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6300000002

第2章 问道——像老子一样看世界(1)

清醒的老子

问道,给人生找一个参照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开篇便提出了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概念——“道”。这个“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呢?“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抽象概念,可以理解成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宇宙间一切存在与运动的规律和法则,当然,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的参照和规范。

有学者认为,道就是道路,其他意思都是引申而来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沿着“道”这条道路,“道”就是我们人生的路标和参照,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那么“道”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老子给了我们一个字作为答案:“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指的是“道”这一人生的参照超越了我们所能仰望的一切高度。“道”高高在上,跳出了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得失祸福,善恶黑白,像一个冷漠无情又绝对公正的仲裁官一样俯视着人间万物。

每个人的人生境界都是不同的,之所以会有如此不一的境界,正是因为每个人为自己所选择的人生参照系不同,有些人一生执著于金钱和权力,对于那些以“立功立言立德”为参照系、追求千秋功业的人来说,沉溺于眼前享乐的人是浅薄的;但是对于以“道”为参照的人来说,功业的境界依然太低,追求无极的逍遥才是真正至高至大的境界。

《列子·周穆王》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周穆王时,最西方的国家有个懂幻术的人来到中国,穆王对他十分推崇,以最高的规格接待他,让他住自己的寝宫,享用祭祀给神灵的膳食,选择美丽的女子乐队供他娱乐。可是,这个人却认为穆王提供给他的享受实在太不入流。

于是穆王便为他另筑宫殿,几乎把国库的钱财全部耗尽,终于建造出一座高达八千尺的楼台,可是那人还不高兴,不得已才进去。

没住多久,他邀请穆王一同出去游玩。穆王拉着他的衣袖,腾云而上,到天的中央才停下来,接着便到了天上的宫殿,幻化人的宫殿用金银建的,以珠玉装饰,在白云与雷雨之上,不知道它下面以什么为依托,看上去好像是屯留在白云之中的。

周穆王低下头往地面上看去,见自己的宫殿楼台简直像垒起来的土块和堆起来的茅草,穆王自己觉得即使在这里住上几十年也不会想念自己的国家。神仙又请穆王一同游玩,所到之处,抬头看不见太阳月亮,低头看不见江河海洋。光影照来,穆王眼花缭乱看不清楚;音响传来,穆王耳鸣声乱听不明白。百骸六脏,全都颤抖而不能平静。

最后,神仙推了周穆王一把,穆王好像跌落到了虚空之中。醒来以后,他还是坐在原来的地方,左右还是原来侍候他的人。看看眼前的东西,那酒是刚倒出来的,菜肴是刚烧好的。穆王问左右:“我刚才是从哪里来的?”左右的人说:“大王不过是默默地待了一会儿。”从此,穆王精神恍惚了三个月才恢复正常。

在周穆王看来,他的美食华服、高楼佳人已经是世界上最极致的享受,但是在化人(懂幻术的人)看来,这些所谓的“极致”都还是较低的境界。因为他和穆王所选择的参照不同,穆王把人的感官享受当做人生的参照,而化人则把人的精神自由当做人生的参照。化人的参照比起穆王来要大出无数倍,已经接近“道”的境界,也无怪乎他不满足穆王的招待。

是的,我们办任何事都有一个路标来作为参照,就拿物理学中的运动来说,自己的手是否在运动,如果以手的本身做参照,就没运动。正如很多人容易拿自己做参照——若拿自己做参照,就永远感觉不到自己究竟走了多少,走得是什么方向,很容易看不明白事理。

抓住源头,就等于抓住了力量

在老子的体系中有这样一个复杂的命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怎么理解“道生一”呢?举个有意思的例子:

晚上因为太亢奋睡不着怎么办?那就得降低大脑的兴奋度,让自己别再胡思乱想。于是,你开始对自己默念,“不要想任何事情”、“不要想任何事情”、“不要想任何事情”,然后你发现你真的不再想任何事情,但是最后你又发现了一个矛盾的问题:“不要想任何事情”本身也是一种“想”。

例子中的“想”,你无法消除。不管这“一”来自何处,道的存在是否虚无,一切都有存在的必要。抓住道本身,抓住源头,你就抓住了一切的根源。

接着“一生二”就容易解释了,任何一个“一”必然会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另一面,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比如大必然对应着小,善必然对应着恶,黑暗中必然包含光明。在这个逻辑之上,二也就生出了三,三生出了万物。

这是对老子的哲学阐释,其实这也给我们一个人生的启发:任何事物都是从一个根源上派生出来的,如果抓住了这个根源,就能从源头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成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正是说明了这种方法。

所以,智者懂得从整体上思考问题,用高屋建瓴的眼光看到事物的源头,而不去纠结于问题的细枝末节。

曾有人就此提出了系统思考的概念,认为应该看清复杂而微妙的事物整体结构,其精义在于当其他人只能看到片段的事件而被迫不断做出反应之际,你能看清全貌,并掌握其中的源头与核心。

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事事着手,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的智者不会这么做,他们不管遇到多棘手的问题,都能够纵观全局,以最快的速度抓住问题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再棘手的问题也能很快迎刃而解。

天津有一幢20世纪30年代留下来的建筑,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为能保护好这座大厦,有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研讨。

