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70100000021

第21章 草部上品之上三(2)

《圖經》曰:《爾雅》云:菥蓂,大薺。郭璞云:似薺,細葉,俗呼之曰老薺。蘇恭亦云是大薺。又云:然菥蓂味辛,大薺味甘。陳藏器以大薺當是葶藶,非菥蓂,菥蓂大而褊,葶藶細而圓,二物殊也。而《爾雅》自有葶藶,謂之蕇。注云:實、葉皆似芥,一名狗薺,大抵二物皆薺類,故人多不能細分,乃爾致疑也。古今眼目方中多用之。崔元亮《海上方》療眼熱痛,泪不止,以菥蓂子一物,搗飾一為末,欲臥以銅箸點眼中,當有熱泪及惡物出,并去努肉。可三四十夜點之,甚佳。

《藥性論》云:菥蓂子,苦參為使。能治肝家積聚,眼目赤腫。

陶隱居云:今處處有之,是大薺子,俗用甚稀。

陳藏器云:菥蓂子,《本經》一名大薺。蘇引《爾雅》為注云:大薺。大薺即葶藶,非菥蓂也。菥蓂大而褊,葶藶細而圓。二物殊別也。

蓍實

秦州

味苦、酸,平,無毒。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先知。久服不饑,不老,輕身。生少室山谷。八月、九月採實,日暴乾。

《圖經》曰:今蔡州上蔡縣白龜祠傍,其生如蒿作叢,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莖,至多者三五十莖,生便條直,所以異於眾蒿也。秋後有花出於枝端,紅紫色,形如菊,八月、九月採實,日乾入藥。今醫家亦稀用。其莖為筮,以問鬼神知吉凶,故聖人贊之,謂之神物。《史記˙龜策傳》曰:龜千歲,乃遊於蓮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又其所生,獸無虎狼,蟲無毒螫。徐廣注曰:劉向云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莖。又褚先生云: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黃雲覆之。

《唐本》注云: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莖為筮。陶誤用楮實為之。《本經》云味苦,楮實味甘,其楮實移在木部也。

卷柏

兗州 海州

味辛、甘,溫、平、微寒,無毒。主五臟邪氣,女子陰中寒熱痛,癥瘕,血閉,絕子,止咳逆,治脫肛,散淋結,頭中風眩,痿蹶,強陰益精。久服輕身和顏色,令人好容體。一名萬歲,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交時。生常山山谷石間。五月、七月採,陰乾。

《圖經》曰:今關、陝、沂、兗諸州亦有之。宿根紫色多鬚。春生苗,似柏葉而細碎,拳攣如雞足,青黃色,高三五寸。無花、子,多生石上。五月、七月採,陰乾。去下近石有沙土處,用之。

《藥性論》云:卷柏,君。能治月經不通,尸疰鬼疰,腹痛,去百邪鬼魅。

陶隱居云:今出近道。叢生石土上,細葉似柏,卷屈狀如雞足,青黃色。用之,去下有沙土處。

《日華子》云:鎮心治邪,啼泣,除面皯,頭風,暖水臟。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膽龍

陸州山龍膽 襄州

龍膽味苦,寒、大寒,無毒。主骨間寒熱,驚耀,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除胃中伏熱,時節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一名陵游。生齊朐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採根,陰乾。貫眾為之使,惡防葵、地黃。

《圖經》曰:今近道亦有之。宿根黃白色,下抽根十餘本,大類牛膝。直上生苗,高尺餘。四月生葉,似柳葉而細,莖如小稍枝,七月開花如牽牛花,作鈴鐸形,青碧色。冬後結子,苗便枯。俗呼云草龍膽。湘中又有山龍膽草,味苦澀,此同類而別種也。古方治疸多用之。《集驗方》穀疸丸:苦參三兩,龍膽一兩,二物下篩,牛膽和丸,先食以麥飲服之。

陶隱居云:今出近道,吳興為勝。狀似牛膝,味甚苦,故以膽為名。今按《別本》注云:狀似龍葵,味苦如膽,因以為名。

《日華子》云:小豆為使。治客忤疳氣,熱病狂語及瘡疥,明目,止煩,益智,治健忘。

雷公云:採得後陰乾。欲使時,用銅刀切去髭土頭了,剉,於甘草湯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暴乾用。勿空腹餌之,令人溺不禁。

禹錫云:謹按《藥性論》云:龍膽,能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擁腫,治時疾,熱黃,口瘡。

