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4300000028

第28章 强巴赤列:藏医传承已久,疗法独具特色

强巴赤列,藏族,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藏医专家。1929年出生在拉萨一个藏医世家,13岁时进入当时拉萨传授藏医天文历算学的“门孜康”(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前身),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1947年,他开始藏医临床工作。1951年西藏解放后,他一直活跃在藏医学临床和科研第一线,为藏医学文化的发展付出了毕生心血。

1998年,由于长期研读发黄的木刻书和细如针尖的藏文,强巴赤列双目失明,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藏医事业,在临床诊疗、教学研究之余,还主持编写了《四部医典彩色挂图全集》,这本书后来被誉为国内藏医界第一部教学彩色挂图。

从事藏医临床60余年,强巴赤列主张藏医辨证、西医辨病,擅长诊治内科疑难杂症,如黄疸病、萎缩性胃炎、高血压、慢性阑尾炎、心动过缓、高原性头痛等。另外,他还用牛黄青鹏散、欧百尼阿方治疗肝胆热证,并系统总结望诊、触诊、问诊特征,以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藏医传承,离不开《四部医典》

大师手记

在整理、翻译过程中,我利用长期积累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四部医典》的内容、语言和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部医典奠定了藏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

——摘自《中国西藏》

国医释读

《四部医典》,又称《居悉》,是藏医学最著名的医典,其在藏医学中的地位就相当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学中的地位,相传为宇妥·元丹贡布于公元8世纪编著。

《四部医典》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各种疾病的分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通过十一位、十五品、四部、一百五十章、八支详述了藏医基本理论,集印度医、中医、大食医、藏族传统医学等中外医学之精华,收录单科药材911种,治病配方在《秘诀续》中收录5856种,《后补续》中录630种;被誉为医学临床百科全书,是学习藏医学的必修课本,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从一开始接触藏医,强巴赤列就学习《四部医典》,之后他的藏医生涯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部奠定藏医基础的巨著,到后来,他甚至熟练到能够将其通篇背诵下来。

《四部医典》原文是古老的颂体韵文,一般藏文水平的人很难看懂。1988年,强巴赤列对医典挂图作了注解,整理和翻译了《四部医典彩色挂图》,后又主编25万字的《藏医曼唐大详解蓝琉璃之光》,对80幅挂图(其中小图5000多幅)作了全面诠释。2006年,强巴赤列虽然双目失明,但还是以惊人的毅力重新整理并主编410万字的《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蓝琉璃之光》,该书是目前诠释《四部医典》最有分量的著作。

在整理、翻译过程中,强巴赤列针对《四部医典》提出很多重要观点。他认为该书作者是公元8世纪西藏名医元丹贡布,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时广泛借鉴了当时汉地、天竺和尼泊尔等地的医学发展成果,从而推翻古印度传本的错误观点,把藏医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结束了历史纷争。

健康回音壁

藏医兴起于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时期,是在藏族传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汉医、印度医学理论而形成的。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七种物质基础;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可生发热能、调解体温气色、管饥渴消化、胆识智慧等;“培根”输送液体、调解肥瘦、主管味觉、睡眠和性格等。

藏医认为,人生病的原因在于环境、气候和饮食起居的影响及体内三大因素的失调。其诊断方法亦采用望、闻、问、切,尤其重视舌苔与早晨首次小便的变化。将疾病分为热证与寒证两大类,并将病人分为“隆”型、“赤巴”型和“培根”型。药物治疗分内服和外治两种。内服药物采取“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外治有灸疗、放血、拔罐、热酥油止血、青稞酒糟贴敷外伤患处等。常用药是由多种药物配制的成药,共有1400多种,其中一部分为青藏高原特产。

独具特色的藏医疗法

大师手记

有的人误认为藏医院是宗教的产物,“不科学”,故曾一度把藏医院改为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这使我心急如焚,四处解释藏医药学的科学性,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执著,为藏医学的身价和地位呼吁。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释读

作为藏医的传承者与推动者,强巴赤列教授可以说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都献给了藏医,他由衷地希望藏医能够不断发扬光大。而要想发展,首先就得有继承,这其中自然包括藏医独特的治疗方法。这些传统的藏医疗法,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至今仍广泛沿用。

1.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藏医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在选穴、适应证、禁忌证、方法上和中医有不同之处。艾灸的制作是一个很精细的过程,一般在秋天择吉日采集艾叶,用棍打碎,再揉成艾绒团。

2.药浴疗法

药浴疗法是藏医学中一种自然治疗手段,其原理就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药液中,选择适当温度,洗浴全身或患部的一种治疗方法。药液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于水,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毛孔、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3.泻下疗法

