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6300000035

第35章 至乐——生命各有各的快乐(2)

庄子若有所思地对着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看,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否则,又只是一个有无相生,无中生有的哲理小品罢了。庄子从中看到了更深刻的问题。

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当然是杀那只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掉。先生你将怎样对待呢?”

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对于神木无用便是全生的方法,力求无用,但是到头来无用对于它而言恰有大用;可是对那只不叫的鹅来说,无用却成了生命被结束的理由。

所以庄子提出了他的观点:做人就该在材与不材之间找到平衡点,一个人若是太过于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必遭排挤与非议,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但若太过“无用”,则会遭到嘲讽与压榨,同样会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因而,“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才是让自己“稳坐钓鱼台”的万全之策。

一个人若太有才,并且总是毫无保留地展现个人才华,则总会遭人嫉恨或猜疑。比如汉朝开国大将韩信、明朝开国大臣胡惟庸等,无不才智过人,辅佐汉高祖、明太祖白手起家,奠定基业。然而大业完成后,却由于功高盖主,引起了君王的戒心,最后,韩信自刎于未央宫,胡惟庸因“胡党之狱”被朱元璋处死。古时,臣下功高盖主是一大忌,君主虽需良臣贤相辅佐,但也会毫不犹豫地打压才识过人之臣。其实,不仅仅在古代,现代社会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由此可见,一个人过分显现才能,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不让自己的能力太过于出众,也不失为一种自保之策。

当然,人也不是越无用越好,任何时代、任何组织都需要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人,在任何社会,能力都是证明一个人的有效途径,无用的庸才往往会被社会淘汰、被世人嘲笑,在这样的讥讽和压力下,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自然也不会太高。

由此可见,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使身心获得较大程度的自由,并且较好地保全自己。

因此,快乐的秘诀就是要让自己“成材”,但别让自己为才所累;要让自己“不材”,但不能让自己沦为无能。人生时刻需要平衡术,是否能获得轻松的生命,关键就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平衡点,在材与不材之间,在劳心劳力和挫折挫败之间,找到一个轻松自在的港湾。

同是过往客,辛苦为谁忙

有首禅诗说:“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同是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世界本是一颗颗沙子堆拢起来,偶然砌为成功的世界,人生亦是如此,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蝶乱蜂忙,人们就像蜜蜂和蝴蝶一样,到处飞舞,痴迷忙碌,正所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红楼梦》中开篇偈语一针见血:“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太史公司马迁一语道破人心:“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思是,人就是怕死后默默无闻,没有人记得。正所谓“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能够把名利视为行为成果附属物的,少之又少。

上古时代,帝位并不是父死子继的,而是国君找一个贤能的人然后禅让给他。据说,在帝尧的时代,有一次,尧就想把帝位禅让给一个叫做许由的贤人,不过许由一口回绝了帝尧的要求。

这个故事被记录在许多先秦思想家的著作里,但不同的著作对许由的做法有不同的记载。在《庄子·逍遥游》中,许由是这么说的:“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

权与势是人性中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扩展,很少有人能够像许由一样,跳出名利权势的圈子。正如明朝无名氏在其所著《渔樵闲话》中写道:“为利图名如燕雀营巢,争长争短如虎狼竞食。”

追名逐利都逃不开一个“欲”字,佛经中说,凡是对一切人世间或物质世界的事物沾染执著,产生贪爱而留恋不舍的心理作用,都是欲。情欲、爱欲、物欲、色欲以及贪名、贪利,贪图的都是欲。只不过,欲也有善恶之分,善的欲行可与信愿并称,恶的欲行就与堕落衔接。

有个富翁在急流中翻了船,爬到溪间的石头上大喊救命。一个年轻人奋不顾身地荡舟去救,但是由于山洪下泻而渐涨的湍流使船行进得艰难而缓慢。“快呀!”富翁高喊,“如果你救了我,我给你一千块!”船仍然移动缓慢。“用力划啊!如果你划到,我给两千块!”青年奋力地划着,但是既要向前,又要抗拒水流的阻力,船速难以加快。“水在涨,你用力划呀!”富翁声嘶力竭地狂喊,“我给你五千块!”此时,洪流已经快淹到他站立的地方。青年的船缓缓靠近,但仍有一段距离。“我给你一万块,快呀!”富翁的脚已经淹在水中,但是船速反而越来越慢了。

“我给你五万……”富翁的话音未落,已经被一个大浪打下岩石,转眼卷入洪流失去了踪影。青年颓丧地回到岸上,蒙头痛哭:“我当初只想救他一命,他却说要给我钱,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增加。我心想,只要划慢一点点,就可能多几万块的收入,哪里知道,就因为慢了这么一下,使他被水冲走,是我害了他啊!”青年后悔不已,“但是,当我心里只有义,而没有想到利的时候,他为什么要说给我钱呢?”说到底,还是富翁自己害了自己。

