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0500000079

第79章 《道德学志》(11)

俊杰识时势

民国六年丁巳四月二十八日记

当今大道弘开之时。正天演淘汰之日。吾人既是研究道德学问。即当敬畏天命。躬行道德。切不可随波逐流。被气数转移。以陷入此恶浊漩涡之中。然陷於漩涡之人。多半是地祗种子。若是善根真种。自能死守善道。中立不倚。不但不为气数所囿。且能挽回气数。但又有一说。任尔仙根种子。落在红尘。气拘物蔽。熏习既久。亦是为恶易。为善难。况而今这般恶浊气数。最易迷人。若不及早省悟回头。一朝气数波及。不知不觉。即陷入漩涡。必无良好结果。虽仙根种子。亦归堕落。现今天道报应昭彰。甚速、甚严、甚密。即就吾人近年所见闻者证之。某也忽焉而显荣矣。转瞬之间。又闻其失败罹祸矣。不啻木槿朝开暮落。蜉蝣早生晚死。足徵天地之淘汰人。甚速且严也。夫天地以好生为德。既生万物。必定爱护万物。况三才人为贵。何以又要淘汰。因大道生人。高高在上。降衷於下。其中阴阳对待流行。自有不齐。不齐者、即汰淘以齐之。故曰天之生物也。必因其材而笃焉。栽者培之。倾者覆之。然天演淘汰。并非天之定数要淘汰。而人之受其淘汰者。还是自作之孽。故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太甲曰、自作孽不可活。自开辟以来。由一本而散为万殊。迄於今日。人类繁殖。百物丛生。十二万八千卦爻精华。业已发尽。又由万殊而归於一本。既由万殊归本。不得不择种留良。以昭福善祸淫之道。吾故曰天演汰淘之日也。

就现世界而视。物质发明。已臻极点。凡声光化电。机械器用。皆创古所未有。考其究竟。还是形下之器。尚非人类生存之无上幸运。何则、物质文明。浮而不实。有表无里。故物性愈演进。而奸盗邪淫愈工巧。若不以道德维持救正。人人心目中。只知惟利是视。利之所在。群起竞争。竞争不已。即演出残杀之苦。此欧西各国。所以有今日之大战祸也。欲弭此祸。导斯世於和亲康乐。舍启发人人共有之天良。推阐人人固有之道德。宁有他途。故吾人处此时势。赶急实行道德。作前途之导师。为后起之模范。安见洋溢中国。施及蛮貊之盛事。不於吾身亲见之哉。况如欧西以物质输入中国。中国人学其皮毛者。皆享受其幸福。学人之技而享福。还算是享他人之福。既享他人之福。将以何者酬报之。天道早已安排。就是中国人。能提倡道德。造成大同世界。使天下之人。皆正其德。安其业。厚其生。相亲相让。无相夺伦。共乐太平景运。一方面足以纲维物质文明。一方面即以优待物质文明。何以知道中国能发皇道德。以变易外国。考诸三皇五帝三王。皆是发明形上之道。以道治世。以德化民。为道德萌芽时代。至孔子集群圣之大成。立人道之正轨。删定制作。垂诸后世。待人而行。为道德之根蒂益坚。今则将以放华结实矣。顾疑之者曰。孔子综学群圣。道贯百王。及门七十子。皆能身通六艺。周游列国。栖栖一世。尚不能倡行其道。说今日要宏开大道。协和万邦。岂非大言欺人。不知孔子之时。大地未通。大道既隐。为道德盘根时代。根深自有叶茂华实之时。故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有志焉。而未之逮也。又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孟子亦云。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足以证之。况中庸明言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今则舟车已至矣。人力已通矣。上律下袭。道其将行也与。生今之世。欲成其为人。即当先认定时势。以道为己任。先由修身起。修身之道。在於言行相顾。能言即要能行。若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口谈道德。身不行道德。欺人自欺。终亦归於淘汰之列。古圣贤虽著书垂训。其所言者。皆是实行经验过。由性分中流露、发而为言。非徒著书教人行之也。大道至孟子而后。道脉不续。心法失传。所谓学者。呻其咕哔。多其讯言。只知圣经表面。不识言内真义。故政治不及唐虞。功业远逊伊周。降及明清。以文词取士。学者徒工词藻。为进身之阶。下笔千言。说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觉得古今中外的利弊。无不贯彻胸中。似乎治天下如反手。未经政事。人皆信之。以为不世出之才。即其身当国事。漫无头绪。束手无策。不但声望扫地。且为名教罪人。此无他。悉由无实践学问。不过一点记问之学。贻之戚耳。礼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为人师尚且不足。安能治世耶。

