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5700000007

第7章 发现孩子的最佳才能区(2)

当孩子对什么都没有特殊的兴趣时,父母要先反省自己。实际上,孩子是一个发展的个体,在孩子身上,存在着各种兴趣和才能的火种。兴趣是培养的,父母的任务不仅是尊重已有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让孩子体验成功,让孩子感受赏识,让孩子发现乐趣,是培养兴趣的要旨。

孩子的言与行、乐与忧、游戏与安宁都包含着非常多的信息,只看家长会不会捕捉。家长的观察细致吗?到位吗?家长或许只期望看见孩子合家长心意的表现,却因此忽略了孩子真正的自我。孩子对钢琴没有兴趣,却能津津有味地看蚂蚁搬家看上一个下午;他或许不愿意拿起画笔,却乐于用沙石构筑一座辉煌的宫殿。

如果他整天郁郁寡欢,缺乏应有的活力,父母应当考虑,他是否在人格心理的发展上遇到了某些障碍,最好咨询一下有关专家,如果需要,应该带孩子看看心理医生。

如果他发展很正常,也许只是有意与父母作对。父母应当思考,自己给他的压力是否太大了。孩子只是孩子,不管他们的智力是超常还是平常,都理应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如果把兴趣也当成某种功课,才华变成了枷锁,孩子会有什么感受?

当孩子显示出早慧的火花,父母没必要欣喜过狂,要考虑的是如何使火花明亮而炽烈燃烧。孩子表现平平,父母无须丧气,心理学家早已指出,孩子的各种基本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无论是运动、言语,还是绘画、音乐,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往往是环境与教育的结果。

木村久一说,儿童的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生来具备100度能力的孩子,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

在巴拉圭一个现代人难以走进的地区,生活着一个爪亚基尔人部落,这个部落的生活方式极其原始,经常迁居去寻觅他们的主要食物——野生蜜蜂的蜂蜜。部落躲避其他的人,语言也极不发达。

1938年,法国人种学家维而拉尔前去考察,希望更详细地了解爪亚基尔人,结果没有成功,部落刚一察觉到考察团就立刻离开了。在爪亚基尔人仓促留下的驻营地里,考察团找到了一个2岁的小姑娘。维而拉尔把她领回法国,并由他的母亲抚养,20年后,姑娘在自身发展方面已同欧洲妇女没有什么区别了,最后她也成为一个人种学家,并能讲数国语言。

我们不否认天赋的差异,但教育才是造就人与人区别的最大原因。

近年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研究人员大力推崇“假定最佳才能区”的家庭教育模式。

假定最佳才能区,顾名思义,就是在孩子并未表现出对某方面的特殊兴趣和才能时,父母有意识地将某个领域假定为孩子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并据此对孩子进行一系列培养、训练等家庭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假定的最佳才能区真正成为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所在。

这样一种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其有益的,我们需要知道,即使是天赋极普通的孩子,身上也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因为人脑的潜力实在太大了。即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所开发的大脑也不到百分之一。英国作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简明地指出:“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实行“假定孩子最佳才能区”的方法,目的也正是要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或至少让这个巨人的一部分活跃起来。

在教育学上,“皮格马利翁效应”已得到大量实践的证实。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国王,他用尽心力雕塑了一尊少女塑像。少女像是如此美丽,又是如此传神,皮格马利翁不禁爱上了她。从此,他每天守在雕像前,亲切地呼唤她,与她交谈、爱抚她。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少女从石像变成了真人。

教育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专门的试验。他在小学某班级进行了一次测验,然后对老师说:“这种测验可以准确地预测出儿童未来学习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在我们还处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公开发现测验结果,只能把有发展前途的儿童暗中告诉你们。”一年以后,罗森塔尔又进行了测验,那些被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同未被提名的儿童相比,智力商数提高很多(据说有的提高70分),同时,学习动力和热情也随之有很大进步。但是,实际上,罗森塔尔指定的儿童并不特殊,他是按1∶5的比例随便挑选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教育学上将其解释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指的是像皮格马利翁那样,只要你从内心相信并期待某种事情按照自己想象的那样发生,那么,对方就会让你满足。

