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2600000045

第45章

论云即是能生法智类智种子依处者。此中意以。由五停总别念处。作此四谛行故。即是后无漏类智种子依处。一有漏为缘能引无漏。故名种子依处。即新熏义。二即五停时。亦能重增无始无漏种。此种居五停位中。亦名了相作意位收。能辨体生初见道法类智故。名法类智种子依处

论解胜作意中。云如是作意唯缘谛境一向在定者。依此作意中。欲断我慢处。下文云粗品我慢间无间转。此胜解作意。由为我慢间无间转。何故言一向在定。岂不相违。义曰。前明了相作意。一善心缘一境时。由为闻思间杂同缘。今胜解起时。一向是善。缘一境时不为闻思间杂。一向在定。简彼了相。故言一向。据多时在善心一观语。非无出观起我慢。及退生余惑等下。欲明伏我慢。论实得我慢故。言间无间转。今以胜解简了相故。据长时在观。非如了相为闻思间不得长时入观。故言一向。非相违也

论解无边际中。云谓生死流转如是诸法无边等者。此一段意。明四谛无边。思文准知

论云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碍已便能速疾以慧通达弃舍任运随转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等者。此随转作意。即前我慢。以是内我随法能入。名随入作意 趣入作意者。即于生死曾久流转。当后流转。乃至无相真如是无相。缘外境而生。名趣入作意。彼行者随此作意。专精无间观察圣谛此。观察心既时灭已。后复生无间。观察方便流住。前观察心没。后观察心生。以后心缘前心。专精无替。以此义故。粗品我慢无容得生。是此中文意

论云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观心相续展转别异新新而生或增或减等者。言行者。作观行时。念念增胜名为或增。若不增胜名为或减。暂时有率尔生。前后既有增减变易。明知无常。即此观心既入取蕴。明知是苦。无如实计真实是法。但是苦法名为空性。观心是苦实所计法是苦。观离第二法故无实。第二妄计实法皆名空。无自在用名无我行也。是此中意。即缘道谛为无常等。约似观心是道谛故。若据实观心是苦谛。以有漏故。今约顺出世义。又此位中。有无漏义故。说为道谛。若于此义。亦缘道谛为无常等。今于实义故是苦谛。如对法第九卷抄会之。新熏法尔等二。释解此文

论解世第一法中。云其心似灭是非实灭者。无分别智寂静微细。名之为灭。今此似彼。非实彼智故名为似灭。又无分别智灭。观分别心名为灭。今此似彼名为似灭。又灭定名灭。令心细故。似彼灭定名为似灭 似无所缘而非无缘者。无分别智无影像所缘。今此无相状。似于彼而有影像故。言似无所缘。又此有境现在前故。非无所缘。心细似无缘。而非无缘。又无分别智。离有分别。远离诸相。远离诸惑。今此似彼故。言虽似远离。而非真远离

论解见道中。云从此无间于先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若是现见若非现见诸圣谛中如其次第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者。从前世第一法无间。从前世第一法所观诸圣谛理。今于真见道门。起内作意。此真见道作意无间。于相见道中。随前第一法时所观诸谛。若此二现见。他方不同分界等不现见。诸圣谛中。如苦集等之次第。有无漏无分别决定。不由他引自生疑智现前。以现量证智生。非如见道前即有分别疑。可比度而生。是此中意。又证从世第一法无间。名从此无间。今意欲解真见道难知。越说相见道。却解所从无间处。即世第一法。今却成前。谓前所观诸圣谛理起内作意。即乃世第一法时。此作意无间。随前次第所观诸谛。于相见道中。若现见不现见。决定智现见智生。亦是此中意

论云此永断故若先已离欲界贪者彼于今时既入如是谛现观已得不还果彼与前说离欲者相当知无异等。乃至不复还来生此世间者。此中据先用世间道。伏离欲界欲。今入见道时。成不还果。即超越不还之人。今且据离欲界不还不论。乃至先离无所有处人。此广诤对法第十三卷抄会。前卷未说世间离欲者相 威仪寂静言说敦肃而无懆动等。今此与彼相似故。言当知无异等。又虽相似少有差别。谓不还人不还生欲界。即于彼入涅槃。世间离欲者不然。故有差别也

