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1800000034

第34章 (34)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毒蛇怨贼。能杀生身。不损法体。淫欲能损法身慧命。真修行者必须永断。涅槃经说。菩萨观爱有九种过患。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女妇。三如妙华茎有毒蛇。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迦子。七如疮中瘜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下文云。十方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观欲如避火坑 二教行次第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比丘四重。尼复加四。谓触八覆随。故云八弃。梵云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者。永弃佛法边外。犹如死尸大海不受。故名为弃。入大乘道而先学小者。十轮经说。若不先学小乘。即学大乘。无有是处。乃至云。无力饮河池。讵能吞大海。是故一切菩萨。皆先学三乘。唯不究竟证于小耳 二明利益二。一远多过累

禁戒成就。则于世界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界不还宿债 三缘若断。三因不生。故于世间不相詶报。皆由持戒成就故尔 二获多神用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持戒清净魔事不生。观行既成。故能发用。于父母所生之身。得相似五通。此同法华观行持经于现身中获六根净。文云。虽未得天眼。但用父母所生眼。彻见三千界等 三违其现业三。一返流全一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由前起后也。清禁既圆。观行仍就。于六尘境已知虚幻。终不信任随流奔逸妄有取着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正违现业也。既不随尘。复归元性。元性之中本无根尘。夫何为偶。根境不生。六用不起。唯一圆常妙觉明体。此同观音圆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也。故上偈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二获忍无生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宝月 此叙证真相也。国土融真。圆明体现。故如琉璃内悬宝月。清净者空义。琉璃宝月空假中也。故圆觉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乃至一世界多世界清净等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稳 前则世界圆明。此则身心圆明。本由迷倒。身之与心。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今复本源。故身心世界妙圆平等。更无差别。法界一相。创证此境快然安稳。即分得涅槃安乐处也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 此获胜德。即所证理显也。现谓显发。理智行三名密圆净。即涅槃三德也。一一德中具一切法。三一无碍。故称为妙。此二种法。诸佛所证。是佛果德。摄尽十方三世佛法。今日于此一念显现通达无碍。故云皆现其中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结能证也。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名之为忍。得此智时。忍可印持法无生理。决定不谬。境智相冥。名无生忍。华严初住。余经初地。是得忍位。今经第三渐次便得此忍。迥异余说。于此忍中。随所证得不异而异。即立诸位。故名圣位。此则初渐次正修观行。第二渐次观成入似。第三渐次既言获无生忍。即同初住至等觉位 三结显立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从此第三渐次。随起何行。随行附义以立位名。不离前来密圆净妙境智行也 二明地位差别。夫论地位者。皆是诸佛菩萨亲证境界。约断伏次第发真妙用功力浅深。以立位次。起信论云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华严经智度论。约入大海。辨功用浅深。但迟速有异。分根性利钝。如涉长途非无里数。诸大乘经。若说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则无地位可立。如华严经云。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无佛无世界。楞伽云。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远离觉所觉。又云。寂灭真如有何渐次。上文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此等令观一真法界本来平等无修无证亦无迷悟。故无地位可立。此显心真如门也。若依心生灭门。有迷有悟。识然修证差别不同。且圆顿大乘。无过华严涅槃仁王璎珞大品法华等经。虽明法界平等无说无示。而菩萨行位终日炳然。故华严云。不为钝根下劣众生说于地位。仁王云。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说。此则异诸外道天魔各自谓得无上觉道不说地位。今显佛法有不思议功德。旷劫修行。因圆果满。方称究竟。又诸经论建立地位多少不同。仁王五十一位。璎珞五十二位。华严四十一位。大品四十二位。此经五十七位。下文复云六十圣位。圣说不同。或开或合。各是一意。若约天台圆教位次对今经者。有同有异。同故地前俱是证位。异故此干慧心便是第三渐次无生忍中。随义建立。不同天台入初住时方证无生忍也 文九 一干慧地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 持戒清净。远离贪淫。故名初干。即断烦恼障也。干义有二。一欲尽故曰干。二但慧故曰干。今即初义根境不偶 由三昧力。返流全一。破所知也

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报障尽也。亡欲爱故无润惑。根不偶故无业性。纵有业苦种子。无润不生。尽此报身更不相续。即生实报土也。此即惑业苦亡。无润生理。即干义也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莹十方界 戒定既圆。从此发慧。即转前三障纯成智慧。慧光发明莹十方界。即慧义也

