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0500000101

第101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一)(11)

问、仁也者、人也。仁为性、而人为命。仁与人相合。即性命合一。性命双修。即内外合一。天人合一也乎。何有於人。亦何有於己。觉天地即我。我即天地。所谓天地非大。吾身非小。惟有抱一。惟有守中而已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天下之大经大法。天下之大道也。故曰、合而言之道也。仁与人合一之谓也。

答、惟圣人为能践形。合一未易言也。(刍谈录)

第四十六礼拜无所不用其极

民国二年正月二十五日记

问、论语每章书。有一圆圈在子曰之上。其圆圈是何取义。请先生详言之。且前所讲。其中有官话。有文话。倒不如说白话为最好。

答、前所讲的。微有官话中的文话。今后分为三等说法。一曰白话。二曰官话。三曰文话。其圆圈名无极。一半白、一半黑、名曰阴阳。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子云。无极而太极是也。凡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天成象是太极。在地成形是中也。子曰、头上一太极者。圣人因象而立教也。故曰知我其天。中为道之法。圣人因形而立教。故曰乐在其中。今人画孔子之形。又有手抱太极。怀插宝剑者。即是抱一守中。斩断红尘一切贪嗔痴爱之义也。圣人知头上有一个太极。身中有一个太极。心中有一个太极。故孔子三十而立。立者、是立太极。中立而不倚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极与中。化而为一。头头是道也。又一圈在子曰之上者、太极也。太极本於无极。而圣人身中之太极。必能合上天空中之无极。故发而皆中节者。皆性与天道也。世人不可得而名。乃画一太极在上。俾学者自悟之也。苟如此。则凡言行动静。必求合天地之太极。即吾身中之太极无极。两而化也。亦即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也。盖圣人言行。尽由身内之太极。合身外之无极。故记者画一圆圈以象形而知之也。斯旨也。放之则弥纶六合而有馀。卷之则退藏於密而无有。故圣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其妙为何如哉。

问、孔子之教。既是真道也。何以中国行之。而文弱至此。

答、孔子之道。犹大路也。人人共由而安。忘乎修路人也。今人迷却道路。如逆水行舟。自不知正路也。苟无孔道。恐今求文弱而不得。世有略知道德。藉孔子之辞意。假仁义。霸诸侯。一匡天下者。亦有假孔子之谦恭。行险侥幸。钻营名利富贵者。若能实行孔子之真道。岂但虚名假利而已。成真作圣。亦可计日而至也。纵不成真作圣。人人也是君子。等而下之。究不失为好人。不但外人佩服。而天神亦佑之。孟子云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自侮自伐者。由不知孔道也。如知道行道。自强不息。将由文明而大同。又何至文弱哉。(问谈录)

问、有仁而后有义。仁之动为义。有义而后有礼。义之形为礼。夫仁之静於内者为幽。动於外者为明。明即智也。明则有礼乐。所谓信也。是仁为体。而四者用。仁为本而四者末。有仁而后演绎。四者一本万殊也。颜渊问为仁。孔子曰。克己复礼。是由外及内。归纳一本。万殊一本之义也。故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穷理者、智信之事也。尽性者、礼义之事也。命者、仁之事也。斯时之人。始与仁相合。所谓道也。是故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答、孟子曰。天之将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仁者之事也。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问、仁本於天。在人为性。命育其中。动乎象者。曰义、礼、智、信。治仁学者。先智信而进於礼。故颜渊问仁。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行礼则义动。行义则礼生。义足以养仁。仁赖义以生存。故曰、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持其志。无暴其气。义以养之。义以耨之。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仁与人一也。仁离乎命。命一於仁。尽人合天。天人合一。包罗天地。贯澈古今。天地非大。吾身非小。放弥六合。卷藏於密。天地为之位。万物为之育。故曰天下归仁。

答、仁者天子也。天子受命於天。中天下而立。道天下以德。齐天下以礼。故曰、非天子不议礼。议礼之天子。又大德之谓也。故大德者必受命。中庸云。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大德受命。必得其位。所以议礼制度考文。正位以凝命也。议礼制度考文者。天子之所以王天下也。故天子为天下增进幸福。以其有德也。大同之世。选贤与能。所以尊德行。故君子爱人以德。以有位而尊也。

问、熙熙攘攘。天下皆人。磊磊落落。天下何人。

答、故曰、儒为席上珍也。(刍谈录)

第四十七礼拜人非常道不人

民国二年二月初二日记

问、先生常讲论语。请问论语二字。是何取义。

答、论语二字。是立言垂训之意。法语巽语也。为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救世。师弟讲学之辞。及论道经邦。挽回世道人心之语。门人记之。故为论语。而论语一书。是天命也。得之则生。悖之则死。为万教之常道。成己成人之学说。天地之元气。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也。虽至平至常。而至神至妙亦在其中。为天地之精华。人民之正轨。故首节即言学而时习之。非学习不足以成人也。孔子生而好学。躬行实德。一生之精粹。全在此书。所以奉天宣化。顾天之明命。为后世立言也。(问谈录)