一开始,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表面的元凶是侵蚀的酸雨。专家们进一步研究,却发现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那么多飞虫呢?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是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因为开着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大量繁殖……

结果,办法很简单,只需拉上整座大厦的窗帘。

此前专家们设计的一套复杂而又详尽的维护方案最终成了一纸空文,因为他们舍本逐末,没有找到问题的源头。找到问题的源头后,只要拉上窗帘就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所以,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智慧告诉我们,即使问题千头万绪,也要懂得从千头万绪中找到头绪——也就是问题的源头,这样,再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

找到问题的源头,对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会最有效率,若是找不到“道”,便只能被淹没在千头万绪中。

反者道之动,换一只眼看世界

《老子》只有短短五千字,却包含了无穷的智慧,真可谓要言不烦。但是如果一定要用更凝练的语言来提炼《老子》智慧的话,最合适的一句话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事物总是往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道的运动规律。做人要守弱,这是道的具体运用。”这句话的前半句可以看做是老子的世界观,而后半句则是老子的方法论。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是在向不同的方向转化,既然如此,我们也要以“动”的眼光去看问题,应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杨亮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级主管,现在他面临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随工作而来的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只增不减。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老板,经过多年的忍受,他发觉自己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求一个高级主管的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杨亮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教师,那天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界定问题,也就是换一个角度考虑正在面对的问题,不仅要跟以往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杨亮听,杨亮也是高智商的人,他听了妻子的话后,脑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创意。

同类推荐
  •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通过充分的说理、实际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结合职场员工工作态度、同事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深刻剖析“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内涵。《职场》(孝道)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现代职场人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读之书。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为国内外热爱德国哲学、热衷于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界同人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理论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前沿阵地,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热门推荐
  • 第一豪门:强宠替身妻

    第一豪门:强宠替身妻

    她看上去只是个卑微的替身,却时刻撩动着他的心弦;他装作对她冷漠无情,却注意着她的一举一动;她是代替着他爱的人在家里家外披荆斩棘,他恨着她的过往,却将她死死禁锢在自己的身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破军

    破军

    破军,一腿扫千骑,一拳破万军。男主人公身世之谜,世界蕴含的秘密,战争背后隐藏的阴谋,尽在下回分解
  • 黄泉路上的勾魂娃娃

    黄泉路上的勾魂娃娃

    一个对灵异事件感兴趣的三人组,一次贴吧的偶然发现,一场场诡异的事情悄然发生……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经建立道场仪轨经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经建立道场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热病衡正

    热病衡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知吾冷暖懂汝喜悲

    知吾冷暖懂汝喜悲

    (什么?现在人都怎么了?闺密二字是能随便叫的吗?随随便便就来个塑料姐妹花的是什么鬼?各位客官,本文只有干净纯洁的友情,勾心斗角?抢男朋友?利用完对方又弄死对方?不存在的)那日花灯会之上,十里长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四人借着花灯,向神明许下真诚的祈愿木凌:“我愿友达至上”慕离:“我愿知汝冷暖”姜童柚:“我愿懂汝喜悲”郁子茗:“我愿生不离,死不弃,四子于万物之所长”可惜天不怜人……一夜之间,四人的宿命便脱离了正轨幕府血流成河,木凌乱葬岗失忆,苏离不知去向,只留下郁子茗,姜童柚二人大海捞针似的苦苦寻找……不知多年后是否能够重逢……重逢是否一如初时那般纯粹?四人命运如何?该何去何从?我不需要好友万千,只愿余生能三人陪我一起在那落日之下,打打木牌,看看夕阳,聊聊家常……
  • 我门我派我江湖

    我门我派我江湖

    游戏策划穿越架空历史,开局就是掌门人。门派规则自己写,门派路线自己定,门派弟子自己招,门派建设自己搞。如研发游戏一般发展门派,江湖就是个沙盒,等我们去创造!
  • 罗生门01:回忆

    罗生门01:回忆

    《罗生门01:回忆》悬疑教父蔡骏主编,领军国内一流作家团队共同打造“首部悬疑类型Mook书”。参与创作的作家:除蔡骏外,茅奖获得者金宇澄、与村上春树并称为“双村上”的日本“美食”推理作家村上龙、“中国的东野奎吾”周浩晖,以及香港双金(金马奖、金像奖)导演陈果、“恐怖大王”李西闽、秦明、优秀青年作家哥舒意、张怡微等。《罗生门·回忆》蔡骏推出的《罗生门》创刊号以“回忆”为主题,包括悬疑虚构小说和非虚构写实文章。国内外顶尖重量级作家参与。
  • 龟大伯卖缸

    龟大伯卖缸

    童话的魅力来自于作家所构筑的一个个奇幻的故事。我喜欢在这个世界中遨游,让思想插上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所有这些奇思妙想,是一般文学作品难以表现的;唯有童话,给我留下漫无边际的想象空间。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润滑着我的思维,让我变得像孩子一样天真,敏捷。
  • 星际争霸世界的跳虫

    星际争霸世界的跳虫

    艾尔之战,一个天外的灵魂降临艾尔星,并附身在了一只跳虫身上。当他睁开眼后的第一秒,映入眼帘的就是塔萨达驾驶的甘翠索号与主宰惊天动地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