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0500000087

第87章 《道德学志》(19)

道之大原

民国六年丁巳九月二十日记

甚矣道之难讲也。深说之、则人难明。浅说之、则人易忽。故历来讲道者。仅指点一端。使学者自悟。如无慧心参悟。纵终日解释。亦难使其明晰奥妙。孔子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为此意。盖道有后天、先天、先先天、之分。而讲道者。举一例十。守一贯之传。使智者见之谓之智。愚者见之谓之愚而已。若过於高谈性理。则听者不悟。反易误入迷。径例如讲先先天之道。若谓道本自然。而不知自然亦非道。道本无为。而不知无为亦非道。有为尤非道。道本不睹不闻。而不知不睹不闻亦非道。可睹可闻尤非道。道不可思议。而不知不可思议亦非道。可思议尤非道。道不外乎人情。而不知人情亦非道。外乎人情尤非道。要知非道之道。其中即有真道。不然道生天地人物。包含色空太空。诸有诸无。仅一道字已足尽之。何以道德经首句。又揭明道、道、道。三个道字。盖以讲道非先将先先天、先天、后天、之道。分辨明晰。而道之总原。反晦而不能显。何以知其然也。昔者太上过函谷关。因关尹子之请求。恐大道失传。后人无所考证。故就不可名状者。而强名状之。不可言说者。而强言说之。岂知自汉以来。即改道、道、道。作道可道。是已失太上立言之玄妙矣。就后天言之。改为道可道。其理亦通。然绳以先天之道。则不啻毫厘千里。盖第一道字。说是无极。实非无极。说是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其实包罗养育。有可思议言状。尚不足以拟第一道字。是第一道字。乃是无始无终。无内无外。大之莫载。小之莫破。弥纶於万有天地之外。不可思议名状之道也。若夫可思议名状之道。即是第二道字。强名曰无极。第三道字。强名曰太极。太极中即含系阴阳之本始。至非常道。乃是分阴分阳。成象成形之变化。故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即如太上云。先有吾神后有天。释迦佛云、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耶稣云、除我以外。别无上帝。皆系非常道也。所以道之大原。道之玄妙。虽可思议名状。实难思议名状也。不独大道难以思议名状。即如道字之间。有无量天地。其广大精微。又岂易思议名状乎。假如有一刻能行十万八千里者。约计六十四年有奇。方能达到别个天地之界。然尚非完全通过。则无边无岸之宇宙。又何能思议其广大哉。可知地球不过道之一微尘耳。吾人居於地球。其细微又何可比拟乎。虽然天地非大。吾身非小。盖人之性灵。本自降衷。天地人物。皆由一本而来。天地虽大。犹是块然一物。人为天地之心。可以参赞化育。超乎天地之外。故能知一个天地。则可知个个天地。天地虽有不同。而天覆地载不异也。人物虽有不同。而动植大小稍殊耳。亦犹此个天地之人物。西欧东亚。纵不一律。而大臻不差。道之状况。即类於是。夫何以知地球乃太空中之微尘也。仰观列星。灿烂有光者。道之华也。至阴肃肃。下凝为地。至阳赫赫。上浮为北辰。太空之中。惟地球与北辰。寂然不动。而日月星宿。皆旋北辰而动。北辰为天地之主宰。地球居太空之中。犹如开花之树。根如地球。花如星宿。花枝摇动。而根株不动也。然其动者。皆由北辰之元气运行耳。其运行千万年如一日者。正如人身之气。莫知其然而然。周流不息。无时或间也。星之大者。有十万八千。其细屑者。尚有无量数。一星之中。又含系十万八千卦爻。凡地球之植物动物。皆星光之精气所化。在天有象。乃能在地成形耳。此天道之玄妙。真有不可得而思议也。岂常人之心目所能见及臆测哉。求是之故。乃因道不源於心。而源於性。不源於性。而源於天。语为心声。心不产道。又焉能教人以道。性不兴思。性近於道。又焉能使人明道。天不发言。天即是道。又焉能授人以道。孰能言之。谁得听之。世界诸有。尽是幻境。予语又乌能出诸有外哉。世界诸有。尽生於道。予语又何必出诸有外哉。有乎有。不有乎不有。又乌知有乎不有。不有乎有者哉。予不欲语。惟性光普照而已。又安能使人内界接受斯性光哉。予不得已而语。语必有思。此岂为无思之谓性哉。是语已不能代表吾性。又安望代表吾道哉。而语大莫载。语小莫破。夫道岂外是哉。然大莫载。小莫破。又安能尽斯道哉。一元之理气。运转於太空间。星辰系焉。万物生焉。鸟得之而飞。兽得之而走。鱼得之而游。草木得之而繁滋。诚有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者在焉。是理气乃道之寄。非即道也。又安得以其所寄为道耶。道实难以传人。使得传人。则父传之子。兄传之弟矣。如此则道可以私。又安得以可私者为道耶。文以载道。然诗书皆往古之陈迹。陈迹者、乃过去之迹。而非所以陈也。是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又焉得直指诗书是道哉。乘舟达岸。读经致道。既达岸矣。则不用舟。既致道矣。则不拘经。若心有所住。即非已得道也。有良工焉。能与人以规矩。而不能与人巧。尝试雕琢於暗室。欲方则方。欲圆则圆。小大合度。长短咸准。而自己亦不知其所以如此。又乌得以之教人哉。是必有超乎形骸之外。存乎其神者矣。类如斯者。或似道欤。故曰无声无臭至矣。

