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3400000093

第93章 知行合一,才能激发力量

如果你不以纸上或“有字之书”上的东西为满足,那么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可以培养沉稳的性情,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知识本身并不具有力量,只有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能让它发挥力量。正所谓,知行合一,才能激发力量。

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有两个4岁的孩子参加测验结果证明他们具有相同的智商,但他们后来却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孩子A到牧场里去,每天负责给牲口喂饲料并把它们冲洗干净。孩子B则进入了一所专门培养儿童活动能力和智力的学校。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不同的童年。12岁的时候,两个孩子又参加了一次智力测试,显然,B的成绩优于A。但如果让两个孩子交换

他们所进行的活动,做自己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他们都会遇到麻烦。他们学到的知识有多有少,但在对方的环境里都是不可应用的。

这个测验告诉我们,知识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更有价值的是知识的运用。我们可以确定影响成功的因素除了先天的智商和学到的知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到的知识在一个环境中的应用。

对于那些大人物来说,导致他们成功的有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个因素来自学到的知识所具有的可应用性。有很多人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着渊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的用处呢?这也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有针对性,以便学以致用,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的积累不仅指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还包括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一个人的才气、创造,往往与他的见识、阅历成正比。生于西北、长于西北的作家贾平凹,江南的水光山色的陶冶、才子灵性的启迪,使他胸怀阔大,笔底潮生。他在《我往东去,得大自在》一文中说:“不到江南,我向往江南,到了江南,我更热爱我们的西北,西北历史的辉煌和现今的艰苦,给了我生命和气质,这么从黄河到长江,明白了我们的不足,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草食动物或许是胆小的兔子,但也可能是恐龙大象,吃血的或许是老虎,也许是虱子。我再不为远离京都而自叹,也不再为西安历来‘生人不养人’的环境而悲苦,放眼天下,心存高志,阔大胸怀,善于汲取,才是我发展的急需!”

可见,生活环境的多变、视野的开阔,最能引发联想,唤起灵思,最有利于杂交创优。

真正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远比书本上的原则、定理丰富得多,复杂得多。书本把具体的、活生生的东西抽象掉了,给你一个理想的模式,而实际生活中,你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包括一些搅得你不得安宁的、令人头痛的难题。因此,求得真知,必须将书本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

你是否见过,一个知识、人格都远不如他人,却能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比他优秀的人耍得团团转吧?到目前为止,我已看到过不少这种例子。这类人通常是学识、人格较差的人,是手段圆滑的老江湖,他们抓住那些有知识、人格高尚却不懂人情世故者的弱点,然后随心所欲地摆布对方。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的体验而熟悉世故的人,和单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却不谙人情世故者,不但有根本上的差异,而且比后者更优秀。就像训练有素的马,远比毫无训练的驴子来得有用一样。

我们必须把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本身的见闻归纳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坚定地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为模式、礼仪礼节等生活处事方式。接下来的工作,只剩下了解人情世故,且多加磨炼了。闲暇时不妨多看看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书,把书上所写的和现实生活加以比较,这对你必然有所帮助。

关于人类心情的转变与感情的摇摆,书上都有极详细的描写。事先看看这类书并无害。不过,你还不能只满足于此。如果不实际踏入社会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则无法活用那些辛苦得来的知识,甚至还会误入歧途。犹如只是待在室内,摊开世界地图,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结果对世界还是一无所知一样。

要重视实践,积极投身实践。靠想当然,或凭猜想处理问题,倒不如亲身去试一试,闯一闯。有一年,美国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一美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人们都不相信。哈利见到这则广告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节啊!”但他还是揣着一美元,按报纸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刊登广告的主人——一位高贵的少妇。少妇将哈利带到车库,向他介绍了要卖的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哈利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肯定是坏车。”主人让他试着开了一圈,车子完好正常。他又怀疑是赃物,少妇给他看了车的驾照。于是,哈利付了一美元,购得了轿车。当他开车要离开时,终于探得了事情的原委。少妇告诉他:“这是我丈夫的遗物。他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我,只有这辆轿车,是属于他那个情妇的。但他在遗嘱里把这辆车的拍卖权交给了我,所卖款项交给他的情妇——于是,我决定卖掉它,一美元即可。”