藏医泻下法是指,服用具有下泻功效的方剂,将脏腑病邪排出体外的一种方法。泻下药剂分为汤、散、丸和药油丸4种。年老和体弱者,宜服汤剂;体质强壮、病势亢盛者,宜服散剂;有呕吐情况者,宜服丸剂;腹部坚硬并有呕吐者,服用药油丸。

4.擦涂疗法

藏医擦涂法是用药油及软膏涂擦、按摩患处,使腠理开启、气血流通,疏经通络,达到内病外治目的的一种方法。凡是皮肤粗糙、精血不足、体力虚衰、失眠等,均宜用油涂法疗治,皮肤病则宜以软膏涂治。

5.灌肠疗法

灌肠法是治疗腹部以下疾病的一种方法,用药末加入油脂或肉汤制成药液,注入肛门灌肠,使病邪随大便排出。

6.金针疗法

金针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排除体内积液、脓血、痞块、异物及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金针疗法功能有两种:一种功能同中医针法,通过针刺固定穴位,刺激经络,使气血通畅、经疏络通;一种是通过穿刺,排出体内积水、脓血,刺破痞瘤等。

7.滴鼻疗法

滴鼻法是将药汁滴入鼻腔,达到开窍、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就用此法治病,适用于锁骨以上各种疾病。滴鼻疗法有平息法和清泻法两种。

8.利尿疗法

藏医利尿法是服用利尿方剂,将病邪通过尿道排除,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凡施行吐、泻、滴鼻、灌肠等法后未能排除的疾病,如陈旧疾病、妇女不孕症或产后不再受孕、死胎不下、子宫痞瘤、妇科血证、痛风、湿痹、疖痈、脓肿、水肿、血管痞瘤、尿道梗阻、尿道痞瘤、皮肤瘙痒症、头部外伤所致的毒邪播散于内脉、陈旧疡疮、黄水增盛症、肾病引起的燕芒症、麻风等,均可用本法治疗。

健康回音壁

藏医养生之道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有时候,在我们看来微乎其微的小动作,或者平常再常见不过的小现象,都可能是藏医养生保健的聪明智慧之处。下面,我们就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保健小方法:

1.洗冷水浴

经常用清洁冷水洗澡,尤其在秋季八月份于河谷长流冷水中洗澡,有壮阳、提高体内外温度、增强体力、焕发容光、美容、延年益寿,消除发痒及汗臭、恢复机体疲劳等作用。

2.滴眼药水

藏医认为,眼睛如果遇到属土性和水性的培根就会引发炎症,所以应该坚持每隔七天就用眼药水滴一次眼睛,以预防眼病。

3.涂油按摩

藏医认为,经常在全身,特别是头部和四肢涂抹油脂或者芝麻油,然后进行按摩,可以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并且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4.搓拭身体

用油脂涂抹身体之后,可以再用干燥的面粉反复搓拭身体,这样不仅可以除去残留在身体表面的油脂,还可以增强肌肤弹性,治疗培根病。

对付黄疸症,藏医是一把好手

大师手记

赤巴窜脉证包括着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和某些器质性梗阻性黄疸。……赤巴热由肌表进入汗腺,降于肝胆内,不在本位而流窜于所有脉道间;上行至头脑际,挤夺培根之位;下行至肾与骨髓,夺取水液的部位;在肺和心挤夺龙的位置;在胃和大小肠里挤夺赤巴的位置;降于肌肉与皮肤,体力衰弱,容颜失色;最后龙居赤巴的位置,自位的命脉丧失,九死—生。

——摘自《北京藏医藏药网》

国医释读

强巴赤列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就对黄疸进行过深入研究,他既遵古又创新,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目黄症及肤黄症为黄疸症的初级或轻症阶段,包含甲、乙型肝炎和其他梗阻性黄疸,而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和某些器质性梗阻性黄疸则属于赤巴窜脉症。

强巴赤列指出,治疗目黄症和肤黄症,如属热象,宜采取清热解毒,泻胆疏肝法。当赤巴功能无明显减弱时,可先用诃子、樟牙菜共煎,待凉内服;如有腹胀、恶心者可加用藏木香或广木香、甘草;合并有胃脘疼痛,脉细数按之即空,可交替使用九味渣驯散;如便干则加用大黄。藏医在本病的治疗上,有许多传统验方,如八味樟芽菜散、九味牛黄加味散、秘诀寒方散等,可斟酌使用。

