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4300000016

第16章 李振华:只要顺应自然,人人皆可长寿

幼承庭训学岐黄,勤求博采研效方;

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

传道授业毕精力,喜见桃李芬而芳;

祖国医学普四海,人间处处杏花香。

这是李振华教授写的一首诗,名为《八十抒怀》,不仅写出了他一生与中医的不解之缘,也道出了一位名老中医对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1924年,李振华出生于河南洛宁县,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最初,李振华想走读书报国之路,17岁那年,他的家乡发生大灾,每天都在死人,父亲对他说:“别上学了,回来跟着我学医吧!”从此,他踏上了岐黄医学之路,至今已有60余载。

60多年来,李老一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著8部,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他临床经验丰富,长于治疗内科杂病,早年善治急性热性传染病,晚年专心于脾胃病的专题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脾胃病学术思想体系。2009年,李老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顺应“风寒暑湿燥火”,与大自然齐步走

大师手记

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6种气候变化。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人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刮风下雨应注意增减衣物,夏天炎热注意避暑,少吃冷饮,别用过冷的水洗脸,尤其要少到太阳底下活动,年轻人最多半个小时,老年人要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

——摘自《生命时报》

国医释读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李振华教授指出,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6种气候变化,人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饮食还是穿衣服、体育锻炼等,都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黄帝内经》说到一年四季有变化,人们的作息也要与之相适应。春天,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开始萌发,生机盎然。人也应该缓过神来,晚睡晚起,多在户外活动,以舒展一冬没有活动的筋骨,活络气血,排出冬天积郁在体内的浊气。夏季到了,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生物尽力吸收阳光、水分,制造自身所需要的各种养分。人们也和随着昼长夜短而晚睡早起,相应调整劳作时间。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虽然秋风爽人,但也隐含着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杀机。为了预防这些疾病,最好爬山登峰,居高远眺,不仅考验呼吸道,也锻炼心脏功能。严酷的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动物多蛰伏,或减少运动量。人们宜早睡晚起,深居简出,多晒太阳。

总之,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可以改变,人也应该适应环境。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养生道理。

健康回音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天人”不能合一的表现。比如,北方人过不惯南方的冬天。按理说,北方零下十度二十度都过来了,南方零度倒过不去了?其实,这是因为南方比北方潮湿,同样的温度,北方人在南方就会觉得阴冷不爽。而南方人到北方生活,易出鼻血,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这时候,只有进行相应的锻炼,才能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

养心最好的方法在于培养爱好

大师手记

说到养生,他(李振华)总结了五条……有项爱好,把它学到极致,爱好书法的他还是河南中医学院书画院的院长,如今他家客厅里挂了不少他苍劲有力的字。

——摘自《东方今报》

国医释读

中医一贯强调“养生之要,首在养心”,但这个“心”具体怎么养,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李振华教授提出的爱好养生法,实际上就是从养心的角度来养生。他认为,人要有所依托,有一种健康的爱好,这样才能保持对社会、对生活的兴趣,进而使身心健康。

事实上,李振华教授本人就是爱好养生法的受益者,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吃得好、睡得香,这与他每天练习书法不无关系。练习书法讲求姿势正确,即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悬肘松肩,要求平气凝神、排除杂念。表面看起来挥毫起笔只有手在动,实际上是手指、腕、肘、肩带动全身的运动,将精、气、神全部倾注于笔端。整个过程酷似打太极拳,又像练气功。意力并用,动静结合,既增强了手、脑的协调能力,又锻炼了四肢的功能。可以说,书法不但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健身活动。

除了书法之外,绘画、垂钓、养花、下棋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大家不妨抽出一些时间来,从中选择一种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1.绘画

绘画既是一种陶冶性情的好方法,也是一种运动方式,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要用全身之力,聚精会神。手指、手腕、肘、肩同时运动,协调一致。粗犷之处,一挥而就,大刀阔斧;细腻之处,犹如发丝蝉翅,一丝不苟。当一幅满意的作品完成时,又会产生一种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感,有益身心健康。