哈利高兴地开着车子回家了。路上,遇到了好友汤姆。汤姆好奇地问这辆车子的来历。哈利如实相告,汤姆一下了瘫倒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这则广告了。”

这一传奇故事确实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有些事你若不去经历,也许一辈子都不能了解其中奥妙。有些看来十分离奇的事,只要你敢于实践,就有可能创造别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可见,任何知识的获得,万不能忽视亲身实践这个环节。

学习知识,积聚能力,伴随着人的终生。学习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需要学专业技艺,还要学生活常识、处世方法。不仅在课堂上、书本上学理论;还要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学习知识、练操作能力。所以,我们时时处处要做个学习的有心人。唯有全方位、“全天候”地积累,才能成为羽毛丰满、翱翔于长空的苍鹰。

要学以致用

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否则学而无用。这一点之所以重要,就是有很多人不能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手中知识的力量。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世事时,他却显得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有一群土匪聚众闹事,于是他就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

可是,在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他自己也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书进行一番苦读之后,他认为他已能让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沟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这些书呆子不能对书本知识的进行变通,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所以导致了不堪设想的后果。

以此为鉴,将书读活,学以致用,方能展示出知识的作用。

顾炎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同时,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也是要人们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情况。丰富的经验也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由于涉世未深,经验一般较少,这就要求青少年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提出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

也就是说,有了同等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同等的能力,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以致用的过程。

如果有知识不知应用,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但没有一点益处,有时还可能有害。

因此,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它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

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的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要想正确地做到学以致用,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最佳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发挥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纵观齐白石一生的杰作,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鱼虫、生机盎然的草木,刻意求工处恰如雕镂,粗犷豪放处犹如泼墨,真可谓是“形神兼备”。尤其是他的水墨画虾,更是别具一格,活灵活现,令人情不自禁地叫绝。但又有谁会知道纸上的画有多少画外之音呢!

以水墨画虾为例,为了能够将虾画好,齐白石对虾观察了八十年。

齐白石画的虾可谓出神入化。他看虾、画虾已有几十年,可直到70岁时才觉得自己赶上了古人画虾的水平。

他严谨的创作态度更表现在不看实际的事物不肯下笔作画上。

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同类推荐
  • 改变自己口才上的弱点

    改变自己口才上的弱点

    口才是否高超,关乎一生成败。如果说知识是人生的财富,那么口才就是人生的资本!上乘的口才高手,能够把一张嘴变成解决困厄和成就大事的杀手锏。而蹩脚的说话低能儿,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也可能被说得鸡飞狗跳。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其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 言行法则

    言行法则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一生要小心对待的50件事

    一生要小心对待的50件事

    本书作者用坦率、大胆的语言,列举了一生中需要小心处理的50件事,针对遭遇羞辱该如何应对、面对谣言报以何种态度、跳槽是否正当时、如何看待分手、怎样看待试婚等实际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引导人生方向,解答人生困惑,是广大读者必备的一本人生枕边书。
  • 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四个部分来诠释如何达到淡定的人生,没有烦恼。从自身的情绪控制,心态的平和,到是否拥有平常心,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怎样找到自我,如何释放压力,如何面对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如何对待自己的亲情和爱情等各个方面,内容详细全面,让您对自己有更彻底的了解。相信您读了《淡定的人生没烦恼大全集(超值金版)》,会有不小的收获。在当今世界,只有保持淡定,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 失落的成功经典: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生法则

    失落的成功经典: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生法则

    本书是一部永恒的励志经典书,也是一部成就梦想的成功秘笈。书中用通俗质朴的语言为读者揭秘成功者需具备的几种特质,其中包括:不放弃、靠自己、有坚定的信念、拥有积极的心态、使用正确的语言、相信直觉和奇迹、淡然处世、为致富做准备……只要有了上述积极心态和信念,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您招手!
热门推荐
  • 狸奴小宠

