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1800000023

第23章 (23)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初二句重显前过。有为无为是对待故。亦是破执真性是有还同虚妄。惑者议云。真性之中虽亡有为无为。而此真性应有所得。是佛所证离诸伪妄。故名曰真。是诸法性毕竟应有。故此破云。若言离妄所显有真性者。还同妄法俱为妄也。以是遍计所缘境故。离妄之真还因妄显。如前文云。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起信亦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真如。应知若有真性为所得者皆为妄矣。故云妄真同二妄也。犹非下二句况破执妄。初句蹑前所非。尚无真与不真。不真即妄也。次句正况。云何更存能见所见。根之与识俱名为见。所见即境也。斯则总破真妄二心。诸对待法皆无所有。方名显净法界一真平等。此上二颂。正是颂前根尘同源也。本源自性尚非真妄。岂得存乎根境识耶。故根境识同此一源 二两颂结解同体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颂前根尘相发相见无性犹如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颂前缚脱无二也。六道凡夫。业惑所系不得自在。故名为缚。三乘贤圣。断惑证理不随业系。故名为解。此则皆由六根迷悟所致。更非别岐。故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交中无性。将何遣有而更存无。一性之中无对待故。肇公云。有既不有则无无矣。此则正显根尘中道。亦是上根尘同源之义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颂前知见立知等文也。迷根执境。不了性空妄取为有。即无明矣。了性无性真妄一如。根境识三不能为缚。故名解脱。斯则涅槃无漏真净 三一颂生起下文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生起六解一亡疑也。因次第者。下文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一亦亡者。下文云。今日如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生起下文圆通修证也。即取观音从耳根门入三摩地。文殊所选。堪与阿难及此界人入流正觉 四一颂无明习气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 阿陀那云执持。即第八识。能执持种子起现行故。第八多名。此名最通。三位之中相续执持位也。无明熏习种子不断。如暴流水流注不息。微细境界唯佛能知。故起信云。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谓此识体。单真不立。独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所为。起信云。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若说即真。妄习如何得尽。凡夫外道起于常见执为真我。若说为妄。恐拨为断灭。以真相不灭故。是故于小乘藏及大乘权教不说第八。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意显前文根境识三六种结缚皆是此识熏习变生。执真执妄见有见空唯此识影。乃至十地菩萨所见佛身业识上见。若佛如来。已离业识。无自他相见。如起信说。此则正显已离俱生无明耳 五一颂一句遣幻非幻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一切诸法唯识所变。故皆自心。前六不了。见从外来。取而分别。故起信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界。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故云自心取自心也。若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故云非幻。而由见妄忽生觉明相现。四大分湛。根尘宛成。故云成幻法。而言幻者。以一一法皆无性故

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分别不生前后际断。真尚不辨。妄何所立。是故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死生了无所得。斯则一相平等。迷悟都亡。生死涅槃犹如昨梦。故肇公云。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见法实相矣 六一颂三句赞法令忻

是名妙莲华 此平等性观。能破无明开佛知见。此知见性。处妄常真在染不污。今得显发如开敷出水。故以为喻

金刚王宝觉 无明坚牢最为难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自在。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意生育。无上觉果。名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 此观现前。了一切法皆如幻化。犹如明镜现诸色像。一一色像体不可得。同一镜明不即不离。三摩提云正受。不受诸受也

弹指超无学 此显速疾能至大觉。故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超过地位劫数之说。如前文云歇即菩提。圆觉亦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皆斯义也。然至觉时。亦无自果可为所得。故云超无学耳。亦是约迟速校量。故说为超。非是都越地位直至无上觉耳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阿毗达磨云无比法。即指此三昧也。亦云对法。即以大乘平等大慧。对向一真法界。体用显现。理智一如。故名对法。薄伽梵具足六义。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十方诸佛取证菩提涅槃妙果。唯此一路。能通至彼。故名为门。由前请云要因门入。故此开示金刚三昧。为能入门也 三六解一亡疑二。一伸疑请决二。一叙庆所闻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能诠之文。讽应交间辞句妙净。所诠之理。清明洞彻皎然可见。故使心开如目之鉴 二正陈疑意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唯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洗垢 由前偈云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阿难疑意。前文既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斯则结无前后。解亦不伦。六根若亡一觉应显。云何复云解结因次六解一亡。故云心犹未明唯垂洗涤等 二举事广明三。一且明结之因起二。一举事二。一问答结名二。一绾巾问结二。一结巾初问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涅槃僧僧里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云时分。巾是彼天所奉献故。未详缘起 二再结再问

