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0800000002

第2章

伤寒热病总论

黄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岐伯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背强;阳明受之,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少阳受之,胸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此言三阳经表症未入于里,故可发汗而已者。又曰:太阴受之,腹满而咽干;少阴受之,口燥舌干而渴;厥阴受之,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此言阳邪传入三阴经而不愈者。又曰:未满三日,可汗之;其满三日者,可泄之。言未满三日者,非拘日数,言表症在前也:言满三日者,亦不拘日数,言里症在后也。按此乃是伤寒传经之阳症,非言寒中三阴不发热之纯阴症也。仲景于是补《内经》之缺,作《伤寒论》,阐发寒邪能伤阳经,而为传经热病;岂寒邪反不能伤阴经。而为直中阴经之阴症乎?于是详列六经,其各条下注明证形脉治,分别某者为表,某者为里,某者为传经之热病,某者为直中阴经之寒病,而同以伤寒论命名。故将冬月及令之正伤寒立论,而主发表用,麻黄汤、桂枝汤,攻里用三乙承气汤,其表里兼见之症,用小柴胡汤双解和解。惟有冬月正伤寒治法,而不及春夏秋三时之症。然其中默示,据寒悟热,据冬悟夏,据长沙之地以悟南方。其发表攻里,各因其症,寒热温凉,各随其时,察老少,辨强弱,分别方宜,比例推详,以冬月伤寒,未始不可广推春温夏热之症。不明此旨者,因见《伤寒论》以阴症阳症同卷,遂以阴症阳症混而施治。即明识阴阳者,又以仲景冬月北方之麻黄、桂枝汤,妄治春夏秋三时南方之,人以致热病误用温热,变症百出。或以表邪不散,邪汗未出,烦躁不宁,误认里热烦躁,反用寒凉,遂至表邪不出。幸陶节庵、王宇泰发明仲景阴症阳症各是一条。然于《伤寒论》原注中差误诸条,尚未改注明白。又于麻黄、桂枝汤下,不详注此方乃是治河北长沙等处者,江浙地方即冬月亦宜详审。又不注明直中阴经之寒症,惟北方冬月有之,江浙东南,患此绝少。今东南所患之病,皆是早晚感冒风露,郁而发热,无汗恶寒,此乃是非时暴感之伤寒,从外而得,未有里热之寒热病也。故用败毒散、羌活防风汤辛温散表,不宜骤用苦寒。另有积热在内,外被寒邪所束,新寒而凝故热,遂发有表复有里之症。是以外见发热汗出,内兼喘呕作渴者,在春谓之风温,夏秋谓之暑热,此乃是热令时静而得之,有表邪之中暑寒热病也。宜用双解散、羌活冲和汤等散表清热。

兼有食滞中焦,用保和平胃散消食和胃。又有积热在内,不冒寒邪外束,并无恶寒身痛、头痛腰痛、足冷拘紧、不能转侧之表症、但见唇焦口渴、烦躁引饮、多汗恶热、谵语便闭、里热之证,此乃是热令时动而得之,无表邪之中热瘅热病也。宜用白虎汤、凉膈散、三黄巨胜汤、导赤各半汤:有下症者,三乙承气汤。明此三条,则治表邪之热病,治里邪之热病,治有表邪复有里邪之热病,井井不乱矣。

验舌色论

伤寒表里轻重,验舌色亦得大半。杜青碧有三十六法,反觉太繁。今余分立白苔、黑苔、黄苔、燥苔、滑苔、五者以为要。舌色如常,身虽大热,是表热里未有热也,但治其表。如见白苔而滑,邪在半表半里、未入于里也,但宜和解。若见黄苔者,热在胃家;苔黄而干裂者,热已入里,宜清里热。若有下症者,可以下之。若见黑苔者,有二条分别:黑而焦裂硬刺者,里热已极,火极似炭之苔也;黑而有水、软润而滑者,里寒已甚,水来克火之寒苔也。以上五者,验舌之大节目也,然仍要看症切脉以参定之。如舌上黑苔,燥裂有刺,此里热无疑矣,然或身痛,或足冷,或无汗,或脉浮,或脉伏,仍从表症治之。虽不可用辛温之药,必宜辛凉散表,然后清里。若过用清热,则表汗不出,表邪不解。又如舌上生苔,口渴不能消水,脉浮大不数,服清热之药,反加谵妄神昏,此症多见不治。以舌苔主里热,渴宜消水,脉宜沉数,数症脉相反故耳。然余以渴不消水,脉滑不数,拟以食滞,用消导治之,亦有生者。自此则知表邪夹食之症,亦有舌苔生刺者也。大凡察病患之舌,沿边缺陷如锯齿口者,此不治之症也。

