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9100000001

第1章

依此论标五释之中。第一解者。明但是教。即五明之总名。因即生了。是一明之别称。复含言生之与智义。今此正理。即二因之少分取义非余。因明生了达解正理。名之为入。由明此二因。入解诸法之真性。即入属正理。彼因与明能生此入。入于正理故。因及明属正理之入。故云亦入正理之因明。又入正理。不约立敌以分。泛明因此诠因之教。入解正理。虽复此论亦名因教。亦诠二因故。然是通名。唯正理入。是此别目。第二第三解。细思取别。第四五解。又约人属教。立者言生。敌者智了。并名为因。各望果故。了即照解所宗。言即显彰所立。俱复称明。各显了故。余文自显。今于第三解下。更助二解。一云。或因明者。并立论者诠因喻。言能生敌论者了宗之智。复能明显自所立宗。论体离复不殊。望义别故。因明两别。亦因亦明。故持业释。入者敌论者之智。因立论言为因为明。能有证入。正理者即所立宗义。由彼因明能生敌智。入此正理。正理之入。入亦因明。并依主释。二云。因明与入并通立敌。敌者之智能照所宗。名之为明宗果义彰。复赖敌智故名为因。因即是明。持业释也。宗义显边名明。能证解边名入。因明即入。亦持业释。由立者言。正能为因生于明入。明入之因亦名明入。因从果名。如菩提因亦名菩提。正理如前。于第五解下更助一解。或因明正理。并佛本经之名。入者即天主论称。以能入彼根本佛说因明正理。或因明者。通内外道之名。正理者根本佛说之号。入乃此论之目。天主欲令趣入于佛所说正理故。或因明者。佛根本名。入正理者。天主论称。应云正理入。能入因明正理故。依结略中正理。加二正理佛根本名。或天主论称。总成七释。以历于前五解因明。成三十五释。若细分别总解因明。有十一释。此以正理历而明之。成七十七。若绮互单重。数即更广

解妨难中第六。助为一释。宗既是义。义生了因。复由因喻证宗令明。亦正因明。又宗言生敌智因也。显了所立宗义明也

有解。能立有四。一真能立。二真似能立。三似能立。四似似能立。以相违决定。为真似能立。四不定因为似似能立。今谓不尔。何者如真似能立。只是似立。何须言真似能立。若如此解。即有自语相违之失。又若似中有似似。亦应真中有真真。此既不尔彼云何然。故但言真似。即摄义周。设真似及似似言。深为无用

疏解能破。定非似立似破。真似异故。今谓或有。且如能立既对似破。云何能破不对似立。如声显论对胜论。立声是常住。彼复成立声是无常。岂非能破。自义不定。何得非似立。若不能破他。彼应真立故。又复能立能破置与字。显彼相违。似立能破无文正障。又云。能立似破。俱句中释无此句。其理决然。云但似破。恐义未尽。何者。或随声胜先立。自宗随应为敌。岂非似立。此意或据他破。非约自立义故