    狸奴小宠

    阴谋和算计,背叛和皈依,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秘密,她只是误打误撞来到这处凡世,为什么最后都冲着她来了?神仙也有前生后世吗?如果找回那些记忆,是不是就放弃了今生的自己?从天地间的各个角落找寻了十三万年,拼凑出的神魂,是为了让她再展杀戮?还是要利用她,在三界的争斗中取得胜利?十五万年过去了,沧海桑田无数变幻,天地都变了,曾经的敌人,曾经的爱人,曾经的友人,幻灭的再重生,沉睡的再苏醒,归去的再归来,究竟谁还有当年的初心?执念成魔,一念成佛,无念,既归苍穹。
  • 杏花如梦作梅花2·梅之卷

    杏花如梦作梅花2·梅之卷

    国民游戏《仙剑奇侠传》世界观架构师王世颖全新力作!全景呈现明末清初风流名士间的浩大恩怨,纠缠爱恨,全文荡气回肠,被誉为《梦回大清》《步步惊心》后最好看的古言小说!他,不悔相思,宁负天下;他,隐忍弃权,生死可相随……明末清初,满族皇室少年褚仁因马车坠毁,被游学的大儒傅山父子所救。机缘巧合之下,褚仁化名傅仁,以傅山子侄身份跟随两人生活多年……被贵为王爷的生父齐克新寻回后不久,历史上有名的“朱衣道人案”爆发了,傅山被牵连入狱。为傅山向齐克新求情的褚仁并不知道,因为功高震主,齐克新被新皇所忌惮,一场阴谋悄然来袭……
  • 狐狸佣兵团

    狐狸佣兵团

    在另一个地球上,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应验了,僵尸、吸血鬼、复活的古代帝王,幸存下来的人类并没有被抛弃,获得了神奇的能力,那么,人类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 漱华随笔

    漱华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妖后:暴君,别来无恙

    盛世妖后:暴君,别来无恙

    【穿越+重生】上一世,她放弃皇后之位笑饮毒酒,一代战神就此陨落,千乘将军之名变成大陆上的传说。醒来时,却成了妖颜倾城软弱可欺的侯府小姐,自此废物变天才,于乱世中翻云覆雨,誓要夺回一切。他是世上唯一与她平分秋色的男子,对她百般纵容,“若你此生注定是朕的皇后,你逃到何处?”【本文双洁双强,结局1v1,放心入坑】
  • 租房第N天

    租房第N天

    日常有奇葩,所以想记录下来,就做以后的纪念,毕竟,奇葩随着年龄,可能会减少的。
  • 绝世轻狂:至尊倾城妃

    绝世轻狂:至尊倾城妃

    二十三世纪冷酷特种兵,一朝穿越,本想安稳一世生活,可偏偏穿成了一个被欺负到无力还手的废物丑丫头身上。狠辣绝情,她逆天重生!!她展露才华,惊才绝艳,绝代风华,没想到竟是天赋惊人。妖魅如他,强者之路,他对她呵宠入骨,不离不弃。嚣张,狂妄,他宠她上天,“我的女人,谁敢欺负?!”她和他,在异世上演一出强强联手的戏码,且看两人如何绝世无双,轻狂天下!
  • 九月风华

    九月风华

    悬崖边,萧九越倚剑而立,声音清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背影,洛月看的有些呆了他的眼里,是这浩瀚天地!书友Q群:686594441
  • 征刀霸主

    征刀霸主

    因未知原因,在战死后重生三年前的陈式抢得先机获取武神传承。陈式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以手中的刀在这个以拳换权的世界,征伐!碾压!统治!从一方城主,到一国之王,再到建立皇朝,位及九五……不够!我要成为,天上地下唯一,永远镇压星球的圣帝!
  • 时光里的守望

    时光里的守望

    若干年后,三斗坪古老的镇上迎来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对老人就是已经上了年纪的何鹏飞和他的妻子。现在的何鹏飞已是年过古稀之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何鹏飞想到了他的母亲,便带着妻子来寻祖。在这之前,他以为他的母亲在日本投降的那一年随所有的日本人回国了,他现在回来,也只是看望何家的一些后人。可是当他踏上这片土地,那些老人向他们讲述了他的母亲在这里的一切之后,何鹏飞再也等不住了,他流着泪说:“我该死,我好混。其实我原来离开之后回过武汉,我为什么就不能去看看母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