验口唇论

伤寒验口中干湿,可以定其症之表里轻重,然验口更当验唇。口唇关手足阳明肠胃二经,又关手足太阴脾肺二脏。故验唇色红润,里未有热,但宜辛温散表。唇色干枯,里已有热,宜清里。唇色焦黑,烦渴消水,里热已极,当用凉膈散等。又有谵语发狂,唇色干焦,服寒凉而热不减,此食滞中焦,胃中蕴蓄,发黄发热。是以用凉药。则食滞不消,用辛散则碍里热,宜以保和散冲竹沥、芦卜汁,或栀子豆豉汤加陈枳实治之。上唇属肺与大肠,上唇焦而消渴饮水,热在上,主肺;上唇焦而不消渴饮水,热在下,主大肠有燥粪。下唇属脾与胃,下唇焦而消渴饮水,热在阳明胃;下唇焦而不消渴饮水,热在太阴脾。余今发明里热唇焦,食滞唇焦,积热伏于血分而唇焦,惟以渴不渴、消水不消水分别。然食滞唇焦,又有食滞已久,蒸酿发热,亦能作渴消水,又当参脉象若何。脉若滑大不数,食未蒸热,口亦不渴;若滑大沉数,食已发热,口亦作渴。故凡谵语发狂;脉滑不数,渴不消水者,亦以食滞治之;若以寒凉抑遏,则谵语发狂愈甚,甚则口噤不语也。

验二便论

医者欲知病患脏腑,必要问其从内走出者,故凡病当验二便。仲景以小便不利,小便赤,定伤寒里热;以小便利,小便白,定里无热。以大便不通,大便硬,定其里热;自下利,下利厥冷,定其里寒。故治病以二便定人寒热,以二便定人燥湿,以二便定人虚实,再无差误。然论二便亦宜细详。例如大便干结,知其热矣;然大便滑泄,黄色为热,人多忽之矣。小便黄赤,知其热矣;然小便色白而混浊,亦为热,人多忽之矣。又如大便干结,知其热矣;亦有血枯津竭,用不得苦寒者。又如小便黄赤,知其热矣;亦有食滞中焦,黄赤混浊,用寒凉反不清,用香燥辛温而清利者。

辨脉论

伤寒,症有表里阴阳四大关节,脉有浮沉迟数四大分别。夫浮则为表,沉则为里,迟则为寒,数则为热,此以浮沉分表里,迟数分寒热者也。夫伤寒,热病也,其脉必数;中寒,阴症也,其脉必迟。若见数脉,即症在阴经,亦是阳邪传入之热病;若见数脉,即手足厥冷,亦是热深厥深、阳症似阴之假像。故治伤寒,一见浮数,此是表有邪热,当照三阳发表治之。若一见沉数,此是里有热邪,即表症急者,虽先治表,然亦禁辛温而用辛凉双解之法;苟表症一解,即当清里。此以脉之发现二条而论也。若沉伏之脉,有三条分别。有阳症脉沉伏,非阴症里寒也,阳邪内伏,不得作汗外出,禁用寒凉,只宜升散表邪,则汗出而脉亦出。又有阳症脉微,此正气虚微,不得作汗,用发表之药,以散阳邪,加人参少许,助正气虚微,则散表之药,得人参愈能散表,虽阳症阴脉之死症,如此治之,亦有得生者。又有脏气虚寒,脉见沉迟,此阴症中寒也,急宜温经救里。此以沉脉中,别出伏邪、正虚、阴寒三条者也。夫阴症脉沉者,沉而迟漫分明者也。伏邪脉沉者,沉而伏匿,急数模糊者也。正虚脉微者,不拘浮沉,脉来衰微,按久无力者也。故凡迟漫分明者,里寒也。沉伏不出者,表邪不得发越也。阳症脉微者,邪盛正虚也。今有阳邪之症,而见沉伏之脉,误认阴症而用温热,阳邪内发,死不旋踵。若见烦躁不宁,误用寒凉,则表汗抑遏。故切脉之道,先分症是何症,然后以脉消息者也。夫脉沉当下,若表症急者,仍先散表。脉浮当汗,若里有热者又不得不和解表里;下症急者,又不得不双解表里。

