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0500000116

第116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三)(6)

答、(白话解)北辰者。天地之枢纽。政德者。平治天下之枢纽。惟为政以德之人。真是奉天承命。代天宣化。譬如北辰者。北辰有两。在天为七星宫。在人为性灵府。即天人一贯之道也。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者、即是人身中之北辰也。人由此北辰。存於内为内圣。发於外为外王。政就是德。德就是政。万民咸沾恩德。故曰众星拱之。非拱其人也。拱其德政也。即如尧舜之德政。而今数千馀年。人民还在拱之。孔子相鲁。三月大治。亦此道也。

(官话解)政者、正也。德者、道得於身心。天下之福。概归乎德。君有德以正万国。诸侯拱之。相有德以正万民。百僚拱之。居高驭下。四海来归。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夫北辰、天之枢机。众星之主。无极之用。太极之体也。故曰北辰。无北辰为之主宰。恐星亦不能成星矣。然北辰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之母。子母相生。远而高高在上。无声无臭。近而一动一念。俱在目前。其北辰虽无星可指。而为众星之主宰。人可不慎独以明明德哉。

(文话解)北辰、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人生之本。太初之原。书曰、惟皇上帝也。虽无声无臭。而万事万物之主宰俱在内。夫子独言北辰者。在天为太空之精华。在人为性命之灵机。而验於物。则生生不已。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而有。有而无。元气浑沦。惟大德乃能贯至北辰宫。化而为一。天心顺。民心安。故圣人奉天承命。代天宣化。万物皆归此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是也。(问谈录)

问、道阳之於人身也。来於先天之先天。动之先。当先觉。觉则知其非礼而勿动。动之时。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先天之诀。其壮则谓亦将不欲。不欲以静。一身自正。道阳之於天地也亦然。来於先天之先天。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当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自正。故曰肫肫其仁。上下皆当如是也。故曰委曲求全。

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太上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晦。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故天下之人。不可与图始。降衷之民。惟大德。惟大道。

问、渊渊其渊。浩浩其天。道阳之来自先天之先天。根於命乎。照於性乎。

答、然。此君子之所以立命。而后天命之谓性也。

问、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故荀卿曰。礼以起伪。齐之以礼者。忠信之道也。道之以德者。忠恕之道也。道之以道。齐之以德者。中和之道也。道之以天。齐之以道者、中也。答、故曰鸿钧一气传三教。吾儒一命还三教也。

问、圣人不知大。惟中是从。故能成其大。不知易。惟中是从。故不多难。不知细。惟中是从。故细行可观。不知难。惟中是从。故能处患难。是故君子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者。乐在其中矣。

答、君子之为道。在止於至善。於止知其所止也。

问、平者、中之形容。公者、中之心性。中之形、申申如也。中之内、空空如也。真空不空

。不空而有。有而不有。不有万有。此即是中者天下之大本也欤。

答、然。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故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

问、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故大德者必受命。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易曰、君子自强不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为善不昌。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君子居易以俟命。强为善而已矣。答、吾闻之也。天下事半多人事之不善也。天岂爱道乎哉。孔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颜氏之子。其庶几乎。

问、人之言曰。大同以前。天道虚。人道实。大同之世。天道实。人道实。大同进化。天道实。人道虚。至於归化。天人虚。吾道实。信乎。

答、道、道、道。非常道。名、名、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太上曰、吾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玄之门。此中庸之所以其至矣乎。至矣者、至善也。至善者、大道在人也。故曰君子之道本诸身。

问、儒氏之人道。率性之谓也。释氏之性道。原天之谓也。道氏之天道。无无之谓也。

答、故曰大道含三。三教合得其正。万教始於道。终於儒。终於儒者。始於儒也。万教归儒。俱以三教为正也。

问、三教分。各有三乘教法。三教合。则儒为下乘教。故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释为中乘教。故曰物我平等。普渡众生。道为上乘教。故曰清静无为。无所不为。

答、三教一道也。下学上达。知我其天。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天地有好生之德。上帝有生生之心。仁为天地之心。所以代天行道。辅相裁成。故仁者天下之大德也。

问、牢狱枷锁。天堂地狱。乃帝王将相。圣贤仙佛。专为恶人而设。不得已而为之。大道宏开。人人君子。则政府亦无所事事矣。

答、此释家之世也。尚有待焉。

问、中和学堂者。天地之太极也欤。

答、洪范曰、惟皇作极。皇建其有极。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者此也。

问、七日来复者。天地阴阳五行周数也。故天有七星。圣王有七政。万教大成有礼拜。君子斋戒沐浴。静思补过。日新又新。所谓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即於是行之。