渡人必先自渡

民国六年丁巳十一月十四日记

讲学之要。太上教人归真。佛祖教人复性。孔子教人诚身。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身如何诚。身修而后诚。身如何修。改过是也。过如何改。必先从明善做起。一念之差。一事之误。皆谓之过。初起不觉。既而良心发现。未尝不欲痛改前愆。但转念之间。良心一失。退处於无权。阴私复起。不能即改。是无心之过。变而为有心之恶矣。狠者遂之。诈者文之。愚者昧之。怠者安之。於是由细而巨。由少而多。流为大恶。是何故耶。盖由善未明。则无自主之力。故闻义不能徙。见善不勇为。或以今日不说。明日再改。此事已残。他事再改。此次不咎。下次再改。宽假自欺。日复一日。是终身陷在过中而已。如能真明乎善。立起真心。主宰善恶。善则扩充。恶则克治。由勉强而乐为。由乐为而自然。习惯性成。自然念念天理。事事合中。无几微失检之念。无造次乖违之行。虽欲为恶。不可得矣。然此非一几可蹴。圣如孔子。犹曰假年学易。贤如伯玉。尚曰寡过未能。故人惟以改过为贵。不可以无过自画。不但改人皆见之之过。即人不知之过。更须力改。圣贤教人慎独。良有以也。今天一改。明天又一改。过少一分。即阴气减一分。阴气减一分。即阳气多一分。由此而化气质之偏。绝嗜欲之情。端隐微之念。久之良心发现。静存动察。自爱自主。乐于物不役於物。顺乎天不戾乎人。可立身於无过之地矣。务望各自省察。凡一念一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改则善易明。善明则过自改。而身诚矣。幸勇猛精进。毋馁毋惮。

吾人多系上等根器。自问几无过失。何须改为。只缘入世后。附一躯壳。情诱物引。名缰利锁。日渐染於富贵。迷於红尘。而不自知。迨境遇不顺。烦恼丛生。於是良心发现。欲出而主事。惟久堕孽海。拯拔不易。一讲修持。反多魔障。大海茫茫。风恶浪险。逆水而上。勇者固得回头是岸。依然故我。全体高登。懦者七鬼六怪。诸魔缠身。不克自主。只知随波逐流。东涂西抹。一遇凶滩。任其沉溺。永劫不复。曷胜浩叹。

