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4700000007

第7章

六气异同篇

问曰:五脏合五时,六经应六气,然《诊要经终篇》以六气应五脏而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六经应四时而终于五脏,《诊要篇》以经脉之生于五脏而外合于六经,《四时剌逆从论》以经脉本于六气而外连于五脏何也?岐伯曰:人身之脉气,上通天,下合地,未可一言尽也,故彼此错言之耳。天老曰:章句同而意旨异,不善读之,吾恐执而不通也。岐伯曰:医统天地人以立论,不知天何知地,不知地何知人。脉气循于皮肉筋骨之间,内合五行,外合六气,安得一言而尽乎。不得不分之以归于一也。天老曰:请问归一之旨。岐伯曰:五时之合五脏也,即六气之合五脏也。六气之应六经也即五时之应六经也。知其同何难知异哉。天老曰:善。

陈士铎曰:何尝异,何必求同;何尝同,不妨言异。人惟善求之可耳。

司天在泉分合篇

问曰:司天在泉,二气相合,主岁何分?岐伯曰:岁半以上,天气主之。岁半以下,地气主之。天老曰:司天之气主上半岁乎?在泉之气主下半岁乎?岐伯曰:然。天老曰:司天之气何以主上半岁也?岐伯曰:春夏者,天之阴阳也,阳生阴长,天之气也,故上半岁主之。天老曰:在泉之气何以主下岁也?岐伯曰:秋冬者,地之阴阳也。阴杀阳藏,地之气也,故下半岁主之。天老曰:一岁之中,天地之气截然分乎?岐伯曰:天地之气,无日不交.司天之气始于地之左,在泉之气奉乎天之右。一岁之中,互相感召,虽分而实不分也。天老曰:然则司天在泉,何必分之乎?岐伯曰:不分言之则阴阳不明,奚以得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义乎。司天之气始于地而终于天,在泉之气始于天而终于地。天地升降,环转不息,实有如此,所以可合而亦可分之也。天老曰:司天之气何以始于地?在泉之气何以始于天乎?岐伯曰:司天之气始于地之左,地中有天也;在泉之气始于天之右,天中有地也。天老曰:善。

陈士铎曰:司天在泉,合天地以论之,才是善言天地者。

从化篇

天老问曰:燥从热发,风从燥起,埃从风生,雨从湿注,热从寒来,其故何欤?岐伯曰:五行各有胜,亦各有制也。制之太过则受制者应之,反从其化也。所以热之极者,燥必随之,此金之从火也。燥之极者,风必随之,此木之从金也。风之极者,尘霾随之,此土之从木也。湿蒸之极者,霖雨随之,此水之从土也。阴寒之极者,雷电随之,此火之从水也。乃承制相从之理,何足异乎。天老曰:何道而使之不从乎?岐伯曰:从火者润其金乎;从金者抒其木乎;从木者培其土乎;从土者导其水乎;从水者助其火乎。毋不足、毋有余,得其平而不从矣。天老曰:润其金而金仍从火,抒其木而木仍从金,培其土而土仍从木,导其水而水仍从土,助其火而火仍从水,奈何?歧伯曰:此阴阳之己变,水火之已漓,非药石针灸之可疗也。

陈士铎曰:言浅而论深。

冬夏火热篇

胡孔甲问于岐伯曰:冬令严冷凛冽之气,逼人肌肤,人宜畏寒,反生热症,何也?岐伯曰:外寒则内益热也。胡孔甲曰:外寒内热,人宜同病,何故独热?岐伯曰:肾中水虚,不能制火,因外寒相激而火发也,人生五脏非火,无腑非火也,无不藉肾水相养。肾水盛则火藏,肾水涸则火动,内无水养则内热已极,又得外寒束之,则火之郁气一发,多不可救。胡孔甲曰:火必有所助而后盛,火发于外,外无火助,宜火之少衰,乃热病发于夏转轻,发于冬反重,何也?岐伯曰:此正显火郁之气也。暑日气散而火难居,冬日气藏而火难泄,难泄而泄之,则郁怒之气所以难犯而转重也。胡孔甲曰:可以治夏者治冬乎?岐伯曰:辨其火热之真假耳,毋论冬夏也。胡孔甲曰:善。

