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70100000043

第43章 草部下品之上一(2)

陶隱居云:此即附子邊角之大者脫取之。昔時不用,比來醫家以療腳氣多驗。凡此三建,俗中乃是同根,而《本經》分生三處,當各有所宜故也。方云:少室天雄,朗陵烏頭,皆稱本土。今則無別矣。少室山連嵩高,朗陵縣屬豫州汝南郡,今在北國。

《唐本》注云:側子,只是烏頭下必共附子、天雄同生。小者側子,與附子皆非正生,謂從烏頭傍出也。以小者為側子,大者為附子。今稱附子角為側子,理必不然。若當陽已下,江左及山南嵩高、齊、魯間,附子時復有角,如大豆許。夔州已上劍南所出者,附子之角,曾微黍粟,持此為用,誠亦難充。比來京下,皆用細附子有效,未嘗取角。若然,方須八角附子,應言八角側子,言取角用,不近人情也。

禹錫等按:《蜀本》注云:昔多不用,今以療腳氣甚效。按陶云側子即附子邊角之大者,削取之。蘇云只是烏頭下共附子同生。小者為側子,大者為附子。殊無證據。但云附子角小如黍粟,難充於用,故有此說。今據附子邊,果有角大如棗核及檳榔已來者,形狀亦自是一顆,仍不小。則是烏頭傍出附子,附子傍出側子,理亦明矣。陶云:初生形似烏鳥頭,故謂之烏頭,兩歧者如烏鳥口,故名烏喙,細而長,乃至三四寸者為天雄,根傍如芋散生者名附子,傍連生者名側子,五物同出而異名。苗高二尺許,葉似石龍芮及艾,其花紫赤,其實紫黑。今以龍州、綿州者為佳。作之法:以生熟湯浸半日、勿令滅氣出。以白灰裛之,數易使乾。又法:以米粥及糟麯等,并不及前法。

《吳氏》云:側子,一名莨。神農、岐伯:有大毒。八月採,陰乾。是附子角之大者,畏惡與附子同。

《藥性論》云:側子,使。能治冷風濕痺,大風筋骨孿急。

《圖經》曰:烏頭、烏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側子,生犍為山谷及廣漢,今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種所產,其種出於龍州。種之法:冬至前,先將肥腴陸田耕五七遍,以豬糞糞之,然後布種,逐月耕籽,至次年八月後方成。其苗高三四尺已來,莖作四稜,葉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實小紫黑色,如桑椹。本只種附子一物,至成熟後有此四物,收時一處造釀方成。釀之法:先於六月內,踏造大、小麥麯,至收採前半月,預先用大麥煮成粥,後將上件麯造醋,候熱淋去糟。其醋不用大酸,酸則以水解之。便將所收附子等去根須,於新潔瓮內淹浸七日,每日攪一遍,日足撈出,以彌疏篩操之,後向慢風日中曬之百十日,以透乾為度。若猛日曬,則皺而皮不附肉。其長三二寸者,為天雄,割削附子傍尖牙角為側子,附子之絕小者亦名為側子。元種者,母為烏頭,其餘大、小皆為附子,以八角者為上。如方藥要用,須炮令裂,去皮臍使之。綿州彰明縣多種之,惟赤水一鄉者最佳。然收採時月與《本經》所說不同。蓋今時所種如此。其內地所出者,與此殊別,今亦稀用。謹按《本經》冬採為附子,春採為烏頭。而《廣雅》云:奚毒,附子也。一歲為萴與側同子,二歲為烏喙,三歲為附子,四歲為烏頭,五歲為天雄。今一年種之,便有五物也,豈今人種蒔之法,用力倍至,故爾繁盛也。雖然藥力當緩,於歲久者耳。崔氏治寒疝心腹脅引痛,諸藥不可近者,蜜煎烏頭主之。以烏頭五枚大者,去芒角及皮,四破,以白蜜一斤,煎令透潤,取出焙乾,搗篩,又以熟蜜丸如梧桐子大,冷鹽湯吞二十圓,永除。又法:用煎烏頭蜜汁,以桂枝湯五合解之。飲三合不知,加五合。其知者如醉,以為中病。《續傳信方》:治陰毒傷寒,煩躁,迷悶不主悟人,急者用大附子一個,可半兩者,立劈作四片,生薑一大塊,立劈作三片,如中指長,糯米一撮,三味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滓,如人體溫,頓服,厚衣覆之。或汗出,或不出,候心神定,別服水解散,太白通關散之類。不得與冷水,如渴,更將滓煎與吃。今人多用有效,故詳著之。

