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0100000103

第103章 文化传承,有几多谬误(2)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考古学家共发现了200多个拉皮塔部落遗址,迄今为止仅对不到20处遗址进行了挖掘。2007年,在太平洋埃法特岛的一座古老墓地里,科学家们发现了50多具3000年前的人体骨骼。这些人体骨骼均为无头尸体,埋葬者保存状况良好。

专家们对在墓地尸体骨骼中找到的17颗牙齿进行了化学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骨骼具有丰富的同位素,说明他们生前会说多种语言,食物种类非常广泛,既有陆地食物,也有海洋食物。这些人很可能是从数百英里之外来到这个岛屿的。

在这处墓地遗址最为特殊的是有一具男性尸体的胸部上摆放着三颗骷髅头骨,目前研究人员将这具尸体命名为“TEO 10E”,虽然三颗骷髅头骨属于埃法特岛当地居民,但是这位男性却是“外来人”。专家推测,最初这些死者是被埋葬的,并未将其头颅切割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尸体腐烂后,拉皮塔人再将尸体挖出来取下其头骨,摆放在神殿或祭祀地点。这可能是对地位较高死者的一种尊敬和崇拜,一个大规模墓地中在外来人尸体上摆放岛上居民的头骨,这代表着岛上居民对这位外来人的高度尊敬。埃法特岛没有通往东亚地区的海路,他们很可能来自于新几内亚。当拉皮塔部落在埃法特岛定居时,他们已拓展抵达到新几内亚。

专家认为此处古代墓地遗址很有意义,它不但是太平洋岛屿中最早期的墓地,也是迄今发现最大规模的墓地,对于考古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据此或许可以找到数千年前的拉皮塔部落居民是否过着隔离式的岛屿生活,或者他们是否与其他岛屿之间保持着交往和沟通。然而,关于拉皮他文化根源地的争论还远远没有停止。

“天书”之谜

1899年,人们在中国发现殷商甲骨文,而在紧随其后的第二年——1900年,人们发现了克里特线形文字。随着历史学家的深入研究,中国的殷商甲骨文中的一部分已被人们破解,而克里特线形文字却依旧还是一本无法破解的“天书”。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亚瑟·约翰·伊文思在爱琴海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古代宫殿废墟上,发现一些泥版的残片,上面刻着一些文字,如同“天书”。

通过科学的年代探测技术,测定最古老的泥版残片文字,约刻于公元前2000~1650年间;稍后的泥版残片约刻于公元前1750~1450年间,伊文思称之为“线形文字A”;又据伊文思考证,几乎同时有种新的文字代替了线形文字A,他称之为“线形文字B”。在克里特岛之外(如在来自维奥蒂亚的奥尔霍迈诺斯的花瓶上)也发现了线形文字的踪迹。

伊文斯统计出的图形符号约135个,一部分是表意符号,一部分是表音符号,一部分是限定词。线形文字A中约有90个符号,线形文字B中约有64个符号。后一种只在克诺索斯的宫殿中被发现。

在伊文思发现“线形文字A”和“线形文字B”之后不久,有人在于1908年在克里特岛上发现的著名的费斯托斯盘。这是一个直径6.5英寸的赤陶圆盘,两面都写有成螺旋状排列的图形符号,是用两个分开的模子压制出来的;盘上共有241个符号。然而,尽管早在19世纪人们就对几千年前古埃及文的圣书字和俗字,两河流域古苏美尔文、古阿卡德文、古巴比伦文、古亚述文、古波斯文……的丁头字,先后都解读成功,由此开拓出“埃及学”“亚述学”等现代学科的新世纪。但至今也无人能破解这些神秘的古文字——克里特线形文字,它成为考验学者们智力提出巨大挑战的“天书”。

伊文思在1941年去世前,又对线形文字 B提供了许多假设和线索。他还为克诺索斯宫殿画了一张复原图。根据他的看法,克诺索斯城原址距离爱琴海约有4公里,城内居民约8万人。在伊文思死后,有一个人继承了他在克里特线形文字研究方面的“衣钵”,并取得了较大突破,他就是迈克尔·文特里斯。

