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6600000017

第17章 羡林俯仰:真善明德,惠己及人(1)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他从田间地头走来,一路走到治学的巅峰,严谨为学,笔耕不辍,成为人人敬仰的学术泰斗;他求学于清华,执教于北大,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成为受人爱戴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从未因保全自己而信口开河,也从未因一己之私而漠视他人的求助,成为世人效仿的道德大师。

他用精神的感召,道德的力量,教你在乱世中保持一颗朴素的心,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如今,斯人已去,缅怀季老之时,不由心生感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心之趣:至真至善,润人细无声

莫让本真渐行渐远

2006年10月17日,正值巴金先生逝世一周年。在为纪念巴老逝世一周年而出版的《巴金纪念集》中,季羡林先生所写的《悼巴老》被放在“追思”系列文章的最前列,在文中,季羡林敬称巴金为自己的“师辈”,并深情地写道:“在学习你的作品时,有一个决不会掉队,这就是九十五岁的季羡林。

三年后,九十八岁的季老也在世人的悲痛中溘然长逝,再回首这段旧文不由感叹:季老的一生,不仅学习着巴金先生的治学和作品,还一直以巴金先生的品行为标杆。就像这位被尊称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老人一样,季老一生都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一生都在讲真话。

季老平生最敬仰四位前辈,而这四位大师无不以独立的精神和本色的人生赢得世人的尊敬: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胡适先生,力举“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大旗;梁漱溟先生,坚守思想的堡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马寅初先生,一身铁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所以,当他将对大师的敬仰化为对自己的鞭策,便也将这本真的风骨化为了自己做人的信仰。

他自始至终地坚信,不论治学还是做人,都必须秉持着严谨公正的态度。知便是知,不知便是不知,只有保持自己的本真,毫不做作,才能有所建树,这样的建树才能对他人有所裨益。在自己的文章中,季老曾经写道:“我写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

真话不好说,所以本真才显得如此珍贵。然而有时候,真话是“上不得台面的”。

10年前,当杨澜还在凤凰卫视工作时,曾经在采访中遭遇过季老的“真话”所带来的尴尬。那时杨澜曾经向季老提过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能够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国任教?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答案不外乎这几种:一是祖国的召唤与国家建设的需要;二是个人对祖国、对故土深深的依恋;三是国外的学术氛围不及北京大学,对科研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中国。

然而,季老的回答却令杨澜大感意外,季老笑言之所以选择回国时因为“钱多”,当时副教授的工资是五十元,而正教授的工资却是八十元,按照当时的物价,一石谷只有两元钱,所以权衡之后,他选择了回国。

季老的话自然有几分玩笑的意味,旅居德国多年,他每一天都在思念着祖国和故土的亲友,所以在他心中,回国参与国家建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他却通过这样的回答引出了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杨澜回忆说,季老对当时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深为忧虑,他用手拍打着座椅的扶手,提到了嗓门说:“咱们的教育投入占GDP在世界上是倒数的,低于许多比我们落后的国家,这怎么说的过去?”

季老读书的时代,教授们每个月能拿到几百块大洋,从声名到物质上的待遇都极为丰厚,而如今教师们的收入却相对较低,所以,季老在采访中直言,既然国家提倡尊师重道,首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

众所周知,季老本人生活非常节俭,一身卡其布中山装穿了几十年。所以他的呼吁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而是对教师所处的整体的社会地位有所不满。

真话往往是带着刺的,说出来需要勇气,听起来往往也不是很舒服。一个真实的人,其本色决定了其言行必然保持着刚正不阿的姿态。凡是刚正不阿的人,但凡看到欠妥之事,总是忍不住要说些实话和真话的冲动。 这其中,季老的“真”便显得既可敬又可爱,这既是一种真心实意的表达,也是心灵纯净的表现。

季老还曾经在一篇名为《论广告》的文章中抨击过过度夸张的广告手段,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消费者之后,生活中部高无时无刻不在与商品发生着联系。为介绍商品而专门制作广告本也无可厚非,但若单纯为了利益而过分夸张,不实事求是,不断翻新制作花样,扩大制作规模,增多播出次数,便不能不令人担忧。

想必季老写此类文章之时也会面临许多压力,因为针砭时弊者历来都会受到诸多阻碍,但一颗不忍欺骗他人的心,却让大师奋笔疾书,真就是真,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欺瞒,这便是季老的本色。