陳藏器云:側子,冷酒調服,治遍身風疹。

雷公云:側子,只是附子傍有小顆。附子,如棗核者是,宜生用。治風疹神妙也。木鱉子,只是諸喙附雄烏側中毗槵者,號曰木鱉子,不入藥用。若服之,令人喪目。

半夏

齊州

味辛,平,生微寒、熟溫,有毒。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咽喉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湯洗令滑盡。一名守田,一名地文,一名水玉,一名示姑。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採根,暴乾。射干為之使,惡皂莢,畏雄黃、生薑、乾薑、秦皮、龜甲,反烏頭。

陶隱居云:槐里屬扶風,今第一出青州,吳中亦有。以肉白者為佳,不厭陳久,用之皆先湯洗十許過,令滑盡,不爾,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須生薑者,亦以制其毒故也。

《唐本》注云:半夏,所在皆有,生平澤中者,名羊眼半夏,圓白為勝,然江南者大,乃徑寸,南人特重之,頃來互用,功狀殊異。問南人,說苗乃是由跋,陶注云:虎掌極似半夏,注:由跋乃說鳶尾,於此注中似說由跋,二事混淆,陶終不識。

禹錫等按:《蜀本》云:熟可以下痰。又《圖經》云:苗一莖,莖端三葉,有二根相重,上小下大,五月採則虛小,八月採則實大。採得當以灰裛二日,湯洗暴乾之。

《藥性論》云:半夏,使,忌羊血、海藻、飴糖,柴胡為之使,有大毒。湯淋十遍去涎方盡,其毒以生薑等分制而用之。能消痰涎,開胃健脾,止嘔吐,去胸中痰滿,下肺氣,主咳結。新生,磨塗癰腫不消,能除瘤癭氣。虛如有痰氣,加而用之。

《日華子》云:味囗、辛。治吐食反胃,霍亂轉筋,腸腹冷,痰瘧。

《圖經》曰: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處有之,以齊州者為佳。二月生苗一莖,莖端出三葉,淺綠色,頗似竹葉而光,江南者葉似芍藥葉。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黃肉白。五月、八月內採根,以灰裛二日,湯洗暴乾。一云五月採者虛小,八月採者實大。然以圓白,陳久者為佳。其平澤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又由跋絕類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許,根如雞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亂。半夏主胃冷嘔噦,方藥之最要。張仲景治反胃嘔吐,大半夏湯:半夏三升,人參三兩,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和,揚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三升半,溫服一升,日再。亦治膈間支飲。又主嘔吐,穀不得下,眩悸。半夏加茯苓湯: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切,以水七升,煎取一升,溫服之。又主心下悸。半夏麻黃圓:二物等分,末,蜜丸,大如小豆。每服三丸,日三服。其餘主寒厥赤丸,四逆嘔吐。附子梗米湯及傷寒方:用半夏一升,洗去滑,焙乾,搗末,小麥麵一升,合和,以水溲令熟,和如彈丸,以水煮令麵熟則藥成。初吞四五枚,日二,稍稍增至十五枚,旋煮旋服,覺疾減,欲更重合亦佳。禁食餳與羊肉。

雷公云:凡使,勿誤用傍囗子,真似半夏,只是咬著微酸,不入藥用。若修事,半夏四兩,白芥子末二兩,頭醋六兩,二味攪令濁,將半夏投於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爭,令人氣逆,肝氣怒滿。

《聖惠方》:治時氣,嘔逆不下食。用半夏半兩,浸洗七遍去滑,生薑一兩同剉碎,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二服,不計時候溫服。又方:治蝎瘻五孔皆通。半夏一分為末,以水調傅之。

《經驗後方》:正胃。半夏二兩,天南星二兩,右以為末,用水五升,入罈子內,與藥攪勻,浸一宿,去清水,焙乾,重研令細。每服水二盞,藥末二錢,薑三片,同煎至六分,溫服,至五服效。

《斗門方》:治胸膈壅滯,去痰開胃。用半夏淨洗焙乾,搗羅為末,以生薑自然汁和為餅子,用濕紙裹,於慢火煨令香熟。水兩盞,用餅子一塊如彈丸大,入鹽半錢,煎取一盞,溫服。能去胸膈壅逆,大壓痰毒及治酒食所傷,其功極驗。

