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600000044

第44章 荀攸施计破徐州

曹操用荀攸之计,果然立马见效!

徐州城内,铁匠铺炉火已经熄灭。

铁匠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坐着。铺子里,全没了往日的热火朝天。

街头,人们三五成群,面露愤怒之色,在一起议论着。

一中年人一脸急色,首先开了口,

“如今兵祸连年,是刘皇叔来了,才使我等有了安宁日子。如今,我等若再助刘皇叔,曹贼便要诛全家,如此一来,如何是好啊?”

一青年人马上愤愤地接过了话。

“皇叔保徐州,便是保我等。我等助皇叔,便是保自己。谁知竟要惹灭门之祸!天理何在呀?”

一年长者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开了口。

“唉!休说天理地理罗,且说我等该如何办吧!”

一说到“该如何办”,众人尽都茫然了。

营中,将士们成群私议,人人面露焦虑之色。

一个矮个子士兵神色烦恼地开了口。

“皇叔待我等,直如子弟。如今竟要连累全家,我等当如何是好啊?”

一个高个子老兵立即开口附和。

“是啊。徐州之民,也如此拥戴。我从军十几年,从未见过如此情形!我等当如何是好啊?”

将士们也如市民一样,一说到“如何是好”,便人人不知所措了。

城楼,守城将士们聚在一起,人人面色茫然。

守将神情烦乱,正在向众人说着。

“皇叔待我等,不必说了。徐州之民,也全力相助,殷殷期待徐州得保,人人安宁!我等弃之,今生有愧呀!”

一个士兵听了,不安地问道。

“若我等继续相助皇叔,将全家罹祸!如何是好啊?”

人人都问的是“如何是好”,却没人答得“如何是好”。留给人们的,只有茫然无措,纷纷摇头,声声叹息。

城门口,守门将士也聚在一起。人人面色困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尽皆无语。

“嗨!待我等当值之后,还是去见皇叔吧。他或许有应对之策。”

一小校提议后,众将士一致附和。

“对对对!还是听皇叔的!”

众人仿佛有了希望,神情略显轻松了些。

堂中,刘备却一手托腮,独坐发愣。此时,他也想不出应对之策。

徐盟主匆匆进来,急急地开了口。

“皇叔……”

刘备强打精神,起身相迎。

“城中之事,我已尽知。我保徐州,便是保百姓。若百姓继续助我,将全家不保,我于心何忍?也有悖我保徐州之初衷。”

徐盟主听刘备如此说,急了。

“皇叔!徐州还得保啊!待我再去说服……”

刘备一听,急忙阻止。

“别别别!千万别!适才我已说过,我保徐州,便是保百姓。百姓得保,便是助我。”

徐盟主听了,十分不安。

“那皇叔您呢?”

刘备听了,苦笑了一下。

“我复兴汉室,最终乃是为民。徐州之民得保,正遂我愿。请盟主转致此意,刘备无复他求,更不愿百姓因我惨遭屠戮。”

徐盟主又感动,又难过,百感交集,热泪盈眶,边走边回头拱手。

刘备目送着徐盟主,笑容有些惨然。

一员偏将领着不少士兵来见刘备,面向刘备跪成一片。众人神色急切,一齐望着刘备。偏将领头开了口。

“皇叔,您待兵如子,若非亲历,实难置信!徐州之民,也全力相助,殷殷相托!我等皆不愿悖皇叔,也不愿悖徐州之民。然全家性命攸关,我等实在不知如何是好!请皇叔明示!”

众人也急切期盼地望着刘备,纷纷开了口。

“是啊!请皇叔明示!”

刘备面色平静,抬手示意。

“都起来吧!都起来吧!曹贼欲害汝等全家,要去情非得已,都去吧!去吧!啊!”

众人并不起身,而是一齐俯身叩头。

“我等向皇叔谢罪!向徐州之民谢罪!”

刘备连忙说。

“害汝等全家,害徐州之民,害当今朝廷,害天下苍生者,曹贼也!汝等何罪之有?都起来!去吧!啊!去吧!”

众人仍不起身。

“我等开城门离去,曹贼若乘机入城,皇叔咋办?”

众人一齐不安地望着刘备。

刘备见了,淡淡一笑,说道。

“千万人性命,岂不重于刘备一人?”

