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4000000017

第17章 真正的行善不留痕迹——处世之术(3)

南怀瑾先生认为儒家思想里有一点狭义的色彩,你如果打我一巴掌,那么我对你也绝对不会客气,但是如果你对我很好,我对你也就报之以德,孔子认为这样很“直”。至于像唐代娄师德那样的涵养是道家思想中的以德报怨。娄师德的弟弟要出任官员,临行前他来问哥哥为人处世之道,也就是为官之道。娄师德问他:“如果有人骂你,并且往你的脸上吐吐沫,你打算怎么对他呢?”他的弟弟大概以为自己的修为很好,非常自信说到:“他无论怎么骂我,我都不还口。他吐吐沫我也不骂他,我把吐沫抹掉就是了。”娄师德一听觉得弟弟的涵养还没有那么高,于是告诉他:“别人往你的脸上吐吐沫就是对你有怨恨,他是借吐沫来泄愤。如果你把吐抹给抹掉了,那么他泄愤的目的就没有达到,你不但不能抹去,还应该把你的另外半边脸伸过去。”我们看娄师德的想法绝对和孔子不同。如果是儒家中人,你要是吐他一口吐沫,他肯定不会把另外半边脸伸过去。儒家的人多半是擦干净,然后一言不发地走开——不理你。没准儿遇到他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像子路这样性格的还要和你大干一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

孔子为什么不赞成以德报怨呢?我们的人生经验会告诉我们,有的人德行不够,无论你怎么感化,恐怕他也难以修成正果。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如果他已经坏到底了,那么我们又何苦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他的身上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生存,用自己珍贵的时光做出最有价值的判断、选择。你在那里耗费半天的时间,没准儿人家还不领情,既然如此,就不用再做徒劳的事情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强者自救,圣人救人。”我们的孔子是大圣人,所以他来拯救众人的灵魂,而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能够做到自救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圣人来看待,指望自己能够拯救别人的灵魂,这样做的结果多半是徒劳无益的,何不将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或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住在这个国家,想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的人,乃至政坛上的大员,政府的中坚;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达的人,都要交成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孔子怎么突然间显得那么狡猾了?其实不是,南老进一步解释说这是他在教子贡为人处世之道。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愿意为他的事业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愿意为他的事业苟且地活着。我们身边成功的人士,哪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人际关系运用的结果呢?所以在好莱坞也有一句名言:成功不在于你会什么,而在于你认识什么人。这就是孔子的意思,为了你心中的仁义,必须先结识能帮助你的人,否则一个自身难保的人又如何能带给他人福祉呢?

商场有句俗语是“天大的面子,地大的本钱”,道出了人脉资源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最熟知个中滋味,并且运用自如的,恐怕当数金融界大亨罗思柴尔德家族了。

19世纪20年代初期罗思柴尔德在巴黎发迹,不久之后他就面对最棘手的问题:一名犹太人,法国上流社会的圈外人,如何才能赢得仇视外国人的法国上层阶级的尊敬呢?罗思柴尔德是了解权力的人,他知道他的财富会带给他地位,但是他会因此在社交上被疏离,最后地位与财富都将不保。因此他仔细观察当时的社会,思考如何受人欢迎。

慈善事业?法国人一点也不在乎。政治影响力?他已经拥有,结果只会让人们更加猜疑。他终于找到一个缺口,那就是无聊。在君主复辟时期,法国上层阶级非常无聊,因此罗思柴尔德开始花费惊人的巨款娱乐他们。他雇用法国最好的建筑师设计他的庭园和舞厅,他雇用最著名的法国厨师卡雷梅准备了巴黎未曾目睹过的奢华宴会。

没有任何法国人能够抗拒,即使这些宴会是德国犹太人举办的,罗思柴尔德每周的晚会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客人。

罗思柴尔德的晚会反映出他渴望与法国社会打成一片,而不是混迹于商界的形象。透过在“夸富宴”中挥霍金钱,他希望展现出他的权力不只在金钱方面,而是进入更珍贵的文化领域。罗思柴尔德或许通过花钱赢得社会接纳,但是他所获得的支持基础不是金钱本身就可以买到的。往后几年他一直受惠于这些贵族客人,并将事业做得越来越大。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以及将会有何作为。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现在开始你该去“利”你的“器”了,平时用心去磨炼你的利器,关键时刻才能亮剑。

老好人并不受欢迎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孔孟之道距今已两千多年,这其间我们对它的继承与原来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大家提到孔子似乎就立刻将其等同于中庸,中庸就等同于圆滑世故,没有棱角。这真是将孔子的思想庸俗化,也是大大曲解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本人对这种作风的人也是恨之入骨,在《论语》中他称之些人为“德之贼也”!足见老夫子对它的厌恶之情。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它,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他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

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

这种人孔子是非常反对的,因为这些人用假仁假义的面具来迷惑大众,要众人都以为他很有道德。这种人从来都不会得罪人,极其狡猾,他们奉行的哲学就是要自己八面玲珑,其实真正要做到八面玲珑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是生活于一个群体,那么你总会和别人有利益冲突,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好人并不见得如他本人所愿——讨好一切人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红楼梦》中的宝钗吧?宝钗就是一个会打太极的人,但是她是否能让大观园里的众姐妹都满意呢?且听听荣国府大管家凤姐是怎么评价她的:“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众人以为只有像宝钗这样的人才能玩转社会,更是信奉她这样的人能深得上司的赏识与朋友的喜欢。殊不知,这样明哲保身且冷漠自私的人,最后只会让自己更孤独。

有句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许刚交往没有人会认为老好人有怎么不好,反而会觉得老好人很不错,说话从来也不顶撞他人,照顾别人的面子。最终因为人们的醒悟,老好人反而会因为他的精明把自己孤立起来,没有一个真心待你的人。这是做人的失败,也是永远的失败。

得理也饶人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哀公就是孔子的母国鲁国国君,宰我就是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个弟子。鲁哀公问他关于国家社稷的大事,宰我回答他的是几个朝代“栽树”的情况。注意,这里不是简单的栽树,南老说过去把这个当作国家精神与社稷的象征,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国花,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所以不能胡来。孔子听说了以后就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大概不好批评老祖宗哪里做得不好,于是就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又何苦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呢?