1936年,晚年的伊文思(Evans)在伦敦举办了一次著名的学术讲座,主题是《希腊克里特岛上未知的文明,和这个史前神奇民族的神秘文字》。迈克尔·文特里斯还是一个不到15岁的中学生,他因为听了伊文思的专长讲座而变得对这“史前神奇民族的神秘文字”入了迷,还发誓:一定要揭破线形文字的秘密!又过了15年,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誓言。

1951年,30岁的文特里斯向外界宣布:他读懂了线性文字B的一部分,还指出这种文字是希腊本土迈锡尼人使用的文字,那时那里的古希腊人,后来成为《荷马史诗》中的传奇英雄。文特里斯是在仔细分析了那些扑朔迷离的考古发现之后才得出的结论。

无独有偶,一位对古希腊语言史有深入的研究的学者查德里克的发现也和文特里斯不谋而合,他宣布解出了线形文字B中各个符号的发音,并证明了其中的词汇来自一种古希腊方言。这些写有线形文字B的泥板,原来是古代希腊商人遗留下来的;大多记载账目,其中不少泥板上是货物清单。这是海洋民族——古希腊人留给后代的宝贵遗物!

种种证据都指向一个方向:爱琴海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腊文明最早的组成部分。

文特里斯和查德里克破译出来的,是一种主要由音节符号组成,加上一部分语标符号(用来表示一个单词或词组的符号)、10进制的计数体系以及用来分隔单词的短竖线组成的语文系统。直到1953年,“天书 —— 克里特线形文字B”才被完全破译成功,他们两人在其他专家遭到挫折的地方获得了胜利。

尽管“克里特线形文字B”被人们破解,但“克里特线形文字A”、费斯图泥盘文、部分玛雅文和复活节岛木板上的符号等,却还是人们无法解读的“天书”。

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之谜

今天,在南太平洋的这一片岛屿上,当年的文化已经在和现代文化的博弈中失去了生命力。但在这里留下的足迹却时时吸引着人们,透过简易的房屋、粗制的工具,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远古居民劳作的影子——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

波利尼西亚的古代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于南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存在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8世纪末。

“波利尼西亚”一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多岛”,整个群岛面积共为29.4万平方公里。1907年,英国学者布朗首次对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但早期多偏重于民族学的考察,20世纪50年代后才开始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

群岛上的居民大多住在岛屿的沿海地带和腹地山谷中,但居住形式不太一样。一是椭圆形草屋,通常4或5间为一群,带有一个院子,其中有的建造在石台基上,这类居址多半分布在较大的火山岛上。这一类属于散落型的组合,另一类则是大群落的聚居,一般由30间以上的房屋组成村落,周围有石围墙和木栅栏等防卫设施,以木头为建筑材料,没有墙体,从屋檐上垂下的席子用来遮挡阳光风雨。

岛上的建筑以露天的神庙为主,几乎每个小岛都有。这类露天神庙大多建于山谷内的人造阶地上,往往带有一个可供集会和跳舞的广场,主要用于宗教祭祀,同时也是部落社会活动的中心。神庙大多呈长方形,由石板铺成,四面有石墙或壕沟,有的直接建在一批房屋中间。神庙场内一端石砌平台上安放着表示神位的石板,在复活节岛和马克萨斯群岛,也有类似功用的建筑,只不过石板换成了石雕人像。

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石锛和鱼钩。石锛大多用玄武岩制成,有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不同形状。制作鱼钩的材料有各种动物如海豚、鲨鱼、猪、狗等的骨骼及各类贝壳。此外,还有文身用的骨针、耳坠等骨制品,用珊瑚制的锯、锉刀、锤子和钻孔时用于固定钻头的锭盘,还有用贝壳制的钻头和用粗石块制的锉刀、钻头、凿等。