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如文 二约体问名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秖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秖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巾喻真性。结喻六根。逐绾而问。相由妄别。令知根本是一妄结生六。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故一一绾皆名为结 二征释同异二。一问答

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体虽元一。妄结成六。既已成根。六种名相随心计执不可移易。故云不可乱名 二印成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如文 二合显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迷心执境。无异成异。故下文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斯义也 二正示六解一亡二。一就事问答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此中译家缉缀不足。应云欲得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佛意云。汝意嫌此六根妄隔。乐成一体。有何方便而得成一。答意。若解此六亦不成一。以一对六而立。六若不生则无所对。故无一义 二贴喻释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晴。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心性发狂。见闻妄隔。根境识三一时俱现。生死为六。涅槃名一。由对待成。本无所有。故如狂劳虚妄华相。三种世间故名一切佛界生界一切境界俱不离此。以是分别妄念起故。离心即无六尘境故

三却辨解结次第二。一示解因三。一拣非显是二。一二边俱非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若执此根有实体者。即堕常见。若谓都无。成恶取空。诸佛不化。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以堕断故。既左偏有相。右堕空门。空有二边俱不见性。无明根结如何解除。故前偈云。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故此二。边不能令脱 二中心方是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意明。空有二边既不能解。当须中道正观照无始结根非有非无不异而异见全无明之法性。断全法性之无明。不断而断。非证而证。方得解成 二示正因缘二。一显今说意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中道正观如幻三昧。能解无始无明根结。能于弹指超证无学。能起无方不思议用。此名佛法从因缘生。岂同世间所说粗相。以佛无明永尽得一切种智。故能知此结解因由非余境界 二别示所知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一切世间色心染净诸有境界。皆依无明。而得住持。今无明已变成明。明即一切种智。佛既证得一切境界。有何难了。是故即能皆了元由 三总彰解益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上文云。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故云选择。下文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是故诸妄消亡不真何待 二明次第二。一就事问答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此显六根不能顿解。但应从一根门。即得六根解脱。非谓六根相望成次第耳。但观合显。义自昭然 二约法合显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此正明次第也。如下文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斯则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即成法解脱也。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即俱空不生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得无生忍也。维摩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当作是念。此法想者即是颠倒我应离之。云何为离。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乃至得是平等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则维摩正就于身。作三空观门。故次第观而次第离。今经但于一根深入。自然粗执先断次第以证。观行虽别。所得攸同。即正约圆顿观法。但从一根而入。非约六根顿解。故云次第。不同渐次法门约钝根说。诸解云云。不能具叙 三广引修证四。一阿难请问圆根四。一述解申疑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慧觉圆通由蒙开示。本根入路未得通明。故今申敬欲期达解 二叙迷遇佛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背觉合尘名为孤露。萍游六道故曰飘零。忽然邂逅厕为堂弟。名预天伦。由斯遭遇。如子得母。法身可久矣 三结愿彰益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际时会遇也。遭时遇佛。从兹得道。始觉合本若不曾迷故云本悟。悟觉也。既不曾迷。唯是一觉。夫何更有见闻之异。故云未闻无有差别。此略举六中之耳根也。阿难所请。意在此根。微露其机求佛显发。如来知微。敕众各说悟门。观音文殊承机述拣。感应相济。化道曲成。于今受赐。岂得忘本 四请示法门

唯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秘密妙严即首楞严定。最后开示究竟说也。机微细念。静然不动故曰退藏。即欲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故云冀佛冥授 二如来询诸圣众