有人听了刘备之言,当即哭了起来。

“皇叔!皇叔啊!”

一人哭,立即引出一片哭声。

“皇叔!皇叔啊!”

众人一哭,刘备虽笑着,但明显有些伤感,连忙抬手对众人说。

“好了,都去吧!去吧!啊!”

刘备说罢,转身急急离去了。

众人望着离去的刘备,放声大哭。

“皇叔!皇叔啊!”

徐州东门口,城门大开,不少将士在络绎不绝地出城。

此时,张辽率人马来了,未遇任何抵抗,便进了城门。

徐州西门口,城门也大开着,不少将士在络绎不绝地出城。

许褚率领人马,也未遇任何抵抗进了城门。

徐州南门口,城门也一样大开着,将士也一样络绎不绝地出城。

于禁率领人马,大摇大摆地进了城门。

徐州北门口,城门同样大开着,将士也同样络绎不绝地出城。

李典率领人马,不紧不慢地进了城门。

下邳城楼,关羽正在巡察。

一小校飞马奔来,近前翻身下马,急急禀报。

“报!关将军,徐州破了!”

关羽大惊,连忙惊问。

“啊?徐州军民一心,同仇敌忾,一直固若金汤,如何便破了?”

小校仍一脸急色。

“曹贼以斩全家相威胁,令徐州之民不敢助皇叔,令徐州守军不敢再坚守!”

关羽一听,顿时默然了。好一阵之后,他才开了口。

“兄长呢?可有音讯?”

小校见问,神色不安地答道。

“皇叔已不知去向!”

关羽一听,一下呆了。

得知徐州破了,下邳全城震动。

关羽安抚了众人,又布置好城防,天色便黑了下来。

当年桃园三结义,如今,哥哥与弟弟突然不知了去向,令关羽如何不失落伤感?此时,他正独自一人,神色哀戚地呆坐着,在痛苦中追忆着往事。

当年,衣衫破旧的关羽推着车,来到桃花村酒肆外。他停下车,抬头看了一眼。

店门上的横匾写着“桃花村酒肆”。

关羽将车停于无人行处,便举步迈了进去。

关羽一进店,见其他八仙桌都坐了人,便在角落的无人桌子前坐了,即开口唤酒保。

“酒保!快拿酒来!别误我入城投军!”

邻桌的刘备与张飞,见关羽身高体壮,声音宏亮,相识一笑。刘备悄悄开口对张飞小声说。

“同是投军之人,待我去邀他过来。”

张飞听了,点了点头,刘备便起身来到关羽桌前,笑着点了点头。

“壮士,我二人亦有意从军,可否同桌一叙?”

关羽听了,报以微笑,起身随刘备过去了。

张飞见二人过来,亦起身相迎。

三人坐下后,刘备开了口。

“鄙人刘备,字玄德,本汉室宗亲,今闻黄巾倡乱,欲从军剿贼。”

刘备说完,张飞便开了口。

“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卖酒屠猪,好交豪杰。亦有心起事。”

二人自报家门后,关羽也开了口。

“吾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因豪绅欺人,吾杀之。逃难江湖,已五六载矣。今欲从军。”

张飞闻言大喜。

“好啊!我三人意气相投,且到我庄上,共议大事,如何?”

刘备与关羽闻言,也兴奋不已,齐说。

“如此甚好!”

刘、关、张三人兴高采烈来到庄前。张飞边于前面领路,边兴奋地说着。

“吾庄后有桃园,今桃花盛开,甚是宜人。明日,我三人于桃园中焚香祭拜,结为兄弟,共举大事!如何?”

刘备与关羽闻言大喜,同声相应。

“如此甚好!”

次日,天气清明。桃园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

张飞已令人在园中设了香案。案上摆着乌牛白马等祭礼。

刘、关、张各焚一注香,双手禀着,齐跪案前盟誓。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三人誓毕,才起身上香。

美好的回忆,并不能改变严酷的现实。此时关羽独立窗前,仰望夜空,愁肠百转千回。

“我三人结义,兄长、三弟均不知去向,令我如何是好?”