论云由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故名现观等。乃至婆罗门等当知亦尔者。入见道证如时。境如无相故。其智亦无相。二无相和合。能缘所缘无相乖违。现前观察故名现观。释现观名义。如一刹帝利与刹帝利。和合一处无有乖竞。以种姓同故。而是一类。亦名现观。婆罗门等当知亦尔。见道无相能所缘合。无相无乖。故名现观

论云此亦获得众多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乃至下具足成就众多相状以来。明入见道者。有十二种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此二句通下十二处。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行若住诸作意中等。乃至如幻事智。此第一明入见道时得四智。四智者。一唯法智。谓在凡夫时。妄计实我。今入见道除遣实我。但有于法名唯法智。于凡夫时妄计断常。今入见道。离计断常。即得非断非常智。此据分别断见。不论修断见也。于凡夫时。妄起邪见见取戒取。今入见道。善推求故。观见诸法。此由如幻事。无如彼三见等所计。即第一相状

论云若行境界由失念故。下至速疾除遣以来。第二明失念之时亦速能离

论云又能毕竟不堕恶趣者。此第三明不生恶趣。恶趣亦得对治道等

论云终不故思违越所学。乃至傍生亦不害命者。此第四明不犯戒。超十恶过也

论云终不退转弃舍所学者。第五明得决定智。故于所学中。必不退转弃舍所学也

论云不复能造五无间业者。第六明不造恶业也

论云定知苦乐非自所作。乃至无因而生。悟诸从缘生法故。遣因中自作等妄计也。此即第七也

论云终不求请外道为师亦不于彼起福田想者。第八明于三宝所。起决定信故。不信邪师

论云于他沙门婆罗门等。乃至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以来。第九明不于沙门婆罗门等。信彼所说。不观瞻口故。若有颜面。于彼出家受学。此亦不然。唯以法智。见法类智得法。于大师教。生决定信故。于诸法中得无所畏。此如下第九袟中广解。对法第九卷亦解

论云终不妄计世瑞吉祥以为清净者。第十明不妄计。唯知佛为清净也 世瑞吉祥者。谓世人妄计世瑞相。如欲行时见净水香华。是行时瑞相。又计吉祥。即随见此瑞法。号为吉祥。今不如是

论云终不受第八有生者。第十一明唯七生等也

论云具足成就四种证净者。第十二明证得四不坏净也。此为十二种得相见道相

论解第二果与初果稍有差别中。云谓若行境界等乃至速疾除遣。与初果人第二相别也 又唯一度来生此世间者。此与初果人第十一法别也。合初二果有二相差别

论解修中。有一类法由修故得。即得修也 由修故习者。即习修也。此二如对法第九卷抄解

论云若先已得未令现前但由修习彼种类法当令现前令转清净鲜白生起名修故净者。此即法智时。其类智种子亦成就故。名先已得。由得修习彼法智种子时。即资种类智种法。至类智时。此种子能生类智。令转清净鲜白生起。名修故净。即法智时。修类智种子令清净。复生类智也。又如见道前。熏增无漏种。入见道生法智等。是又种子成就。是由修故。名得现行成熟。名由修故习。自在成熟名由修故净。是三成熟也。若已生惑能断。名由修故遣。未生诸惑能令不生。了知如病等。名由修故知

论解无间道能断。不言加行道者。对法明金刚喻定。并取加行道者。非真实义。若断种子。唯无间道。若制伏种子。加行道亦有此义。彼论约制伏种子义故。金刚喻定亦取加行道。此论据断种子难故。唯无间道

论云胜进道修者谓由此故从是已后等者。此据未起后下烦恼对治加行以来。诸所有渐观修习发心等。是已前对治道胜进道。又得初果以来。趣求第二三果。未趣入无学究竟位以来。所有发心诸行等。是前胜进道 问曰。起后品如行。何故不是前胜进道。义曰。今别作法。后加行胜后品故随此义不取。其实亦是。谓又已断非想第八品惑以来。未断第九品。成究竟位所有诸道。是欲界初品。为对治道之胜进道。又是断欲界惑。第三果人之胜进道。若至非想第九无间道。亦是胜进道。若第九解脱道。且不名胜进。以得解脱果。是解脱增胜名解脱道。今此中并得义。非具作法。若具作法。如对法第九抄会之

