变者矣。史迁之书,盖於《秦纪》之後,存录秦史原文。惜其义例未广,後人亦不复踵行,斯并记言记事之穷,别有变通之法,後之君子所宜参取者也。

滥觞流为江河,事始简而终钜也。东京以还,文胜篇富,史臣不能概见於纪传,则汇次为《文苑》之篇。文人行业无多,但著官阶贯系,略如《文选》人名之注,试榜履历之书,本为丽藻篇名,转觉风华消索;则知一代文章之盛,史文不可得而尽也。萧统《文选》以还,为之者众,今之尤表表者,姚氏之《唐文粹》,吕氏之《宋文鉴》,苏氏之《元文类》,并欲包括全代,与史相辅,此则转有似乎言事分书,其实诸选乃是春华,正史其秋实尔。(史与文选,各有言与事,故仅可分华与实,不可分言与事。)

四部既分,集林大畅。文人当诰,则内制外制之集,自为编矣。宰相论思,言官白简,卿曹各言识事,阃外料敌善谋,陆贽《奏议》之篇,苏轼进呈之策,又各著於集矣。萃合则有名臣经济、策府议林,连编累牍,可胜数乎!大抵前人著录,不外别集总集二条,盖以一人文字观也。其实应隶史部,追源当系《尚书》;但训诰乃《尚书》之一端,不得如汉人之直以记言之史目《尚书》耳。

名臣章奏,隶於《尚书》,以拟训诰,人所易知。撰辑章奏之人,宜知训诰之记言,必叙其事,以备所言之本末,故《尚书》无一空言,有言必措诸事也。後之辑章奏者,但取议论晓畅,情辞慨切,以为章奏之佳也,不备其事之始末。虽有佳章,将何所用?文人尚华之习见,不可语於经史也。班氏董、贾二传,则以《春秋》之学为《尚书》也,(即《尚书》折入《春秋》之证也。)其叙贾、董生平行事,无意求详,前後寂寥数言,不过为政事诸疏、天人三策备始末尔。(贾、董未必无事可叙,班氏重在疏策,不妨略去一切,但录其言,前後略缀数语,备本末耳,不似後人作传,必尽生平,斤斤求备。)噫!观史裁者,必知此意,而始可与言《尚书》、《春秋》之学各有其至当,不似後世类钞徵事,但知方圆求备而已也。

书教下

《易》曰:“著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尝窃取其义,以概古今之载籍,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也。夫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故记注藏往似智,而撰述知来拟神也。藏往欲其赅备无遗,故体有一定,而其德为方;知来欲其决择去取,故例不拘常,而其德为圆。《周官》三百六十,天人官曲之故可谓无不备矣。然诸史皆掌记注,而未尝有撰述之官;(祝史命告,未尝非撰述,然无撰史之人。如《尚书》誓诰,自出史职,至於帝典诸篇,并无应撰之官。)则传世行远之业,不可拘於职司,必待其人而後行;非圣哲神明,深知二帝三王精微之极致,不足以与此。此《尚书》之所以无定法也。

《尚书》、《春秋》,皆圣人之典也。《尚书》无定法,而《春秋》有成例。故《书》之支裔,折入《春秋》,而《书》无嗣音。有成例者易循,而无定法者难继,此人之所知也。然圆神方智,自有载籍以还,二者不偏废也。不能究六艺之深耳,未有不得其遗意者也。史氏继《春秋》而有作,莫如马、班,马则近於圆而神,班则近於方以智也。

《尚书》一变而为左氏之《春秋》,《尚书》无成法而左氏有定例,以纬经也。左氏一变而为史迁之纪传,左氏依年月而迁书分类例,以搜逸也。迁书一变而为班氏之断代,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书,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远;盖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礼之意也。

迁书纪、表、书、传,本左氏而略示区分,不甚拘拘於题目也。《伯夷列传》,乃七十篇之序例,非专为伯夷传也。《屈贾列传》所以恶绛、灌之谗,其叙屈之文,非为屈氏表忠,乃吊贾之赋也。《仓公》录其医案,《货殖》兼书物产,《龟策》但言卜筮,亦有因事命篇之意,初不沾沾为一人具始末也。《张耳陈馀》,因此可以见彼耳。《孟子荀卿》,总括游士著书耳。名姓标题,往往不拘义例,仅取名篇,譬如《关雎》、《鹿鸣》,所指乃在嘉宾淑女,而或且讥其位置不伦,(如孟子与三邹子。)或又摘其重复失检,(如子贡已在《弟子传》,又见於《货殖》。)不知古人著书之旨,而转以後世拘守之成法,反訾古人之变通,亦知迁书体圆而用神,犹有《尚书》之遗者乎!

迁《史》不可为定法,固《书》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後世不祧之宗焉。三代以下,史才不世出,而谨守绳墨,待其人而後行,势之不得不然也。然而固《书》本撰述而非记注,则於近方近智之中,仍有圆且神者,以为之裁制,是以能成家,而可以传世行远也。後史失班史之意,而以纪表志传,同於科举之程式,官府之簿书,则於记注撰述,两无所似,而古人著书之宗旨,不可复言矣。史不成家,而事文皆晦,而犹拘守成法,以谓其书固祖马而宗班也,而史学之失传也久矣!