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结名也。此即但有其慧。故前云纯也。既云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故约欲枯返流纯成智慧未沾果海法流之水。故受此名。此约无生忍中义说故尔。真谓圆融不碍行布。下皆仿此 二十信位二。一蹑前总示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蹑前干慧义也。创干欲爱。果法未沾。即用此心为信方便。标如来者显是果法。此下总示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 此标也。即用此干慧中智。合中道理。理智俱中。故名中中。又离一切二边相故。双照二谛无不真实。又此中智。念念相继而进上位。故云中中流入。言流入者。显无功用任运而进也。以证中道。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则更增一番智断功能。故云圆妙开敷。此即于干慧心。增明观智以为方便。得入十信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 释也。上句释此心流入。下句释圆妙开敷 二正开十心十。一信心

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钝真。名信心住 以中道智。证法界一体三宝。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冥合常住清净妙心。名为妙信。此信即理。亦名常住。一切妄想灭无余者。即断所知。无明住地一断遍断。始因迷觉成不觉。今既圆妙智发。翻不觉成觉。故云一切灭尽无余。中道纯真者。妙智决定。不偏不邪。是佛正因。不杂伪妄。故云纯真。以不住法即住其中。故名为住。经中多说地住二位是发真处。今于干慧信位立之。表是证真非是似解耳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 蹑前信心也。妙信常住。不偏不邪。纯一真如。故云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者。了三科法无不是如也。无明妄想既亡。阴界自然解脱。故云不能为碍

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妄想若存。阴界为碍。忘失烦恼随此而生。今既妄灭阴消。过未如一。无远无近所经未经一念现前。此即过去宿命未来天眼明记不失。故名为念 三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圆妙净智。无二边之杂。无妄想之伪。故云纯真。现用自在。故云发化。乃能融通习气。唯一精真。以真精智进真净行。故名精进 四慧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真精之心明了显现。此现前心纯是圆智。用名慧心。智之与慧左右言耳 五定心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智照凝明无动无乱。照而常寂。湛然不动。故曰定心 六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寂定慧光互相明发。于理于行唯深唯进。故云不退 七护法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寂照增进不动不退。故云安然。保任护持。令此与佛冥然通合。故云交接。由保持故名为护法 八回向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由前寂照互相显发保持无退。妙用强胜能感果德。因心中现。故云回佛慈光。此寂照因决能感果无有乖失。故云向佛安住。果中现因相。因中现果相。因果不二互现互人。故云妙影重重相人名回向心 九戒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即寂之照。故曰心光。即照之寂。名佛常凝。此圆定慧。离二边染断性亦无。故云无上妙净。二边不动即无为作。故云安住无为也。得无遗失。戒圆明也。此则定道圆融离妄想染。故云戒心 十愿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戒根圆净。过累不拘。故云自在。以此为足游履十界。妙用现前随欲利益。故名愿心 三十住十。一发心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方便空也。十心假也。一心中也。圆融妙慧名真方便。由此妙慧发前十信。以此十心本是一性所具功德。由妙慧发。令一一心皆具十心。十用无碍。一多相即。唯是一心。心即秘藏。今于此藏开发显现。以不住法即住其中。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琉璃空也。精金中也。现即假也。净宝精金互相映现。无碍融通不一不异。以此妙心而为所依。然后出生无量德用。故名治地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法界心地即前一心。妙行能涉。妙智能知。理智行三自在圆融。不以二边之所住着。名无留碍。此真修行。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智行微妙。冥通果德。故云行与佛同。自然合佛慈种。名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者。以佛权实二智为父母。故维摩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既分入果智密合果德。故云冥通入如来种 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以自行化他一切种智具足成就。名人相不缺也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一切种智自利利他相用显现。名为容貌。无缘慈悲。名之为心。故观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此菩萨分得其用。名之为同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一切种智。慈悲相用。和合成就。任运增长无有退屈。名为不退 八童真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灵相。十身卢舍那也。谓声闻。及缘觉。菩萨。如来身.法.智.空.业报.众生.及国土。又如来身自具十种。谓菩提.愿.化.力.庄严。威势.意生.福.法.智。此十妙应。如随色珠显现自在。即不思议种智之妙用。智体本具。随障尽处而得显现。既以权实二智大悲熏修。功用顿显。虽未全如于佛。分得此用。即一身现无量身也。华严云虽未具足一切智已获如来自在力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身具足。故曰形成。出因显果。故云出胎。堪任继嗣绍隆佛法。名法王子 十灌顶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行愿内充。慈悲外发。德相渐成。化物功着。故云表以成人。于十方界。次补佛处。堪任付嘱。传法利生。故如国王委政太子陈列灌顶也。问准华严经。初住菩萨即能成佛教化众生。何故至第十住方名陈列灌顶表成佛耶。答圆融之教。二经颇同。以行布不碍圆融故。华严初住便能成佛。圆融不碍行布故。今十住方列灌顶。故彼经云。菩萨住处广大与虚空等。又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相。所有闻法不由他悟。具修十种智力。究竟离虚妄。无染如虚空。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亦同大品云。从初发心时。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当知此菩萨为如佛。今经云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又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此上皆明一位具诸位。即行布不碍圆融也。又华严明第十地菩萨。方论受职。此经第十住明陈列灌顶。即圆融不碍行布也。圆融即横论。行布即竖说。二无障碍。二经颇同。故无疑也。言陈列灌顶者。华严经云。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网缦。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大智职菩萨。彼明第十地方是受职。今此十住既名灌顶。故说受职。彼约究竟。此约分得。又无生忍中。一位具诸位。故得互说 四十行位十。一欢喜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
  • 至爱吾爱之王爷请接招

