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9200000005

第5章 台湾纪略(附澎湖)

形势

台湾,为海中孤岛。地在东隅,形似弯弓。中为台湾市;市以外皆海。由上而北,至淡水鸡笼城界,与福建相近;其东,则大琉球也,离湾稍远。由下而南,至加洛堂、郎桥止;其西,则小琉球也,与东港相对。由中而入,一望平原三十余里;层峦耸翠,树木蓊茂,即台湾澳之所也。而澳外复有沙堤,名为昆身。自大昆身至七昆身止,起伏相生,状如龙蛇。复有北线尾、鹿耳门,为台湾之门户;大线头、海翁窟,为台城之外障。舡之往来由鹿耳,今设官盘验。

沿革

先是,北线尾日本番来此搭寮经商,盗贼台没于其间,为沿海之患。后红毛(乃荷兰种)由咖囗〈口留〉吧来,假其地于日本,遂奄为己有。筑平安、赤嵌二城,倚夹板舡为援战;而各社土酋听其约束。设市于安平镇城外,与商贾贸易。

至壬辰年,土民郭怀一反;西王氏召土番擒之,戮于赤嵌城。民被土番仇杀,渐以消索。盖至此,归红毛已三十余年矣。

辛丑年,伪郑成功败自长江归,漂泊无所。土人勾之往,乃发大小船千余号,遣何斌引港,由鹿耳门入,潮水忽添数尺。红毛战败,逃入镇城,坚闭不台。郑兵沿山围之累月,柴蔬不得入,又乏外援,红毛突围遁归。

成功因改台湾为伪东都,设一府二县;伪立府尹及天兴、万年二县。壬寅年五月,成功卒。提督马信立其胞弟世袭,改号护理。癸卯年,成功之子郑经自厦门来,与世袭争国。世袭兵屈退归,经遂嗣位。后经至厦,委翁天佑为转运使,任国政。于是兴市肆、筑庙宇,新街、横街,皆其首建也。癸卯年,厦门败,经由铜山入湾;改东都为东宁省,前后招纳内地兵民眷口以实之。甲寅〔年〕,经兵入漳、泉,委陈永华为咨议参军,留守国政。丁巳年,兵溃,经守厦门;复令刘国轩攻开海澄县。旋为大兵恢复,郑兵溃去十有八九。遣刘国轩调残兵,守澎湖;派殷户台粮,抽壮民为兵,致民心离散,士卒丧气。辛酉年,经预立其庶子郑钦为监国,退闲于洲仔尾,筑游观之地:峻宇雕墙、茂林嘉卉,极岛中之华丽;不理政务,嬉游为乐。未几,经卒。众惮钦之严,迫之缢死。钦妻陈氏(即永华之女),亦登台自缢。遂立郑克塽为主;年幼,政台多门。

福建总督姚启圣侦知之,密请南征。先行秘札(原刊「刘兴」)傅为霖,约为内应;事泄,为霖被戮。伪续顺公沈瑞以谗诛,瑞妻郑氏(为礼官郑斌之女)亦自尽。朝廷允姚总督之奏,命靖海将军侯施琅为提督,与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讨之。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六月十四日,大师由铜山开驾。十五日,兵入八罩湾。十六日,进澎湖;大战竟日,胜负未决。十七日,舟停八罩湾;十八日,进取虎井、桶盘屿,克之。十九日,将军乘小舟暗渡海中,亲观营垒;遥见澎湖妈祖台屿上下炮城三座、风柜尾一座,四角山炮城一座、鸡笼山炮台一座、东西巅炮台一列四座、西南内外堑西屿头一列炮台四座、牛心湾炮台一座,沿海之处小船可以登岸者,尽设短墙、置炮石,连遶三十余里,海兵星罗碁布。将军决策,遂于二十一日誓师,二十二日分兵进剿。左师直入鸡笼山,右师直入牛心澳。中权分为八阵,每阵三迭;将军居中调度,将左者兴化镇吴英、金门镇陈龙、铜山镇陈昌,将右者平阳镇朱天贵、海坛镇林贤、厦门镇杨嘉瑞、提标中营罗士珍。旌旗蔽空,舳鲈千里。自辰至申,戮力夹攻,击沉烦船八只、烧鸟船二十六只,其余奔散无迹。平阳镇朱天贵阵亡,海兵死伤无算,遂下澎湖。刘国轩知事不可为,劝克塽缮表归诚,乃赍印八颗,又延平王金印一颗,辅政公、武平侯、忠诚伯、武卫将军等银印四颗,稽首归顺。时明宗室宁靖王朱术桂向依郑氏,台湾破,阖室自缢,妻妾俱殉。先是,澎湖最险,难以泊舟。至是,水神效灵,九日海不扬波,麓涌甘泉,大师直抵台湾。七月初三日,将军飞章奏捷。八月初二日,扬旗入湾;文武官僚薙发迎师。兵不血刃,台湾已归我版图矣。

