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1700000010

第10章 胎息论

冲虚子曰:“古《胎息经》云:胎从伏气中结,无从有胎中息。斯言为过去、未来请佛、神仙、天仙之要法也。”男子身中本无胎。而欲结一胎,必要有因。则因伏气于丹田气穴中。而结胎,是胎从伏气中而结也。元气静而必动,欲得元气不动,必要有藏伏,因有胎,即藏伏之所,乃息而不动,是气从有胎中而息也。胎因愈状气而愈长,气因愈长胎而愈伏,共修成一个圆满胎神,斯所以为神仙、天仙之要法,非此抑将何以成之?然胎息与伏气本是一事,何分两论?只因怀胎必用胎息,而后成胎,而神住胎。古人皆以胎息言之,今亦详言于炼气化神时也。伏气而得精还化气,炼药以得大药。古人只言伏气,今亦因之言伏气,虽两言之,则互明其理,令人知两言之妙,而不妄疑妄执其为两。

予愿再详译而直论之。夫人身初时,只二气合一,为虚空中之一气也,无胎亦无息也。因母呼吸而长为胎,因胎而长为胎息。及至胎全,妙在随母呼吸而为呼吸,所以终日呼吸,而不追闷。此言不由囗鼻,只脐相连,故能似无气息一般。此真正胎息景也。

古人谓内气不出,外气不入,非闭息之说。正言由脐相连者,离胎而息即断,无母脐与子脐相连,不得不向自身囗鼻起呼吸,即与胎中呼吸同,而暂异其窍耳。逆修返还之理,安得不以我今呼吸之息而返还为胎中之息耶?凡返还呼吸时,以囗鼻呼吸之气而复归于胎息之所。抱朴子日:“得胎息者,能不以囗鼻呼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脐间无气结成丹)如处胎息之时,渐渐炼至胎息,亦真无。

真无者,灭息静定之义也。谓胎中之息亦真无之,此正禅家万法归一,一归于无之说也。

方是未生时,而返还于未有息、未有胎之境界,不落生死之途者矣。所以得如此者,亦非蓦然无所凭依、配合,便以呼吸归中,可为胎息者。

但呼吸之气,最难制伏,必有元气相依,方可相定,而成胎息。然胎息何以知其成也?以呼吸归于胎息,则囗鼻无呼吸而成胎息,是其真成也,终不复至囗鼻为呼吸。真神定者,亦似此。

若凡夫外道,不知元气者为何,而妄曰入定心息,其息不能久住于胎所,虽忍气,而气无所容,及气急杀人,而终不能强忍。囗鼻之气,更呼吸浩浩。皆由悖却世尊所谓无生法忍者之所为也。世之假道人,假禅人,皆如此,亦后学圣真之所当辨而自防危险者也。

所谓孤阴不成者,此亦其一也。呼吸之气,乃后天有形之阴物,故亦如此言之。

必要有先天气机发动之时,又有元灵独觉,及呼吸相依,三宝会合,已先炼成大药者,即转归黄庭结胎之所于此之时。

此时者,是当此结胎之时,皆言先时所化气,而至此始言结胎之意也。此正申明必要练精化气,以气助神,以神主胎以呼吸结胎,方成真胎息。

而后以胎息养胎神,得神气乘胎息之气,在中一定。

神气与胎息相乘,方是有配合的修真胎息之功。所以能成真胎,得真定。若无是气,便不是金刚不坏之身。生中只有昏沉、瞌睡,如何能长觉、长明以长驭气,入大定成胎乎?(有间断,即无胎息也。)

气入大定,即是结胎之始,正《入药镜》云“初结胎,看本命”。

本命者,二气也。元气为生身之本,呼吸器为生身之具。而结胎之初必要本命二气,随神之号令,同凝于中,而为真胎息者也。

如是久久。无一息之间断。绵绵密密,无时无刻,而不是在胎中。无息之景,真正阳神大定,绝无动静生灭,即是胎圆,乃进还到如母胎初结一气,未成我而未分精气与神之时,正《入药镜》云“终脱胎,看四正”而得者。

看四正者,验四正工夫之有无也。有,则胎尚未圆,以其有,乃养胎之工也。无,则曰灭尽定,而阳神成就矣。

胎息还伸,因曰毕矣。毕其十月中关之事,神仙之证也。又后工夫犹有向上田炼神还虚,而证天仙者,在所必当知,故迁神于上田而出天门,以阳神之所显见者倏出而倏入。何也?当前十月之内,而或有出者,是不宜出之出也,由六根之为魔而妄出。

魔者,阴魔、阴气未尽也。

妄出,则神走而着魔境。而息亦走于囗鼻。必急入,则依于息,而归胎。

此一段,再详指示人,以十月内之所当防此危险者。

此时之出,是当出而出也。

昔蓝养素胎成当出而不知出者,故刘海蟾寄书与之,指示出神之诀。

故起一出念,而出阳神于天门。

天门者,即《传道集》所言顶门是也。(古人于此赞之曰:“身外有身”者是也。)