《聖惠方》:治蛔蟲攻心如刺,吐水。龍膽一兩去頭,剉,水二盞,煮取一盞去滓。隔宿不食,平旦服。

《外臺秘要》:治卒下血不止。龍膽一虎口,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五服,差。

《肘後方》:治卒心痛。龍膽四兩,酒三升,煮取一升半,頓服。

白蒿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邪氣,風寒濕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饑。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生中山川澤。二月採。

《圖經》曰:白蒿,蓬蒿也。今所在有之。似青蒿而葉粗,上有白毛錯澀,從初生至枯,白於眾蒿,頗似細艾。三月採。此《爾雅》所謂蘩,皤蒿是也。疏云:蓬蒿,今白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一名游胡,北海人謂之旁勃,故《大戴禮˙夏小正》云:蘩,游胡。游胡,旁勃也。此草故人以為囗。唐˙孟詵亦云:生挼醋食。今人但食簍蒿,不復食此。或疑此蒿即。蔞蒿。

陶隱居云:蒿類甚多,而俗中不聞呼白蒿者,方藥家既不用,皆無復識之,所主療既殊,則應更加研訪。服食七禽散云:白兔食之,仙。與菴子同法耳。

孟詵云:白蒿,寒。春初此蒿前諸草生。搗汁去熱黃及心痛。其葉生挼,醋淹之為菹,甚益人。

白英

味甘,寒,無毒。主寒熱八疸,消渴,補中益氣。久服輕身延年。一名穀菜,一名白草。生益州山谷。春採葉,夏採莖,秋採花,冬採根。

陶隱居云:諸方藥不用。此乃有蔛菜,生水中,人蒸食之。此乃生山谷,當非是。又有白草,葉作羹飲,甚治勞,而不用根、華。益州乃有苦菜,土人專食之,皆充倦無病,疑或是此。

《唐本》注云:此鬼目草也。蔓生,葉似王瓜,小長而五椏。實圓,若龍葵子,生青,熟紫黑,煮汁飲,解勞。東人謂之白草。陶云白草,似識之而不的辨。

陳藏器云:白英,主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煮汁飲之。一名鬼目。《爾雅》云:符,鬼目。注:似葛,葉有毛,子赤如耳璫珠,若云子熟黑,誤矣。

紫芝

味甘,溫。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高夏山谷。六芝皆無毒,六月採。薯蕷為之使,得髮良,得麻子人、白瓜子、牡桂共益人,惡常山,畏扁青、茵陳蒿。

《藥性論》云:紫芝,使,畏髮。味甘,平,無毒。主能保神益壽。

陶隱居云:按郡縣無高夏名,恐是山名爾。此六芝,皆仙草之類,俗所稀見,族種甚多,形色壤異,并載《芝草圖》中。今俗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生,狀如木檽,名為紫芝。蓋止療痔,而不宜以合諸補丸藥也。凡得芝草,便正爾食之,無餘節度,故皆不云服法也。

《抱朴子》云: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而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又云:木芝者,松柏脂倫地,千歲化為茯苓,萬歲其上生小木,狀似蓮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視有光,持之甚滑,燒之不焦,帶之辟兵。

赤芝

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霍山。

陶隱居云:南嶽本是衡山,漢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則應生衡山也。

黑芝

味鹹,平。主癃,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玄芝。生常山。

《唐本》注云:五芝,《經》云:皆以五色生於五嶽,諸方所獻,白芝未必華山,黑芝又非常嶽。且芝多黃、白,稀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類。但芝自難得,縱獲一二,豈得終久服耶。

青芝

味酸,平。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不忘強志。一名龍芝。生泰山。

黃芝

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忠信和樂。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生嵩山。

白芝

味辛,平。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生華山。

兜木香

燒去惡氣,除病疫。漢武帝故事,西王母降,上燒兜木香末。兜木香,兜渠國所獻,如大豆,塗宮門,香聞百里。關中大疾疫,死者相枕,燒此香疫則止,內傳云:死者皆起,此則靈香,非中國所致,標其功用,為眾草之首焉。

無風獨搖草

帶之使夫婦相愛。生嶺南。頭如彈子,尾若烏尾,兩片開合,見人自動,故曰獨搖草。

《海藥》云:謹按《廣志》云:生嶺南。又云:生大秦國。性溫、平,無毒。主頭面遊風,遍身癢。煮汁淋蘸。陶朱術云:五月五日採,諸山野往往亦有之。

羊不吃草

味苦、辛,溫,無毒。主一切風血,補益,攻諸病。煮之,亦浸酒。生蜀川山谷。葉細長,在諸草中羊不吃者是。

仙人草

主小兒酢瘡。煮湯浴,亦搗傅之。酢瘡,頭小,大硬。小者,此瘡或有不因藥而自瘥者。當丹毒入腹必危,可預飲冷藥以防之,兼用此草洗瘡。亦明目,去膚醫,按汁滴目中。生階庭間。高二三寸,葉細有薦齒,似離鬲草,北地不生也。