季老曾经将自己做人的原则称为“三真”——做真人、说真话、讲真情,他笔下的文字完全真实,从不作假,他说出的话完全可信,即使沉默也绝不说违心之言。在他的心中,人们应该永远保持一颗初心,像一个初生婴儿一样面对这个世界,诚实地哭,自在地笑。求真,便能成德,以真示人方可收获真心真意,人生因此逍遥自在,于万千芳华中寻求一份安宁与惬意。

风水轮流转,朴素反自然

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认为节俭是一种不漂亮的行为的人是最荒唐无稽的。”季老生活极为简朴,他自称“我是一个呆板保守的人,秉性固执。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我绝不改变。一身卡其布的中山装,国内外不变,季节变化不变。”

这样一位一生追求朴素简约的老者,最终成为人人仰慕的大师。他没有渊博的家学传统,没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他从老家的田间地头走出来,走到济南,走到北平,走到德国,走到世界各地,然而,即使他已经到达学术的顶峰,却从未忘本,从小养成的朴素节俭的生活习惯伴随了他一生。

季老幼时家境贫寒,自小受苦,所以从小就懂得节俭的重要,也自那时起便发现了朴素中蕴藏着别致的美丽。他把吃和穿的挑剔眼光与态度,全部用在学术研究上。季老并不反对追求时尚,对自己进行必要的打扮是对美的一种追求,但如果刻意强调包装,并因为包装而对社会、自然造成损害,季老不但不赞成并且会极力反对。季老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这样的情形:女士们如果在家中穿的普普通通,而因为外出参加聚会的缘故,打扮的珠光宝气一些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一些商品竭力追求外表的亮丽而在包装上投入过多精力,以致拿自然界本不丰盈的资源做牺牲,就是万万不该的。

所以,对美的追求也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时尚固然是一种美,朴素同样具有美感,这种源自内心的淡然和无欲无求,能够让人从心灵的纯净中感受到时尚所不及的美丽。

季老曾经在《另一种回忆录》里提到:“我们县在山东西部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所以,他的一生都保持着“贫民本色”。有一次学生卞毓方请季老在一家比较高档的大饭店吃饭,季老看着菜单上“富丽堂皇”的菜名,笑着说道:“我的胃是农民的胃,只对青菜萝卜豆腐感兴趣。”随后,他便随便点了碗面和几碟小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有着一个“农民的胃”的季老一生都过着朴实的生活。所谓朴实,不仅来自衣食住行的节俭,更是一种从内至外的生活状态。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有很多浮躁之气,,智者才能在其中静观万物而不动心,洞悉一切依旧保持自我。季老的朴素,既源于他早期的生活经历,更来自于他内心的冲淡和平和,源于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季老十分推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对陶渊明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十分向往。人本是自然之子,是朴素的,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得以升华,以文化区别于动物,同时也在被社会异化,因而出现了许多非自然的属性,在商业社会中这种异化尤为明显。所以,养心者,首先要养自然之心,要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与纯真,与其整日追名逐利,不如回归自然,在自然之中陶冶性情,获得自由自在的快乐。

由此获得的朴素既是一种不浓艳、不媚俗、不奢侈的外在美,更是一种不浮夸、不虚伪、不造作的内在韵味。即便不能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诗意环境中亲近自然,即便身边仍有城市的冗杂和喧闹,仍有世俗的功利和浮躁,也能用朴素的内心感受自然的质朴与神奇。

保持生活的朴实,获得内心的简约,多思过,警醒自我,人会变得平和;多读书,弥补自己的不足,人会变得谦逊;多阅历,发现自己的渺小,人会变得豁达。尘世中心灵的朴素往往比天然而成的的质朴更有内涵和智慧,是喧嚣过后的宁静,是名利面前的淡然,是华丽背后的返璞归真。

季老的朴素是有目共睹的,身边的老友也莫不为他的淡然所感染。在北大燕园曾经住着四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人们敬称他们为“未名四老”。其中张中行先生曾经说故这样一段话:“老北大,在外国拿了博士而又不穿西服的,胡适是其一,但他长袍的料子、样式以及颜色,是很讲究的,随处透出潇洒与高逸,而季先生呢,总是一身旧中山服,布鞋,如果是在路上走,手里提的经常是个圆筒形上端缀两条带的旧书包……除朴实之外,什么也没有。”

“除朴实外,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却已经足够。所谓“真味只是淡,圣贤本平常”,世上最好的味道是清淡,而圣人贤士本就普通。大千世界,还有什么东西比朴实无华更能打动人心呢?