在没有涉及名利时,本性总是“义”字当头的,一旦勾起了内心隐藏的私欲,世间的人或事就会变得十分复杂。人是一个很矛盾的生物,内心永远有着双重标准,要求别人能做到无欲无私,以符合圣人的标准,而自身又难免在私欲的缠缚中打转。

依据老子的本意,要使得人们真正做到不受私欲主宰,必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如此这般,在现实社会谈何容易?难就难在无欲与虚心。正因为不能无欲,因此老子才告诫:“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请问现在您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你才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人生一世,劳苦一生,为儿女、为家庭、为事业,最后直到生命之火燃尽,仍找不到生命的答案。明知道到头来终是一场空,仍跳不出世俗的羁绊。人在旅途,同为劫灰过往客,又何必对一时的输赢得失斤斤计较?

人生得一知己,不亦乐乎

庄子和惠子是《庄子》一书里的一对欢喜冤家,两人常常斗嘴,著名的“子非鱼”的辩论就发生在两人之间。尽管如此,两人依然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当惠子死后,庄子十分伤心。

《庄子·徐无鬼》中记载,有一次庄子经过惠子的墓地,突然有感而发,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的首都郢城有个名字叫做匠石的工匠有一门绝技,他能让他的朋友把白泥涂抹在自己的鼻尖上,然后匠石看似漫不经心地挥动斧子,斧子呼呼作响,带着风声劈下,朋友鼻尖上的白泥完全被削掉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他的朋友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表演一下你的绝技我看看。”但是匠石拒绝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但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没有他,我的绝技再也不可能施展了。”

讲完这个故事,庄子叹了一口气说:“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有朋友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夫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孔夫子眼里,学习自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另一件能和学习相提并论的,就是朋友。确实,很多时候,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往往是最简单、最无可替代的。

有三个人进山求道,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个神仙,神仙说:“你们没有慧根,恐怕成不了仙,但是看你们如此诚心,我就满足你们每人一个愿望吧。”那三个人一想,也罢,总比什么都没有好。于是,第一个人提出了他的愿望,说:“我想要一生发财。”神仙点点头,说:“你回去吧,你的屋子里已经堆满金银珠宝了。”那人满意地回去了。第二个人说:“我想要当大官。”神仙点点头,说:“你回去吧,马上皇帝就会降旨让你做封疆大吏。”那人也满意地回去了。这时,第三个人说话了,他说:“老神仙,我不想当官也不想发财,我只想找一个知己好友,能够与我心意相通,我们一壶酒,一盘棋,天南海北地聊上一整天也不觉得厌倦。”神仙听了,沉吟半晌,道:“你所要求的,乃是人间的至乐,我们做神仙的都享受不到,你怎么敢提这样的要求呢?”说罢,一甩拂尘御风飞走了。

老神仙说得一点儿没错,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若是能找到一个这样的朋友,即便是神仙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比起古人,我们现代人其实幸运很多,我们有各种渠道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我们有了手机,有了QQ,有了Skype,有了SNS网站,朋友隔得再远也能天天见面,天天说话。天涯真的变成了比邻,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

但是朋友多了,现代人却比古人更孤独了。人与人的距离似乎拉近了,人心的距离却变得遥远了。正如顾城的一首小诗所说:“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其实我们不缺朋友,打开手机通讯录,是长长的一串名单;打开QQ,好友面板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头像,但是这么多朋友并不一定带给我们快乐,我们依然觉得寂寞。因为被我们称作朋友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知心的朋友,这种朋友被称为“知交”,就像庄子和惠子,就像匠石和他的朋友一样。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人群中感到寂寞,为什么再多的“朋友”也不能让我们快乐?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能打开自己的心灵,只有把心敞开,才能找到知心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一眼就能分别出来,他们总是无比默契,有着说不完的话,而且即使不说话,他们也不会感觉冷场,因为他们的心灵依然在交流。

大千世界,若是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同类推荐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眨眼之间

    眨眼之间

    我们在一眨眼之间做出的决定,比三思而后行,或许更具大师级的水准。只是,直觉背后的内涵,远比表象来得深刻。生活中的决策无论好坏,我们到底是如何做成的?在本书中,格拉德威尔阐述并解答了这些问题。他通过多样化的个案,诸如快速约会的过程、流行音乐的运作以及无辜黑人遭警方枪杀的疑案,彰显了一项重大发现:人们在一眨眼间做出的决策,其内涵远比表相来得复杂。格拉德威尔援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影响决策优劣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能够快速处理多少信息,而是在于我们全神贯注的专注力。格拉德威尔在各个例证之间纵横挥洒,再度展现了他的精湛才华。他告诉我们在家庭关系、职业生涯到日常生活中,如何成为更成功的决策者。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嫡女医妃