南北方宜发表不同论

仲景以太阳冬月司令之伤寒,酌以麻黄汤治寒邪伤营,无汗发热之表症,以桂枝汤治风邪伤卫,有汗发热之表症。然此按北方方宜,分经络,立规矩,为后世指南者也,施治三时,施之江浙则不合。赖陶氏发明仲景麻黄、桂枝二汤,此治冬月正伤寒之方,非治春夏秋三时之热病,易以羌活冲和汤,实为至当。但失注麻桂二汤,乃是北方治法,江浙东南,即冬月亦不宜用;即或内无积热,偶冒暴寒,未经郁热者,暂亦用之,然不可为常法。如此分别,后人判然,不以仲景麻黄、桂枝借口。然羌活冲和汤,解表清里和解三阳之方,但可治三时表里兼见之症;若纯是表邪外束,则生地、黄芩,原非发散寒邪之药。今余以羌活败毒散发散三时太阳纯表之症,以羌活冲和汤和解太阳表里俱见之症,次以葛根汤以治阳明纯表之症,以干葛石膏汤为阳明和解之方,再以柴葛解肌汤治少阳阳明表里居多之症,又以小柴胡汤为少阳和解之方,如此虽变仲景之方,以合江浙方宜,实遵仲景之旨也。

南北方宜清里相同论

仲景清里方法,以里有结热,即当清里。故立五苓散以清太阳里热,立白虎汤以清阳明里热,立黄芩汤以清少阳里热。若热结大肠、下症悉具者,有承气汤以下之。又有三黄汤、凉膈散、导赤各半汤、黄连泻心汤,通治三焦里热之症。盖因里热煎熬,津液有立尽之势,故清之以存津液。然则清里之法,不特南方应如此,夏秋应如此,即冬月,即北方亦如此者。

陶氏云:发表之药,三时不得与冬月正伤寒同治,为清里可与冬月正伤寒同治。陶氏分别时令,今余更分南北方宜。夫北方寒凉之地,又加之冬月伤寒,时令方宜,皆宜辛温散表,故立桂枝麻黄主治;若南离已午之地,发表之药不与北方同治,惟清里之药南北可同者。

三阴经热病论

三阳经有阳症,无阴症;三阴经有阴症,有虚症。人多知之。三阴经阳症,则有不知者。仲景深恐后人惑此,故详注从阳经先发热,后传至三阴者,乃是传经之热病,名曰伤寒,此即《内经》所谓热病之条;若初起不发热,乃是直中阴经之寒病,名曰阴症。后人因见阴症阳症同在篇中,认误热病传入三阴亦是阴症;又误认初起虽有热病,今日久手足皆冷,六脉沉细已变阴病。不知初起发热已是热病根源,或失于散表而表邪内陷,或失于清里而里热内伏,传入阴经而手足反冷,经虽属阴,症则阳症,此乃是阴经热病,非变阴症。例如太阴病手足自温,当发身黄者,少阴病但厥无汗,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者,少阴病下利咽痛心烦者,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心烦不得眠者,少阴病自利清水心下必痛者,厥阴病下利脉数而渴者,厥阴下利脉数有微热者,厥阴下利欲饮水者,厥阴呕而发热下利谵语者,凡此乃是阴经之热病,多用承气汤主治者。夫热既传于阴经,则热深厥亦深,身反无热,脉反沉细。不知手足厥冷,原能举动,不比阴寒厥冷,手足冷而不得动移者。身虽不热,唇口必干而焦,不比阴症之口中和而有水者。脉沉细重,按必细而带数,不比阴寒之脉沉细而迟者。更有大分别者,三阴寒病神志清爽,三阴热病神识昏迷;三阴寒病即口干不能饮水,三阴热病口干必然消水;三阴寒病二便清利,三阴热病二便赤涩。一阴一阳,天坏各别者也。

三阴经寒病论

仲景深虑三阴经有伤寒传入之热病,有直中三阴之寒病,二条关系甚大。故作《伤寒论》注明如是者乃传经之热病,如是者乃直中阴经之寒病,并立篇中,互相发明,相得益彰。奈后人见同在篇中,不究何者为阴,何者为阳。不知伤寒热症,不独北方。南方亦有;中寒之症,惟北方有之,南方甚少。故仲景以不发热,神气清,小便白,六脉迟,口中和,不消水,定为三阴寒症,再无差误也。例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汤辈,少阴病下利脉微,与白通汤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者,厥阴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俱用四逆汤。凡此皆三阴寒症也。

阴症似阳论

阴症者,不从阳经传入,寒邪直中三阴之症也。夫阴症而见阴象,人人知之;设阴症而反见阳热之象,人则惑之矣。例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面赤色,或咽痛者;厥阴伤寒六七日,不下利便发热而利者;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者;与夫阴极发燥,欲坐泥水井中者。凡此皆是阴症似阳之症。然究其实,则大有分别者也。按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已是阴症;且得脉微欲绝,则阴症更有确据。此之不恶寒,面赤色,乃是真阳外脱;此之咽痛,乃是虚阳上浮。又按三阳合病下利,初起即发热而利。今不发热,不下利,即初起不发热之互词。直至六七日后发热下利,则发热乃真阳外越,下利乃是真阴下竭矣。再按阳邪之症,若大汗出,热必去;若大汗出,不拘急,四肢不疼。今大汗出,热反不去,反拘急,四肢反痛,则此之大汗出,非表邪之汗,乃是亡阳之汗;此之热不去,非阳邪之热,乃是虚阳外脱之热;此之拘急身痛,非表症之候,乃是亡阳身痛之候矣。