千里及

味苦,平,小毒。主天下疫氣,結黃,瘧瘴,蟲毒。煮服之吐下,亦搗傅瘡,蟲、蛇、犬等咬處。藤生,道旁籬落間有之,葉細厚,宣湖間有之。

錢葛

味甘,溫,無毒。主一切風,血氣羸弱,令人性健。久服風緩及偏風并正。生山南峽中。葉似枸杞,根如葛,黑色也。

甜藤

味甘,寒,無毒。去熱煩,解毒,調中氣,令人肥健。又主剝馬血毒入肉,狂犬,牛馬熱黃。搗絞取汁,和米粉作糗餌,食之甜美,止泄,搗葉汁傅蛇咬瘡。生江南山林下,蔓如葛。  又有小葉尖長,氣辛臭,搗傅小兒腹,除痞滿閃癖。

地楊梅

味辛,平,無毒。主赤白痢。取莖、子煎服。生江東溫濕地。四五月有子似楊梅,苗如蓑草也。

天竺乾薑

味辛,溫,無毒。主冷氣寒中,宿食不消,腹脹下痢,腰背疼,痃癖氣塊,惡血積聚。生婆羅門國,似薑小黃。一名胡乾薑。

同类推荐
  • 佛说迦叶禁戒经

    佛说迦叶禁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眼病二首

    眼病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陵望汉江

    金陵望汉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物蒙求

    名物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星陀罗尼经

    宝星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将揭开海洋是怎么诞生的,海洋是什么样子,海洋里有什么,人们怎么去探索海洋、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串成一线,回答青少年未知的海洋知识。读完《掀开大洋的盖头来》,您会对海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您会发现,海洋科技领域将成为广大青少年报效祖国的用武之地。在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祖国新的海洋事业正在等待着千百万有志青少年投身其中。
  • 南风过境

    南风过境

    一次饭局,傅希境偶遇五年前不告而别的女友季南风,他执意认为南风就是其旧日恋人赵西贝,遭到南风矢口否认,却丝毫不能打消傅希境的疑虑。在傅希境的步步紧逼下,南风的防守节节败退,那段刻意被她遗忘的往事也渐渐浮出水面——七年前,南风父亲的建筑公司与傅希境合作,出了严重事故,父亲受刺激病重。而能挽救季父心血所筑就的公司的人只有傅希境。南风多次想要见他以求助,却屡屡失败,最终父亲在医院自杀身亡。之后,南风化名赵西贝,带着不为人知的目的和仇恨接近傅希境,一年的时光,她一步步走进他的心,却也免不了自己泥足深陷。五年后,命运转了一个圈,他们再次相逢,一切又回到原点。因着往事难诉,南风只想逃离,傅希境却穷追不舍。
  • 快穿之我的‘系统’老公

    快穿之我的‘系统’老公

    前世无缘,今世来续。今生,闺蜜抢她男朋友,这个脚踏两只船的渣男,她不要了;同窗四年的姐妹情,从此是路人,只怪她识人不清;但是,闺蜜抢她曲谱,那是她的心血,她,不能忍!害她成为植物人,从此被系统绑定,穿越不同世界,开启任务之旅:女汉子VS撒娇男;霸道青梅VS温软竹马;‘快’小姐VS‘慢’先生……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以为这一路太过孤单与辛苦,还好,有你陪在我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离事

    离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山俏姐妹

    茶山俏姐妹

    车祸,穿越。一家五口,几亩茶田,生活困苦。娘亲多病,父亲憨厚,弟弟可爱,妹妹能干;而她——是个忤逆不孝,好吃懒做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家人神色各异,她淡定自若;自立自强,发家致富;可是这个妹子实在是太固执了,打死都不相信她的改变;居然将她要发家致富的想法当成败家散财?!日子长了,能干的妹妹终于对她诧异;包起头巾一起来采茶,她兴奋过了头,唱了一嗓子茶山情歌——咳咳,她是唱歌,为什么真的引来了“砍柴的少年郎”!?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日月琴仙

    日月琴仙

    伯牙的音乐响彻世界,为了一切的灵魂创造了日月琴仙,承载着他的灵魂的她们,在一次次的努力中成长,琴声到底意味着什么……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地球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