答、齐之以礼者。儒家之世也。

问、由据乱而可以升平者。家族也。由升平而可以太平者。学堂也。家族曰小康。学堂曰大同。答、君子之德风也。道之以德。则天下咸有一德。惟德是行。皆据於德矣。

问、圣贤立言。穷理尽性至命。三格也。如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以理言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言出其位。必遭不礼。故当谨言。以性言之。素位而行。行出其位。必遭不法。故曰慎行。以命言之。必慎其独。思出其位。必遭天谴。故曰允执厥中。君子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红尘皆逆境。苦也。时乎其中。皆顺境。乐也。故曰乐在其中。君子时中。坦荡荡也。言寡尤。行寡悔。禄亦在其中。或曰、经天纬地之谓言。故曰立言者。圣贤之事也。岂易云乎哉。儒家之言经传也。释家之言经律论。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者、记事也。不可与言也。孔子作春秋。游夏不敢赞一辞。天口也。故曰考文者。天子之事也。王天下有三重焉。正言其一也。

答、是以礼当议也。度当制也。文当考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天子者、天人合一也。是以能穷其理。尽其性。以至於命也。(刍谈录)

第七十七礼拜诗三百之新义

民国二年九月初六日记

问、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义也。

答、(白话解)诗经三百篇。是孔子的纂辑。皆是有益於人心世道。志各有存。非淫奔之诗也。孔子怕人误解。故曰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说你们后学不要乱猜乱解。诗虽万言难尽。一言可定。不可作为淫奔之邪思也。即桑间濮上。其中很有深意。孔子删书。断自唐虞。何义。祖述尧舜也。删诗始自关睢。又是何义。宪章文武也。岂有宪章淫奔之事。孟子曰、无以辞害意。诗各有志也。孔子删存三百。示礼仪三百之微义。礼从宜、从俗。恐人误会。故又示诗之志。曰思无邪。免有遗误后学耳。世犹有作淫奔解者。抑何不思之甚也。

(官话解)诗有三千。孔子删定。尚有三百馀篇。曰三百者。言其大数也。三百至多。一言足以蔽之者。能括三百之大义也。一言维何。诗之正可以正人之邪。其中有讥刺之意。亦无非正人之邪也。邪者、后天之欲也。情欲无制。即近而夫妇。远而君臣。无非以邪相合。人心安得不坏。风俗安得不偷耶。夫子删后。恐人不以无邪为戒。反有动人情欲者。故一言示义。曰思无邪。其所有之诗。皆有关系。以先天之性。制人之情。以先天之理。制人之欲。后天之情欲去。则人心自古。风俗自纯。学者何不於三百之诗。鼓歌弦诵者哉。

(文话解)孔子人伦之至。所删之诗。乃周天子之所采。夫子存之为法於后世者。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或劝或戒之辞也。其中虽不尽圣贤所作。盖实均有精义焉。因良知良能。人人所有。即人人所有者。以之警戒后世。故诗之为诗。其亦正而葩也哉。(问谈录)

第七十八礼拜道政齐刑新义

民国二年九月十三日记

问、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何谓也。答、(白话解)道之以政这章书。乃见圣人忧大道不行。将法律补道德之不足。圣人言政。先言道之以政。盖由道中发出之政。才算王政。王政化不了。齐之以刑。实在不归王化。才以刑治之。此虽足使民身有所畏惧。然只能化其身。而不能化其心。外虽有所畏。而心中仍不了然。故无耻也。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民同乐。君民一体。上下相安。人民心悦诚服。受恩深重。而心中天良发现。若忘恩负义。不以德报德。则非人也。如此乃为有耻且格也。

(官话解)道之以政。政、即周礼悬书读法。道者、引之为善也。齐之以刑。齐者、使其同归一道也。以刑驱之。不敢犯法。民畏其法。苟且求免。身虽从政。而心不服。反用奸巧机谋。逃脱法网。而心毫不知耻也。道之以德。德乃先天之道。以德者。先由己身行道。以政辅之。则政无非德也。齐之以礼。本天理之节文。为人事之模范。则民感动其天良之本善。而真心改过。故有耻且格。自归画一。日迁善而不知也。

(文话解)先王之教。本天理国法人情以治民。其法虽严。乃帝王将相之仁德也。故君子怀德。小人怀刑。守分安命。共为良民。刑既措而使民无讼。天下臣民相勉於善。共享太平矣。(问谈录)

