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6600000024

第24章 羡林俯仰:真善明德,惠己及人(8)

当季老还是一个青年学生之时,报刊上曾经刮起一阵探讨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风,在他看来,只有真正明确了自己人生价值的人,才更容易做到无欲无求。根据季老的观察,他说对世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因为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手中所攥着的钞票,只关心头顶的乌纱帽。更有甚者,或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跑官、买官,不择手段;或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或追求享乐,腐化堕落。他们“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活过一生”。

老子曾说:“见谷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对这样终日为欲所困,不知生命意义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又从何处谈起呢?

欲念盈心之人对生活有着太多的祈求,与其把光阴消耗在这无休无止的欲求中,不如抛开所有欲望。但所谓无欲,也并非碌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人哲学,而是要脚踏实地认真做事,去追求高尚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才能用磊落的胸怀做出一番事业,这才是“无欲无求”的至高境界。

季老曾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写道:“(人生)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

与其终日困顿于欲望之中,不如把心态放平稳,踏踏实实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当心中保持住平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平淡处世。人生在世,难道不应该从这个“淡”字中,品尝出无欲无求的淡然境界吗?心中太多欲望的人,眼睛被欲望蒙蔽,自然看不到世间的美丽景象,只有那些心中无欲,清明自在的人,才有闲情雅致来欣赏蓝天绿树,鸟语花香。

巧于心计却也得不偿失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做‘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这是季羡林先生为“傻瓜”做的定义,这些傻瓜,却偏偏都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

聪明是一种先天的东西,人们总是羡慕聪明人的智商,殊不知这种表面的光芒不一定能令聪明人成功,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众多一事无成的聪明人。“聪明”这种天赋犹如水一样,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世界上有一种人,确实拥有聪明的天赋,他们思维敏捷、逻辑清晰、知识渊博,因而也常常自以为了不起,甚至觉得天下没有人比自己聪明,便处处算计,自以为巧计无痕,占足了便宜,而最后常常被人揭穿面目,成为可笑之人,所有费尽心思的伎俩也不过都成为了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还有一种人,总是自作聪明,甚至不懂装懂,自以为看穿了世间一切玄机,自以为自己的巧妙算计定能如己所愿,然而不仅未能得到所期待的东西,反而失去了更多。

季老在《傻瓜》一文中讽刺了某些自作聪明的人。这些人往往以为自己最聪明,终日争名于朝,争利于世,锱铢必较,斤两必争。当正当的手段无法帮他们实现目的的时候,他们便会通过一些背地里的小动作以实现自己的利益。然而,纵使机关算尽,虽然一时有所收获,最后却往往得而复失,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就像季老所言,这些人会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巅峰跌落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深渊。季老说,把别人当傻瓜的人,最后一定会自食苦果。

然而,把别人当傻瓜的现象,自古亦然,于今尤烈。有这样一个故事,提醒着我们太工于心计却未必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有一对夫妻开了家烧酒店。

丈夫是个老实人,为人真诚、热情,制作的酒也好。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酒店生意兴隆,常常是供不应求。

看到生意如此之好,夫妻俩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再添置一台烧酒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酒的产量。这样,一可满足顾客需求,二可增加收入,早日致富。

这天,丈夫外出购买设备,临行之前,把酒店的事都交给了妻子,叮嘱妻子一定要善待每一位顾客,诚实经营,不要与顾客发生争吵……

一个月以后,丈夫外出归来。妻子一见丈夫,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说:“这几天,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像你那样永远发不了财。”丈夫一脸愕然,不解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誉,咱家的酒好,卖的量足,价钱合理,所以大伙才愿意买咱家的酒,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

妻子听后,用手指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秘诀就是,我给酒里兑了水。”

丈夫一听,肺都要气炸了,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也一气之下就把屋内剩下的酒全部都倒掉了。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将他们苦心经营的酒店的牌子砸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从那以后,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法,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可“酒里兑水”这件事被顾客发现了,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后来就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故事中的妻子大骂丈夫是“榆木脑袋”,却没料想到自己的心计枉费,不仅未能如愿,反而毁了店铺的清誉,一旦丧失信誉,一切都会随之贬值并且难以弥补。这位老板娘自以为自己往酒里兑水的事情能够瞒天过海,正是犯了季老指出的错误:认为别人都是傻瓜。