论解圣住中。云谓空无愿无相灭定者。诸论中。唯有三解脱门为圣住。今取灭定。以无相故。即多住亦在有住中。诸论约三解脱作法。此通实为论无违。又会正为圣。能证圣正法名圣住。即唯三解脱门。若圣人之中成就名圣住。即灭定亦是。余四圣等不离道谛。有心会正云圣义。今灭定无心。无会正义故。曰诸论无。此论据成熟故有。天住中诸论唯四静虑。今此论通无色者。以定慧均义。独标天名者。唯说四禅。即诸论。如对法第十一卷说。若有无漏义。复有亦名天者。无色亦然故。此中通无色不违。又约有光净故名天。无色亦有定光净故名天。即亦是天住。如此文实作法。彼约一义

论云又于尔时至极究竟等。此自下有三十二法。是罗汉胜德。此即第一胜。以到无学果故。名极究竟 毕竟无垢者。是第二。罗汉断三界惑尽也 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者。是第三。谓超有学行梵行者。由未到极。今无学到边也 离诸关键。生死牢狱系闭众生。由如牢狱。无学离之。即第四也 已出深坑。即第五。离四暴流 已度深堑。即第六。离四轭也 已能摧伏彼伊师迦是为真圣者。即第七。西方有山名伊师迦。此山高而且峻。譬有顶烦恼亦高而最极。无学离有顶惑。如摧伊师迦 摧灭高幢者。第八。言摧我慢 已断五支者。第九。已断五上分结。并五下分结 成熟六支。即第十。成熟六念。又或轨则所行等六支 一向守护四所依止。第十一。守护四依。依法不依人。又常乞食粪扫衣等四依止。又守护四念住等。名四依止 最极远离者。第十二。有学已离诸恶趣等。今无学胜彼。名最极远离。又或离邪行。或离杀生等胜有学 独一谛实者。十三。明无虚诳。又离妄语。名为谛实 弃舍希求者。十四。至极位故更无希求。无不与取故名不希求。无浊思惟者。十五。唯善无记思惟。无不善染污浊思惟故。又无邪行浊思惟故。又无杀生浊思惟故。此上四即十恶业道中前四种亦得 身行猗息者。十六。居有学位身有硬涩。今无学常得轻安故。身行猗息。即猗乐也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十七。得俱解脱。或唯慧解脱也 独一无侣。言最胜故名为独一。非余有学等侣名为无侣。即十八也 正行已立。十九。谓入涅槃行已立也 名已亲近无上丈夫。二十。明与佛同证人空。亲近于佛。佛是无上丈夫 具足成熟六恒住法。乃至意正念正知。二十一。明常住六恒住法。六恒住法。以舍念正知三法为体 彼于尔时领受贪欲等。乃至愚痴无余永尽。二十二。离三不善根。彼贪嗔痴皆永尽故 不造诸恶习近诸善。二十三。明断恶修善 其心独如虚空净水。二十四。其心如空无染。如净水无浊。又如空无碍。如水明净。如水无尘 如妙香檀普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养。二十五。明如天帝宫中。有妙香檀树。天帝天王常生恭敬。又罗汉身。或如一香檀木。言无惑自在故。常为天帝等恭敬 住有余依般涅槃界。二十六。明得有余涅槃 度生死海乃至亦名任持最后有身。二十七。明此身得涅槃。但任持一身 先业烦恼所引诸蕴。乃至永灭涅槃。二十八。明得无余涅槃 当知此中有如是相。乃至五者用不能贮畜受用诸欲资具。二十九。明不习近五种处所 如是不能妄计苦乐等。乃至无因而生。三十。明知诸法从缘而生不生妄计

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应记事。三十一。明已知佛法故。他问无不知。十四不应记事中。不生怖畏 又亦不能于云雷电等下。三十二。明无我故无怖。此为三十二种罗汉功德也