这就是圣贤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不要为一点小错误就揪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何苦来?人们常说得理不饶人,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是做人的大度。

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一段经历,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一读。孟尝君在自己的领地广招门人食客,并给予优厚的待遇。于是,天下有识之士,都竞相投奔归附。一时间,食客就达数千人,影响甚大。

秦国对孟尝君的才能深为恐惧,便使用了离间之计,使孟尝君失去了齐国相国的职务。树倒猢狲散,他的食客也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他。

后来,他的食客中有位叫冯谖的人,用计使孟尝君官复原职。孟尝君感叹地对冯谖说道:“我对待客人很热情,在招待上也没什么疏忽,以致食客人数达到了三千有余。但是我一旦失去地位,他们全都背弃我而去,没有人来看望我。幸好有你助我一臂之力,才重新恢复了地位。看那些家伙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如有厚着脸皮回到我这儿来的人,我必将朝他脸上啐唾沫而大加羞辱。”

同类推荐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热门推荐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我有一座镇魂棺

    我有一座镇魂棺

    如日中天神族第一高手,神族覆灭,重生不惑。不曾觉醒的记忆,异灵纵横的年代,一个骗吃骗喝的师傅,一个被诅咒的棺材。一次意外,与石棺签下契约,灵魂禁固在一只哈士奇身上,神奇的开棺咒语,坑爹的死鬼老头。你有见过身穿小魔仙变身套装的哈士奇大佬吗?你有见过身穿铠甲武士变身套装的哈士奇大佬吗?你有见过一身黑色霸装进入开挂模式的哈士奇大佬吗?以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见过会抽烟喝酒,还会撩妹的无耻哈士奇吗?当你隐隐听到一只来自哈士奇的狼吼,不要震惊、不要讶异,接着你会看到,一只叼着雪茄,翘着二郎腿,带着墨镜,骑着坐骑的二哈王者,走在成百上千的狗群前方,受万千猎灵人所拥戴!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
  • 被总裁boss攻略了

    被总裁boss攻略了

    从未想过,我会被星探发现,而且还一跃成为了大明星。并且,一开始就黑料不断,整容,耍大牌,包养......天啊撸,谁会相信我啊!!!宝宝心里苦啊~
  • 仙侠奇缘之千年之恋

    仙侠奇缘之千年之恋

    万年长情,唯花不灭,情至深处,花开如海。钟离,霸气冲天,救生挤世,却应情劫而生;一颗侠女之心却深限情丝不可自拔。乾胤先尊,看淡红尘,一头白发,一袭蓝衣,一身仙气,看尽人间四海茫茫。可相遇不期而至,情咒应劫而醒,纵使五百年静身修行又怎敌人间真情。原本清静的心却再也不平静了,纵使背负天下骂名,他也要护她一生周全,不是为一段情咒,而是因为心乱了。而鬼魅,这个世上最不该有心的魔王,却也架不住一个情字的牵扯,动了凡心,一场情劫,三个人纠葛,或许只有等到花开如海的那天,才能知道心归何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职业孟婆

    职业孟婆

    据说,人经历一生,他们死后会有灵魂。灵魂在冥界审判,经历磨难,忘掉所有记忆,转世投胎。可一些人死后会因为某些原因产生执念,无法放下。在灵魂中的恶灵会被选为特殊人员,入职冥界,维护秩序。肖岚则是被选择的恶灵之一,成为一名孟婆,帮助不同的人化解执念,投胎转世。
  •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畅销书作者张其姝深情书写古代奇女子的芳颜傲骨与爱恨情愁:她们隐在深闺,却声名在外,上官婉儿、柳如是、唐婉、苏小小、卫子夫……纵有芳颜傲骨、聪慧过人,但生逢乱世、所托非人,注定深情漂泊。而满腹才情,又让她们有着遗世而独立的一生。以“念”为主题,引发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奇女子,还是当下芸芸众生如你我,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份曾经得到却最终失去,或者此刻热恋却分割两地的情感?忆起来无论是遗憾叹息,还是甜腻欣喜,都是真心付出。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个人,想对他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每篇文末都有“微疗愈”:在每篇的文末,作者对古代奇女子的情感做了进一步解读和总结,深情付出后,情感无古今,让人深思的同时,更看到真实的自己。
  • 重生之步步为营

    重生之步步为营

    前世,她身为侯夫人却被丈夫和堂妹陷害,毁容、失明、家破人亡。最后,一杯毒酒结束了她与世无争的十九年,她终于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她用新的身份再次归来。尽管不能挽救一切,但带着双份仇恨的她,发誓让所有欠她的人血债血偿!她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只为给失去的亲人复仇。原本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可他的出现,终究还是她无法预料的意外。不过,既然遇见他已是注定的无法躲避,那许他为自己撑腰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