问瑜伽对法。俱以自性差别为所立。宗为能立。何故理门入理。皆共宗为所立耶。答先解古解。次述今明。古有解云。以诸法自性差别。总为一聚。为所成立。于中。别随自意所许。取一自性及一差别。合之为宗。宗既合彼总中别法。合非别故。故是能立。且详此意。理应不尔。若无简别。总以诸法自性差别。总为一聚。为所立者。如别立声为无常宗。既云能立。立彼总聚。总聚之中。有常无常。立常为无常。违自教过等。立无常宗。非遍不许。有相符过。若言诸法但取无常。犹有一分相符之过。若云但别自意所许。一自性差别。别为所立。合为能立。即不应言以诸法自性差别。总为一聚为所成立。慈恩唯识法师。亦有三释。初后无违。中释似过。且随应言。简无为法。就有为中。犹有似一分相符之过。如立声无常。虽总聚中随应有法。此声自性差别。总别合之并名为宗。则彼总聚更无有声。以立为宗故。复以此别宗立彼总者。若立所余可有无常。非彼一切不许无常。故有似一分相符之过。既云随应。并已简讫。随应对彼所不许者。以量立之。故实无过。今又解云。所成立义有二种。一者唯理非教。教名为宗。或可。立宗之言。立彼教理。教随诠彼。亦名自性及以差别。立宗之言。或亦并教名之为宗。是所尊故。二谓自性及于差别。非唯说声为常无常。名自性差别。亦以先陈后说。言显意许。如次为之。非欲合二以为宗依。此但所争之义。或争有法。或争于法。或争言显。或争意许。或二俱争。由此得有四相违因。故瑜伽等言所立自性者。谓有立为有。无立为无。此直有法为有无。不争有法之上余差别名为自性。如立我有及以非有等。所立差别者。谓有上立有上。无上立无上。常立为常。无常立无常等。此争有法之上别法。如立于声常无常等。随争于此自性差别。或破于他。或立自义。所有言教。或除于教。对敌所立。皆名为宗。故瑜伽云。问何故先立宗耶。答为先显示自所爱乐宗义。故对能立言。则名为义。义即道理。教随于理。立论言诠。亦名为义。能成名法。谓立论言。或可即教法。法望理为能立。或立论言。双望教理俱为能立。然因等七。不唯望彼自性差别。兼望宗言。或正望宗言。故瑜伽云。辨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必依所引喻等。解喻亦云。为成就所立宗义故。瑜伽等宗望自性差别。因等望二。诸所有言皆名能立。陈那天主。但以因喻望于宗言。宗为所立。因等多言名为能立。理实相似。但说宗名为所立。因喻等言名为能立者。为此多言生敌智胜。故理门等皆云。多言开示诸有问者。何以得知。胜但取言。杂集论云。谓以所应成自许义。宣示于他。瑜伽解因云。顺益道理言论。喻言比况言论。故并取言。实兼于义。所诠亦名宗因喻故。故显扬论。皆不云言论。言生智胜。瑜伽偏说所诠。先有智不能生。今藉立言方忆因喻。故言生胜。显扬据兼。若无其义言何所诠。敌等了何。故兼取也

问既言所成有二。为并俱成。为随成一。答随所争成。问若尔何名所成有二。答所争之义不过此二。问若争于差别。可说法与有法。和合为宗。若争自性。如争我有无。说与谁和合。答虽但争自性。如先举我即为有法。立为有无。即名为法。亦得说和合。问如争我有。有与我和合以俱有。若立我无何法和合。答无与无和合。因明理不违。问若尔还争于法。何名争有法。答举宗成立。即须加言说为成法。望不加言本意所争。即争有法。问若尔云何诸宗皆云。为简古师或但有法。或但成法。或二俱争不约和合。答虽言简古。不即无著等师。但古余师不解因明之者。有难古师以宗为能立。与作相违决定量云。宗非能立。以不诠因相故。今云不尔。不要诠因方为能立。现比二量智非诠故。若云二量非能立者。是何所摄。若云陈那不许二量在能立因非不定者。终有违教。犯宗中过。陈那天主。为显瑜伽。何得与作相违决定。若云破余古师。亦不定失

问古师能立皆说三量。今者陈那量何唯二。答论一切法不过二相。一自二共。得自相心名为现量。得共相心名为比量。定心缘教。即得自相。散心缘教即得共相。陈那约此能缘之心量但立二。故理门云。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古立三者。有云。古师以缘圣教及所余心故分三量。缘于圣教所生现比名圣教量。缘于所余现比心得名现比量。今助一解。即能诠教名圣教量。何以故。成唯识云。圣教正理为定量故。岂以小乘不信第八。取信大乘缘教之智。以为量耶。又显扬第十一云。圣言所摄者。所谓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经教。展转流布传来至今。名不违正法正义。不言所生之智。如立量言名为量故。量即有二量具。得此量名能生量故。故理门云。彼处亦应于其现因说为现量。俱不遮止。古师心境别明。陈那隐境从心不越二量。故不违也。问所言至教取何教耶。为但佛说。亦通弟子。答通弟子说。如显扬说前已引讫。若尔如唯识论。诸师互非。大小二乘亦更相斥。何成定量。答说与正理不相违背。展转传来名为至教。非诸弟子所可说言。皆为定量。又大小乘各自信受。说不违理。名为圣教。非约遍许。不尔大乘小乘不信。岂大乘经不名至教。诸外道等自为许教。亦彼至教各自宗故

