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0500000136

第136章 《大成礼拜杂志》(之四)(13)

答、智仁勇三者。君子之大德也。君子大德以受命。故曰三生万物也。

问、敢问肫肫其仁者何也。

答、君子之至德也。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问、肫肫其仁。即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也。大道之有所倚。即凝于君子耶。

答、君子以正位凝命。天命之谓性也。率性之谓道也。修道之谓教也。故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问、君子奉天承命。是故笃恭而天下平欤。

答、君子顺受其正而已矣。

问、敢问元午当中。道法弘开之时也。万教归儒。统一全球之会也。君子协和万邦。万夫之望也。其望也如何。

答、易不云乎。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问、师者、体也。弟者、用也。用者、所以代师之劳也。何曰王者之师。天子无北面。中和师。天地之精华。万圣之代表。至尊之上。无以加乎。

答、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欤。四科十哲。皆其门也。重师所以尊道。亦即顺天命也。

问、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名位者福也。大德受命何也。

答、大道宏开。三星莅临也。

问、三星者。后天之三元。仁化寿。勇化禄。智化福。福由智得。不必壮老。故紫微年少。禄由勇得。端在躬行。故文昌年中。寿由仁得。持之以久。故南极老翁。是耶否耶。

答、尔其聪明圣智达天之德者乎。未能下学。焉达天也。

问、虚中作实者。勇之事也。躬行匪易。巧内生莲者。智之事也。言行惟慎。开办学堂者。仁之事也。委曲求全。先虚中作实。而后巧内生莲者。诚则明也。故先示曰。至诚受命。诚明曰大德。大德其三道。三道化曰中。允执厥中者。可立天下之大本。人伦道德者。勇之行。忠信之道也。大成者、智之行。忠恕之道也。学堂者、仁之行。中和之道也。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下学而上达。君子之道也。

答、君子之道。所以行之者一也。

问、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者。何以知之耶。

答、大人之道。本诸性也。性则顺天之命而已矣。

问、受天之命在慎。得人物之命在智。智者、阴阳也。慎者、至诚也。

答、君子明而已。君子之明。明明德於天下也。

问、修道以仁。仁者乃能修道欤。

答、仁者之修道也。修道之谓教也。有教则无类矣。(刍谈录)

第一二零礼拜大智隐恶扬善

民国三年七月十七日记

问、子言礼运大同一节。忠信之道也。孔子言忠信。以中和眼光言之。是以人所不能也。

答、中和、忠恕、忠信。儒教之三乘也。顺言之而已。亦犹天地之三教也。分三而合一也。问、天下之无智久矣。天下之无道久矣。天地闭矣。贤人隐矣。道其不明矣夫。道其不行矣夫。乾坤昏乱。阴阳颠倒。是非不明。故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否则同流合污。成混同世界矣。

答、天地闭。贤人隐。君子之智也。天地开。贤人出。君子之道也。天下有君子。则大同成矣。

问、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者。善与人同也。致广大而尽精微也。极高明而道中庸也。收天下之凡阳也。悦天下之人心也。美利以利天下也。此其所以为大智与。

答、中庸不可能也。苟非固聪明圣智达天德者。难道中庸矣。

问、回之为人也。闻一以十。得一善尚拳拳服膺而弗失。颜子其不足语中庸之道也与。

答、回之为言复也。复礼也。果其回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则依乎中庸矣。

问、孔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此道之不行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此道不明也。圣者尚不足语中庸之道也与。

答、君子之道。率性而已矣。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孔子之所愚者、大智也。贤者即愚也。大智而愚也。故当智谋踊跃。愚而贤者。又当委曲求全。故曰大智者。隐恶而扬善。大贤者、好问而好察迩言。用其中於民。於斯为智也。於斯为贤也。於斯为舜也。於斯为回也。孔子之言有所为也。

问、然则智谋踊跃。委曲求全者。中庸之道也与。

答、明乎此。则可与言君子矣。(刍谈录)

第一二一礼拜伦礼之用和为贵

民国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记

问、伦礼二字。有广狭二义焉。二义之中。又互相为体用也。伦而无礼。固不行矣。礼而无伦。亦不礼矣。孔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之用和矣哉。又曰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礼之用要矣哉。又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礼之用大矣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君子敦厚以崇礼。礼运一篇。所以载大道之行也。伦礼之礼。非君子其孰能语此。

答、有子不云乎。礼之用。和为贵。和必生於中。故君子之道本诸身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无执中之学也。先王之道斯为美。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伦也。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礼也。故曰君子之所以亡天下者。伦礼而已矣。(刍谈录)

第一二二礼拜内外合一即明明德

民国三年八月初一日记

问、子常言智谋踊跃。委曲求全。斯二语者。即君子之所以行道与。

答、智者、得天之道也。谋者、得人之道也。踊跃者、所以得大道、成大德。行大道。成大功。委曲求全者。所以尽精微而道中庸也。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也。