建置

大师底定台湾,设分巡道一员,领一府三县。台湾县居中,辖四坊十五里九街六乡。南为凤山县,自台湾府起、至沙码碕头止,共五百三十里,辖六里十四乡三十余社。过沙码碕头山之背,为吕宋开洋处。其余则土番负固,稀到城市,今土官加老师统之。北为诸罗县,自台湾府起、至鸡笼城止,共五千三百三十里,辖四里十四乡四大社,人众力役尤多。其余二十四社,至鸡笼城而界尽。过此则无路可行,亦无湾可泊。用小艇涉海,犹有十日之程,至直脚宣前面,则人迹不到矣。

商人所常泊之社,曰大武咙、倒咯嘓、诸罗山、打猫社、他里务、东螺、猴闷、西螺、南社、麻支干、二林、三林、猫罗社、大武郡、半线、马芝林、阿束、竹堑等社。

山川

南路之山,曰大冈山;在台湾之东南三十里。状如覆舟,天阴埋影,晴霁则见。上有仙人迹,铁猫儿椗、龙耳瓮在焉。相传国有大事,此山必先鸣。又有小冈山、观音山、凤山、赤山、打狗山、半屏山、龟山、凹底山,皆在海滨,突起平地。若阿猴林,则大树蔽天,材木于是乎台。北路之山,曰木冈、曰里沙放种、买猪来种、半线、阿里、鸡笼。而金山则在鸡笼山山朝溪后。中产精金,番人拾在手,霹雳随起。下溪中,沙金如屑,水极冷;取之者从高而望,捧沙疾行,少迟立冻死。奇冷山,即奇岭社之山,高百丈;台湾最暖,此山独积雪,至春杪不化。玉山(原文「田」字)在野番中,月夜仰视,其色晶莹如玉。

南路、北路溪港甚多,四通五达。中路离台湾县八里,曰鲫鱼潭;采捕之利,足供军需。计由台湾府起、至淡水止,溪凡十八重;皆发源于山,以海为归云。

沙线、礁屿

南港口有长沙线,自南港口起、至淡水海外止,不知其几千里。北线尾与安平镇城相连,与赤嵌城相对;复有大线头、海翁崛,为台湾之外障。鹿耳门与北线尾相连,船只台入之处;是台湾之大门户也。

上淡水城对面有两石双峙海中,谓之石门。淡水城海中有两石双起插天,谓之旗竿石。又有圭礁屿,船遇之则碎。

城郭

安平镇城,在一昆身之上。东抵湾街渡头,西畔沙坡抵大海;南至二昆身,北有海门,原红毛夹板船台入之处。按一昆身周围四、五里,红毛筑城,用大砖、桐油灰共捣而成。城基入地丈余,深广亦一、二丈。城墙各垛,俱用铁钉钉之。方圆一里,坚固不坏。东畔设屋宇市肆,听民贸易。城内屈曲如楼台上下。井泉咸淡不一;另有一井仅小孔,桶不能入,水从壁上流下。其西南畔一带原系沙墩,红毛载石坚筑,水冲不崩。