关羽又回堂中,凝眉静思。

“我当尽力守好下邳。兄长与三弟知我在此,便好来相投。”

关羽如此想着,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些。

院内,甘夫人与糜夫人此时正披麻戴孝,一边哀伤悲泣,一边化着纸线。

关羽从外进来见了,有些诧异。

“二位嫂嫂,这是为何?”

二位夫人一见关羽,反而失声痛哭起来。

“二弟,你兄长他……”

关羽见二位嫂嫂更加伤悲,以为她们已得刘备死讯,立即紧张起来。

“兄长他如何啦?”

甘、糜二人神色哀戚,一齐哭道。

“恐是没了。”

关羽一听,急忙追问。

“二位嫂嫂从何处得到消息?”

甘、糜二人见关羽如此问,只好答。

“我二人未得消息。”

关羽一听,松了口气,便劝慰起来,

“二位嫂嫂放心!我兄长一身好武艺,不会有事!”

二位夫人听了,免强敛住哭声。

“都已十数日,你兄长若在,当已到下邳。然至今仍无音讯,多半不成了。”

二位夫人说着,又哭了起来。

关羽见了,急忙又劝。

“二位嫂嫂无需多虑。若兄长已遭不测,曹贼必会大肆张扬。今不闻动静,足见兄长平安无事。”

二位夫人一听,心中觉得在理,眼中又燃起了希望之光。

关羽见了,才放下心来,但他心中也颇犯嘀咕。

“是啊,兄长与三弟皆知我在下邳,为何不来相投呢?难道……”

关羽不敢往下想。

既然徐州已破,下邳恐已难保。这一点,关羽心中很明白。于是,他开了口,请甘、糜二位夫人做好应对不测准备。

“二位嫂嫂,徐州已破,下邳恐也难保。为防万一,我已备好车驾。请二位嫂嫂收拾些贵重东西,以防不测。”

二位夫人听关羽如此说,紧张地连连点起了头。

晚上,五位守寨小校面色焦急,一齐来后堂见关羽。

关羽从内一出来,五位小校便一齐跪下了。

“关将军,听说徐州失陷,是因守城将士怕斩全家,出城投降而致。我等深深敬重关将军,可也担心全家遭斩!不知如何是好?”

领头的小校说完,其他人也立即附和起来。

“是啊。我等深深敬重关将军,可也担心全家遭斩呀!”

关羽早已知徐州失事原因,听小校如此一说,急忙去扶他们。

“你等且起来!起来!”

五人犹犹豫豫地起来了。

关羽神色郑重地对五人说。

“汝等回营,遍告将士,千万别让家人受累,都去吧!”

五人听了,大惊。

“这如何使得?”

关羽听了,叹了口气。

“曹贼要杀汝等全家,关某岂能置万千性命于不顾?”

五人听了,又感动,又关切。

“那将军您呢?”

关羽听了,淡淡一笑。

“凭我一口青龙刀,谁可奈我何?”

次日早起,下邳城外便有将士纷纷出城而去。

他们出城后,又返身面城而拜。

拜毕起身,才在频频回首中离去。

五个守寨小校一齐出了门。他们眼中流着泪,一步一回头。

关羽立在城楼。他神情肃然,看着城外。

城外一路,尽是离去的将士。

在离去的将士中,关羽见到了五位小校。

城外离去的将士中,五个守寨小校见了城楼上的关羽,一齐转身,伏拜在地。嚎啕大哭。

“关将军!关将军啦!”

五人或以头抢地,或以拳捶地,痛哭不止。

城楼上,关羽仍神色肃然,但眼眶已经潮润了。

目送着五位小校走远,关羽才怅然转身下楼。

此时,一小校与近百士兵齐聚楼下,一齐望着从城楼下来的关羽。

同类推荐
  • 秣马梁山

    秣马梁山

    大学生穿越宋朝,成为梁山王伦之子——王浩。108位好汉注定齐聚梁山,为改变家破人亡的命运,王浩一面酿酒,结交汴京权贵,一面打造海船,开辟高丽、扶桑的贸易。又借宋金海上盟约之机,趁势恢复辽东与山东的航线。乱世中王浩步步为营,茁壮成长,一步步踏上争霸天下的道路。
  • 易晋