陈士铎曰:治郁无他治之法,人亦治郁而已矣。

暑火二气篇

祝融问于岐伯曰:暑与火皆热症也,何六气分为二乎?岐伯曰:暑病成于夏,火病四时皆有,故分为二也。祝融问曰:火病虽四时有之,然多成于夏,热蕴于夏而发于四时,宜暑包之矣。岐伯曰:火不止成于夏,四时可成也,火宜藏不宜发,火发于夏日者,火以引火也,其在四时,虽无火之可发,而火蕴结于脏腑之中,每能自发,其酷烈之势较外火引之者更横,安可谈暑而不谈火乎。祝融曰:火不可发也,发则多不可救。与暑热之相犯有异乎?岐伯曰:暑与火热同而实异也。惟其不同,故夏日之火不可与春秋冬之火共论。惟其各异,即夏日之暑不可与夏日之火并举也。盖火病乃脏腑自生之热,非夏令暑热所成之火。故火症生于夏,仍是火症,不可谓火是暑、暑即是火也。祝融曰:暑火非一也,分二气宜矣。

陈士铎曰:暑与火不可并论,独吐至理。

阴阳上下篇

常伯问于岐伯曰:阳在上、阴在下,阳气亦下行乎?岐伯曰:阴阳之气,上下相同。阳之气未尝不行于下也,常伯曰,寒厥到膝不到巅,头痛到巅不到膝,非阴气在下,阳气在上之明验乎?岐伯曰:阴气生于阳,阳气生于阴。盖上下相通,无彼此之离也。阳气从阴,出于经脉之外;阴气从阳,入于经脉之中,始得气血贯通而五脏七腑无不周遍也。寒厥到膝,阳不能达也,非阳气专在上而不在下也。头痛到巅,阴不能降也,非阴气专在下而不在上也。天地不外阴阳,天地之阴阳不交,则寒暑往来,收藏生长,咸无准实,人何独异哉。

陈士铎日:阳宜达,阴宜降也。二者相反,则达者不达,降者不降矣。论理阳之达有降之势,阴之降有达之机,总贵阴阳之不可反也。

营卫交重篇

雷公曰:阳气出于卫气,阴气出于营气.阴主死,阳主生,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岐伯曰:营卫交重也。雷公曰:请问交重之旨。岐伯曰: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盖有天,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天地之二气,亦有阴阳,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二气并重,交相上下,交相出入,交相升降,而后能生气于无穷也。雷公曰:阴阳不可离,予既已知之矣。但阴气难升者谓何?岐伯曰:阴气精专,必随宗气以同行于经隧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而行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而又始于手太阴肺经。盖阴在内不在外,阴主守内不主卫外,纤折而若虽升实无晷之不升也,故营卫二气人身并重,未可重卫轻营也。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营卫原并重也,世重卫而轻营者,不知营卫也。

五脏互根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岐伯曰: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雷公曰:请言互根之位。岐伯曰: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舌屈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脑属肾,各会诸体,是耳与脑有五脏之阴也。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是七腑阳中有阴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则虚器耳,何根之有哉。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位而有位者,以阴阳之有根也。

八风固本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乎,出于地乎,抑出于人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地,人身之五风合而成病,人无五风,天地之风不能犯也。雷公曰:请问八风之分天地也。岐伯曰:八风者,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之风也。春夏秋冬之风,特令之风也,属于天。东西南北之风,方隅之风也,属于地。然而地得天之气,风乃长。天得地之气,风乃大。是八风属于天地,可分而不可分也。雷公曰:人之五风,何以合天地乎?岐伯曰:五风者,心肝脾肺肾之风也。五脏虚而风生矣。以内风召外风,天地之风始翕然相合。五脏不虚,内既无风,外风何能入乎。雷公曰:风既入矣,祛外风乎,抑消内风乎?岐伯曰:风由内召,不治内将何治乎。雷公曰:治内风而外风不散奈何?岐伯曰;内风不治,外风益入,安得散乎。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雷公曰:何言之善乎。请志之,传示来者。