赤嵌城,亦系红毛所筑。在台湾海边,与安平镇相向。其城方圆不过半里。

鸡笼,淡水小城也。红毛筑之,以防海剽。利于南风,不利于北风。

户役、赋税

户口,自郑成功开辟二十余年,漳、泉之民逋逃其中,稍称沃野。自大兵吊伐,人多归籍。今供徭(原刊「猺」字)役者,半属辖内之三十四社。若新附诸番,尚费司牧之抚循,未可征其力役也。

台湾皆属沙堤,地力最薄。通府额派地丁银共一万四千八百八十二两八钱二分零;税饷在外。台湾县粮,额银五千二百三十四两二钱七分零;凤山县粮,额银一千二百五十九两二钱六分零;诸罗县粮,额银八千三百九十八两二钱八分零。

学校、选举

台湾归顺后,天子思磨钝振瞶,乃设岁、科二试以鼓励之。每试府学入泮二十名;补饩五名至二十名,饩额满止;增亦如之。县学入泮十二名;补饩三名至十名,饩额满止;增亦如之。自康熙丁卯年始,其廪、增全额,俟人文盛日具题照内地例补足。

提督军务侯张公云翼,念海岛文教不可不鼓舞,以开功名之路。特疏题准自丁卯年起,于福建乡试正额外另广一名,以待台湾之士。俟九年学成日,始与内地棘闱同较;故苏峨得登丁卯榜、邑星灿得登庚午榜、林逢秋得登庚午武榜。文明先声,庶其在兹。今道、府设立社学,教诲番童,渐有彬彬文学之风矣。

兵防

台湾总兵,统兵一万。共分十营:安平镇三营、澎湖协镇二营、南北二营、左右中三营。

津梁

台湾无石,所有桥梁皆砖草砌成;溪流水急,冲而易坏。如大桥头、乌鬼桥、铁线桥,今皆无存。独有岭后一桥,在东安之界。

自台湾至安平镇相去仅五里许,顺风则时刻可到,风逆则半日难登。湾之津头水浅,用牛车载人下船;镇之澳头浅处,则易小舟登岸。其余各港,船可沿溪而入。

天时

天气与中土殊,雪霜绝少,人不挟纩。三春常晴;至于霪雨,每在秋令。台飓时起,土人谓正、二、三、四月起者为囗〈风贝〉,五、六、七、八月起者为台。台甚于飓,而飓急于台。将至时,先视所至之气如虹如雾,则预为之防。凡遇风雨将作,海必先吼如雷,昼夜不息;旬日乃平。

地理

南北二路,满涂蓬蒿,溪急水涨。但幸沙坡坦平,车可连轨而行。

地多震动,水浮石稀,土不坚实;故种植五谷虽与中土同,而一年唯秋季一收。阻饥之患所不能免,幸有薯芋之类足以果腹。

风俗

弹丸外区,为逋逃渊薮。近地多漳、泉人,外多系土番。其人顽蠢,无姓氏,无祖先祭祀;自父母而外,无伯叔、甥舅之称。不知历日,亦不自知其庚甲。性好杀人,截其头洗剔之,粘以铜锡箔,供于家。男女皆跣足,不穿下衣,上着短衫,以幅布围其下。番妇用青布裹胫,多带花草。男子约十四、五岁时,编藤围腰,束之使小;故射飞逐走,速于奔马。发少长,即断去其半,以草縳之;齿用生刍染黑;人各穿耳孔,其大可容象子,以木环贯其中;身有记刺,好事者遍刺其文,则红毛字也。手带镯头,或金银、或铜锡,多者至数十双;且有以鸟翅垂肩、以贝悬项而相夸为美观者。

俗重生女,不重生男;男则台赘于人,女则纳婿于家。婚嫁时,女入廨中,男在外吹口琴,女台与合;当意者,告于父母,置酒席邀饮同社之人,即为配偶。凡耕作,皆妇人;夫反在家待哺。夫妇不合,不论有无生育,往往互相交易。暑月,男女皆裸体对坐。淫欲之事,长则避;幼若弟妹子女,略不羞避。