2.垂钓

垂钓可谓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对于净化人的心境、锻炼人的意志有着神奇的作用。钓鱼者要有很强的耐力,这是一种体能的消耗过程,又是心态的调整过程,也是培养毅力的过程。

3.养花

养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劳动。浇水、施肥、修枝、灭虫等,劳动强度虽然不大,但可舒筋活络,解除疲劳,增强体内新陈代谢。特别是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花草,发芽吐绿、花蕾绽开的时候,那种愉悦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

4.下棋

棋类是被众多人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斗智的艺术。茶余饭后,两军对垒,杀上几盘,不仅能调节情绪,增长智慧,还能陶冶性情,锻炼意志,其乐无穷。

总之,我们要经常参加一些动脑、动嘴、动手、动脚而又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技巧,而且能愉悦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健康回音壁

人生在世,要懂得培养自己对生活的兴趣,积极享受属于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不珍惜生命,生命自然也不会珍惜你。

有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看上去像个老头子。一天,他到老中医那里看病说:“我浑身不舒服,可做了CT、B超等一系列检查都显示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功能性的病症。”老中医并不急着给他把脉,只是问他平时有什么爱好?年轻人回答说:“我没什么爱好,有时会看看电视。”

老中医又问:“你有没有娱乐活动,如唱歌、旅游、踢球?像你这年龄的人很喜欢体育活动。”“我从来都不参加这些活动。”年轻人说,他从不和朋友出去喝酒,连女朋友也没有。听得老中医哑口无言。

“你回去吧,不用开药了,你的生活如此枯燥,怎会不得病?即便医好又有什么意义?”老中医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对生活的态度不积极,终日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少吃油腻食品,做个长寿之人

大师手记

凡是长寿的人,在饮食上都非常讲究。要少吃肥肉等太油腻的食物,否则血脂高、早期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都会缠上你,这种习惯的人活到80岁都不容易。

——摘自《生命时报》

国医释读

李振华教授认为,一个人的寿命与饮食有极大关系,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会导致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寿命自然不会长久。因此,他建议大家多吃素食,这对于养生保健有极大的帮助。

其实,关于素食增寿的言论,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只是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罢了。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关于长寿秘诀问题时,曾特别强调“薄滋味”。所谓“薄滋味”,一方面是指饮食不宜过咸,另一方面是主张以素食为主。另外,元代养生家朱丹溪也对素食推崇备至,他在《茹淡论》一书中说:“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中医研究证明,饮食过于油腻确实不利人体健康。据专家调查发现,食油量与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及直肠癌等相关。合理的油脂摄入量是用其供给的能量来衡量,即占膳食总能量的20%~25%,而我国有的地区已超过25%甚至30%。上海市的资料还说明,随着动物性食品及油脂摄入量增加、谷类减少,居民癌症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健康回音壁

我们提倡素食,并不是要大家放弃所有动物性食品,放弃油脂,每天用蔬菜和水果代替所有的食品,而是要在食物多样化的前提下,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满足人体基本的需要。否则,营养不均衡,对健康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于孩子,单纯、过分的素食甚至可能对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脾胃病防治九字法

大师手记

元气乃人体生命健康之本,而元气之充足,须赖脾胃之滋养,故脾胃伤,则元气易衰……由于“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其运化功能全赖脾气之健……脾虚涉及它脏,首先是肝……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可形成胃实证……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

——摘自《李振华》

国医释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振华教授便专心于脾胃病的治疗和研究,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统计,他形成了系统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并总结出“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脾胃病防治九字法。