季老觉得,真正的聪明人并不会标榜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也不会用一些卑劣的技巧来求取利益。只有那些自以为是,实则愚笨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真正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将别人看低,他们的视角不是俯视而是平视甚至仰视,在他们心中,永远应将别人抬高而将自己放低,这就是高深的处事智慧,也是季老极为推崇的做法。

苏东坡聪明一世,不过却因聪明而宦海沉浮,他曾经写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所谓“聪明误聪明”,与其自作聪明、作茧自缚,不如摒弃这些小聪明,才能赢得大智慧。

一切归零,潇洒看待当年勇

能人将才素来好“忆往昔峥嵘岁月”,如今却风华不再,垂垂老矣,不胜唏嘘。古今曾经被称为天才的幼童,到了成年往往变得平庸;年轻时功勋卓绝的人到了晚年却往往寂寂无声。二者都难免会喟叹当年的辉煌早已不在,也不免感慨时光流逝,世态炎凉。

在芸芸众生中,特别是年纪稍长之人,常常会自夸当年的辉煌,回忆往昔成功的光环。季老说,“提当年勇”也算是一种自然现象。争胜好强乃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人一旦上了岁数,争胜有心,好强无力,便难免产生自卑情结,却又不甘心自卑,于是只有自夸当年勇一途,聊以自慰。

季老曾以他的梦对这种人做了形象的比喻。

在梦中,季老驾云而上,在天宫中的凌霄宝殿多功能厅里参加了务虚会。会上,各路神仙、八方豪杰纷纷发言,细细数说自己当年的辉煌战绩。

西楚霸王项羽第一个发言,项羽身着乌金铠甲,手持虎头盘龙戟,傲然耸立于群雄之中。他历数自己的一生,将一生的辉煌事迹娓娓道来: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雍丘之战,初露头角;引兵北上,逐鹿中原;彭城之战,以弱胜强;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所行之处,沿途百姓莫不神往;横行天下,各路诸侯无不俯首称臣。八方英雄谋士无不向往归于他的麾下,鸿门宴上,刘邦如老鼠一般惶恐不安。正当他滔滔不绝之时,突然有一位天神问道:“那么,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项羽顿时语塞,不再做声。

第二个发言的是吕布,吕布手握方天画戟,英气逼人。他高谈阔论,大谈自己当年如何识得貂蝉,抱得美人归;如何杀董卓,为天下万民除害;如何虎牢关力敌关、张、刘三将,天下无敌。正当他大肆吹嘘之时,仍是那名天神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白门楼上你向曹操下跪恳请饶命,曹操心动,而大耳贼刘备一句话便断送了你的姓名。‘君不见丁原与董卓的下场吗?’这句话你可熟悉?”听罢,吕布面如土色,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也不吱声了。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立于身侧,俯首遥指凡间的关帝庙,第三个发言,他大谈世间百姓对自己的敬畏与爱戴。他回忆起桃园结义的兄弟情义,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豪情,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凛然大义,言谈间眉飞色舞。谈兴正酣,天神突然起身又问:“你说说夜走麦城是怎么回事吧!”关羽立刻神色仓皇,面红耳赤。

季老说,谁都知道这些梦是假的,然而在生活中确有这样靠回忆生活的人,他们内心的空虚只有靠对辉煌往昔的追忆来填补,他人爱莫能助。

然而,俗语有云:“智者莫念昔日功,好汉不提当年勇”。大丈夫者,无论身在何处,境况如何,年龄几许,都能找到自己继续生活下去支柱,而不会对过去的辉煌念念不忘还时刻挂在嘴边。他们视那些辉煌如粪土,懂得人活在今时今日,便要做眼前此刻的事情。

在季老看来,提当年勇乃无骨气、心胸狭窄之人才会做的事,这种人或许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之后却无法接受现实,实与无能者无异。而那些潇洒看待当年勇的人,必然也活得恬淡自如,坦坦荡荡,不受过去所羁绊,可称之为勇者中的智者。

对过去的辉煌念念不忘的,多是现实境况不顺心的人。当他们的现状与以前的岁月出现了落差,心理上的失落让他们终日难以平衡,便陷入了自我折磨之中。这时候,季老是会为“忘”大唱赞歌的,他提醒其他人,遗忘的存在必有其价值,每个人心中能存放的事情是有限的,若不能将旧日里的丰功伟绩抛置身后,又哪里有多余的空间来容纳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痛苦应该遗忘,辉煌也应该任其褪色,如果人人一点都不忘,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呢?所以,季老说,从零开始,是唯一正确的想法。