人有恻隐,生命安然而适意

“年届90的季老先生,老僧入定般呆坐未名湖畔已近4个小时,可他那只心爱的小白猫仍端坐树端,丝毫没有下树回家的意思。老年白内障、顽固的耳疾使东方哲人耳不聪目不明,但这绝不妨碍他认真护卫树顶上嬉戏的小生命。”新华社记者唐师曾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这样一段有趣的场景。

微风拂面的未名湖畔,一位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静静地坐在石凳上,面带微笑地注视着正在树上玩耍的小猫,这是一幅多么难得而惬意的图画。

中国古话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不忍别人受害之心,会对他人不幸的遭遇给予同情。“恻隐之心”一说本是儒家所钟情的,但是释、道两宗却也极为推崇,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恻隐心、慈悲心的重视。

季老在解释“恻隐之心”时说,人和动物有一种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有生存欲、食欲,为了温饱都会吃其他动物。不过,狮虎等野兽在吃其他动物的时候,它不会因为动物的惨号或哀求便心生同情,但人却不同。人常常会捏造一些必须吃动物的道理,先做通自己的思想工作,然其中也的确有一些人能够遏制自己的求生本能,表现出一定的良知和恻隐之心。当他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恻隐之心”时,便将其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延伸到了人对动物的悲悯。

拥有悯物之心,生命才会安然适意。人常常说“我佛慈悲”,即使非佛教信徒,在困境之中偶尔也会期冀伟大的佛祖能够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在佛的眼里,世间万物都是拥有生命的,所谓大千世界一花一草皆有佛性,大自然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草一木皆为生命,皆应爱惜。

季老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养猫。和猫在一起的时候,他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舒适与快乐。季老曾经养过两只猫,他同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晚上,两只猫会抢着到季老床上睡,季老也不加阻拦;不但不加阻拦,他还会在冬天天寒的时候为它们在棉被上面铺上一层布,好让它们睡得更加舒服。

季老爱猫,每逢与其他人谈起养猫的趣事,嘴角便会自然而然地扬起微笑,然而,他也曾为一只猫而收敛了笑容。

作为《季羡林谈国学》等六本季老著作的责任编辑,刘小晖常常称呼季老为“长寿眉毛老爷爷”,每次听到这样的称呼,季老都会哈哈大笑。刘小晖编辑常常到医院探望季老,一次闲聊间,两人谈起了各自养猫的经历。

季老谈起家中的猫偶尔也会在自己的稿子上玩耍,但他从来都不会打它们,而且不论有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带着猫出去遛弯,让它们能够接触自由。

于是,刘小晖编辑也谈起了家中的猫:“我家的猫10岁的时候居然能够开灯,还会开冰箱,上厕所,多年相处,以至于全家人都把它当成家里人看待了。”

季老边听边点头,便问了一句:“那只猫现在还在吧?”

刘小晖编辑回答说:“已经没了。”

霎时间,季老便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紧紧抿着嘴唇,半天没有说话。后来,季老便很少和他聊关于猫的话题。

刘小晖编辑回忆说:“他深知我们失去这如家人般的小生灵的痛苦,从此便不再提这个可能会令我伤心的话题。”

那一颗悲天悯人的柔软的心,让季老感受着付出的快乐,同时也时时刻刻地将他人的喜怒哀乐放在心间。在世间一切的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最不可缺失的。善良与品德,就像是宝石与金属,二者互为映衬,便会倍增光彩。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鬼谷子的谋略之道

    《鬼谷子》虽然是奇葩精品,但它毕竟年代久远,文字和内容深奥,现代人阅读相当困难。为了让这部古代精品童放异彩,为弘扬中华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我们竭尽努力,把《白话鬼谷子》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 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职场中也是如此,要学会把握人的心理——好的职场关系,不是一味地讲实话,而是先判断对方相信什么,再顺应他们的世界观,说该说的话。本书提供最实用的心理学定律,帮你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在职场中,人际关系有时候比公司制度更重要!书中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中学会慧眼识人,巧妙用人,圆融待人。进而游刃有余地处理你与自己、与领导、与同事、与客户的四大关系。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阐释和剖析了常见不良心理、不良情绪、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心理病症、身体疾病、性心理障碍等的心理成因,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方法,以及特殊情境下如何进行心理呵护。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导引自己的心理走向阳光,学会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知识,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说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告诉,说服。但是要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出色,则非常困难。不会说话的人哕里哕嗦、婆婆妈妈地说了一大堆,让人一头雾水,甚至造成理解上的误会;会说话的人则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最会说话的人永远是话说三分,点到即止,弦外音。本书将帮助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话说到点子上。一句话就能击中问题要害,化解复杂的、难以掌控的局面,实现完美沟通。
热门推荐
  • 第二种生存: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