今日讲学之意。在造一船以渡世众於波涛之中。当随时、随地、随事、随人。皆大声疾呼曰。某处是凶滩。死多少人。某处是道岸。可以得救。尔们赶紧上船。以达彼岸。人总不信。上船者少。在彼因为魔所障。无法可施。在我须心尽愿了。方可卸责。佛祖发愿渡尽众生始成佛。而众生未渡尽。已成佛者。因其心已尽也。孔子周游列国。孟子传食诸侯。道虽未行於当世。而其心固已尽到。本社亦当志此志也。惟渡人先须自渡。自渡之法。前已言之。改过修身而已。但下手之初。尤在认明魔根。斩断情网。动一邪念。不合乎道。皆为魔根。即须认明诸亲六眷。阻我修持者。皆为情网。即须斩断。然后改过修身。立功立德。方有把握。至祛名利之障。非谓如缁流羽流之弃父母。别妻子。绝人事。孤修苦炼也。不过素位而行。学而时习。所谓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则禄在其中。乐在其中。故大道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先事后获。何名利之足计耶。试看世人争名夺利。不由其道得之。其不亡身败事者鲜矣。真是可怜。如蚁之附膻。蝇之逐臭。以人视之。当作何感。惜乎未尝反而观之耳。佛云、红尘苦海。遍地粪坑。试反而观之。岂虚语哉。顺治诗云。朕本西方一衲子。为何流落帝王家。可见看破红尘。名利何能缰锁。幸诸子改过以修身。明善以诚身。成己成物。渡己渡人。众擎易举。又何疑焉。

论语首章之精蕴

民国六年丁巳十二月初九日记

论语一书。吾人自幼烂熟於口。按文词表面而解释之。似觉全书义理。皆能贯彻胸中。然就孔门心法。章幅节句。皆藏有性与天道在内。若非智周法界。德通帝谓。万难明晰底蕴精微。所以子贡云、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又云、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即如曾子亲炙圣教。尚不知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之有所为而言。况今人去圣弥远。能测其崖縵耶。以颜子之聪明。闻一知十。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足见孔子之道。真语大莫载。语小莫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故其立言垂世。纯本乎性与天道。而其所立之言。即道流行之正轨。非世俗文字了无实义也。如学而一章。万教在其中。凡中外所有者。已概括无馀。后人列入全书之首者。亦是在天成象也。何言乎万教在其中。以入世而言。无一人能离乎学。无一事不从事於学。学之一字。已包括人之一身一世矣。然有学不成者。由无时习之功也。故学而之而字。即是进一层。有而字之功用。凡有所学。必有所成。必致享受其福。故曰不亦说乎。学无而字之功用。虽能时习。不能得说字之实效。虽见用於世。不能建立实功。试观中国文人。下笔千言。非无学习。一有作焉。每至失败。又如中国技艺。未尝不在学习。然终不及外国之精巧。推原其故。只有学习之功夫。无而字之功夫。学而之而字。即是极深研几。学而思。思而学。研究真理之所在。例如西人所以能致富强者。就是有而字之功用。观其一技一艺。一人不成。即有人继起而为。前辈不成。后辈继之。必达其圆成之目的为止。即是得而字之功用。然西人虽能致富强。终是形下之器。不过合符学而时习之之表面。然此章实义。是言形上之道。其所谓学非寻常之学。乃性命之学。大学之道之学。故子夏本此学字而发明之。曰君子学以致其道。学不致於道。即是后天习俗之学。纵有所说。亦是一种情欲之说。有时或尽。不能永享。惟学致於道。小而用之。可以齐家。可以治国。可以平天下。上可以显亲扬名。下可以福荫子孙。而己身穷则独善。达则兼善。故学而时习之者。即老子所谓常有欲以观其窍。无欲以观其妙。随事取行。随识取行。随如取行。巧使心力。悉归真性。真性清净。不生不灭。岂不是不亦说乎。不亦二字。非寻常之意。另有一番天然之状况。即佛所谓相似觉。真如自在是也。有朋一节。就人情言之。学问成就。可以为人之法。故有同类之人。来自远方。或取法於我。固属可乐之事。其实孔子之言不如是。乃性道之语。出世之学。所谓有朋自远方来者。是由学而时习之。学致於道。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能出幽入冥。与古昔圣贤仙佛相往来。如创世记云、上帝教谕摩西。诗云、帝谓文王。孔子见尧於羹。见舜於墙。见文於琴。见周公於梦。佛说三世诸佛。念念现前之类。不然、孔子重人伦。何以只指一朋字立言。即此思之。方知言外之意。别有旨趣也。故曰不亦乐乎。不亦乐乎者。即佛所谓分证觉。登地菩萨也。人不知而不愠。凡藏器待时之贤。及遁世无闷之圣。皆包括在内。不亦君子乎。犹佛所谓无上正等正觉。众生即佛。佛即众生。似君子、非君子。和而不流。不亦君子。即此一章。凡古往今来之人事。方内方外之学问。一切神妙造就。已概括无遗。可见圣人之书。非真得传授心法者。莫能测其万一也。学之一字。岂易言哉。