夫身不行道。而徒著书教人。是谓之以文章欺世。假文章欺世者。无异优孟衣冠。总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这宗人亦必遭天之淘汰。故吾所期望於同人者。不徒口讲。重在躬行。不在笔墨形容。求诸身心有得。所以孔子教人、入孝、出弟、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敏事慎言。就正有道。方为好学。虽云今世多事。天演淘汰之日。据吾看来。却是良好时机。正为淘汰之中。方显真才也。故岁寒松节劲。末乱见英才。果能实行实德。不但时人称誉。万世实利赖之。

有形无形之关系

民国六年丁巳五月初六日记

天下凡耳能闻。目能见者。皆是有形。而有形悉由无形所生。何以知其然耶。即以天而论。浑圆无痕。莫测其始。莫知其终。果从何而来。以地而论。精圆如球。无有端倪。果从何而成。天如是其覆。地如是其载。长此不变。欲究其竟。终莫能解。然天地还是有形可见。还是块然一物。犹难知其始终。若以道论之。而天地又不足异。且渺乎其小焉。终莫能解。何也。道本先天地而有。而天地人物。皆实由道生成之。故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即无形生有形之说也。而无形既能生有形。又岂不能管摄有形。例如西人谓地本行星之一。环绕空中而不坠者。日光吸力系之也。信如斯言。日光既能吸地。则日光更庞大无疑矣。然日光又何所依据耶。况千古如同一日。孰主张之。孰纲维之。有谓为自然者。不知自然就是无形之真主宰。就是道。因有道才有天地。人在天地。只知有形。乃有能为。不知无形。无所不能。无所不为。观天之高也。地之厚也。月之三五而盈。三五而缺也。夏至转短也。冬至转长也。以及物之於春夏秋冬也。各完其生。各遂其长。各成其实。毫不紊乱错杂。要皆无形之支配管摄也。故有形者物也。(形下之器。)无形者道也。(形上之道。)道本无名状可言。不过强名曰道。凡由无中生有。即道生之也。譬如人之身躯。皆知是父母所生。父母之身躯。皆知是祖宗所生。试问祖宗之始祖宗。则茫然不知也。既是人为父母所生。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何不生而灵异。才智超群。其又不能尽然者。则知还是个无形之主宰。又如人之记性灵机。西人谓为脑筋作用。吾人谓是心作用。其实非心与脑筋。乃是无形之真性。不然、人之死也。脑筋与心。依然存在。何以即不灵敏。据此思索。有形之能力。乃无形之使然。有形者终有坏期。无形者永无尽时。因其无尽。故其神妙不可思议。人能真知无形主宰有形。又孰敢为非作恶。昔人谓人之善恶。有鬼神记载。若果用记载。恐仍不免有错误。以其尚滞於色象也。惟无形之记载。乃无丝厘之错误。即曾子状道之严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若果有指视。当亦不免有遗漏。以其尚现诸形迹也。惟无形之指视。乃无纤毫之遗漏。故佛家以地狱警人。谓孽镜台前无好人。盖经此一照。则人之平素行为。历历如见。此即佛家所以状无形之妙谛焉。惜世人不悟。偏去为非。自以为用心綦密。可以逃脱人之知见。不知独居隐衷。皆不能逃脱无形之主宰。故佛云。红尘众生。凡有动念。我皆知之。如人起心害人。自己天良早已先知。故阴恶之气。即形於面色。相术家犹有据此以断吉凶。况生天地人物之无形大主宰。焉有能侥幸瞒过之理。故圣贤教人。必慎其独。视听言动以礼。俯不怍於人。可以对有形。即仰不愧於天。(无声臭之天。)可以对无形矣。今人以为视听言动而后。无有形迹。不知任尔如何视听言动。即含系於无形之中。且永远存在不灭。以吾人所见者证之。留音机器。永远留其当日唱戏之声。照相镜片。永远肖其当时斜正之形。无为之神妙。岂有为所能比拟耶。所以讲道德的人。就不敢违背无形之真宰。穆罕默德。教人识真、念真礼、礼真者。皆是欲人知道无形有个真宰。俨然不可违犯。如或犯之。不但殃及子孙。害及灵魂。且世世生生。万劫钩连。不可解脱。无形在天地为北辰。在人身中。就是真性真命。良知良能。欲保全性命不坏。就要做有道德之事。盖道德乃天地之元气。非此元气。不能保全无形之真主宰。不行道德。任尔有若大本领。若大能力。若大奸巧。无常一到。而荣华富贵。身体肤革。终归梦幻泡影。缥渺於无何有之乡。故有形者不为贵。所贵者无形也。能知天地有无形之真宰。人身有无形之性命。从而修养之。保存之。则生死由我。不生不死亦由我。其乐岂有涯耶。