问、闻之曰尽精微者、谦道也。道中庸者、恭敬也。敦厚崇礼者、笃恭之道也。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者。中庸之道也。谦谦君子者。和光同尘也。卑以自牧者。此其所以为大也。故曰舜其大智也与。好问而好察迩言也。然与否与。

答、明乎此。则孔子之温、良、恭、俭、让。可知之矣。

问、读内圣外王。分而二。合而一。一篇笔记。言中为内圣。和为外王。中庸一书。乃可言内圣外王。大学不可言内圣外王欤。

答、此不过就其显者言之耳。内圣外王之为道也。吾於性道谈中。详言之矣。若夫其义。即性道也。故曰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非自成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为内圣。成物为外王。君子修己以安人。即内圣外王合而为一也。故古之学者为己。以人为大己也。即内圣外王。合而一之也。今之学者为人。忘乎其己也。即内圣外王。分而二也。其合一之说。尤莫明於大学明明德一句。德者。君子之性也。明德者、至德也。明明德者、至道也。明德曰内圣。明明德曰外王。明明德者、明明德於天下也。故曰明明德者。即内圣外王合一也。内圣外王合一者。君子之性道也。君子之本性本诸天。故曰天命之谓性为内圣。君子之性教於人。故曰修道之谓教为外王。率性之谓道者。即内圣外王合一也。内圣者、先天之道也。外王者、后天之道也。内圣外王。分而二者。先后天判而为二也。内圣外王合而一者。先后天一以贯之也。一贯者、即性与天道也。故曰性与天道者。内圣外王在其中也。内圣外王。不分而分也。内圣外王。不合而合也。换言之、即君子至诚之道也。君子至诚以受命。即内圣而外王也。至诚者、君子之所以内圣也。受命者、君子之所以外王也。智仁勇三者。君子内圣外王之大道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智也。智者明也。君子之智。明於内者曰内圣。明於外者曰外王。故君子一正心而内圣矣。一正心而外王矣。一正心、而内圣外王合而为一矣。一正心、而内圣外王一而二矣。一而二者、天命也。二而一者、慎独也。故君子必慎独者。天命之谓性也。明此、则皆内圣矣。外王矣。分而二合、而一矣。(刍谈录)

第一二三礼拜修心莫如修神

民国三年八月初八日记

问、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何谓也。

答、尽其心者。尽人事也。知其性者。尽人合天也。知其性则知天者。命之原本乎天。性与天道也。君子之所以知天命。畏天命。存心养性之所以事天。天人之所以合一。君子之所以奉天承命也。故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君子必慎其独也。

问、君子出处有节。随天命而行。未可苟也。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何也。

答、行时中之道也。

问、上智之智在上。上则可以临下。何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

答、上智者不移也。苟用智焉。则多才多艺矣。

问、知真儒者、方足以知佛。知佛而后真知儒。真知儒。则知万教万法。皆由於道矣。

答、三教合源。万教归一也。

问、人有言曰。天命之谓性。天德也。率性之谓道。王道也。修道之谓教。无类也。无类即大同。故君子之道。本诸天。所以统一全球。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不足以位天地。而育万物。故君子而时中焉。

答、时中之君子。天子也。代表上帝。天下先赖之以平也。

问、受命方可以为性。此又身外之性命合一。即天人合一。位天地。而育万物也欤。

答、故君子命立而天下平。不知命其何以为君子哉。

问、平天下者。平之以道。治之以法耶。

答、道法并行。所以体上帝之心。行上帝之道。以安天下之民也。

问、道法并行。乃王霸并用与。

答、天下归仁之谓王。行道曰仁者。行法曰刚者。道法并行。所以挽天地之气数。行三教之大道。明明德於天下。统一全球。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也。何霸之云。

问、智谋者、尽人也。踊跃者、合天也。智谋踊跃者。所以超出气数之外。委曲求全者。所以挽回天地之数。大道之行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非委曲求全。不足以中流砥柱。故天降大任。逆来顺受者。至诚方足以受命也。受命而立命。智谋始能踊跃也。智谋踊跃。大德必受命。与天地合其德。代天行道。上帝之子也。常体上帝之心。有不委曲以求全者乎。

答、君子之立命也。难於己。君子於受命也。难於人。君子之行道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上帝之心也。以上帝之心。行上帝之道。焉有不仁者乎。

问、己欲立而立人者。何也。

答、聚有缘也。

问、己欲达而达人者。何也。

答、渡众生也。

问、聚有缘者、道也。渡众生者、法也。道法并行。又君子之所以受命欤。

答、不忘道法。顾天之明命也。君子素位而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何所容心於穷达哉。问、立人者。儒家之言行。达人者、释家之慈悲。儒佛并用。是谓至德。至德必凝至道。何患上帝之不降衷哉。