零意味着过去的结束和未来的开始,忘记曾经的辉煌,踏上新的起点,将来的旅程也许还会有归零的时候,那也没什么,多一次开始而已。

惠之聪:浮生百年,潇洒糊涂自清明

最是难得会糊涂

人生在世,有苦有乐,也应有张有驰。在季老眼中,生活有张无驰不行,有驰无张也不行。张弛结合,斯乃正道,所以,糊涂一点,人生才能再幸福一点。

季老认为,人生在世,有太多事情会干扰我们的内心。名利、金钱、地位、得失,它们的存在让一个人无法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一个深陷其中的人,总会不停地为之奔波、纠缠、嫉妒,总想做最得利最清醒最不吃亏的那个,但一番较量过后,往往落得一个最疲惫甚至伤痕累累的结果。所以,季老告诫我们,要适时的糊涂一点,要学着潇洒一点,才能获得一时的清净,才不至于活得太累。

季老直呼自己也是“难得糊涂党的成员”,但是经过一场大病之后的思索,他渐渐发现原来糊涂也并非一件易事,也有真假之分。绝大多数争名争利的人都是“真糊涂”,他们每每尝到一点甜头就忘乎所以,每每碰到一个小钉子便哀叹不已;而世人皆醉唯他独醒的人,在人人都真糊涂时,现实情况迫使他们非得假装糊涂,这些假糊涂的人往往是痛苦的。

季老在《难得糊涂》中做出这样的结论:真糊涂不难得,真糊涂是愉快的,是幸福的;假糊涂才真难得,假糊涂是痛苦,是灾难。

在中国的历史中,“难得糊涂”已经被众多懂得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士人所实践,然而真正成为一种处世的哲学被大肆宣扬却是从清朝的郑板桥开始。所以,季老也从郑板桥生活的那个时代开始剖析何谓“真假糊涂”。季老认为,郑板桥生活在康乾盛世的后期,所谓盛世不过是少了一些外寇入侵,少了些内部的作乱者,百姓勉强能够吃饱肚子,也便甘心成为老老实实的“顺民”或者“愚民”,而其中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并得到皇帝赏识的人,也仍旧要活在莫须有的文字狱阴影之下。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比较满意”,所以他们便在这种“真糊涂”中享受着自己的快乐。

像郑板桥这些“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人,即便心如明镜,洞悉了一切,却不得不揣着明白装糊涂。据季老考究,当时郑板桥已经考中了进士,然而由于郑板桥的书法不是台阁体,所以没能被点上翰林而只能外放当知县。所谓知县正是一地的父母官,郑板桥同情民众的疾苦,往往为了捍卫百姓的利益而得罪位高权重之人,最后在同僚的排挤之下辞官而下扬州去当了“八怪”。即便后来他一直以“难得糊涂”的信条劝人和自劝,实际上从他书画中的愤懑不平中也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所以,当世人都真糊涂而自己必须装糊涂时,郁闷与愁苦便可想而知。

虽然季老明白假糊涂快乐,真糊涂痛苦的道理,但还是虔心祈祷,“今后再也不要让真糊涂进入我身,我宁愿一生背负假糊涂这一个十字架”。

同类推荐
  •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内容简介:人与人之间不乏真诚,但也绝不是童话国度,聪明的职场人士游走其间,要谨言慎行,躲开危险,排除干扰,避免陷入势力的纷争,达成自己的事业和抱负,每个办公室里,都有充满野心想往上爬的人,也有只想偷懒没有大志的小职员,刚进办公室时,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可过了几年,有野心的人不是升职就是跳槽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小职员永远都是小人物,就算时间再长,他们也只有处在最底层的份。
  •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百万销量作家、中国青年励志代表李尚龙,历经两年细致打磨,推出重磅励志新作!他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千万年轻人,“你缺乏的从来不是野心,而是配得上你野心的能力”,你当“远离那些强盗逻辑,学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并知道“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与其不切实际地幻想未来,不如立刻付诸行动改变自己。学会“给生活埋彩蛋”,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才能去选择更自由的方式过一生。当你的才华还配不上你的野心时,请静下来好好努力!
  • 社会警言