1.脾宜健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用现代的话说,脾就是我们身体的“后勤部长”,脾一旦出了问题,后果很严重。通常,健脾可以从按摩足三里、中脘、血海三个穴位开始,最好每天一次。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辣和油炸食品,多吃山药和云苓、白术、党参等。一定要注意不能随便吃大补之品。另外,还要注意运动,劳逸结合,不要生气,不要整天坐着不运动,尤其现在的孩子,整天学习或者在电脑前一坐就是数小时,这样最容易伤脾。

2.肝宜疏

中医认为,疏泄是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肝的功能不畅,人体内部的气机得不到疏泄,就会形成“气闭”,从而引起很多病理变化,如水肿、淤血、女子闭经等。因此,我们必须要疏肝。

(1)注意饮食

多吃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它们不但能够补充肝脏所需的营养,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2)不要过度疲劳

《黄帝内经》提到“肝为罢极之本”,就是说肝是主管疲劳的,或者说是耐受疲劳的。肝气足,就能耐受疲劳;肝气不足,就容易觉得疲劳。所以不要经常疲劳工作,也不要疲劳运动,疲劳会损害肝脏。

(3)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是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在脚背上大脚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平时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应重视这个穴位,每天坚持用手指按摩2分钟,直到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很快就能感觉体质有明显好转。

3.胃宜和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同时,胃还是六腑之海,六腑的运化全在于胃能否消化吸收,胃的好坏以及运化正常与否都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

养胃,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1)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2)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少吃多餐,食物以软、松为主,汤最好饭前喝,入睡前两三个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

(3)有胃病的人应该戒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宜多吃馒头、生花生。

(4)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运动。

(5)长期吃药会有副作用,尽量少吃,如果实在需要,建议去看中医,中医的良方对于养胃特别有效。

健康回音壁

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凉开水。中医认为:“晨起胃气最弱,故而饮凉水以激胃气。”也就是说,人刚睡醒的时候胃气最弱,还不能吃东西,应喝凉开水刺激胃肠道,使下丘脑产生饥饿感,然后上厕所、洗脸、锻炼身体、吃早饭。刚开始喝凉开水的时候,不要一次喝得太多,要从几百毫升开始,慢慢增加水量。

李振华大师关于流脑防治的十二点建议

大师手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急性传染病,病情发展迅速,应早发现早治疗。若失于及时治疗,病理则由卫分气分转入营血,此时较难治疗,且易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

——摘自《李振华》

国医释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人主要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容易感染。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本病在冬春季节为流行高峰期,据统计,每年的2~4月,流脑的发病率占全年的60%左右。

李老早在中青年时期,就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专家,临床经验极为丰富,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成功控制了国内几次大规模的流脑疫情。关于流脑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儿童及时接种流脑疫苗。

2.因流脑系呼吸道传染,流行期间儿童不宜到公共集体场所,切勿接触病人。

3.室内注意清洁卫生,勤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可用食醋或艾叶熏蒸消毒。

4.板蓝根,金银花,菊花,甘草。水煎服,连服5~7天。对于流脑的预防,极有帮助。

5.流脑初起类似感冒,但呕吐、皮疹、高热、项强、精神不振等症状,是一般感冒少有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此类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治疗。切忌直接用治风寒感冒的药治疗,以免汗出伤阴,热盛于内,热邪转入营血,出现生命危险。

6.病入气分,肺胃热盛,宜重用生石膏。为了防止生石膏伤胃,最好加入少量粳米,如无粳米可加入适量生山药以保护胃气。并且,生石膏需先煎20分钟左右再纳诸药。

7.在运用退热药时注意重用葛根。

8.神昏谵语以致昏迷宜凉开透窍,注意重用安宫牛黄丸,若舌苔腻者生石膏减量加郁金、菖蒲、白蔻仁。

9.痰多者加川贝母、栝楼仁、苏子、桔梗。

10.病在卫分气分,忌用凉血酸敛药物,如生地、五味子、白芍、山萸肉,以防敛邪,使热毒不得散解。

11.患者恶心呕吐服用中药汤剂时,每剂药可少量多次频服,如服药困难,可采取鼻饲用药,亦可将汤液灌肠。

12.以上方剂药物用量根据儿童年龄酌减。

健康回音壁

下面介绍两剂治疗流脑的验方,仅供大家参考。

验方一:

【组成】大蒜30克,生石膏30克,贯众30克,甘草6克,知母15克,明雄黄3克,连翘15克,大青叶30克,龙胆草15克,钩藤15克。

【做法】上药加水1200毫升,文火煎成600毫升。

【用法】每日口服300毫升,6岁以下日200毫升,分2次服。

验方二:

【组成】贯仲30克,云母石15克,连翘30克。

【做法】先煎云母石,然后下贯仲、连翘再加水适量,煎至120毫升为1剂量。

【用法】1日煎1剂,5岁以下日服2/3剂,服至体温正常、体征消失为止。

同类推荐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读古籍不易,读《黄帝内经》尤难。因为书中有大量的古典医学术语,再加上理义深奥,文词晦涩。本书作者傅维康大夫为这部宝典萃选精华,详细注释,并概括全书要点,精心写出《概述》一文,以及指导学习方法,给读者以打开大门的钥匙。
  •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速查手册

    普外科作为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新医改的深入进行,满足广大普外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普外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编者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普外科速查手册》一书。 《普外科速查手册》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普外科常见症状诊断、普外科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普外科疾病的特殊检查。《普外科速查手册》既有经典的临床经验,又有前瞻性进展介绍。全书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充分体现科学性、规范性。
  • 中医薪传

    中医薪传

    张义尚先生从小体弱多病,每次都靠中医治愈。他因为受到中医的好处,从而去研究中医,以至一生以从事中医为自己的职业。他的基础知识扎实,在理论与临床方面都很出色,该书是他心血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张先生一生相当博学,其学涉及金家拳、太极拳,丹道三元丹法,佛教密宗大圆满、大手印、那洛六法,中医学、药学、针灸学,周易占卜星相、地理、奇门遁甲、太乙、六壬诸术数,旁及绘画、花卉翎毛、古典诗词,无不该通。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三月桃花开

    三月桃花开

    本书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家邢庆杰先生的一部近作,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鲜活的社会画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人物的悲欢离合,也让人感叹不已。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是其认知社会的窗口、丰富阅历的捷径,又堪称写作素材的宝典。
  • 邪魔策

    邪魔策

    暗处的世界浮于水面,遮晴来到了这里。但他并不是初来咋到,如果是比喻的话,那他只是忘了。这是一个有终点的故事,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大概只是一段年少时青春的故事。 (这本书切了已经)
  • 你是清风迟来的温柔不愿走

    你是清风迟来的温柔不愿走

    季清以为自己早就放下的过往,已经释怀了的,被提及的时候能够一笑而过的事,却在遇上温子苏时溃不成军。时隔多年的事,却因一个朋友的死亡而再起波澜,一次又一次的被迫回忆。记忆中的故事清晰起来,当年挣扎着,坚持着要的道歉,却在如今轻易得到。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她才明白自己一直期待着重逢。
  • 囚梦魔

    囚梦魔

    平凡人界女孩,被选中的命运。可望不可即的守护神,温柔深情的鬼族殿下,神秘的鬼面,妖媚迷离的狐妖,扑朔迷离的故事。三界即将大乱,看她如何挣脱命运,从弱小变得更强!
  • 老板饿了怎么办!

    老板饿了怎么办!