    至爱吾爱之王爷请接招

    她,21世纪顶尖特工。只因情,便陷入了万劫不复。死后的重生,她发誓不再碰“情”,却因他的出现,又一再陷入……他,天朝姑娘们仰慕的战神。只因偶然,便认定了她。几次出手相救,他改变对她的看法……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只有他知……
  • 独断

    独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不想当人类啊

    我不想当人类啊

    “你们这群低等生物!我乃最接近神明的存在,你们敢如此对待我!”“善梓涵!你在教室里瞎嚷嚷什么呢,你的作业呢?”“你个老女人,我要打败你征服这里。。。啊!疼疼疼!别揪我耳朵。。。”拥有毁灭星球力量的邪恶生物在无意间来到了地球,由于身体破坏消失,他的精神与邪恶之息被强行寄宿到一名刚刚死去少女的身体内……自此,重获新生的邪恶生物开始了坎坷的征服地球计划!欢迎来到魔头修炼成为人的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巴山旧事

    巴山旧事

    中原巴国是一块神秘而又浪漫的土地,在这里生活着的土家族儿女们虽然很少被外人所关注,但是他们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同样精彩的历史和传奇。 在这里不仅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智慧与善良,而且他们还具有独特的武风和情感。《巴山旧事》记载着一个巴地广为流传的故事,土家儿女田虎和丹妹喜结良缘,可是王爷公子却追逼丹妹,要按土司王法施行初夜权。王府家丁强掳新娘,追杀田虎。危急关头,丹妹为了让田虎一心制服王爷、战胜土司,自己舍身赴死、跳进油锅,化为照亮人心的天灯。土司的野蛮残暴和倒行逆施终于激起山民的强烈义愤,邬阳关发生兵变。各地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民众纷纷聚集万全洞、迫使土司头目投降官兵。内外交困之下,容美宣慰使田旻如走投无路、畏罪自缢,土司统治终于土崩瓦解,改土归流得以推行。
  • 风起南楚

    风起南楚

    莫家世代为国,不想功高盖主,突生变故被逼下嫁?我便弃夫出走突遭追杀?叫你有来无回本想只为自家筹谋不想搅入更大阴谋南楚风云起,看莫轻尘如何弄权于股掌之间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 我有万界强者传承

    我有万界强者传承

    秦玄穿越蛮荒世界,平凡十五年之后,获得了系统,外挂到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崛起于微末,一路碾压所有天骄妖孽,证道至尊,登临绝顶。
  • 火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火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火炮是基础的武器种类,我们学习弹药火炮的科学知识,就可以学得武器的有关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基础军事素质,也可以增强我们基本的军事科学知识。在成员众多的火炮大家族中,榴弹炮有特殊的地位。榴弹炮的初速比较小,射角比较大,最大可达75°左右。弹丸飞到目标区的落角也比较大,有较好的爆破和杀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