第七十九礼拜十五志学新义

民国二年九月二十日记

问、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何义也。

答、(白话解)吾十有五这章书。是孔子以身作则。现身说法。言我十五岁时之志向。方知学问之好处。好学十五年。到三十而立。我乃立定志向。专心致志。研究修齐治平之道。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时。我的学问。业经纯熟。一切事理是非。立可判断。又学十年。五十才知天命。凡事皆有天命也。六十而耳顺。一闻就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时。言行不外乎规矩。如此讲者。圣门之理学。伦常日用之道。是为这一般中人以下说法。其实孔子这章书。原是说的性道。非日用之道。如果是日用之道。我少年中年。不能做事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办事。这是孔子说的性道。见其性道之难。非常人可知。非一时能学到。吾十有五以前。皆是伦常之学。我今十五入大学。我志在大学。大学不容易。十五年才略知道。还是一知半解。故三十而立。立定方针。千磨百折。中立而不倚也。三十虽立定主意。其中还有疑惑。学至四十。始澈底明了。打破疑团。又学十年。五十方知天命之性。天人一贯。故曰知天命也。又学十年。入耳心通。参赞化育。天地非大。明则诚矣。佛道曰开觉悟。见了如来。穷理尽性以至於命。至诚无息。又学十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就是我。我就是道。至诚如神矣。功完道毕。故不逾矩。头头是道。

同类推荐
  • 养真集

    养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錍显性录

    金刚錍显性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贯

    医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兵要望江南

    兵要望江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THE CLASS STRUGGLES IN FRANCE

    THE CLASS STRUGGLES IN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门神脉

    九门神脉

    圣火已在魔灵塔燃起,魔族的勇士们,伟大的时刻已然来临。跟随我,让我们一起覆灭那虚伪阴暗的人类吧,这将是属于我魔族的时代,这大地将会由我魔族主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

    思想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前汉演义》记述的朝代包括秦和西汉,从秦王嬴政出身讲起,到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为止,共两个半世纪。书中较细地描述了秦朝暴政、楚汉相争、汉武帝开疆拓土,也揶揄了妄想成仙的秦皇汉武,揭露了王莽的阴险狡诈。《前汉演义》较好地描绘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初期的面貌。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到“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的历史。从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到七国之乱,从汉武时期对匈奴的追亡逐北到张骞通西域,从昭君出塞到西汉后期外戚掌权,直到王莽篡朝等的历史一一铺陈开来……
  • 年少无悔的青春

    年少无悔的青春

    青春也许会带来满身伤痕,也许未来都是不可能,还会把我们变成最讨厌的那些大人,也许还会发展到你意想不到的境地。但是这个青春我不悔。因为,这个青春有你,足矣。
  • 在某个冬天

    在某个冬天

    拼命的追赶,然而距离却未曾消失,直到无法靠近。
  • 末日七天游

    末日七天游

    地球即将沦陷,逃亡中毫不相识的七人因一起拼车而聚在一起。为了赶上末班机,众人团结一心,一致抗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大爱无私的,有的人为了活着抛妻弃子,有的人为了研究僵尸而把伙伴们骗到危机四伏的墓里,有的人在利益和仁义道德之间挣扎,某只僵尸为了出去竭尽全力地忽悠大家。只有在危及情况方能彰显人性,善与恶,一念之差,一字之差。吴阳表示,这年头当个司机真难,要当保姆,保镖,调解师等等。
  • 那些年我追过的男孩儿

    那些年我追过的男孩儿

    我叫郭美丽,今年26,小海归一枚。虽然名字很美丽,长相却和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单眼皮,近视眼,加上娘胎里带的一脸美人斑,和后天形成的可爱小龅牙,让我的美女梦碎了一地。每个女孩子都会有那么几个暗恋过却不敢表白的对象吧。暗恋的好处就是不会尝到被拒绝的滋味。可我却不一样,我的第一人生座右铭就是,成功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包括爱情。所以从小到大,每当我遇到我喜欢的男孩子,就会主动出击,时机成熟便大胆表白,可是结果,却总是。。。。。。因此,我有一本‘血泪追男’史,都是我喜欢的男孩不喜欢我,我追求的男孩子都成为别人的男朋友。
  • 浮世长安歌

    浮世长安歌

    他等了她一世,等她重新回到他身旁时间万物皆有其因果,这一世他不过一个看客
  • 佛说大乘十法经

    佛说大乘十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