同类推荐
  • The Voyage Out

    The Voyage 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唐近事

    南唐近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疆绎史

    南疆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观心:金刚经心释

    观心:金刚经心释

    榜样和化身!他望着蓝色海边的高贵身影,欣喜若狂地相信他已经拥抱着美本身,这一形象是上帝构思的产物,是寓于人类心灵的纯洁完美的形象,是值得尊崇的人类形象和画像……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离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 再婚向暖

    再婚向暖

    山盟海誓定不负卿,我却终究没想到我们还是以最俗套的方式分开,伴随着解不开的误会与纠缠。再见你时,你依旧意气风发,身边站着我最不想看到的人。而我也已经沦为人妻,我以为往后余生也就如此了。却不想命运再次将我们紧紧地绑在一起,这次,我还可以紧紧拉住你的手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佳人媚:养女成妃

    佳人媚:养女成妃

    他是南溟帝王,心思深不可测,外表俊美儒雅。 她是罪臣之女,生性天真烂漫,容貌灵秀娇媚。 十二岁那年,她被他买入宫中,假赐郡王之女,唤他“皇叔父”。 他宠爱她禁锢她,情爱霸道汹涌;她外顺从内抗拒,心中另有他人。 邻国求亲,她主动请求和亲,只为能摆脱他无形掌控。 新婚前夜,他出动十万大军,一举大破邻国城池,将一身喜服待嫁的她压在龙榻上,不顾群臣反对,册封她为贵妃,从此三千宠爱集一身。 然而,一道先皇密旨令局势云谲波诡,两人身世俱成谜,乱伦谣言迭起。 权臣谋逆,太后篡权,藩王狼子野心,各路人马虎视眈眈……天下终将落入谁手?佳人终将情归何处?
  • 生活知识百科(第一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一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男人养精 女人养血

    男人养精 女人养血

    男人易肾亏,女人易血亏。本书针对男女生理的不同特点,提出“男女有别”的养生方式,即男人养精,女人养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养生方案。上篇系统而全面地解析了肾对男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决定性作用,并重点介绍了养肾、养精、藏精的具体方法,包括食疗、运动、经络养生等。下篇围绕“女人以血为本”的中医理论论述了女人养血、补血、行血的具体养生方法,包括饮食秘方、穴位按摩保健、生活宜忌、情志调养等。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简洁,方法实用,集防治、诊测、保健于一体,是普通百姓日常养生保健不可或缺的指导用书。
  •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是人的江湖,有多少精明能干的高手没有输在刺刀见红的沙场,而是输在了暗流汹涌的内部关系上。我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学规律,掌握“职场读心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书精选世界上最权威的心理学定律,结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让你看透周围人的内心,在职场游刃有余!
  • 伶人一梦

    伶人一梦

    这不过是一个故事。不写家国天下,不书人生起落,这只是,关乎两个人的故事。他是戏子,便始终都是戏子,做不得英雄,承不起天下。只是恰好,她喜欢他。她呢?她连一个给自己的定位都找不到,只知道,只要他好,她便好。在他眼中,她不过是个孩子,可她,却将他宠成了一个孩子。我想写的,就只是这两个人;我所写的,也不过是一个故事。
  • 九霄之震世天神

    九霄之震世天神

    震世天神四海八荒皆为所属看一代天骄如何凌驾九霄
  • 请到村里洗桑拿

    请到村里洗桑拿

    入夜,从北京打工回来的合理提着一个包进了村主任家。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他想在村里建一个桑拿中心。村主任说,合理,你要建洗澡堂子就建洗澡堂子呗,建什么桑拿中心,把我都弄糊涂了。合理说,主任,这桑拿与洗澡不一样。村主任说,一样,不都是洗光屁股?不过是换了个洋说法。你想建就建,不用请示我。村主任爱用请示这个词,显得庄重,气派。村主任是一方的神,大到计划生育宅基地,小到吃喝拉撒睡,人家都有权管哩。主任,不给你请示能行?你得给我找地方呀。我总不能建在半天空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