陈士铎曰;小风之来,皆外感也。外感因于内招,故单治内不可也,单治外亦不可也。要在分之中宜合,合之中宜分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机铠觉醒

    机铠觉醒

    万物为铠,机械武装!神秘陨石从天而降,除人类外天地万物皆机械化。
  • 白王道之时代挽歌

    白王道之时代挽歌

    道,玄之又玄。一个异乡来客,在荒古大陆短暂的蛰伏后,终于显露锋芒。天地浩劫,百族出世,仙人齐出,大时代拉开帷幕,白道一路征服,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最终长生不死,成为宇宙命祖。群号:749522921。(本书承接上部书,白王道。)
  • 重生小妻要娇宠

    重生小妻要娇宠

    做鬼前,沈暖暖千方百计逃离顾盛衍的禁锢。做鬼时,沈暖暖日思夜想再睡一次顾盛衍。重生后,沈暖暖娇软可萌易推倒,紧紧抱住顾盛衍大腿不放,“老公,人家爱你嘛,要亲亲要举高高。”顾盛衍:……“老板,夫人打了她继妹!”“重吗?不重在继续打。”“老板,夫人她抢了影后女一!”“抢的好,以后她的戏都夫人抢过来。”“老板,夫人未婚夫找上门,求复合!”“未婚夫?都娃他妈了,哪来的未婚夫,打出去。”总之这就是一个撩撩撩一个宠宠宠,顺便虐渣撒狗粮的故事。
  • 冷案重启

    冷案重启

    警界新人甘凤池因热血冲动被“发配”到处理疑难悬旧案的冷案科,他原以为自己只是负责整理那些陈年旧档,没想到一具山间意外发现的白骨,将他和科长萧兰草拖进了一个无尽的犯罪深渊。女友被杀,知名女律师在别墅离奇死亡,凶案开始接二连三地发生,而他和萧兰草锁定的嫌疑人却被证明不可能犯罪,一切都开始变得越发扑朔迷离……离奇失踪的少女,地窖的无头残尸,黑暗的犯罪组织……甘凤池每打开一个陈旧的档案,就有一个曾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诡谲迷案,就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在他眼前一一展开。而让他更想不到的是,比真相更加血淋淋的,是诡谲的人心。
  • 我多喜欢你,你会知道

    我多喜欢你,你会知道

    “欺负一个小姑娘,你好意思吗你!”“小姑娘?你也知道啊。”“凌骁,你去死吧!”这是一个大叔追萌妹的甜密爱情,大叔邪魅,萌妹腹黑,追妻路上且行且珍重!
  • 冠军合伙人

    冠军合伙人

    “嘿,伙计,我相信你能带来冠军奖杯,我相信……”“能不能不要每次在决赛前都说这句?”“不,伙计,我这么说,你每次都能赢得决赛!”“错,没有你的时候,我也拿过不少冠军!”冠军从来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合伙人也从来不是合作无间。两个年轻人从一家半职业球队开始,捧得足球生涯的一座又一座冠军奖杯。纵然有过争执,有过分离,但最终都因冠军走到了一起。
  • 柳墨妍传

    柳墨妍传

    江湖!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字眼!柳墨妍双眼冒出一蓬一蓬的红心,无限向往那片可以让人豪气云干,荡气回肠的地方。因此,在她第一百零一次女扮男装,到街上乱晃,妄图抓住一点点江湖的影子时,一个天神一样的盖世大侠终于出现了~她终于见到大侠了!她终于找到江湖了!
  • 李尔王

    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的故事——李尔王欲将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赢得了宠信,而小女儿却不愿阿谀奉承,因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了小女儿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后,大女儿和二女儿连栖身之地都不给他,他只好流落荒郊野外……小女儿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小女儿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考研是一场恶战

    考研是一场恶战

    进入大学并不是只有自由,学业依然很重要,进入大三就应该为自己人生的下一步做打算,大学毕业是继续在学业上深造,还是步入社会开始求职就业,这个决定也是会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