妇甫生产,同婴儿以冷水浴之。疾病不知医,辄浴于河;言大士置药水中济度诸番云。冬月,亦入水澡浴以为快。

人死,结采于门。所有器皿衣服,与生人均分;死者所应得之分,同其尸埋于床下。三日后会集同社,将死者取台灌以酒,然后深葬;葬不用棺椁。移居,仍取台再埋。

番屋,高地四、五尺。深狭如舟形,前后无所间,梁柱皆画五采。时刻扫,地无点尘。屋后多植椰树、修竹,暑气不能入。

家无被褥,以衣覆体。

无厨灶,以三足架架锅于地。粥则环向锅前,用椰瓢酒汲食;饭则各以手团之而食。米随用随捣。凡榖粟、衣服皆贮于葫芦瓠中。人好饮,取米置口中嚼烂,藏于竹筒;不数日而酒熟。客至,台以相敬;必先尝而后进。

台入皆乘牛车。遇山路陡绝,则循藤而过;遇溪路深阔,则跳石而过。凡传递文书,两手系铃摇之,其走如飞。

所用标枪长五尺许,取物于百步之内,发无不中。弓则用竹为之,以麻为弦;矢则长锐,无翎毛。

其耕田,以草生为准;秋成日,谓之一年。

更深入山中,其人状如猿猱,长不满三尺。见人,则升树杪;人欲擒之,则张弩相向。亦有凿穴而居,类太古之民者。

土官有正、有副,大社至六、七人,小社三、四人。随其支派,各分公廨;有事咸集于廨以听议,小番皆宿外供役。

有能书红毛字者,谓之教册。凡台入数,皆经其手;削鹅管濡墨横书,自左至右,非直行也。

物产

鸟之属,有鸦、鹭、鸂鶒、鸳鸯、杜鹃、班鸠、瓦雀、鹡鸰等类。鸿雁、燕、莺,有而希见;鹊与鹧鸪,则其所绝无者。

山无虎,但有豹,亦不噬人。故鹿、麇、獐、麂之属成群遍野,莫为之害。野牛最蕃滋,设栅栏围之,有典牧之官董其数;农夫乏牛者,禀命于官而取之。至老而无力,则纵之去。

泽中有大龟,时游水滨;人取而食之。

果之美者,檨为最。状如猪肾,味甘冽,可敌荔枝;越宿即烂,故难到远地。次莫若波罗密、梨仔茇(原刊「芨」字)、王梨、芭蕉子、石榴、橘、柚、椰、槟榔、甘马弼等类。各方共产荔枝,龙眼则间有之。

花莫如四季锦边莲;而兰、桂、梅、桃、拒霜、刺桐之类次之。所少,特牡丹耳。

内山树木之大者,为洪荒时物;人至不能识其名。

竹有大如斗,高数十寻者。

地多藤,盘旋里余;可为椗索及缚茅屋。

磺产于淡水;土人取之,以易盐米芬布。

盐台于洲仔尾、淡水两处。

泥囗〈鱼卖〉、乌鱼,台于坑仔口、打狗港。蟳虾,台于蛟港。蚶、螯、蚝、螺,海滨俱产。

澎湖,旧属同安县。明季,因地居海中,人民散处,催科所不能及,乃议弃之。后内地苦徭役,往往逃于其中;而同安、漳州之民为最多。及红毛入台湾,并其地有之。而郑成功父子复相继据险,恃此为台湾门户。

环绕有三十六屿,大者曰妈祖屿等处;澳门口有两炮台。次者曰西屿头等处;各屿唯西屿稍高,余皆平坦。

自厦门至澎湖,有水如黛色,深不可测,为舟行之中道。顺风,仅七更半水程。一遇台飓,小则漂流别港,阻滞月余;大则犯礁覆舟。故舟子有望风占气之法。罗经针定子午,放洋各有方向:春夏由镇海圻放洋,正南风,坐干亥向巽巳;西南风,坐干向巽。冬由寮罗(原文「经」字)放洋,正北风,坐戌向辰,至夜半,坐干戌向异辰;东北风,坐辛戌向乙辰。或由围头放洋,正北风,坐干向巽;至夜半,坐干亥向巽巳;东北风,坐干戌向巽辰。至天明,俱可望见澎湖西屿头。由澎湖至台湾,俱向巽方而行;薄暮可望见。