问、后天者、先天之所生也。而害先天者、后天也。道德者、先天之事也。名利者。后天之事也。人孰不欲富贵。而轻道德者、何哉。万殊之本虽在一。而一之生气在万殊。后天者、生气之所在也。故君子於此。知其所止。止则己克。己克则生气回。气回而礼自复矣。礼复则天下归仁。尽人合天也。万殊一本也。太极而无极也。后天而先天也。天人合一也。先后天一体也。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也。天地位也。万物育也。小德之所以川流。大德之所以敦化也。故至诚无息。诗云、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纯。盖曰纯亦不已。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希天合道之语。一以贯之。故曰中庸不可能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何以必先慎其独。

答、君子之慎独。不可须臾离也。盖学而时习之。君子自强以不息。敦厚以崇礼也。

问、天道谨严。天命可畏。而今而后。其知勉夫。

答、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存心养性。事天以尽人也。

问、世有不顾君臣大义。而各立党羽。以争政权者。亦有指专制为君臣。而废弃大伦者。是何故与。

答、惟君之义在保民。可保则保之。不可则去之。此伯夷叔齐之饿於首阳也。孔子称之曰。求仁而得仁。非其民不使之义也。惟君之义在保民。故抚我则后。虐我则仇。此草莽之臣。市井之臣之义也。且臣之义在助君。合则留。不合则去。非其君不事可也。何必徒争政权。而不顾君臣之义乎。传曰。君臣有义。无义则君臣不立。大伦乱矣。大伦乱。世道因之而乱。故曰君臣各尽其义而治隆。盖君臣之义。不可废也。君臣之名有变。礼有变而义不能变也。中外犹斯。古今如是。何可废弃大伦乎。

问、天下国家可均也。好名之人能为也。爵禄可辞也。佛舍太子而悟道。尧舜禅让。即后世之挂冠辞职等是也。白刃可蹈也。耶稣之死於十字架。舍身以救世。杀身以成仁等是也。中庸者、儒道也。常道也。天地非常道不久。人非常道不人。不人即无世界。无世界即无天地。无天地即无道也。天地不能无道。是以常道之为贵。儒道之最尊。儒可统诸教也。由是言之。虽曰天地者。儒家之世界可也。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岂欺语哉。故儒乃大道之模范。实有益於世道人心。万世师表。非儒而何。故曰中庸不可能也。是以道家之成就。列列可数。佛家之成就。恒河沙数。儒家之成就。迄今无几。以佛道舍世界而行。儒则就世界以造故也。答、君子听天安命而已矣。吾儒之道。一以贯之。道之自然也。中庸之道。大道之下学也。下学岂吾儒之道哉。故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刍谈录)

第四十八礼拜子为圣门尊称

民国二年二月初九日记

问、孔子之道。尽善尽美。何无人提倡实行。

答、因我国专制已久。只知臣事君以忠。而不知君使臣以礼。人人只知修身齐家。不敢有治国平天下思想。故无人实行。亦由天道不开使然也。今天元正午。大道宏开。人人有爱国、爱民、爱天下、之思想。亦人人应本孔子一视同仁。天下一家。大同极乐之旨。实行其道。问、论语首章。学而之学。是何取义。

答、学者、成己成人之实事。而字又进一层也。学而二字。有始有终。学也者。以师作模范。体孔子之言。行孔子之道耳。论语首章。夫子平日教人为学之次第。诸弟子列於篇首。即古今中外。皆不出此学。上而天子。下而庶人。苟身无此学。则身不能修。家无此学。则家不能齐。国无此学。则国不能治。天下无此学。则天下不能平。惟尊孔圣。由勉强以几自然。则下学自堪上达也。若浅而言之。后天之学。富贵功名。所学易得。深言之。先天之学。参赞化育。所学难成。盖此皆务本之学也。本即先天之真性。非后天之凡情。得明师口授心传。知天人一气在伦常。力行其学。道不远人。而至神至妙。即在其中。学者明此。始可作乾坤之肖子。天地之功臣。人可不好学乎哉。

问、孔子何以要称子。虽曰尊称。其义安在。论语不称孔子曰。单称子曰。又是何所取义。答、子者、人中之至上。圣中之超群。至尊之称也。子字之义。如天开於子。时起於子。物滋於子。终则有始。生生不息。及门学者。尊师为子。为万世之师。师道立而生生之教。人咸得以不息。不加以孔字者。以天纵之圣。为百千亿万姓而生。一家不得而私之也。至曰字从口从一。言孔子之言。本躬行心得。继往开来。如天之口。代天宣化。不言则已。一言则万世定太平。开口不啻一画开天也。在后天言道德仁义。伦常日用。至尊无对。故世人尊称子曰。其义昭昭若日月之明。(问谈录)