《簡要濟眾》:治久積冷,不下食,嘔吐不止,冷在胃中。半夏五兩,洗過為末,每服三錢,白麵一兩,以水和搜,切作棋子,水煮麵熟為度。用生薑、醋和調服之。

《古今錄驗》:治喉痺。半夏末方寸匕,雞子一枚頭開竅子,去內黃白,盛淳苦酒令小滿,內半夏末著中,攪和雞子內,以鐶子坐之,於炭上煎,藥成置杯中,稍暖咽之。

錢相公《筐中方》:治竭螫人,取半夏以水研塗之,立止。

《梅師方》:治傷寒病啘不止。半夏熟洗乾末之,生薑湯服一錢匕。

《子母秘錄》:治小兒腹脹。半夏少許洗,搗末,酒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二丸,生薑湯吞下。不差,加之,日再服。又若以火炮之為末,貼臍亦佳。又方:治五絕。一曰自縊,二曰牆壓,三曰溺水,四曰魘魅,五曰產乳。凡五絕,皆以半夏一兩,搗篩為末,丸如大豆,內鼻孔中即愈。此是扁鵲法。

《御藥院》:治膈壅風痰。半夏不計多少,酸漿浸一宿,溫湯洗五七遍,去惡氣,日中曬乾,搗為末,漿水搜餅子,日中乾之,再為末。每入生腦子一錢,研勻,以漿水濃腳丸雞頭大。紗袋盛,通風處陰乾。每一丸,以好茶或薄荷湯下。

紫虛元君《南嶽夫人內傳》:治卒死。半夏末如大豆許,吹入鼻中。

《衍義》曰:半夏,今人知去痰,不言益脾,蓋能分水故也。脾惡濕,濕則濡而困,困則不能制水。《經》曰:水勝則瀉。一男子夜數如廁,或教以生薑一兩碎之,半夏湯洗,與大棗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燒為熟水,時時呷,數日已。

虎掌

黃州 江州

味苦,溫、微寒,有大毒。主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除陰下濕,風眩。生漢中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採,陰乾。蜀漆為之使,惡莽草。

陶隱居云:近道亦有。形似半夏,但皆大,四邊有子如虎掌。今用多破之或三四片爾。方藥亦不正用也。

《唐本》注云:此藥是由跋宿者。其苗一莖,莖頭一葉,枝丫音鴉脥古協切莖。根大者如拳,小者如雞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圓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其由跋是新根,猶大於半夏二三倍,但四畔無子牙爾。陶云:虎掌似半夏,即由來以由跋為半夏,釋由跋苗,全說鳶尾南人至今猶用由跋為半夏也。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曰:其莖端有八九葉,花生莖間。根周圍有牙,然若獸掌也。

《吳氏》云:虎掌,神農、雷公:苦,無毒。岐伯、桐君:辛,有毒。立秋,九月採。

《藥性論》云:虎掌,使,味甘。不入湯服,能治風眩目轉,主疝瘕腸痛,主傷寒時疾,強陰。

《圖經》曰:虎掌,生漢中山谷及冤句,今河北州郡亦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漸長大似半夏而扁,累年者,其根圓如寸,大者如雞卵。周回生圓牙二三枚,或五六枚。三四月生苗,高尺餘。獨莖上有葉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圓。一窠生七八莖,時出一莖作穗,直上如鼠尾。中生一葉如匙,裹莖作房,傍開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結實如麻子大,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九月苗殘取根,以湯入器中,漬五七日,湯冷乃易。日換三四遍,洗去涎,暴乾用之。或再火炮。今冀州人菜園中種之,亦呼為天南星。江州有一種草,葉大如掌,面青背紫,四畔有芽如虎掌,生三五葉如一本,冬青,治心痛寒熱積氣,不結花實,與此名同,故附見之。

由跋

主毒腫結熱。

陶隱居云:本出始興,今都下亦種之。狀如烏翣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苦酒摩塗腫,亦效。不入餘藥。

《唐本》注云:由跋根,尋陶所注,乃是鳶尾根,即鳶頭也。由跋,今南人以為半夏,頓爾乖越,非惟不識半夏,亦不知由跋與鳶尾。

今按:陳藏器《本草》云:半夏高三尺,生澤中熟地,根如小指,正員,所謂羊眼半夏也。由跋苗高一二尺,似苣蒻,根如雞卵,生林下,所謂由跋也。

禹錫等按:《蜀本圖經》云:春抽一莖,莖端直八九葉,根圓扁而肉白也。

《圖經》曰:文具半夏條下。

鳶尾

味苦,平,有毒,主蠱毒邪氣,鬼疰諸毒,破癥瘕積聚,大水,下三蟲,療頭眩,殺鬼魅。一名烏園。生九疑山谷。五月釆。

陶隱居云:方家云是射干苗,無鳶尾之名。主療亦異,當別一種物。方亦有用鳶頭者,即應是其根,療體相似,而本草不顯之。

《唐本》注云:此草葉似射干而闊短,不抽長莖,花紫碧色。根似高良薑,皮黃肉白,有小毒。嚼之戟人咽喉,與射干全別。人家亦種,所在有之。射干花紅,抽莖長,根黃有臼。今陶云由跋,正說鳶尾根莖。