但澎湖初无水田可种,人或采捕为生、或治圃以自给。

今幸大师底定,贸易辐辏,渐成乐土。营将外,复设一巡检治之。

同类推荐
  • 道典论

    道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ailway Children

    The Railway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陈第年谱

    陈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林清茂禅师拾遗偈颂

    古林清茂禅师拾遗偈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皇权攻略

    皇权攻略

    沈诺,沈氏遗孤,罪臣之女,身负灭门之仇,避世十年,始终未能卸下仇恨。宿慧之人,暗敛锋芒,隐姓埋名,一朝出谷,她将何去何从?拥有前世记忆的她,如何以一己之力搅乱这大周风云?她能否在这一条荆棘路上顺利前行?且看孤女沈诺,如何一步步踏上权利的巅峰,将皇权踏之脚下!下面是大型掉马甲现场:“请问,那位名动京城,包治百病的青衣神医是你吗?”沈诺点头:“是我。”“请问,那位一战成名,英姿飒爽的银甲神将是你吗?”沈诺淡笑:“是我。”“请问,那位权倾朝野,言辞犀利的玉面探花是你吗?”沈诺微笑:“也是我。”“传闻现在的苍南王容砚有断袖之癖,倾心于一神秘男子,请问是你吗?”沈诺疑惑,朝容砚道:“我怎么不知道你有断袖之癖?”容砚伸手将沈诺揽进怀里,勾唇一笑:“是她。”(架空,1V1,女扮男装,男强女强)
  • 雾失楼台

    雾失楼台

    深秋的一个早上,陈军踏着松木阶梯,向同事杨城的宿舍走去。这是一间江边阁楼,现在早已人去楼空。记得两个月前陈军和杨城初来这所学校时,校门口的那棵大枫树还绿叶葱茏,亭亭如盖,如今一阵冷风吹过,居然掉落了几片叶子。两个月来,陈军还是第一次登上这间阁楼,它的独特性超出了陈军的想象。陈军来到白鹭镇有几个年头了,待过不少学校,乡村宿舍的奇闻也屡屡阅历。比如镇中心小学,原来就是一座祠堂,教师宿舍是一栋祠堂附楼,宗族做红白喜事的仓储用房。墙壁木板镶成,由于隔音效果不佳,不适合已婚教师住宿。
  • 勇者闯末世

    勇者闯末世

    神秘的天外病毒伴随陨石群降临到地球上,一夜之间,世界上超过半数以上的人类都被感染,变成了毫无理智择人而噬的魔尸。与此同时,动物们的身上也发生了变异,出现返祖现象,变的凶残嗜血,常常袭击幸存的人类为食。突如其来的灾难巨变,让人猝不及防,幸存的人类不断凄惨死去,活下来的人们过着东躲西藏,朝不保夕的生活;与此同时,人性也逐渐沦丧,食物短缺时,诸如像人吃人的场景就不时上演……在魔尸遍地,人性沦丧,变异兽肆虐的残酷末世,我和我的伙伴们又该何去何从?
  • 桃色撩人:妖孽神君领回家

    桃色撩人:妖孽神君领回家

    同样是眼睛一闭一睁的穿越了,别人是醒来在床上,我醒来是在天上!别人晕车、晕船、晕飞机,我晕云!别人穿越来都是天赋异禀,大开金手指,我是不能修炼的废柴!能修炼了,却是见鬼的炉鼎体质!好不容易,遇到心目中的男神,想要来场修仙恋,突然一个妖孽跳出来说:“炉鼎,你被本君承包了!”
  • 万界最强圣佛