阳症似阴论

同类推荐
  • 朱枫林集

    朱枫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骈体文钞

    骈体文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甚希有经

    甚希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目录

    六十种曲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五行修神录

    五行修神录

    自幼爱多梦。南柯一梦之下在梦中醒来,由来一盆曼珠沙华,又称红色彼岸花。他人沉迷只他一人睁眼。醒来之时已在白云之上。彼岸留下隐晦笑容,将其踹下云端。
  •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众心理研究》是一本杰出的心理学名著,颠覆了通常对群体的认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勒庞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深入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为众多常见而令人称奇的社会现象及群体行为开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即群体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繁荣,但群体心理与行为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 凤倾天下:太子妃在上

    凤倾天下:太子妃在上

    “太子殿下,太子妃了又跑了。”“收拾细软,本殿下和她一起走!”“太子殿下,太子妃把太子府给掀了。”“是么?那问问太子妃还要掀谁的府?本殿下作陪!”白江袅不想当这个便宜太子妃,谁知这个挂名太子,走哪跟哪,甩都甩不掉!她放火,他火上浇油;她杀人,他递刀顺便善后;好吧,看在他办事能力还不错的份上,先收了再说!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 穿梭在电视剧

    穿梭在电视剧

    从武林外传开始。少年包青天、少年张三丰、天下第一、风云、雪花女神龙、宝莲灯、天地争霸美猴王、西游记后传……姜羿穿越一个又一个电视剧世界,一步一步踏上巅峰,成就永恒。
  • 凰君

    凰君

    穿越来的君悦运气不太好,被当作人质困在别人屋檐下。一天,追求她的人问她:“你想要这天下吗?我打来给你?”君悦嗤之以鼻:“不能吃不能喝的,还得担心别人来抢地盘,要来干嘛?”她老爹问她:“孩子,你想要这天下吗,想要自己去打。”君悦赶紧摇头:“太累,而且容易死死翘翘。”后来,再没有人问她要不要天下了,君悦仰天长啸:“老子要这天下。”
  • 宠妻无度,叶先生入戏太深

    宠妻无度,叶先生入戏太深

    前世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腹黑王爷,她是他的小萌妃,但是时局弄人……这一世他是A市巨头叶氏集团的太子爷。表面生人勿扰,沉稳严苛,实则腹黑,宠妻狂魔一个。她是初入职场的新人小白。表面温婉贤淑,实则古灵精怪,戏精一枚。因为前缘未了他们又相遇了。"叶先生,你这是干什么。"许慕"不是你让我这么做的吗。"叶之昂“……”呃……,叶先生,你入戏太深,戏演完了,快放手。"许慕"可我还没有过瘾,再说,谁答应你是演戏了。"
  • 回家(中短篇小说)

    回家(中短篇小说)

    秋天的这个下午,日本釜石海边的福山饭店渐渐安静下来。中午的鲅鱼水饺全部卖光了,饭店老板和两个日本女服务生开始准备晚上的水饺。方成安是个干练的男人,长脸高个,一表人才。两个日本女孩一高一矮。高一点儿的叫清慧子;叫水井绢带的个子很小,如同小学生一样,脸上永远都是笑,口齿十分伶俐。方成安十分认真地传授如何调鲅鱼馅,操作程序相当严谨。方成安是用竹子刀片来刮鲅鱼肉的,不能用铁器刀具,那上面有铁的味道,如此的味道可能改变鲅鱼的鲜美。弄好肉之后再用竹刀剁碎,之后放进木盆里搅动,一边搅动一边加水一边加白肉。
  • 末世之求生红包

    末世之求生红包

    一颗高密度的彗星扫过地球,地球磁场急速变换,所有电子设备瘫痪,大部分人类变成丧尸,末世开始了!
  • 我喜欢的样子你全有

    我喜欢的样子你全有

    夏梦第一次去做家教,没有想到却拐回来一个小狼狗。为了不被他看扁,她特意去玩他最爱的游戏,还在游戏上拜了师。最后才发现,她的师父其实就是他。后来,她教他学英语,他教她打游戏。直到有一天,夏梦才发现他的温柔体贴都是为了她一个人。夏梦觉得自己真的捡到宝了。————【戳一戳作者头像,打开作家主页,可以看到一大堆完结小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