假定最佳才能区的做法其实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种应用。当孩子没有显示出某方面特定的才华时,先以假设的方法确定某个领域为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并将这种假设转化为孩子头脑中的深沉意识,让他们认定自己在该领域有特长。久而久之,孩子便会逐渐地沿着这条道路发展。

假定最佳才能区如何实施呢?一些父母可能会大惑不解:“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啊,我们从小就希望培养他做个音乐家,买了琴,送他上课……”

父母们用心的确良苦,但在操作上犯了生、硬、粗的错误。所谓假定最佳才能区不是单指教给孩子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让孩子相信那一方面就是他的最佳才能。

教孩子练琴,那是自外而内的,目的在于把音乐技能“灌输”到孩子身上。这个过程如果得不到孩子的配合,效果肯定不会太好,甚至会令孩子厌烦,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们假定音乐是孩子的最佳才能,则是要孩子由内而外地对自己学音乐生出信心和兴趣。

具体该怎样做呢?下面是几种简单的办法供父母来参考:

1.无论有多忙、多累,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交谈

交谈的范围要尽量宽泛,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扩大知识面。说话时要轻松、自如,不要给孩子造成紧张感。在孩子面前说了不切实际的话,要及时纠正;孩子说了不切实际的话,不要紧张,要让孩子慢慢认识并自觉纠正过来。

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设计了这样一组家庭对话。

“对不起,孩子,请陪爸爸说一会儿话,好吗?”

“哦,告诉我,今天你都做了些什么。”

“你没叫妈妈帮你做事吗?”

“你忘记了要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漂亮一些了吗?”

“好吧,让爸爸看着你做没做好的事。”

“你一定会做自己的事。”

“嗯,不错不错,你这样下去,将来还可以替自己做更大的事。”

“你一定会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和孩子交谈时,父母便可以进行“假定最佳才能区”的引导,比如,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世界冠军,便可通过一些对话,引导孩子身体力行。

面对学前的孩子不喜欢吃饭或吃饭很慢时,说:

“宝贝,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吃完这碗饭。”

当他不想走路,希望谁抱一下或坐车时,说:

“咱们比赛,看谁走得最快。”

“看谁最先爬上楼梯。”

年龄稍大些,进入学龄的孩子不喜欢劳作时,你可以说:

“来,孩子,咱们比一比,看谁的衣服穿得快。”

“看谁把自己吃过的碗洗得干净。”

“看谁会帮妈妈择菜。”

“看谁干的家务活儿多。”

总之,多和孩子交谈,一方面可以和孩子达到心的沟通,增加亲情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引导,激发孩子的运动活力和竞争意识。

2.无论多忙、多累,每天都要称赞孩子

赞扬对孩子的作用,在许多教育书籍中都有详尽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父母在假定了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后,就应当有意识地围绕这一区域对孩子进行鼓励、表扬。

比如父母假定文学是孩子的最佳才能区,其赞扬的话语可以是:

“宝宝的故事讲得真好!以后宝宝是不是能自己写这么好的故事?”

“你把这首诗背出来了,了不起!”

“你这个词用得好,真聪明!”

“这是你写的作文?真想不到,写得太生动了!”