若出之久,恐神迷失而错念。

古言“十步、百步,切宜照顾”者,此也。

故即入上田,而依于虚无之定所,以神既出胎,喻同人生之幼小,须三年乳哺。乳哺者,以定为乳哺也。又言九载、三年一定者,言出定之初时而入定,以完成还虚之天仙也。证到至虚至无,即证天仙矣。然是时也,入定时多,出定时少。又宜出之勤而入之速也。我故曰“出定之初,即为入定之始也,虽天仙已证,亦无不定之时也。此犹仙佛以上,无仙无佛之妙境,而天仙佛之至者也。后来圣真,共知之,共证之。

此书稿成于天启壬戌岁,实欲藏之为门下学者,又非普度众生之心专于己,而不兼乎众,并非善与人同之意。故此集注,以传后来。使世之留心性命、专心道德者,有缘遇师,传之囗诀。得此书印证,自有悟入。如云开月皎,尘静鉴明,包诸幻以归真,总万法而归一。三元循于内,神自朝元。依此而行,精思不怠。乘白云而归故里,端从此始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绝世悍妃:腹黑殿下宠妻无度

    绝世悍妃:腹黑殿下宠妻无度

    当逗比的金牌特工穿越到张扬跋扈的大小姐卿铃的身上,造就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彪悍女主!更是遇上了腹黑王爷轩辕澈……各种调教。小剧情:洞房花烛夜某女丝毫没有为人妻的自觉,盖着被子纯聊天,某王爷不乐意了“王妃就如此没什么表示恩?”“王爷夫君人家困了~”“可本王怎么觉得在王妃精神好的很!“人家困吗~”可怜状!“哼王妃莫忘了今日是你我大婚之日,本王有需要你就得……”“那啥你可以去小倌倌!真的我不介意。”“呵呵有现成的何必去小倌倌。”直接扑倒!结果某女悲催了!嗷呜!她苏宁亦不就是比人可爱点,青春点,活泼好,胸大了点…咳咳…言归正传。她怎得就招惹了这座煞神,人家穿越各种享受,杂家穿越就如此悲催了?
  • 快穿之女配的打脸之路

    快穿之女配的打脸之路

    元悠作为一个女配攻略者,左能虐渣爹,右能擒小三,上得了学校,开得了公司。还能免费抱一美男回家……
  • 重生甜妻,苏炸了!

    重生甜妻,苏炸了!

    (重生+甜宠+异能+虐渣)苏妙上辈子受到蒙骗,厌恶靳封烈到死,重活一世,苏妙牢牢抱住紧大腿不撒手。
  • 春景记

    春景记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娘子,墙里郎君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莫乌王朝

    莫乌王朝

    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看似是平静无比的表面,却隐藏着谁也看不见的波涛汹涌,这只搅弄风云的手,是天意,是历史的规律,更是人们自己无法摆脱的宿命。在莫乌王朝,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境遇,每个人都在历史的洪流中努力的活出自己不一样的故事。
  • 毒医冷妃

    毒医冷妃

    “我是棋子,不是妻子。也请王爷记住这一点。”满室氤氲的烛光里,她一袭火红嫁衣,姿态冷傲犹如猝着薄冰的寒梅……她深知他娶她不过是另有所图,而她不知道的是当真相浮出水面时,她的心会那么的痛,她的恨会那么的烈!最后的最后在漫天烽火里,她手里的弯刀扎在了他的心口之上……霍水净,21世纪的天才制药专家,一场爆炸重生为水雾山庄大小姐,从此抛开绣针换银针,炼药研毒惬意潇洒,却不曾想,一夕之间,一切皆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长风破浪终有时

    长风破浪终有时

    农村女孩春晓,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原本有着远大志向的她,却在毕业前遭遇家庭变故,被迫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所在的城市,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工作。男友姜浩不能理解她的选择,再加上异地恋的关系,最后两人无奈分手了。穷途末路的春晓最后凭借着自己的知识以及敏锐的商业眼光,跟邻村有养殖技术的小伙子华致远一起合作发展养殖业,经过了一系列挫折和奋斗,并在政策的扶持下,终于脱贫致富,还带领着全村人一起致富。
  •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它适用于任何场合,谈判时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用。怎么用好这个工具,《学会说话懂得礼仪》将告诉你答案。成功有道可循,礼仪便是其中之道。礼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礼仪的表现却是需要行为技巧来实现的,礼仪有时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修养品德和为人。有时又是天使,它能帮助你与人和睦相处,帮助你成就辉煌未来。家和万事兴,家庭需要礼仪: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见面需要礼仪;事业有成,同事间需要礼仪。总之,人际交往离不开礼仪。
  • 以赛亚·伯林自由理论研究

    以赛亚·伯林自由理论研究

    《以赛亚·伯林自由理论研究》整体结构严谨合理,体系完整,材料丰富,论证翔实。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作者首先梳理了伯林思想发展的过程和背景及国内外关于伯林思想研究的现状。第二章研究了伯林的历史观,在分析了历史决定论的历史形态和产生根源之后,从决定论与自由选择、决定论与责任两方面批判地研究了伯林的历史决定论。第三章研究了伯林的自由观。作者将马克思与伯林在自由观上的异质性作为比较性研究的讨论平台,首先指出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这两种自由概念的划分并非伯林首先提出,消除了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误解,进而分析了伯林形成两种自由概念过程中两个阶段(即“自由”与“浪漫”、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自由观念。第四章研究了伯林的价值多元论思想,分别从价值多元论对自由主义的辩护与背离两方面进行了相关理论的探讨。最后两章分别从两个角度阐述了如何超越伯林的自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