另外,属寒象的黄疸症,强巴赤列主张采取升养胃火、泻胆养肝的方法,最好选用药物性味温和,寒热适中的药方:石榴、黑冰片、豆蔻、诃子、肉桂、波棱瓜子、荜拨、蔷薇花。对于黄疸程度较重、选用上述药物较难奏效时,可在嘎纳久巴散中加用熊胆、牛黄、藏红花。而对于赤巴窜脉症的治疗,强巴赤列则擅用两种方剂:牛黄青鹏散与欧百尼阿方。

强巴赤列认为,治疗黄疸症在历代医学家编著的医学著作中,其方法和方药繁多,后世对其方药亦有筛选和发挥,但还未形成或未筛选出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众所公认的方剂。对某方药的疗效往往众说纷纭,医家们常用于治疗肝热症、胆热症、黄疸症的药物玉宁尼阿丸,对病势发展慢者疗效缓慢但持久,对病势发展快、病情重危者,药性不够猛烈,起效不够迅速,退黄作用较弱,故不适用于赤巴窜脉症等赤巴瘟疫症的治疗,而牛黄青鹏散非常对症。

牛黄青鹏散最初为强巴赤列的老师钦挠诺布常用的方剂,后来在拉萨甲肝流行时,强巴赤列专门配制此方治疗甲肝,体会到此方药效猛烈、起效迅速、临床症状消失快、退黄作用强,凡瘟疫症引起的几乎所有临床症状均有效,不败胃,无须更多加减,遂感本方为治疗赤巴窜脉症较理想方药。

健康回音壁

中医认为,体质下降、饮酒、食积、郁闷、过食肥甘厚味等,都可能引起肝功能发生改变,治肝病和保肝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1.脾虚气弱者选“芪苓粥”

【症状】多见于身体虚弱、缺少锻炼者,有面色苍白无华、动则气短出汗、午后下肢浮肿、舌淡苔白等症状。

【做法】用等量的黄芪、云苓,磨粉过筛,去渣备用。取60克大米熬粥,起锅前加入15克药粉,搅匀即服,每日2次。

2.肝阴亏损者选“沙麦膏”

【症状】多见于经常熬夜者,有形体瘦弱、睡觉出汗、胁肋隐痛、舌红少苔等症状。

【做法】用北沙参、麦冬、酸枣仁等量,加水熬煎1小时以上,滤渣留汁,再熬浓缩,加冰糖熬成能流动之膏状,冷却后放入冰箱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

3.肝胆湿热者选“鱼茵蛋”

【症状】多为长期饮酒及喜食肥甘者,有面色灰黄、体乏喜卧、尿液混浊、舌有黄厚苔等症状。

【做法】用鱼腥草30克、茵陈5克煎水,去渣留汁,汁中放入去壳鸭蛋1个,煮熟即可吃蛋喝汤,每日1次。

4.气郁食积者选“佛砂汤”

【症状】多见于好动气而影响肝脾功能者,有胸胁胀痛、胃中不适、大便不爽、舌有腻苔等症状。

【做法】将佛手片、砂仁等量磨研成粉过筛,每次3克,下入用鲫鱼1~ 2条熬成的汤中,搅匀即可服用,每日1~2次。

治高原红细胞增多,藏医大师有妙法

大师手记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强巴赤列系统总结望诊、触诊、问诊特征,阐明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释读

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很容易得一种红细胞增多症。有些人一听会觉得:红细胞多了有什么不好?就不愁贫血了呀?其实不然,红细胞过多,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全身血管都扩张充血,非但不能提供必需的氧气,人体微循环还会因血细胞过多而变得更差,更容易出现血栓。

这种病绝大多数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发病,并且多见于移居男性居民,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慢性低氧引起红细胞增生过度。对于本病,藏医大师强巴赤列结合藏医传统疗法,总结了饮食、起居、药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

强巴赤列教授曾经接诊过一位在那曲(隶属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县)工作16年,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年的男性患者,开出了这样的药物处方:早上服二十五味余甘子丸4粒,中午服用十八味檀香丸,晚上服用十五味沉香丸,间隔服用余甘子汤;15天后微调药物,早、中午同前,晚上服用二十味沉香丸,间隔服用婆婆纳汤和三果汤;5天后实施放血疗法。最后,患者痊愈。

健康回音壁

藏医治疗学丰富多彩,其中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运用广泛。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将血管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将病血引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

藏医放血过程分为鼓脉、进刀、察血、掌握出血量等步骤。所谓鼓脉法,就是设法使血流旺盛,这需要在放血前三天先内服一些分解药如三果汤,目的是将病血和正血分开。放血前应温暖躯体,待血流旺畅时,用扁形细绳捆扎放血以上部位。放血进针的穴位要避开要害部位及命脉部位。