    易晋

    自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中原倾覆、神州陆沉,山河破碎、战乱不止。如今司马晋庭偏安江左,氐族符秦一统北方,南北大战一触即发,孰胜孰败,只系一人。周复说:什么二赵、三秦、四燕、五凉、成夏、拓跋魏,历史得照我说的来写!
  • 决战大宋

    决战大宋

    一个三流大学的学生,阴差阳错的卷入两个派别的争斗,被迫穿越回北宋末年!谁知道这次穿越之旅,竟然让他走上人生的巅峰……
  • 箸行传

    箸行传

    箸是古称,今天的筷子。筷子传承了数前面,你又是否真正懂得筷子的礼仪。传统筷子就只能是个夹菜吃饭的用具吗?不。没事还能按按摩,刮刮痧,有事就能当武器。借由这部传记的主角丘十三,带你领略五千年前的世界。寻找箸的正确用法。你,能学会吗?
  • 极品护院

    极品护院

    秦九万,护院界的翘楚! 一个命中天生看大门的男人,在青城,给豪门大院当护院,担任护院总领。在京城,给皇帝看九门,成为九门总兵…… 假如吴三桂去陕甘对战李自成,而史可法坐镇山海关迎战鳌拜,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因为他,情窦初开的大小姐,变成不折不扣的段子手。青楼出身的陈圆圆,成了教书育人的夫子……本书向《极品家丁》致敬!
热门推荐
  • 猎鹰局档案

    猎鹰局档案

    终日寻寻觅觅,枪王不如实战。死亡自身畔滑过,练就那极品枪神。
  • 文星诗文集

    文星诗文集

    我用每一滴心血筑起一座城我敞开心扉,欢迎每个人朋友走进我的世界
  • 天使的颜色

    天使的颜色

    深夜十二点,南音坐在电脑前打着哈欠修改一篇通讯员来稿。忽然手机响了,是家里的。这么晚了还打电话?南音心里掠过一丝阴影。母亲在电话里说,音子,你爸爸近来吃饭总是哽着,今天吃晚饭时又哽了一会儿,我们想明天到你这儿来做个检查。南音顿时警觉起来。
  • 雪中悍刀行8:剑仙尽低眉

    雪中悍刀行8:剑仙尽低眉

    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北凉草包世子横空逆袭,一刀将这世俗捅了个透!奇异人物,奇幻场景,颠覆传统,荡气回肠,组成不一样的鲜活历史,不一样的瑰丽江湖!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风拂过她的脸颊2

    风拂过她的脸颊2

    爱一个人,就是拼命让这个人幸福,并且记住自己。莫深堔离开后的日子,七微总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了,她每天醒来,然后又睡去,时间好像在无限的循环,直到遇见了他……
  • 尘里尘外

    尘里尘外

    身在尘世中,心在尘世外;最是无奈身不由己,最是铭心甘心情愿。他为自己构筑起一座本不属于他的坚固牢笼,然后再想方设法的冲出去,尽管牢门敞开着,只要他走出去便是另一种生活,但他却宁愿拼个鱼死网破,杀个血流成河……
  • 你可爱到犯规

    你可爱到犯规

    莫怼怼和苏皮皮每天都在互撩的路上,真·不要脸和真·皮各种激烈摩擦碰撞。只要有情侣半价就跟他天下第一好?明明是男朋友却要地下恋喊他哥哥?女朋友是真的皮。莫时凛表示:算了算了,自己宠的。从小宠到大的小祖宗,还不能从大宠到老吗?
  • 倾华医妃天下

    倾华医妃天下

    白神医魂穿相府三小姐,手持银针救治世人,拨动琴弦杀伐果决。白玉兮:这个装病的美人王爷有点妖孽嚯王爷:咱俩联手将这天翻了如何一个医术无双倾华天下,一个谪仙之姿计谋无双,两人皆是风华绝代。
  • 世说新语(精粹)

    世说新语(精粹)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汉末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全书按内容分类编辑,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从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一些名流人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书中名士的言论或故事有一部分出自民间的传闻,具有较多的传奇色彩。本书选录了《世说新语》中广泛流传的大部分著名篇章,按照原文、注释、译文、评析的体例,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方面的特征,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及政治环境,进而领略到魏晋所谓“名士”的风貌。
  • 环城术士

    环城术士

    逃离现实的沈言,闯进了一个瑰丽的奇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