    社会警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人生暖规则:幸福要懂得的温情法则

    人生暖规则:幸福要懂得的温情法则

    有一种温和的力量,可以使种种对立和纷扰重归和谐,共生共赢。它是一种无形的“法则”,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人们遵守它,就能感知它的力量。本书中,我们为这种“法则”起了一个名字,叫“暖规则”,它给我们带来一种暖心处世的生活哲学。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用智慧点子库

    商战中被人们传颂的点子无不暗事“三十六计”。这种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巧合,而应该认为是一种智慧交汇的必然。本书以“三十六计”为纲、商战点子为目编著而成。本书将“商战点子”与“三十六计”做了一个有机的结合,试图理清其中的脉络,以此窥破商战点子的天机。商海无涯,谁主沉浮?多少人夜暴富,多少人一夜赤贫!市场的神话,商战的传奇,总是那么令人心悸魄动、神驰不已。如果我们骑上战略的宝马,挥动点子的利剑,一定会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热门推荐
  • 酷龙王子-1摄氏度

    酷龙王子-1摄氏度

    一座世间少有的种植奇异花的花园,看守这座花园的是一位冷峻而帅气的年轻王子。如精灵般的小魔女为了逃避女巫的追杀,不小心误入了这片神圣而秘密的花园……她:一个外表柔弱却满脑子都是赚钱想法的普通女生,在躲避债主追杀时,误打误撞闯入了一个座神秘的花园,而令她无比郁闷的是,这座花园的主人就是前两天她不小心得罪的冷面王子。为了惩罚自己所犯的错误,她不得不留在花园城堡成为他的用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来我们都错了

    原来我们都错了

    不要让那些对你有致命影响的谬误像寄生虫似地附着在你的头脑深处,使你生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本书就是在深层透析人生的各种思想谬误的基础上归纳出了65个我们常常选入其中或即将陷入其中的误区编写而成的。正被各种谬误或观念折腾得屡做屡败的朋友们,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你从困境中走出,继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真正发现并切实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 锁心竹马:别想翻墙!

    锁心竹马:别想翻墙!

    [耽美1v1]千潇王朝,三皇子云翎,俊美无比,对外人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但有一人例外,君亦黎,朝中大将之子,与云翎“青梅竹马”,“殿下,君公子听闻您府上纳了一名妾氏,要来“打”您……”“还不把本王的搓衣板拿来!还有,本王没纳妾!”人云亦云,愿君不离。
  • 刘生觅莲记

    刘生觅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仙后

    逆天仙后

    杀生,夺仙,逆天,改命。她是仙者眼里的妖怪,是魔道的大王,还是万念归一的天命仙后,。入魔道征仙途,崇吾山顶,熠熠生辉。至于送她整个仙界的神仙,她不稀罕,背叛过她的人,即使把她记忆抹了,骨髓里她也不稀罕!
  • 猫分之三

    猫分之三

    我觉得我可能是只猫。但如果不是呢?或许,成为统御猫界的王也不错。在夜幕下,与群猫一起,端坐于云端,细细眺望大猫星上正在发生着的有趣的事。
  • 捡个大佬做女儿

    捡个大佬做女儿

    新书《异界领主生涯》不管你是秦皇汉武、刘邦项羽、还是金乌鲲鹏、冥河镇元子统统都得听我闺女的。
  • 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第三卷 葬爱)

    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第三卷 葬爱)

    戚小涛利用国庆小长假前往上海观看世博会。在世博园里,他巧遇宁语生离家出走的女儿宁紫馨。在宁紫馨软硬兼施下,戚小涛不得不把她带回江城,与在大爷大娘家度假的言小曼、李若曦、史朗、瘦猴戚圆圆会合。当大家看到宁紫馨的时候,他们惊异地发现,宁紫馨与言小曼长得极为相像。为寻找宁紫馨,宁语生、钟佩妮和宁语杰先后来到江城。于是,过去的那些已被湮没的恩恩怨怨,又一点点被揭开。宁家兄弟又用各自的方法和各自的手段开始追逐言小曼。当言小曼的记忆恢复后,她回到故乡,找到当医生的闺蜜郁碧云,在她那里,言小曼弄清了她生前死后的一些事。在摆满鲜花的父母坟前,言小曼原谅了宁语生,也原谅了宁语杰。可是,她再也不愿意重回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