论云犹如一切名句文身是所制造文章咒术异论根本者。文章异论。必依名句等方成。今声闻行。必依此相应教法。教法为彼根本。如名句等

独觉地第十四

独觉地种性有三种人。或一人具三。一人具三中。随增性说。故有三种。或一人约三义故说三种。道中有三种。第一初发心时。值佛修百劫已。成果麟角。今论别说经百劫已值佛出世 又解。百劫中虽修行。未修蕴等善巧。经百劫已。值佛世方修蕴善巧。在后身方成道麟角 第二道。先值佛为说法。不满百劫修。或九十劫。乃至一劫修习已。于暖等位。修习蕴等善巧。于此身。不能证初果。或家家七生。一往来一间等。于后身得独觉果等 第三道。值佛修习已。于此身得初果。或七生家家。一间一往来等果。复修蕴等善巧。于当来世。证独觉无学果。习有三种。一第一如文。第二即用前道有二故。习亦有二

同类推荐
  • 土司灯仪

    土司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灸经纶

    神灸经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研经言

    研经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游戏婚姻:总裁半夜来敲门

    游戏婚姻:总裁半夜来敲门

    “女人,你还要不要脸?”“嘿,是我不要脸,还是你不要脸?看到有人站在你面前,你竟然不穿衣服,显摆你鸟大?”梁静桐情绪很激动。顾一航面色突变,一步上前,站在她的面前。“到底大不大,试试不就知道了?”
  • 遥想当年那片阳光

    遥想当年那片阳光

    初中,怼吧,怼吧。高中,又怼我,又怼我。大学,你再怼我我就。。。哼,再见!---------不怼你怎么能跟你说话呢?
  •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大学论·情感体验论

    本书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俞世伟教授的《大学论》系列丛书之一。为此套丛书的撰写,我们和众多专家学者一起合作研讨,在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智慧,在实践反思中提升思想。最后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之后,决定把原生态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之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整合汇聚成著作出版。
  • 二次元之大圣降临

    二次元之大圣降临

    悟空睁开眼时,沙包大的拳头飞来,砸到他脸上“橡胶橡胶,手枪!”“咦,猴子?是吃了动物果实吗?”“乔巴,快来翻译!”在他救下了艾斯时,眼前一黑,又来到了火影世界。“通灵术!”“嗯?”猿飞日斩张张嘴,“猿魔,你的样子怎么变了?”宇智波鼬,“......卧槽你这是什么瞳术?!”悟空,“......火眼金睛。”
  •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同名电视剧安徽卫视热播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出现了无线电台,一时间,上海居民耳目一新,一些私人电台蜂拥而起,不仅播放文娱节目,还负责传递商业业务。阮清恬在学校里学过无线电知识,她因为帮助任浩铭建立电台,从而和任浩铭相识了。任浩铭由于一个误会,迁怒于阮清恬,他将阮清恬最重要的传家宝流苏耳环拿走了。阮清恬必须要拿回耳环……
  • 天尊逆转归来

    天尊逆转归来

    徐枫辉煌的他以一人之力,可战万界千万精锐雄狮,横推诸天万界强者,手掌乾坤,脚踏轮回,傲立万道巅峰。只是,总有一层魔障,横在他继续修炼的道路上。于是他选择和天外天瑶池圣女结婚当日,假装中计,借助瑶池圣女和十大天尊发动的血煞灭天大法的力量,配合他《御天神经》,逆天改命而回。回到了少年时代,这个遗憾的时空。一段荡气回肠,逆天改命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 一见钟情小医妃

    一见钟情小医妃

    她是楚相家无人理睬的五小姐,内向懦弱,从楼梯摔下换了另一个灵魂。她21世纪的中西医双料博士代替了她,施展医术救人救世。他是暮云国赫赫有名的战神王爷,冷酷霸道,睿智冷静,却独对她诉尽无限思念和衷肠·····(一对一宠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穿越之极品大奸臣

    成了奸臣之后,我只能做一个有底线有道德有钱有颜值的四有奸臣了
  • 唯吾天地独尊

    唯吾天地独尊

    一手覆苍穹!一手盖八荒!一念天地惧!一动万古殇!横贯古今我独强!天地之间我独尊!
  • 余沐阳

    余沐阳

    ?又是我对的,就是我了,强行凑字数,嗯,就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