赞扬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不要笼统地说:“真不错!”而要具体到孩子行动的某一点。赞扬不要过于简单,在称赞了孩子一句之后,父母应该就此深入,与孩子展开谈话或激化孩子的兴趣,或询问孩子的感想,或纠正孩子的不足。

赞扬应来自多方面,让亲戚朋友也来赞扬孩子,还有老师,孩子最为看重的是老师的赞扬。

3.无论多忙、多累,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看电视里的节目

堪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阿莱沙·休斯顿曾对“孩子们从电视上能学到什么”进行专题研究,发现看电视的小孩,知识面宽阔,心智健康。休斯顿同时提出,当然,对小孩看电视的时间要有控制,内容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有所选择。

希望孩子在音乐上有所发展,便可选择看一些音乐歌舞晚会,以及专题的音乐节目,尤其是少儿音乐节目。父母陪孩子看电视时,一要正确加以引导,在孩子不理解时加以解释;二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孩子,带动孩子。

4.无论有多忙、多累,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识的,一种是无意识的,而常常以无意识的居多。

把绘画假定为孩子最佳才能的父母,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设计一些这样的游戏:

(1)找差异。两幅几乎一模一样的图,存在某些细节的不同,和孩子比赛,看谁找得多,找得快。

(2)记颜色。把一幅画所用的颜色记下来。

(3)调色板游戏。准备大大的调色板和各种色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调出各种色彩来。

(4)补画。父母在纸上画一个物体,如一条鱼的身体,让孩子补画出其他部分,鱼鳍、鱼尾等。

总之,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的生活和游戏中,从被动过渡到主动,从游戏过渡到兴趣,从父母的假定到孩子的坚信,形成自觉的愿望和追求,把假定的才能转化为实际的才能。

如何更好地发现孩子的能力和特长呢?我的建议是:

了解、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识孩子的多元智能结构。父母学习这样的理论,能强化自己的认识,意识到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衡量孩子,这种学习是很必要的。父母的“假定”应当符合孩子的实际。“假定”不是天马行空,随意选择,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如果孩子的确在某一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就不要强迫他。

认识关键期的重要性。如果因为父母的疏忽,错过了孩子一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将是很大的遗憾!

做个细心的人。孩子的很多能力和特长隐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父母细致观察、认真分析,才能看出孩子到底有哪方面的特长,适合向哪方面发展。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父母要做的,就是去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

多用鼓励和赞美。这会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有被肯定的需要,父母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让他们全身的细胞活跃起来。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表现得焦虑,要不着急,慢慢来。父母急于求成,不给孩子自由发展和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觉得透不过气来,即使发现了孩子的能力和特长,也很难使其健康发展。父母的焦虑会让孩子感觉到很大的压力,越有压力,孩子越难以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他们会因为担心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让父母再次失望而更加难以产生兴趣。

最好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生硬的、粗暴的灌输会让孩子反感,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会让孩子渐渐生发出兴趣和信心。其实,孩子一举一动,都可能包含了重要的信息,关键看父母是否能及时捕捉到。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很可能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而不是孩子的原因。父母的任务,不仅仅是尊重孩子已有的兴趣,还要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

同类推荐
  •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初为人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很重要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这其中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育,均衡合理的营养,智力的早期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发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合理及健康的喂养,获得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早期教育,拥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良好的品行、平衡的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和掌握科学育儿新概念。
  •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写给父母的教育枕边书》的最大受益者是以下的人群:刚刚面对教育问题的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的父母与老师:不能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父母与老师;正在为孩子的某些问题焦虑的父母与老师;试图与孩子建立最亲密关系的父母与老师。
  • 专家解答育儿百科

    专家解答育儿百科

    全书分为新生儿篇、婴儿篇、幼儿篇共3个部分,以问答方式,对初生到3岁的婴幼儿的身体状况、科学喂养、日常护理、体能训练、智能培养、常见病家庭防治、育儿游戏等家长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广大家长向专家学习育儿心得、防病经验的绝佳选择。
  •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结合女孩的特性,依据现代社会教育的现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优秀女孩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培养女孩积极向上的习惯,培养女孩热爱生活的习惯,培养女孩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女孩自立自强的习惯等,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为父母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案。
  • 妈妈这样立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妈妈这样立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本书是一本为家庭量身打造的规矩制定和实施指南。作者结合教育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成果,针对孩子从幼儿期到青春期:不爱刷牙、心理脆弱、早晨不起、晚上不睡、挑食、叛逆、学习拖延症等热门家教难题,教父母顺应孩子心理,用爱和孩子说规矩,教出自律、独立的好孩子。
热门推荐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和灶神君的人间风味