答、至德而凝至道者。三教合源也。三教合一。而大道行矣。

问、何谓如来。

答、如来者、佛也。身居虚无寂灭界。不生不灭。不劳不苦。无为而总持万物。万物莫不因此而成。即所谓上帝也。居身极乐界中。化身至苦界内。故上帝在我头上。在我心中。如有所来。亦无所去。充塞两间。不可须臾离。故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可以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即性道也。性道虽大。不由人道。则无由入。故以儒为先。性道虽广。终复於命。故以道教为归。此三教所以同元合源。万教所以当归儒也。

问、修身莫如修心。修心莫如修神。此三教之差点。一元所分。各得其正也。

答、修身之道。行於大同世。修心之道。行於大化世。修神之道。行於神化世。三教递进。大道斯完。

问、人之言曰。大学者、大成之学。大学之道。致大同之道也。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三教合源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者。性命双修。一以贯万。万教归儒也。故孔子独系明明德一句。发明内圣外王。以平天下为始。为天地立极。人民立命。人道之发轫。固如是也。

答、大学一书。已隐含三教合源。万教归儒。大同之法。大道之源。特人未之思耳。

问、人之言曰。万教归儒。即上帝之真道。贯一上帝之道。必降衷下民。故曰天命之谓性。降衷下民。即大道在人。故曰率性之谓道。大道在人。即上帝之教行於天下。故曰修道之谓教。君子代表上帝宣化保民。必法三教。以为大德。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法道也。畏天也。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法佛也。性道也。慎其独者。法儒也。人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万教归一。一以贯之。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代表万教。即代表上帝。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大德受命也。天子也。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答、中庸一书。乃大道之行。万教归儒。以上帝立教。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同之成。躬行此书也。言大同者。未之思耳。

(大成礼拜终)

同类推荐
  • 腊日龙沙会绝句

    腊日龙沙会绝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私法商事编

    台湾私法商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历验钞图

    修真历验钞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吾吾类稿

    吾吾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江湖豪侠传之剑领天下

    江湖豪侠传之剑领天下

    北宋初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然民间习武之风正盛,从武职业者不计其数,这样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三十多年。这注定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我便是这伟大时代里渺小的一份子,看我宋圆宝怎样闯出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 偷心成瘾:总裁的小逃妻

    偷心成瘾:总裁的小逃妻

    继母刁难,妹妹狠毒,她从未被打倒。倒是相爱之人的报复,才让她彻底心死。后来才知多年前那桩惨事,导致他痛失亲妹,因仇恨让他迷了双眼,便用甜言蜜语设下种种陷阱,诱她步步深陷。殊不知,又是谁在一步一步沦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的酒店已打烊

    你的酒店已打烊

    她,出色、貌美、智慧、敏锐;他,猗顿之富,桀骜不驯,不顾一切;他,内敛刚毅,沉默寡言,作壁上观;灰、白、黑,孰是孰非,怎料,乃局中之局。她开始记事的那一刻,便是遍体鳞伤的。在那个成长的国度里,除了母亲,周围的人都是金发碧眼的。陌生,却又熟悉。且充满了暴力。她不清楚自己为何要经历这一切,直到母亲离世。她在堆满杂物房的阁楼里醒来,被尘埃呛咳了一阵,浑身疼痛,幼时的记忆变得模棱两可。她跌跌撞撞从地上爬起来,在布满灰尘的木箱子里发现了母亲遗留的记事本,于是,她的复仇计划慢慢在心底酝酿了出来。他,或许是她多舛命途的转折点,因他而回国。沿着母亲留下的手札开始步步为营的生活……
  • 修仙武林

    修仙武林

    杨青,一个普通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修仙弟子。他自认为自己很醇厚,但干的都是些不纯洁的事。打架斗殴,坑蒙拐骗,一路发生的事让人爆笑不断。凭借过人的修炼天赋,他在乱世之中慢慢展露头角,最终被人冠为最强的流氓剑仙。
  • 屠魔卫道

    屠魔卫道

    她是一个平凡的生命,因为被赋予了不平凡,走上了屠魔的道路;在人间,为什么人和其它生命体..会被人称之为魔呢?魔到底是什么?.魔..它是恐怖的代言,是残暴的象征,它代表的杀戮,毁灭,任何可以称为魔的生命体,都是打破常规,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纯在。
  • 约定的黎明之城

    约定的黎明之城

    一片未知的废土,一个美丽的约定,一段遗忘的历史,跋涉在天火废土上,寻找生的希望和这片土地的过往。
  • 吴三桂考

    吴三桂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伊伊在彼其不来

    伊伊在彼其不来

    你总是为了别人伤害我就算我之前利用过你也早都还清了你总会在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候往我心上捅刀子你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