修持捷经

民国六年丁巳五月初六日记

书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礼曰。人不学。不知道。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又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可见德学义善四者。皆人之所以成其为人。而圆成其道者也。盖厚德物。所以凝道。好学近智。所以明道。义以制宜。所以适道。善为名归。所以行道。故凡欲成其为人。圆成其道者。即不可不於修德讲学。徙义积善。诸端致力。孔子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岂独孔子之忧。正亦吾辈所当忧也。德乃秉彝之良。即仁义礼智之性。本来洁净光明。似乎无从修起。然德是虚位。所谓天之理。而人得之者也。质言之。即一事有一事之真理。行事时、以其真理完全其事。即谓之德。修之云者、治也。事有不合天理。不顺人心。则失其德。从而治之。一事以至万事。一行以至万行。惟德是依。即蹇所谓反身修德也。又修者。积也。积累其德。即大畜所谓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也。古圣人所以能成其为圣者。皆由修德而致。尧所以放勋者。由其克明峻德。舜所以重华者。由其玄德升闻。禹能祗台德先。故不距朕行。皋陶能迈众德。故黎民怀之。德必修乃能允迪厥德。以治其不德。积畜其德。以成大德。大德必得。故中庸曰。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修德之功效。盖有如此者。我辈又何乐而不为乎。学之不讲之讲字。乃为学之真精神。含有无限实功在内。不但徒知解说文字者。不足言讲学。即穷深极研。而或执著一偏。未观其通。或侈谈空理。不适实际者。亦不足言讲学。至於门户见深。故意攻伐异己。或坚持讹说。藉以隐图私便者。更不足道矣。子夏有云。君子学以致其道。斯得讲学之真谛。致道之学。是为大学。(大学之道)大学者。修身以平天下之学也。平天下之事。在致用上说。固繁不胜述。而要以修身为本。修身即讲学也。内之则诚意正心。外之则实践伦常。故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明乎此。则知讲学之道乎。闻义不能徙一语。大似为现今人说法。今人因循性成。狡狯习深。凡事只知有利。不知有义。加以深悉世途险恶。人藏机械。稍一不慎。即罹其害。故每有事件发生。明知其为义所当为。然非畏其难。即畏其祸。不敢稍为尝试。纵令有人从旁劝勉。亦只唯唯诺诺而已。或更支吾其说。以推诿之。人徒讶其不近人情。不知此特毅力不足之故。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内无勇德。故外无勇行。此等人不但不能独立作事。即与之共同作事。亦必无成。故为学之道。首在养勇。如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王阳明知行并进者。皆有精进之勇德也。至不善不能改。更为近人之通病。近人好用小智。无刻不在过中。然苟不自以为是。则自新之路未绝。前途尚未可限量。即以人境遇论亦然。人处困塞之中。能不怨天不尤人者。其境遇不久必亨。何也。以其能改过也。故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否或顺其过。文其过。即成为无忌惮之小人矣。人至为无忌惮之小人。即不可与之交。孔子云。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盖恐此小人累我不能改过也。改过不但须改事实之过。并须改心曲阴私之过。事实之过。改之尚易。心曲阴私之过。改之甚难。故孔子云。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欲改心曲阴私之过。是在平日时时克己。念念慎独。书曰。惟狂克念作圣。人无克念之功。则有不善者。既不能改。义之所在。亦不肯徙。既不徙义改过。纵然讲学。亦无所得。遑云修德。此章书孔子所以首言德。次言学者。盖以德是人所固有。非由外铄也。修德是由良心上发出。善则扩充。恶则克治也。人能修德。自能讲学徙义。改不善。讲学即是好学。好学近乎智。徙义。即是力行。力行近乎仁。改不善。即是知耻。知耻近乎勇。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一修德而三者俱备。三达德备。即可以希圣希天。故此章书为躬行实践之目次。亦即修持人之捷径法门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惹不起的汪星人

    惹不起的汪星人

    简云因为和后妈吵架被父亲扇了一巴掌,然而这巴掌像是被开了光,一掌下去居然把简云扇成了一条狗。在垃圾堆里醒来的简云表示没法活了,系统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变回去的希望。在城中村的破房子住,简云遇到了前来参加家族变形记的富贵公子哥,狗身人魂对上表里不一,一人一狗在和平相处(互相折磨)中,会发生怎么啼笑皆非的故事呢?
  • 我的老婆是传奇