    我和灶神君的人间风味

    美食之都的某个角落,有一家没有招牌的小店。这里有让人连舌头都想吞下去的美食,还有冷酷帅哥店主美萌厨娘,和那排到街尾的食客。“你说什么?你要撬本神君的小厨娘!做梦呢吧……”酷酷店主一回头,不由怒目:“咦,做饭的,你往哪跑?这辈子,你休想逃——”
  • 重生麻醉师

    重生麻醉师

    局麻……腰麻……太落后了,你们不知道有全身麻醉吗?好吧,其实在我眼里全麻也是辣鸡。什么,妇产科我懂不懂?骚年啊,你对青春痘的力量一无所知!
  • 浴火重生:毒妃逆天

    浴火重生:毒妃逆天

    亲眼看到自己最爱的人将两人的孩子扔进大火之中,萧月婉却无能为力,她如今已是废人一个,手脚筋都被挑断,看着眼前两人残忍的笑容,萧月婉笑了,用尽最后的力气爬进了大火,“我萧月婉在此发誓,就算化成厉鬼也会让你们血债血偿。”再睁眼,她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年前,这一次,她不再是善良的萧月婉,她是从地狱归来的魔鬼,撕掉继母的伪装,逼出渣爹的真面目,毁掉白莲花妹妹,渣男既然喜欢渣女妹妹,那么就让他们凑成一对,婊子太监刚好一对,既然你想做皇帝,那么,就让你永远无法登上那个位置,她只为复仇而来,却没有想到因他产生波澜。
  • 最强孤儿系统

    最强孤儿系统

    这是一本非常...的小说不喜勿喷非常感谢
  • 再一次2010

    再一次2010

    承平六十载,盛世文娱兴。文化产业年值万亿,成为国民支柱产业之一;电影票房产值百亿,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网剧、网综彗星般崛起,互联网成为全新娱乐平台。这是娱乐的盛世,这是文化的狂欢,这是……好吧,我实在是编不下去了,这其实就是一个年轻人,重生少年的故事,很简单的。 ****** 群号:755453903,欢迎来玩。
  • 海上见闻录

    海上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田园:辣妻不好惹

    锦绣田园:辣妻不好惹

    重生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世界的姚玲,决定一改前非,换个行业混混,可放眼过去,这个什么高科技没有的时代里的事,她啥也不会,种地扛不起锄头,行医她不懂医术。千挑万选,最后选了个摆地摊,想想,做个地摊霸主也不错的,拥有几条街的地盘摆地摊,坐在家里就收钱,日子也是蛮滋润的嘛。某日某男凑近,指着她手上的戒指道:“我要买了你这个,多少钱?”姚玲一惊:“是个识货的,可这个多少也不卖。”某男:“那买了你呢?”姚玲:“……”没人告诉他买卖人口犯法的吗?
  • 奈何时光挽少年

    奈何时光挽少年

    许西对希至生一见钟情。她是令各个老师头疼的问题少女,他是让各位老师赞不绝口的优秀学生。真是好巧不巧,她偏偏喜欢上了他,对此,许西表示:爱情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希至生看着眼前手捧鲜花的女生:“许西,你知不知道你很烦?”许西巧笑嫣然:“不知道呀,但我知道你很好看。”——希至生看着眼前一脸花痴的许西,“你有什么特长?”许西笑得一脸灿烂,“有呀,我的特长就是爱你。”——许西一脸得意对死党们说,“别看希至生在你们跟前很嚣张,其实他是妻管严,可怕我了。”死党:“希至生……就在你身后。”许西:“……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家学霸怎么可能是妻管严!”随后许西转身对希至生狗腿般笑,“对吧?”死党:……她是许西,他是希至生,他是她翘首以盼的欢喜,是她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少年。由校园到社会,我保证许西与希至生之间的爱情绝对很甜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