释诸有问者。有云。不对证人但为敌人。即宗未了重问因喻。通举量敌故说诸言。今谓不尔。论云问者。举量为诸。何预问者。今谓立宗非唯拟一。但诸不许。对彼即为问者。立为悟彼。故说诸言。又疏辨释

有释极成有法能别中云。西方二释。一云。声上别不极成。余总极成。以总合别可极成。今谓不尔。以总合别。为当为现。若别声上。敌许极成。何假因喻。立已成过。若当极成。现未获者阙宗依过。第二师云。以立宗时。虽未极成。当可极成。依当说现故说极成。此释同前阙所依过。二释俱非。今云能别所别。但约自他宗中有无。为极不极。彼此宗有即名极成。揽作宗依。令不相离。复顺自宗。不尔虽有非有法法。立不相离。有诸过起。名似立宗。故彼此宗不许有者。以何为依。故须共许有法及法。方名极成。此据共量。不要他许法依。有法方名极成。若许相符。不假量立。彼许余有。亦即名极成。若自他量。随自他教。或至理有总名极成

有云。克实所别之法。立量之时。得更互许有。各容极成。能别之法。必两教同许方名极成。不约立者暂许名成。如对数论说神我体生灭无常。敌者不许。本非能别。故自他及共。三种比量。能别之法。必须同许方名极成。今谓不尔。若其共量能所。皆须两许。自他二量能所。何假共成。若要尔。如佛法说诸行灭坏无常。岂彼数论不许。宗义不成。名为似立。如论所明。是共比量故灭无常能别非极。若准论定。所别亦须两许。何但能别。立我是思。所别非极。此据共量。若自他量不要共许。设共比量。他虽不许。以言简略。亦彼无过。论文但据不简为过。如真性有为空。以简别故说无为宗。如因必须共许。若置言简。设他不许。亦得成因。如唯识论成大乘经真是佛说。乐大乘者许能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因等。故准宗依简即无过。自他亦尔。如唯识论等皆悉具有

问宗过有九。何但简三。有云。五违一顺。原非是宗。设约有法及法。不相离宗。仍须极成。故但简三不拂余过。今谓不尔。若违顺非宗故不须简。俱不极成。岂可是宗而须简耶。故知。且约辨宗所依简此三种。非不简余。或与理门影显。互简九过皆尽。余有云云繁不能述

谓极成有法等。有云。三释不同。一随义别门释。二简过不同释。三展转除疑释。简过释中云。明宗义即简九过。初简所别。次简能别。合二即简俱不极成

言随自者。即简相符。言乐为者。即简现比等五违。及似因喻并非乐为者。今谓。余解无违。简乐有失。有乐成立犹违现量等。故下论云。虽乐成立。由与现量等相违故。名似立宗。故知。乐为非简彼五。释疑同失。虽自问言。若乐为简。何故九过亦云乐为。答初虽乐为。被破已后不乐为故。虽作此解。乐为言滥有不定失。复违理门论。彼乐为言。简于似因喻。故彼论云乐为所立。谓不乐为能成立性。若异此者。说所成立。似因似喻。应亦名宗。又云。为显离余立宗过失故。言非彼相违义能遣。故知。乐为不简九过。若以义释。理即无违

有言。差别性故者。非如青花更相差别。但别他宗。故言差别。以违他顺己成宗义故。今谓不尔。差别他何。若言别他常。别何常耶若别声常。不异先释。若不别他声常等宗。不成差别。问辨依之中。何故能别唯在于法。出体之内。互为能所别。答先皆释云。辨依约对敌故。法为能别。明宗据体义。即互为能别。问此中唯明法体义。可互辨于能所。但为对敌出于宗。何须体义互差别。今解云。非唯体义互相差别。若望对敌。后同于前。若据体义。前同于后。又解。前约增胜。后名能别。此具足明互相差别。有问云。大乘经部。许能所相无异体者。可不违自云相差别不相离性。萨婆多宗。既许异体。何不违自。答萨婆多宗。虽复异体。能所相属。故立五蕴同名无常。蕴外无为是常住摄。故对敌申亦无违自