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产生了不少艺术品,其中以各种雕刻最为著名。岩画多半刻在海边的岩石上,以人物形象为主,也有狗、天鹅、鸟人等图像。他们用石、骨、动物牙齿,特别是鲨鱼的牙齿作为雕刻的材料,雕成鸟头人身或人头鸟身形,新西兰则以木雕居多。这里很少发现陶器,可能与大部分岛屿属于火山岛和珊瑚礁岛而缺少黏土有关。据考古材料,前第1千年中叶,在萨摩亚、汤加、斐济等波利尼西亚西部的一些岛屿上曾流行陶器,但约于公元300年后消失。在马克萨斯群岛也曾发现拉皮塔文化类型的陶器碎片,年代约为300年前后。但上述陶器均非产自本地,而是移民带入的。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与邻近的拉皮塔文化也有密切的联系。

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大约在距今3000或4000年前,从美拉尼西亚东部进入波利尼西亚群岛,并自西向东逐渐扩散到各个岛屿上。岛上生活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种植芋、面包果、香蕉和甜薯等块茎作物和果树,并饲养猪、狗、鸡等家畜。除甜薯外的其他作物及家畜,原产地都在东南亚。木、石、骨、贝壳和植物纤维是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中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虽然波利尼西亚各岛群间相对分散,文化上存在不少差异,但生活方式都具有明显适应大洋环境的特点。18世纪末以后,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出现,波利尼西亚人的各个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一存在了近3000年的文化在慢慢消失。然而,牢牢根植于此的文化灵魂并未彻底地散去,它在文化、艺术、宗教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

而要真正弄清楚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的全貌,人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拉丁字母表是怎样产生的

拉丁字母由于形体简单清楚,便于认读书写,流传很广,成为世界最通行的字母。然而,人们不禁好奇:拉丁字母表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是意大利半岛最早的岛民拉丁人创造的,拉丁文后来也成了罗马文字,所以,又称为“罗马字母”。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时,罗马人从古希腊人在今日南意大利建立的大希腊殖民地的人民学会使用文字。这种源于库米城的古文字,成为了当时刚冒现的各种古意大利字母的一员。有人根据罗马的传说猜测:拉丁字母是由女预言家西碧(Sibyl)的儿子Evander在特洛伊战争发生前的60年引进罗马的。但人们并没有找到确凿的历史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关于拉丁字母表的产生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有三种见解。

一种见解认为,希腊字母诸分支中有两个最大的分支:一是西里尔字母,9世纪时圣西里尔 (约826~869 年) 和圣美多迪乌 (约815~885 年) 根据安色尔体希腊文所创制;另一个是埃特鲁斯坎字母,产生于公元前9 世纪或前8世纪初,通用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入中,传留有许多铭文,但大都未被释读。西里尔字母后变为操俄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和白俄罗斯语等诸民族的文字。同时,埃特鲁斯坎字母表则发展成拉丁字母表。起初,罗马人从26 个字母的埃特鲁斯坎字母表中借用了21 个字母。公元前1世纪,随着罗马对希腊的征服,Y、Z 两个字母被吸收进拉丁字母表,J、V 两个字母是中世纪时代发明的,那以前,书写时用I、U 代替之。最后,从罗曼语中增加W,这样便形成了26个字母的拉丁字母表。按照这种说法,古典的拉丁字母表当直接来自埃特鲁斯坎字母表,其受希腊字母表的影响则是间接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最初的拉丁字母表有20个字母,直接来自坎帕尼亚的库迈城的希腊字母表。该城是希腊优卑亚岛卡尔奇斯城的殖民地。拉丁字母表之所以有此种起源说,是因为某些拉丁字母的古老形式与库迈字母表的相对应的字母形式非常相似。

同类推荐
  • 醉入红楼

    醉入红楼

    一醉千古入红楼,十二金钗环绕中。皇图霸业转头空,不胜金陵一场梦。ps:好多都觉得穿成贾宝玉不好,写成别人更讨巧,不过初衷就是怜惜宝黛,只要有人支持还会继续写下去的。
  • 明清大案揭秘