    盛佳很烦恼,最近老是收到陌生人的短信,短信都是同一个内容:“盛小姐,我能请你吃饭吗?”虽然惊疑,但盛佳并没有采取行动。直到有一天,短信的主人“找上门来”!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穿着白色衬衣偶像剧标配男主长相的男人为何能楚楚动人盯着她,然后一纸合同牢牢的把她一年吃饭的时间包了下来?美色和金钱当前,盛佳表示顶不住啊!
  • 地球你咋还不跑

    地球你咋还不跑

    苏星浩正躺在沙发上睡的酣甜。突然梦见一个面庞精致,亭亭玉立的小女孩凑到他面前说道:“哥,我脑海中多了一个系统。”苏星浩迷糊道:“多了个什么?”“系统啊,怎么了?”苏星浩一时难以接受:“你妹的,怎么多了个系统!”‘嘭’的一声,苏星浩被狠狠踹翻在地。至此,惊醒的苏星浩在小可怜(妹妹)的带领下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故事背景:太阳系异变突起,全民掀起修炼的热潮,星际科技也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名叫荒的世界被地球文明定义。在这暗潮汹涌的世界背后,谁才是猎手,谁又是猎物,地球文明又将何去何从?是流浪星空,保留一丝残喘的火种?亦或战至终章,流尽每一滴鲜血!
  • 杏的复仇

    杏的复仇

    本书是中国社会派推理作家松鹰的推理小说处女作。两名岭南地产大鳄相继离奇死亡,死前都收到一份“死亡通知书”,里面一串数字和怪异图形……由此引出二十八年前的一桩惊天惨案,历史封尘的面纱终于被掀开!全书情节紧张,暗潮涌动,悬疑迭起,丝丝入扣。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缜密细致的高智商犯罪,其对社会问题揭露的深度,已经超越了一般悬疑及刑侦小说的范畴。
  • 重生之极品太监

    重生之极品太监

    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却因疏忽而送了性命。而一切似乎都没有结束,“我竟然穿越了,还是个太监。。。”“让我去死吧!”
  • 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自从穿越到北赤王朝,成了三王爷的王妃之后,白筝满脑子都只有一个想法:在月黑风高夜,摘掉三王爷脸上的面具!之前白筝听到的传闻只说,三王爷俊美异常,天下无双!却没说他每到入夜,都要以面具示人,连……新婚夜也不例外!白筝暗想,这王爷怕是……有病!明明在青天白日的时候,彼此都光着脸见过那么多次了,谁还不知道他长啥样啊?!……直到三王爷亲自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白筝才“惊喜地”发现,她果然“爱”错了人!**一年后,三王爷景玺称帝,三王妃白氏却因病暴毙。同年,太后亲自操办选秀、封妃事宜,为新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几乎个个倾国倾城。新帝却独揽众怒,忤逆太后,只留了长得最像三王妃白筝的“丑”秀女,封作皇后,专宠她一人!可这独一份的荣宠,皇后娘娘却躲着不要……因为她哪里是长得像白筝,分明就是白筝!况且,她真的很忙!上有太后隔三差五地找茬儿,下有不知好歹的宫女太监不定期地给她使绊儿!外有渣男要防,更有痴情郎难挡!内有惊天秘密要把持,还有那么多心机女在处处放肆!可她堂堂皇后也不是吃斋念佛的主儿,看她如何一一收拾!奈何皇帝过分霸道,她也只能选择一逃再逃……——精彩片段——景玺称帝后,太后亲自操办选秀事宜。在一群秀女之中,帝王伸手一指,点中白筝,“此女,最丑。”闻言,白筝暗自得意。然某皇顿了顿又道:“比她好看的,全不要。”满场哗然!说话不带这么喘大气的!还是栽了,白筝一颗心碎成了渣渣!**某个月明星稀夜,皇后又失踪了!随着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她寝殿里任何可以搬走的东西!为了寻人,皇宫乱成一片。而在某个荒废的花园里,一腹部微隆的女子正奋力地挖坑,她身旁一堆物什在夜里闪光。“这边得再挖深一些。”男子负手立于女子身后,言语淡淡。“哪里?……皇上!……您是来接我的吗?”被抓了个正着,白筝谄媚地想要转移话题。“不,朕就随便带了一千精卫……散步。你继续。”“……”一千……精卫!真是太随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