放血时,如流出液色黄而稀,甚或有泡沫、黏液者,均为病血。如果放出的血色鲜红且较稠,则为正血,不能再放。至于放血多少合适,也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情况而定,一般病人体质较壮实者,可略多放些。放血时,一旦病血流尽、正血出现,应立即停止,以免损伤正气。

同类推荐
  • 全本黄帝内经

    全本黄帝内经

    相传,上古时代轩辕黄帝经常与他的臣子岐伯等人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设问作答,予以阐明。他们的谈话被人记录下来,整理成册,便有了《黄帝内经》。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专家诊治抑郁症

    专家诊治抑郁症

    一本从症状、诊断、治疗及康复方面讲述抑郁症的书。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专家诊治支气管哮喘

    专家诊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性的严重危害健康、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慢性气道疾病。近几十年来全球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估计全世界有3亿多人罹患哮喘。哮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如何切实有效的实施哮喘的预防,逐步隆低哮喘的患病率并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现有哮喘病人的疾病情况,已成为全球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本书教会哮喘病人怎样认识哮喘、如何判断哮喘、预防哮喘和管理哮喘,以解决哮喘防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为目标,使哮喘病人建立正确的治疗和预防的观念——“哮喘不可怕,但要重视它;哮喘难根治,但是可控制”。
  • 怎样保养你的肾

    怎样保养你的肾

    本书为“健康快易通系列”丛书之《怎样保养你的肾》分册,由王元松、陈志强等主编。全书分两篇,第一篇为基础知识,第二篇介绍肾病的病因、症状、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调养技巧等,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为了增强本书书的可读性、实用性,本书尽量做到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内容充实全面,希望对广大读者保持健康的身体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凰冢

    凰冢

    十几年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昏迷过后醒来,竟成为了亡灵。莫名从亡灵又变回了人类,却被告知了惊人的消息。“你是说我身体里有座坟?”命运多舛的他,将会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武道之路?
  • 换亲

    换亲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念梨白

    念梨白

    纳补翘楚维灵殿,补天补地补灵宝。是各方仙家,妖魔,人王维护宝器的地方。可师傅为什么总挑它这枚瘦小的小针来补器!终于有一天,它不干了!独留下,那可怜的师傅望着堆成山的宝器,泪流满面...ps:师傅是好师傅,针是不是好针...不知道呐
  • 外科浸淫疥癣门

    外科浸淫疥癣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绯闻影后满分甜

    绯闻影后满分甜

    网曝,刚刚获得最佳新人奖的宋轻缈和帝都最年轻的掌权者共处一室,一夜未出。轻缈:[分享位置]人在家中。谁有大佬联系方式吗?想走个捷径直接到人生巅峰。网曝,刚刚获得最佳女主的宋轻缈一周前和年轻男子车库热吻,用情至深。轻缈:[分享位置]人在深山拍戏一个月了,热搜男主带我直接走捷径上人生巅峰吗?她走投无路,机缘巧合之下被他搭救,从此开始手撕渣女,脚踩恶母,开启虐渣日常。网曝,知名女演员宋轻缈和帝都阔少同时出现在某餐厅,相互投喂甚是甜蜜。高清大图实锤有内幕。江洛衡:[分享位置]在民政局,已领证。谢谢各位关心。
  • 风烟引

    风烟引

    祸国正起,风烟再引,十四阙、清歌漫联手打造,爱恨情仇弹指过,嗔痴怨怒已斑驳,且听岁月如歌,定局说离全。温暖、幸福、清澈的爱情梦幻国度。是什么让爱人成仇,又是什么让亲人反目?风般的女子,谜样的男子,百转千回的案情,来势汹汹的阴谋。抽丝剥茧后,结局却出乎意料的伤人。
  • 落跑银色小行星

    落跑银色小行星

    从未陷入如此温暖感动 青梅竹马的「萌爱」养成习题 温柔系弟弟×腹黑系哥哥×难以选择的「双恋」路线 ——最不可思议的HE结局!
  • 故事会(2018年8月下)

    故事会(2018年8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娇宠将军小皇后

    娇宠将军小皇后

    她,21世纪的巾帼英豪,一朝穿越,成了六岁女娃,攀悬崖,进深山,养死士,一战成名,成了将军。他,大秦国皇储,却被庶长兄阴谋夺位,卧薪尝胆,踏血归来。他凤眸邪魅,“卿生来便是皇后命格,但却只能是朕的皇后。”
  • 落雪阁

    落雪阁

    前世一直忌惮的男人出现在眼前,避他,一避再避,再度遇他,却是感动了自己!自宋代穿越而来,从最初的极度不适应,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现代过得风起、水起、云起,可她那沉睡了千年的爱情,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