问、智谋者。所以正国也。踊跃者。所以统一天下也。

答、智谋踊跃者。明明德於天下也。

问、忠信者。儒教之下学也。中和者。大道之下学也。道至中和。则世界大同矣。世主忠信。则大同肇基矣。当今之世。宜於忠信乎。抑宜於中和乎。

答、忠信者。内外合一也。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故曰大道之行也。不必为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民无信不立。凡以忠信教人者。须先自习。故曰传不习乎。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也。今之世以忠信为主。勤俭为用。世有忠信则仁矣。人能勤俭。则富强矣。万邦能勤俭。则至於道矣。由道而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刍谈录)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家范典甥舅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甥舅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代罗敷诮使君

    代罗敷诮使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壬占汇选

    壬占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维摩经略疏

    维摩经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宜堂集

    四宜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王者荣耀至高创世

    王者荣耀至高创世

    当历史只剩罪恶,只有推倒重来。汝之造物主,登场!
  • 拜占庭60年

    拜占庭60年

    本作品不定期更新,因为民族大迁移时期的历史史料十分缺乏,只能通过民间传说和野史,进行叙述,本书不按历史故事进行描写,而是改编,希望大家支持,喜欢我,可以顶我哦。
  • The Changeling

    The Changeling

    Oe introduces Kogito Choko, a writer in his early sixties, as he rekindles a childhood friendship with his estranged brother-in-law, the renowned filmmaker Goro Hanawa. Goro sends Kogito a trunk of tapes he has recorded of reflections about their friendship, but as Kogito is listening one night, he hears something odd. "I'm going to head over to the Other Side now," Goro says, and then Kogito hears a loud thud. After a moment of silence, Goro's voice continues: "But don't worry, I'm not going to stop communicating with you." Moments later, Kogito's wife rushes in; Goro has jumped to his death. With that, Kogito begins a far-ranging search to understand what drove his brother-in-law to suicide. His quest takes him from the forests of southern Japan to the washed-out streets of Berlin, where Kogito confronts the ghosts from his own past and that of his lifelong, but departed, friend.
  • 窦存

    窦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浮生情缘

    浮生情缘

    她,苏婉,卑贱的民女;他,凤夜鸾,高贵的皇子;一场选秀,让他和她相遇,是命定的爱情还是······
  • 浮世大千

    浮世大千

    佛闭眼不见众生,神端坐却掌红尘。刘辰,生于草莽。离故乡,登朝堂。权盖天下,武通古今,回首只见一片血海。既登绝巅,仁心安在?“每当我想起苟且挣扎之苦,内心便越加坚定。”世间有我,寰宇澄清,天下太平。
  • 墨爷今天又作妖了

    墨爷今天又作妖了

    你路过我的青春,请陪我度过余生。——祁墨只因他留下的一张纸条,她等了一年又一年。三年后。国际机场,他如约回归,她却再无波澜。见面时。他心怀愧疚的说:“好久不见,我迟到了。”她骄傲潇洒的回:“抱歉,我邢芥烯不认识你。”装失忆?没关系,他陪她玩,祁墨回国后第一件事:让邢芥烯爱上他一次次的强烈攻势,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祁墨终于作得云开见月明……——婚后一次访谈中。有人问他:“墨爷,听闻您和墨嫂是彼此的初恋,请问您是怎么爱上墨嫂的呢?”墨爷傲娇:“爱是蠢,十八。”记着哑然:“……”传说的话题终结者?某女看后红了脸,放狠话:姓祁的你别想踏进家里房门!!!神评:窗户它不香吗!?墨爷挑眉:似乎可行…当晚,大名鼎鼎的墨爷竟翻窗进室,是钥匙的丢失还是墨嫂的反抗?【1vs1双强,欢迎入坑,,新人作者,多多关照!!】
  • 老行

    老行

    过去的老十是十八行,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只剩下了十行,也在勉强的生存着,维持着。老行虽然败落不少,也有好的行当在做着,虽然败落了,只有老十行了,但是规矩千百年来,没有人破掉,依然是存在着。各种诡异的规矩,奇怪的规矩,让各行更加艰难的在生存着。首行马爷,统治着各行,而且也左右着各行。马爷的巫行在过去是十分的吃香的,可是也渐渐的不行了。他为了让这个巫行生存下去,就开始杀行,吃行,坐行,让各行受尽了苦头。各行先初是忍受着,避让着,怕灾难到了自己的头上来,可是依然是不行,他们最后明白了,躲是躲不过去的,是祸是福,要靠自己努力。老行的人联系起来,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老行之争。
  • 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病娇心头的白月光

    快穿之病娇心头的白月光

    1V1双处男主一见钟情系列男主前期:喜欢你喜欢你还是喜欢你怎么办——温柔以待后期:我曾以真心奉上,你却弃之如敝屣,可我依然忘不了你,那就——永远别想离开我女主:希望做个做个狠妹子,奈何是个温柔芯,不过,对待坏人咱也手软校草VS转学生娱乐圈影后公主养主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