同类推荐
  • 宗鉴录

    宗鉴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甲申闻见二录

    甲申闻见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慢法经

    慢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银色女经

    佛说银色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善夜经

    佛说善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汉室风云录

    汉室风云录

    两汉数百年,除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还有多少英雄故事淹没在历史长卷里,让我们一起挖掘出来,来不及先生感谢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书友群:760932811
  • 冷眼窥天

    冷眼窥天

    终无奈,舍自在。乱世浮沉壮志凌云正少年磐石铸心不敬天与地一念在胸刀枪入库藐神明媚惑一世情无悔风残怜,席卷着柔情似水。寒风飘落叶、天边月,问一声缘字是何解?!玉簪断、青丝绕,有没有一个人难抹灭。孤独不变的是不曾忘记你的脸
  • 摄政王的妖孽冷妃

    摄政王的妖孽冷妃

    穿越后一朝变王府的侧妃,好不容易逃离苦海却被无赖抓了回来,那她就好好折腾他这摄政王府,闹他个天翻地覆,看他还受的了吗?
  • 泡沫之夏(全三册)

    泡沫之夏(全三册)

    同名电视剧由黄圣池、张雪迎、秦俊杰主演,2018年5月8日起在浙江卫视、爱奇艺上映播出。夏沫和洛熙都是孤儿,少年的他们在养父母家相识,因为童年留在内心的阴影,他们彼此充满戒备和防范。洛熙在夏沫和弟弟参加电视歌唱大赛遇到尴尬状况下为他们解围,两个孩子中间的坚冰在逐渐融化,而深爱夏沫的富家少爷欧辰为了分开两人,把洛熙送到英国留学……五年后的洛熙成了拥有无数FANS的天皇巨星,而夏沫作为唱片公司的新晋艺人与他再次相遇,欧辰失忆了,三大主角再度登场,爱恨纠葛,他们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一段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你好我的小奶猫

    你好我的小奶猫

    余矜:你怎么老是缠着我?祈年:你身边的空气很好。——余矜:我吃没吃饭关你什么事?祈年:你不吃,我就没胃口了,你说关不关我事?——余矜:走开!离我远点!祈年:不行!你哭了怎么办?……我,我才没,没哭!对,没哭,只是这水果硬糖有点苦,下次买棉花糖给你吃。……余矜:你看!今天的月亮又大又圆又漂亮!祈年:嗯,真好看你眼中的星星亦是璀璨夺目。——祈年:山川、草原、湖泊,不及你眼中深潭动人,世间万般美好,不及你对我轻轻一笑。余矜:认识你之前,我一直觉得单身真好。认识你之后,我每天都在祈祷有情人终成眷属。
  •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其内容包括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谢灵运《七里濑》赏析、南朝乐府民歌的梦幻杰作、《西洲曲》赏析、利世疾时的奇文等。
  • 呦,少侠

    呦,少侠

    江湖,在哪里?谁家少年不曾幻想携长剑,纵烈马,饮美酒,快意恩仇。伴如花美眷,友仗义游侠。最后,我们都过了白衣傲王侯的年纪,武侠小说被放在了不知名的角落染上了尘埃。江湖又在哪里。她消失了吗,还是说她只是我们年少时的理想世界。不,柴米油盐是江湖,爱恨情仇是江湖,勾心斗角是江湖,一花一树皆是江湖。白马载着第一剑客,缓缓走入杏花烟雨的江南。这,便是江湖……好吧,我坦白。其实就是沙雕的沙雕江湖(?ω?)(好了好了,别说了!你丫的还让我出场吗?!南溪疯狂抱怨中……)
  • 未知其名的世界

    未知其名的世界

    讲述啃老宅男沉迷于游戏,以及游戏世界里发生的故事。(PS:大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