历法久则必差,推步後而愈密,前人所以论司天也。而史学亦复类此。《尚书》变而为《春秋》,则因事命篇,不为常例者,得从比事属辞为稍密矣。《左》、《国》变而为纪传,则年经事纬,不能旁通者,得从类别区分为益密矣。纪传行之千有馀年,学者相承,殆如夏葛冬裘,渴饮饥食,无更易矣。然无别识心裁,可以传世行远之具;而斤斤如守科举之程式,不敢稍变;如治胥吏之簿书,繁不可删。以云方智,则冗复疏舛,难为典据;以云圆神,则芜滥浩瀚,不可诵识。盖族史但知求全於纪表志传之成规,而书为体例所拘,但欲方圆求备,不知纪传原本《春秋》,《春秋》原合《尚书》之初意也。《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纪传实为三代以後之良法,而演习既久,先王之大经大法,转为末世拘守之纪传所蒙,曷可不思所以变通之道欤?

左氏编年,不能曲分类例,《史》、《汉》纪表传志,所以济类例之穷也。族史转为类例所拘,以致书繁而事晦;亦犹训诂注疏,所以释经,俗师反溺训诂注疏而晦经旨也。夫经为解晦,当求无解之初;史为例拘,当求无例之始。例自《春秋》左氏始也,盍求《尚书》未入《春秋》之初意欤?

神奇化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解《庄》书者,以谓天地自有变化,人则从而奇腐云耳。事屡变而复初,文饰穷而反质,天下自然之理也。《尚书》圆而神,其於史也,可谓天之至矣。非其人不行,故折入左氏,而又合流於马、班,盖自刘知几以还,莫不以谓书教中绝,史官不得衍其绪矣。又自《隋经籍志》著录,以纪传为正史,编年为古史,历代依之,遂分正附,莫不甲纪传而乙编年。则马、班之史,以支子而嗣《春秋》,荀悦、袁宏,且以左氏大宗,而降为旁庶矣。司马《通鉴》病纪传之分,而合之以编年。袁枢《纪事本末》又病《通鉴》之合,而分之以事类。按本末之为体也,因事命篇,不为常格;非深知古今大体,天下经纶,不能网罗隐括,无遗无滥。文省於纪传,事豁於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斯真《尚书》之遗也。在袁氏初无其意,且其学亦未足与此,书亦不尽合於所称。故历代著录诸家,次其书於杂史。自属纂录之家,便观览耳。但即其成法,沉思冥索,加以神明变化,则古史之原,隐然可见。书有作者甚浅,而观者甚深,此类是也。故曰:神奇化臭腐,而臭腐复化为神奇,本一理耳。

同类推荐
  • 孝经

    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昨梦录

    昨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施灯功德经

    佛说施灯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病指南

    温病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戴案纪略

    戴案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拟生游戏

    拟生游戏

    到另一个世界游戏人生,在另一个世界争权夺利,我登上帝国之巅,只为与身后的黑暗之手博弈,我爬上灵山之顶,只为再见那蔚蓝之星一眼。【拟生游戏启动中...登出程序已销毁...联邦游戏开发,祝所有玩家游戏愉快!(当前游戏版本:1.0持续更新中...)】
  • 青梅永远是甜的

    青梅永远是甜的

    “相公,我渴了”杉云曦伸出糯糯的手指着紫寒卿道“曦曦,我去给你拿水”“相公,我饿了”“曦曦,那你等一下我,我去给你拿吃的”
  •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已完结】新文,戳↑↑↑↑↑皎皎孤月,三重天上;你我初遇。弹指之间,星移斗转;情愫便生。他是仙界唯一的太子殿下,天帝之位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说:阿璃,我不曾悔。当日便是,此生如是。然后他看了过来,眸光中似有清泉流淌,偏偏有着淬过火一般的热烈和璀璨,韶韶光华:即便负尽天下,断然不会再辜负你。当魔界至尊亲手扼住她的脖子,目光冷冷,残忍而妖艳:“你不怕死吗?”“怕。”她轻轻的说着,“可是我更怕你伤害他。”“是吗?那我夺了你的身子,看他还会不会要你!”“你这个魔鬼!”“得到你,那又何妨?”她三魂七魄重新归体,眼前温润如玉的男子正含笑望着她:“醒了就好。”“先生······”“不要唤我先生,”他俯身靠近她,“我想与你共度一世,执手携老。”那一年,他抛却政事,换得她的回心转意。“沫琉,这偌大的天下没有你在陪在我身旁,是多么寂寞的繁华。到我的身边来,为我披上嫁衣,我给你十里红妆。”他紧紧搂着她,说着缱绻的情话。“阿璃。”“我在。”“我······愿意。”这是一场仙魔之间的浩大战争,这是一份帝尊之间完美争夺的爱情。
  • 复仇路上动了情