    第二种生存:学习动物的生存智慧

    作者通过本书告诫人们:从动物的生存哲学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东西,例如团结合作、忠心耿耿,以及应变能力。人生,正由于起伏跌宕、迂回曲折才妙趣横生。
  • 秋思集

    秋思集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精选了作者近几年的优秀之作。全书分序、正文、后记三部分,共有文章35篇,其中正文33篇,分四部分:第一章,留住美好,共有文章8篇,主要介绍童年趣事;第二章,珍惜当下,共有文章9篇,主要追忆作者的长辈、恩师、亲人、挚友等之风范教导和音容笑貌;第三章,从心开始,共有文章10篇,主要记录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以及生活中难忘的经历;第四章,尘影粒粒,共有文章8篇,介绍现实生活中的众生百态,以及作者印象特别深刻的几次事件。
  • 秘密

    秘密

    《秘密》中,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打工者良子偷窥城市女人的“秘密”,以及他横死的命运。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打工者与城市女性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距离,只能以“偷窥”的方式建立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 嫡女心计,世子独宠蛇蝎妃

    嫡女心计,世子独宠蛇蝎妃

    凄惨而死,重生之后,秋灵玉变成了上官俭月,她活着的目的,就是将残害自己的所有人全都打入深渊,然而,其中出现了一个意外......世子守在大将军府的大门口,自导自演的上演碰瓷技术......世子:“这位姑娘,在下看你骨骼惊奇,天赋异禀,正是未来世子妃人选,不若今日便从了在下可好?”上官俭月:......乱棍打走。第二日。被打的猪头一样的世子:“哎呀,姑娘好生面善,看来是你我二人前生有缘,今生相遇,不若和在下共此良辰美景...嗷唔!姑娘,打人莫打脸,打坏了姑娘看着伤眼!”上官俭月好生气闷,怎么无缘无故的招来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流氓?
  • 道名永恒

    道名永恒

    有人一心修仙,只为成仙。有仙却喝酒赏月。有魔征战天下,有魔却为爱而抛弃这天下。有妖毁天灭地,倒不如拯救苍生。……“人们心中有天,信天,尊天,所以天得以永恒。”“那我心中有我,我心不灭,是不是也可以永恒。”天翊喃喃一切,由心而生!
  • Cranford(I)克兰福德(英文版)

    Cranford(I)克兰福德(英文版)

    The women of the small country town of Cranford live in genteel poverty, resolutely refusing to embrace change, while the dark clouds of urbanisation and the advance of the railway hover threateningly on the horizon. In their simple, well-ordered lives they face emotional dilemmas and upheavals, small in the scale of the ever-shifting world, but affectionately portrayed by Elizabeth Gaskell with all the weight and consequence of a grand drama.A rich, comic and illuminating portrait of life in a small town, Cranford has moved and entertained readers for generations.
  • 用剑少年

    用剑少年

    一剑!可劈山可断江,一剑既出杀你不过弹指间……
  • 王小波全集(第十卷)

    王小波全集(第十卷)

    王小波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英,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其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他的文字,是透明的也是朦胧的,是本份的也是狡猾的。迷宫一般的文字,可以让你想到博尔赫斯,他兜起圈子来,比出租车司机还要出租车司机……总之,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
  •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时光不可倒流,人生不可重来

    史书翻开新的一页之前,在故事正要开始下半部的时候,我们总会被那历史的缝隙里豁然传来的鸟鸣、水声、落花声、金戈碰撞铠甲的铿锵唤醒想象力。作者以古词为引,诗文结合,独特视角,异样思情,翻开那被时光尘封的印记。
  • 颈椎、腰椎病疗法与康复指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颈椎、腰椎病疗法与康复指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主要针对现代人的生活,详尽阐述了颈椎、腰椎疾病的发病原理和相关医学知识,并图文并茂的介绍了颈椎与腰椎疾病的多种有效方法和调理措施,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参考和诊断自己的病情,在征求专业医师的前提下能够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