    明清大案揭秘

    《明清大案揭秘》是根据青年学者张程在CCTV-12《法律讲堂》文史版之“权利与法”专题的演讲稿改编而成,讲述了明清两朝发生的几个重大案件,如“严世蕃案”“浙江府库亏空案”“宁波平粮案”“邓尔恒被杀案”等。这些案件情节曲折,影响大,作者在讲述历史、分析案件的同时重点对中国古代司法中的“权与法”进行了解读。
  • 人类大历史

    人类大历史

    一部大格局、大背景、大手笔的大历史著作从古希腊文明到中世纪的历史,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首次世界大战,作者以有力而睿智的笔墨描写人类历史横跨数千年来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呈现,披沙拣金,梳理脉络,展现人类历史的恢弘画卷全书选取了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展现历史事件的起源、发生与发展,从军事到宗教、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习俗……一一讲述,无不囊括。场景恢弘,浓墨重彩,让人身临其境,强烈共鸣一件件惊心动魄的事件、一个个震撼不已的瞬间……带你重返人类历史上的永恒时刻。
  •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

    《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依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狄青与朝中奸佞斗争的线索。
  •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忆过客

    忆过客

    那时候的人,那时候的事,他们有些是过客但他们有一点值得我去学习,在这个感慨万千的世界总有着不轻易间的人情冷暖,但有些回忆和感情谁能扔掉,我只想说有些人越长大越能丢掉最初的本心。
  • 神探刘曦

    神探刘曦

    新文此案不关风与月已经上线,大家多多支持古代推理文,看女捕头如何断案,有小虐,有小宠。容侦远远地看着这一切,他拉着全京城的人演了一出大戏,两个极致的交界线,就那样呈现在他眼前。一边龙舟比赛的鼓点声,百姓的呐喊声,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一边血流成河,迎凤楼坍塌压住的人,嘶哑地呼救,嚎啕地大哭,满地狼藉,哀声一片。两边地声音夹杂在一起,像是一篇世纪乐章,他把两个完全不同的,那么紧张的时刻的画面刻画在了一起。年少有为的将门公子,多面的江湖奇侠,罪该万死的宦官,以及当年事件的所有关系人…………前面写得不好,还请大家多多担待,后面还是可以看的。
  • 白香词谱

    白香词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步步为赢:职业废材逆袭记

    步步为赢:职业废材逆袭记

    昔日她还是废材七小姐,他说,他要娶她,保护她。她答:你可以不爱我,但绝不可以骗我。彼时她已经站在了巅峰,他却与她拔刀相向,就像前世那人一样,将匕首送进了她的胸口。她为他堕入魔道,神挡杀神,人挡杀人,嗜血狂傲。他为他舍身成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傲视苍穹。是谁说,当神已无力,便是魔渡众生……
  • 黑灵卫

    黑灵卫

    起死回生,战魂附体,灵界之旅,斩魂兽,入十八层地狱。
  • 天下贰之群英会

    天下贰之群英会

    太古时代,天地混沌,没有天地,日月,山河,生灵。万物还未成形,整个虚无一片。信仰众神的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资质和悟性。投入到了不同的门派。不同的人踏上了不同的修真之路......各部族势力纷起,纷争不休,皆想成为大荒人间界统治者。以旌雨楼为首的势力在群雄之中突颖而出。在旌雨楼首领流云焯玛的带领下,力挽狂澜、横扫六合为平定大荒创下了不朽的传奇......我们的时代,自此而始。
  •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 莫求人生处处如意

    莫求人生处处如意

    本以为我会一生碌碌无为直至娶妻生子到生老病死,平平淡淡是自欺欺人也是对平庸的我最好的归宿。本以为我一生都不会踏入那个层次,也以为我曾见过繁华升起到幽幽落尽,本想我一生都无法触摸参与到那个我见过,听过、想过、梦过,却无法的进入的异人异事圈子......
  • 微信连接异世界

    微信连接异世界

    都市少年无意间通过摇一摇,摇到一名鬼魂,从此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一个奇异的世界也将会慢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