    复仇路上动了情

    为仇恨放弃爱情,为复仇却让自己陷入困境。一切的温柔,只是仇恨的开始。陷入仇恨的一生,是否还能得到幸福。也许仇恨只是一种执念,而背负太久的执念,就像一把双刃剑,伤害敌人的同时,也深深的伤害了自己。
  • 爱我,请将我禁锢

    爱我,请将我禁锢

    他可以冷酷无情到令人胆寒,他也可以温柔到令她哭泣他的爱狂热似火,他的爱霸道蛮横她要他的爱,她愿意飞蛾扑火,但,蓦然回首,她的至亲却离她而去......她在哭泣:大哥,不要走!冥焱,不要对我冷漠!他在咆哮:如果你还是我妹妹,那就立刻离开他!就算死我也不会让他逍遥法外!他在低喃:小猫,如果连你都背叛了我,我又该相信谁?记住我的话,小猫,你可以杀了我,但是绝对不能背叛我,无论是任何理由,你都不能背叛我,要是有一天我的存在让你很痛苦,那……我会亲手毁了我自己……~~~~~~~~~~~~~~~~~~~~~~~~~~~~~~~~~~~~~角色简介:冥焱:国际黑帮‘地狱之门’的创立者,素以冷酷无情和凶残暴戾著称。暂居台湾,以‘冥氏集团’为名洗黑钱。喵喵:单纯的失明女子。父母双亡,亲哥为国际刑警。峻巽:喵喵的亲大哥,国际刑警。同行里出了名的‘铁手腕’,刚正不阿!~~~~~~~~~~~~~~~~~~~~~~~~~~~~~~~~~~~~~~~如何才能爱你?如何才能真正拥有你?抢占?掠夺?还是摧毁?为了保护你,我变得比任何人都强,只盼在你的眸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为了爱你,我负尽天下人,飞蛾扑火般投入你的怀抱,只盼能听到:我爱你如果爱我,请用你的爱将我淹没,让我在你的世界里自在飘摇......如果爱我,请用你的臂弯将我禁锢,折断我的羽翼,让我只能依附着你,永远无法离去......========================================================================================释天续集《迷离.风》简介:風,微风拂面,轻柔无比風,卷起万般尘土,冷酷无比他,有着风的温柔,有着风的强悍,更有风的狂野不羁,如风般令人捉摸不定,抓不住,看不见…他是风,带着令她心碎的温柔和落泪的宠溺,将她轻柔而细密的围绕,爱她,宠她而她,只是用迷离的双眸噙着他最爱的笑容,静静看着他,等待他温暖的怀抱......“哥哥,为什么我不能吻你?”“因为你是我的亲妹妹!”“可你在吻我!”“因为我爱你!”要看〈迷离风〉请加群:65060514==========================================
  • 穿越之前尘寂寥

    穿越之前尘寂寥

    奴家只是看了【幻世】有感,也想写这样虐文,本来奴家开始起纲是想男主有2个的,但又因为是虐恋,就改成了1个,还有被去掉的1个就是神助攻啦。本文讲的是女主穿越成小姐,进宫变成婢女,遇到很多人,既有关心她的,保护她的,还有恨她的,默默付出的。。【但奴家把他们都归成一对对cp了。。】最后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嫔妃。最后多多留言,提提建议!谢谢!
  • 无心论

    无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富士山之雪

    富士山之雪

    三十年代末,得到关东军高层支持的原关东军情报部部长筱嵩垣岛太郎起草的《富士山の雪》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被国际间谍奥古斯特?冯?霍夫曼窃得。消息外泄,众多情报组织卷入其内。“利剑部队”第四分队分队长战智湛死后,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恩允将解耀先的躯体借给他重生。战智湛穿越为身负国共双方情报机构绝密使命的解耀先后,和军统“白狐”抬杠,和“连翘”斗嘴,他智斗特务科科长“笑面虎”,与特高课课长横田正雄巧妙周旋,杀得日伪胆儿颤,喋血哈尔滨街头。当解耀先携带沾满国共隐蔽战线烈士鲜血的《富士山の雪》返回重庆后,历时四个月的诺门坎战役爆发,朱可夫元帅一战成名,筱嵩垣岛太郎中将羞愤得切腹自杀。
  • 我存在你的所有角落

    我存在你的所有角落

    本书是作者经过十年创作而成的一部神秘的爱情小说,由26个与爱有关的故事组成,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环环相扣,巧妙地构成一个成人勿进的童真世界。
  • 你是光阴派的糖

    你是光阴派的糖

    从没有哪个校园男神追女生追得像乐川这么辛苦——第一次见面,王灵均诊断他为“肾阴虚”;要无所畏惧,再见面就得陪她去解剖室守大体,还得靠看惊悚片壮胆;要心胸宽广,既能听她追忆暗恋往事,也能冒雨送她去见暗恋对象;要别出心裁,表白都用密码文字,为找“天注定”的相爱证据跋山涉水……好不容易追到手了,居然差点被王灵均亲手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