禹錫等按:《蜀本》云:此草名鳶尾,根名鳶頭,亦謂之鳶根。又《圖經》:葉似射干,布地生。黑根似高良薑而節大,數個相連。今所在皆有。九月、十月採根,日乾。

陳藏器云:鳶尾,主飛尸,游蠱著喉中,氣欲絕者。以根削去皮,內喉中,摩病處,令血出為佳。

大黃將軍

蜀州

味苦,寒、大寒,無毒。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穀,調中化食,安和五臟,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諸老血留結。一名黃良。生河西山谷及隴西。二月、八月採根,火乾。得芍藥、黃芩、牡蠣、細辛、茯苓療驚恚怒,心下悸氣。得消石、紫石英、桃人療女子血閉。黃芩為之使,無所畏。

同类推荐
  • 华严感应缘起传

    华严感应缘起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倪文僖集

    倪文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僧南游

    送僧南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三元赐福敖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太上三元赐福敖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inancier

    The Financ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颜神今天上热搜了吗

    颜神今天上热搜了吗

    【双洁1Ⅴ1女扮男装+娱乐圈+电竞】作为娱乐圈颜值担当,演技并存的影帝,颜暮是无数粉丝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是永不落幕的深夜星辰。她从未跌落过神坛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陷于人品。某天一条消息刷爆娱乐圈,女友粉暴风雨般的哭泣记者看着眼前温润如玉的少年问:“你第一眼对他是什么印象?”“痞里痞气的,一见面就拽我衣领。”
  •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进行理性规划和管理,并用心去经营。《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站在人生的基准线上,从人生定位、调整心态、选择放弃、失败挫折、珍惜时间等方面入手,深刻而细致地为你解读人生的主宰,成败的关键,让你在振奋人心的阅读中给自己一个清楚而准确的定位。
  •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朝羽霞雀重生恋

    朝羽霞雀重生恋

    我想陪你一起看朝霞!霞映碧波艳阳天,心映朝夕诉情肠。 “哪怕我不知道我这句话从何而来,我也依旧希望那深入骨髓的爱会持续永久……”“她很像她,她就是她,颜雀、颜雀、颜雀、颜雀颜雀……”
  • 我家相公是只鬼

    我家相公是只鬼

    只不过过了一个平平无奇的生日,收了一份意外的礼物,这个世界在楚叶的眼中,便换了一种打开方式。还多了一个死活要做自己相公的鬼。excuseme,让我缓缓。。。。。。
  • 清风拂叶落凝云

    清风拂叶落凝云

    这是一部极不正经的穿越言情(略带极不靠谱的推理)。人前,女扮男装却被一眼认出的大理寺少卿叶熙:“你以为这些只有你经历过吗?你以为这就可以成为你杀人的理由了吗!”人后,叶熙:“哟您啥事?王爷,咱可没啥关系吧?别介啊臣错了。”人前,多重神秘身份的摄政王风烈染:“滚。”人后,风烈染:“熙熙不要嘛~”因为案件相遇,因为案件,开启了他们的故事。(推理非专业,努力学习ing,求不嫌弃)
  • 我的空间之匙

    我的空间之匙

    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万界之门。神秘莫测的修仙世界,万族林立,弱肉强食。原始狂野的远古世界,古兽横行,吞天噬地。奇寒荒冷的冰原大地,邪恶古老的深渊地界……。当有一天,陆晨无意中打开了那扇通向未知的大门后,这个世界,开始走向未知……
  • 蒲宁文集·长篇小说卷

    蒲宁文集·长篇小说卷

    收录了蒲宁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这是蒲宁的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27年至1933年,历时七年之久。这部小说以主人公阿尔谢尼耶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着重表“我”对大自然、故乡、亲情、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心路历程。
  • 蓝金令

    蓝金令

    铁、铜、银、赤金、暗金、白金、紫金、金、蓝金,重生一世的灵魂,再次走上那条从前走过的旧路,登上天梯,可知蓝金之后,还有终极。
  • 我是一匹黑马

    我是一匹黑马

    我是一个学习不好名不经传的小子,却因在自家花生地捡了一个盒子,从此改变了生活,人生就变得开挂一样,从学渣到学霸,从而走上人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