同类推荐
  • 佛说无垢贤女经

    佛说无垢贤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st Upon the Breakers

    Cast Upon the Break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才调集

    才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鹹水喻经

    佛说鹹水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小剩妻:黑心老公请跳坑

    重生小剩妻:黑心老公请跳坑

    谁说女子不如男?曾坐帷幄百事谋,现将披靡万敌愁!千锤百炼贫窑出,不为权谋屈肉骨。贫窑夫妻重生归来,起于西北,披靡全球!黑心老公请跳坑,因为爱所以陷阱也是温柔!我是坑,但我很温柔!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沐春风

    沐春风

    神笑曰:你下一世容颜绝世!她窃喜……神羡曰:你下一世富贵滔天!她暗喜……神叹曰:你下一世艳福不浅!她大喜……神哀曰:你下一世是个男人!她狂晕……醒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神滴马屁拍翻,只为还她女儿身。可正所谓人无完人,神无完神……在她阅尽天下事后,终提笔写下:做人要低调,做御史的女儿更要低调!
  • 吞噬星空之荒如梦

    吞噬星空之荒如梦

    在罗峰夺舍原始宇宙数个轮回时代之后,他的意识突然感觉到了危机,危机的来源就是无尽宇宙海。他模模糊糊感应到这次危机足以倾覆原始宇宙,但是他对此却无能为力,唯一的希望就在原始宇宙诞生出来的新地球之中。所以他耗费本源创造出吞噬星空系统,将其赠予了新地球中的一个人类——荒如梦!本文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东墟

    东墟

    寻仙三部曲《东渡寻仙》……徐长生,穿越大秦,翻几朵浪花。寻仙采药,以丹证道!……走,走,走!我们一起去寻仙。左手提炉,右手拿包,身后背着竹篓子。一派仙风道骨样,福言福语道吉祥。“福缘随意,静候佳音!”“有朝一日飞天仙,教你梦醒都如愿!”…东渡,起锚!…
  • 有女阿修罗

    有女阿修罗

    阿修罗,骁勇善战,怼天怼地,所向披靡,毗婆苏璃以为她会战斗一辈子,直到,她碰到念清,这个让六界惶惶的白切黑,从那以后,日子,似乎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 长相思(全集)

    长相思(全集)

    何谓相思?思而不得,最相思。相爱是两个人的天长地久,相思却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桐华唯美大气爱情经典之“山海经纪”系列完结篇。上古时代,神族、人族、妖族混居于天地之间。盘古大帝仙逝后,战火频起,经过数万年的变迁,大荒逐渐形成了中原的神农、东南的高辛、西北的轩辕,三大神族,三分天下。轩辕黄帝雄才伟略,经过和神农族的激烈斗争,统一了中原,可一切矛盾犹如休眠的火山,随时会爆发。清水镇上的小医师玟小六无意中救了一个几乎半死的叫花子,却不料此人竟是世代经商的涂山世家的公子涂山璟。玟小六的身份也不是普通医师这么简单,在此期间,玟小六又结识了神农义军将领相柳,并和自小分离的表哥玱玹重遇,几人之间的牵绊日益加深,最终也影响了整个大荒的命运,谱就一曲荡气回肠的相思曲。
  • 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国民阅读文库”之“国学启蒙书系列”由权威教育专家及国学大师联袂编撰而成,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采用了双色注音的方式;书中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让青少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这是一套为青少年读者倾力打造的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山海经(双色注音版)》为该系列其中一册,丛书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