    嫡女医妃

    穿越当世,息红泪的灵魂占据了钟离冷月的身体,师姐妹合而为一,背负起为两人报仇雪恨的担子,义无反顾。斗恶妹,虐渣男,惩继母,超绝医术救死扶伤,起死回生,手到擒来。然而面对曾经的未婚夫婿,如今对她穷追不舍的燕王北堂灵潇,钟离冷月却始终不能淡定,她的秘密,怕是要瞒不下去了。“冷月,你究竟是谁?”“重要吗?”“不重要,我宠你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能精神院

    超能精神院

    “老山姆,听说你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是的,我感到很荣幸,家族里面总算出了一个精神病患者。”“很好,可以上特殊教育学院学习了,将来一定会有光明的前程。”精神分裂症,隔空取物,精神攻击;躁狂症,象征着无限力量,极度暴躁,拳破钢铁;多动症,速度极快,犹如魅影,精神力者中的速度型选手……各种各样的精神病症,化为各种奇异的超能力,欢迎来到这个精神病统治的世界。
  • 蓝色池塘

    蓝色池塘

    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但这个外财是否来的晚了些呢?对于一个宅男来说如何处理这一笔巨大的飞来横财很头疼啊。希望一切都能如蓝色的大海一样一切都归于平静的沙滩。巨额彩票大奖的到来,必然是生活天翻地覆的改变。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1(纵横三国卷5):天子之争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1(纵横三国卷5):天子之争

    帮助刘备三分天下的关键人物赵云、诸葛亮登场。同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带着大军扫荡中原,而袁绍已经雄踞北方,一场大战在这对共同长大的朋友之间一触即发……
  • 沙姆巴拉之谜

    沙姆巴拉之谜

    1934年4月23日,德国党卫队头目希姆莱从戈林手中接过盖世太保领导权的第三天,来自希特勒老家奥地利布劳瑙镇的纳粹分子赫尔曼,奉命来到盖世太保总部,希姆莱与他单独密谈了五个多小时。赫尔曼离开总部时,一名德国纳粹军官交给他一口小黑皮箱。两天后,赫尔曼与另外三名军事谍报局的特工,分别装扮成德国和波兰商人,乘飞机到了印度的新德里。他们在距离印度列城约17公里处的锡克斯寺集中,随后涉河越岭,秘密潜入中国的西藏地区。
  • 腹黑丞相呆萌妻

    腹黑丞相呆萌妻

    小师妹下山了!嗯,奉师父的命令,为小师妹找对象这件事情诸师兄是摆在第一位的。放眼整个长安城,诸师兄将眼光放在了那高贵清雅洁身自好且手握大权的丞相身上。巧的是当今丞相奉少帝的命令抛绣球征婚啦!于是诸师兄从此就将自家懵懂的师妹给送上了一条不归路!许久以后当丞相大张旗鼓的领着迎亲队伍来求娶小师妹,他们才后悔不已。说好的高贵清雅洁身自好呢?简直就是一只扮作猪的狐狸把自家的好白菜给拱了!这是一个呆萌小师妹在诸师兄的神助攻下,拿下精明腹黑丞相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毒妃权倾天下

    毒妃权倾天下

    一朝重生,她竟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无颜弃妃。小妾作妖,夫君厌弃,连娘家依靠都没有!作为医毒双绝的当代特工,岂会这般轻易认输!踢渣男,虐白莲,困境之中,逆风翻盘!当她终于重获自由,准备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这位不近女色的摄政王,却忽然崩了人设!“怎么?招惹了本王,想跑?”惹不起,惹不起,某女收拾收拾准备跑路,却被逮个正着!拉回来,振夫纲。
  •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发展迅猛。青年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他们已经把参与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准确把握、全面了解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于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责,实现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青年工作蓝皮书确定以“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为主题开展研究。《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工作蓝皮书课题的最终成果。
  • 宫有夜月心相属

    宫有夜月心相属

    在宫庭月生日那天,他与自家哥哥宫庭俊,穿越至异世,并发生了一系列奇奇怪怪,但两人却必须要经历的事……“三王爷,胆子大了是吧!”“不要,王妃手下留情!”一觉醒来,穿越千年,嗯,和小说里真的很像呢!有“讨厌”的王爷,有信任的朋友,父母也不太差,还有一些不知死活的人可以逗弄一番……可穿越并不是偶然,好像,永远也回不去了呢……“小月,路途艰险,你真的要去吗?我去就好了。”“我不怕的,哥,她也是我的母亲啊!”“小月,我陪你去,我保护你啊!”“寒寒,你别去了吧!我不想你有危险,我有哥哥呢!”“小月……”从此,八人踏上了探险之路。所有人都会因她而改变。误会、被抓、离去、伤心、忧虑、愤怒等等磨难与负面情绪包围着众人。到目的地时还会是原来的那八个人吗?自始至终,不离不弃,永恒的爱当回去时,又将会是另一番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