    万界最强圣佛

    “何为佛?何为魔?”“所谓仙佛,不过是那蔑视众生的虚伪之徒,我虽生为妖魔,但谁准我一生为魔?”“九天之上,谁曾让我那一颗铁心为之颤动?”“我不曾有过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只来自于那个女孩的身上…”九霄之上,齐天大圣与那万界仙佛一战,却不曾想到,那仙佛竟将紫霞仙子抓了起来,这一天,齐天大圣,终究是低下了他那不可一世的头颅,定海神针,也是落在了地上…“肉身被封,家园被毁,我恨!我恨!”“一同来到人界的小子啊,你愿意接受我的传承,和我踏灵山,灭仙佛!”极寒之女,万佛之祖,所谓众佛,亦或者洪荒之域,轩辕之地,前世轮回又怎样,谁能拦我叶晨的脚步!若是你化为虚空,那我就踏破虚空!
  • 家有萌宝:丑女种田记

    家有萌宝:丑女种田记

    别人穿越都是名门小姐,皇宫贵族,怎么轮到我就成了小村妇,还是个丑妇。要不要这么坑啊!凭什么,姐不服!不过嘛,相公还是蛮帅哒,宝宝也萌萌哒。
  • 钻石总裁别缠我

    钻石总裁别缠我

    天光已经放亮,城市在枚儿胡思乱想中不知不觉开始喧闹起来,树上不知名的小鸟也被滴滴的汽车声吓得无影无踪,枚儿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向家所在的小区走去……打开房门,扑鼻的是一股淡淡的绿茶的清香,这是枚儿的味道,她喜欢的味道。这让她感觉这里的一切还是属于她的。看到茶几上放置了一天一夜的手机,枚儿觉察不到的心动了一下,拿起来,屏幕上显示出她和承平相拥而笑的模样,枚儿发觉怎么她笑的那样……
  • 望门闲妃

    望门闲妃

    “全场为证,我穆清黎今日在此休夫。”她站在高台上,笑颜盈盈,无视他铁青狰狞的神色,缓缓笑道:“看清楚,是你配不上我,被我休弃,从今以后,我们两人婚约作废,再无瓜葛。”◆————————穆清黎,平康侯嫡长女,被爱恋之人拿来当箭靶子,生生被吓死。再睁眼时,一片冰敛冷静,灼灼桃夭,扫视全场,脱胎换骨。这是一个以剣为尊的文明,她是天生的剣者,蜀山第一天才,中国精华古武在她的身上完全展现绝代风华。当众人发现柔弱无用的望门闺秀不在,在现眼前的女子步步生莲,灼灼升华,迷乱多少人之眼。……片段一“我的身上的伤都是拜你所赐。”她眯眼宛若新月,寒凉冰艳。“你在玩什么把戏。”他冷笑,打量她的目光就好像是在看一样污秽之极的东西,嗤笑道:“还是说这才是你的真面目,以前的柔弱都是伪装的。”她挑眉,“把戏没有,讨债就有一些。”话语落下,她手里持有的羽箭横扫向他的脖子。。太子君荣珏——白衣木簪,天人之姿,无欲无求,淡泊漠凉。唯独对她温柔专注,宠她,护她,随她,不惜毁天灭地。晋王君荣笙——清朗文雅,朋友满天下,才情武略一身。本将她作为棋子,谁知反被棋子所误,所迷。秦王君荣臻——似狮如貔貅,霸道野性,有大将之风,君王之威。既然感兴趣就得到,不需拐弯抹角,直接强取豪夺。公子东方墨——清贵隽秀,眉宇总带一道抹不去的淡淡忧郁,翩翩浊世公子。慢一步错一生,前生如此,今生莫非也是如此?他……他……
  • 大地·生灵(五)

    大地·生灵(五)

    喜鹊与老鹰、猞猁的恩恩怨怨大千世界中,野生动物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王国。在它们的国度里,王者们高高在上,君临天下,威风八面,自不待言。但这个王国中的小民百姓们,也有它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一个生命都绚丽多彩,富有智慧和勇气,神秘玄奇,生生不息,万年如斯。喜鹊是中国人的吉祥神鸟。“喜鹊叫,喜事到”。这种说法,有数千年的渊源。青海柳湾出土绘有喜鹊纹饰的陶罐一件,这是件祭祀用的礼器。说明四千年前,先民们已把喜鹊作为神物或图腾;“鹊桥相会”,在这个无比壮美的爱情神话中,喜鹊崇高的形象令人敬佩。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