    我的老婆是传奇

    【新书《你又把天聊死了》已发】别人玩游戏,是为了吃鸡,杨浩玩游戏,是为了追老婆……老妈:今年不把子衿带回来,这个家你就不要回来了!老爸:是不是我杨家的种?老婆都守不住,丢脸!林叔:我女儿就交给你了,给你个任务,先把生米煮成熟饭……肩负两家人的期望,被赶出家门的杨浩,毅然决然地踏往寻妻的征途。【背景设定:平行世界,零外挂,轻松爆笑吃鸡文!】
  • S级绯闻之影帝赖定她

    S级绯闻之影帝赖定她

    宋南妩,二十七世纪第九军团团长,因任务意外穿越二十一世纪,遇上了个十分欠抽的男人。听说他是这儿知名影帝,忠粉千千万,无人敢惹。宋南妩默然。怎么办?她不仅惹了,还将其给睡了!【影帝恋爱前】游戏中:“菜得抠脚,还想杀回来,理想不错。”日常损:“呵,宋南妩,南妩,你咋不叫阿弥陀佛?”日常嘲:“听说你的理想职业是去超市卖菜,呵,真是个伟大的理想,你咋不下地种菜?”日常讽:“看你一马似平川,我给你买了一箱木瓜。”【影帝恋爱后】游戏中:“我媳妇就是厉害,一杀五完虐,技术就是这么牛!”日常夸:“在我眼中,我媳妇最好看,知道我媳妇是谁吗?她叫宋南妩。”日常夸:“不好意思,我看脸,我媳妇最美。”日常夸:“吻戏只考虑跟我媳妇,为什么?因为她美。”【怼媳妇的下场】影帝之前怼天怼地怼媳妇,最后……“睡完不负责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宋南妩,你是想被雷劈吗?”宋南妩:“……”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撩与被撩的暖宠爱情故事,又名《影帝啪啪打脸记》、《影帝追妻路漫漫》。
  • 望夜行之凤鸣长祁

    望夜行之凤鸣长祁

    本是相府娇女,一朝之间沦落成祸星爹爹娘亲离奇失踪,生灵涂炭,百姓流离,皆因她;欺她,骗她,将她当做棋子幸而遇到老毒物,看她如何翻身成为天下盛宠。【本文冷面男主VS异能女主,甜霸宠妻,金手指,大地图,爽文。】
  • 老实人(双语译林)

    老实人(双语译林)

    《老实人》是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代表作。主人公“老实人”出生在德国一位男爵的府邸中,是男爵妹妹的私生子。他一直在封闭的环境成长,信奉家庭教师邦葛罗斯所宣扬的乐观主义,觉得一切都很好,深信男爵的家就是人间天堂。可是,男爵将他逐出了家门,只因为他爱上了表妹居内贡小姐。从此,他踏上了独自探索世界的旅程。漫长的旅途中,他几乎没有经历或见证一件积极的事情,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与社会弊病,让“老实人”去经历、见证、思考、成长、成熟,慢慢摒弃盲目乐观主义,变得中庸实际,并开始相信人生应该通过劳动来获得幸福。
  • 人间武雀

    人间武雀

    当人间武雀收到了来自原始大陆之上鲲鸿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哪怕这里强者如云,他也有信心可以战到最后!呵!人间自有强中手,莫要轻视哪一人!看人间武雀在战向梦想的路途上开创人体的无限可能!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江河不渡欢

    江河不渡欢

    千年之前,龙族化为天神行列,小十一贪恋人间美好不愿回归天神,千年之中兜兜转转堕入轮回,行走未来,时光一逝,当十一再次回到原本的时空却变成丢失记忆的将军之女。学习法术三年,欢岑遇到了愿追随一生的凤族少主,奈何人生旅途终有一别,凤族被屠,家母之仇未报,两人终是一别两宽。珏山一别,竟成永别。轮回终了,找回记忆的十一又该何去何从。情景一:欢岑:“你从未问过我愿不愿意陪你一起受苦,若我愿意呢!”江渡:“但我不愿!”情景二:欢岑:“好,那便祝江宁王前程似锦,大仇得报。”江渡:“好,那便祝未来太子妃与太子白头偕老,终成眷属”情景三:十一:“可我,还能再见到你便已经是上天眷顾,我好想吃又东风的点心啊,若我醒了你便带我去吃好吗?”江渡:“若你醒了,别说又东风的点心,你便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会摘来给你,可是你醒来看看我啊。”
  • 我有一个庇护所,无敌的那种

    我有一个庇护所,无敌的那种

    (老档开新,稳定更新,收藏不亏。)一个崩溃的世界,满是疮痍的废土。一个人的庇护所,和超级的工作台。这是一个人穿越到核战后,末日废土,出现在一个庇护所还有一台超级工作台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那世界经历四次世界大战,如今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土大地。人们只能在地下的庇护所苟延残喘。。。(本小说完全虚构,若有雷同,不要多想,只是借签,说是抄袭,那也没错。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