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6600000026

第26章 羡林俯仰:真善明德,惠己及人(10)

然而,容忍也并非毫无限度。在德国留学期间,欧洲国家曾流行的决斗风气仍然有一定的影响,人与人之间一旦发生了矛盾,争执很容易演变为决斗。为了避免自己卷入这场无谓的漩涡,季老和其他几个中国留学生约定:如果是自身的利益或者尊严遭受了侵犯,一定要以容人之心揣度形势,以东方的恕道克制自己,但倘若是有人侮辱了我们的国家或民族,“无论如何也要同他们玩儿命,绝不容忍”。正是这有进有退,分寸得当的容忍心,使季老一生之中都保持着淡定从容的智者姿态。

容忍别人,要有豁达的心态,决不能终日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眼中不仅容不下半粒沙,还处处挑剔别人的坏处,容忍之心如泽被苍生的细雨,容万物得其滋润,囊山孪揽百川,纵使你是一颗屋檐下的苔草、石缝里的虫菇,斜风细雨亦会给你带来新荣。

爱之深,有情则见大天地

及时行孝,莫待人去徒伤悲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女作家毕淑敏曾在《孝心无价》中这样说。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宏愿,然而,心怀这般期待的很多人,又不得不忍受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带来的刻骨悲伤,季老便是其中一位。6岁时,年幼的季羡林离开母亲去投奔在济南的叔父,寄居叔父家读书的日子里,他深切地思念着家中的亲人。直至上高中,人长大了总是想要让母亲过上几天舒心的生活,但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也只是空怀雄心壮志,无法实现。那时候,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当他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尚未来得及兑现自己的诺言,母亲便去世了。

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季老从北平跌跌撞撞地赶回了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一路上,他心中惴惴不安,每每想到母亲可能已经去世,便锥心刺骨般的疼痛。但是他心中还是在不停的祈祷,祈祷母亲能够转危为安,然而,一进家门,他看到的只有停在屋中的一具棺材。在那无比简陋寒酸的屋子里,念及母亲一生的凄苦和对爱子的思念,季老心肝俱裂,泪水夺眶而出,他当时“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

“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当听到别人如此讲述这自己的母亲,多少辛酸便会拥上季老的心头。“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每当思念起母亲,任何人总是会想起母亲默默地付出:将最美味的饭菜留给儿女,对病中的儿女细心照顾、百般呵护,原谅子女的一切过错,用最柔弱的肩膀为子女支撑起最广阔的天空。那荒年里的白面饼子,那一小块珍宝般贵重的月饼,那牛肉汤里多得的一块牛肚,都是季老童年记忆中的珍馐,也是他每每念及母亲时最难释怀的痛。

季羡林小时候家中极穷,而且是“贫中之贫”,因为家境困难,所以几乎没有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而年幼的孩子却又总是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中。某一年的中秋,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点月饼,便给季羡林掰了一块,于是他便蹲在石头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直到后来,他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才想到母亲当时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月饼,就连其他“白的”(指麦子面),母亲一生中也从未尝过,所有稍微好一些的食物,她都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而她的一生都“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就只能吃野菜了”。

对于母亲,很多人都会心中有愧,后悔曾经对母亲大喊大叫,后悔没有为母亲洗过一件衣裳,后悔没有为母亲做过一顿饭,后悔没有与母亲牵手、走在清晨的街道上买菜。而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便成为了季老心中“永久的悔”。

当他也为人父之后,对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时候心中的悔恨也便更深了几重。而除了悔恨,季老更希望年轻人们能够趁父母还在世,自己还能尽孝之时,多尽一分孝心,多守一分孝道。

尽孝要趁早,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功成名就之后,举手抬足之间也能给父母以最好的孝心。

三个妇女在打井水。

一位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

一个妇女对另一个说道:

“我的儿子很机灵,力气又大,谁也比不上他。”

“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这样好的歌喉。”另一个妇女说。

第三个妇女默不作声。

“你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儿子呢?”两个邻居问她。

“有什么好说的呢?”她说,“我儿子什么特长也没有!”

说着,她们装满水桶,提着走了。老人也跟着她们走去。她们走走停停,她们手臂疼痛,水溅了出来,背也酸了。

忽然迎面跑来了三个男孩,一个孩子翻着斤斗,他母亲露出欣赏的神色。另一个孩子像夜莺一般欢唱着,妇女们都凝神倾听。第三个跑到母亲跟前,从她手里接过两只沉重的水桶,提着走了。

妇女们问老人道:

“喂,怎么样?我们的儿子怎么样?”

“呵,他们在哪儿?”老人答道,“我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一个再能干的儿子,如果没有孝心或者不能及时行孝,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们总是忘记了时间的残酷,忘记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倘若在我们未做丝毫报答的时候,父母便离开了,那必将给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

所以,像季老所言,为人要及时行孝。或许,你尚没有能力为你的父母建一座豪宅,买一辆名车,但哪怕只是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顿饭菜、一双布鞋、一枚硬币……

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真正的孝敬自己的父母。孝心无价,及时尽孝,生命才不会留有遗憾。

相濡以沫,形如并蒂莲花

在季老的生命中,有三位女性曾经对他的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母亲、婶母和妻子。母亲授之于生命,婶母于乱世中苦心支撑着整个家庭,妻子则给了他相濡以沫的爱情和温馨和睦的家庭。

妻子彭德华去世之后,季老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这不仅是季老对夫妻感情的一种凭吊,更是对妻子德行发自真心的赞美。一位只念过小学的女子,缘何能与一位满腹经纶的学术巨擘相守终生?

在季老眼中,妻子彭德华是一位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非常称职的贤妻良母,她一辈子勤勤恳恳,含辛茹苦地维系着家庭的和睦与温暖。

季羡林先生18岁时结婚,妻子比他大四岁,是地道的济南人,只念过小学,大概也就能认千八百字。所以当他去了德国留学,在欧洲旅居十载期间,他们分居两地,彭德华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她根本拿不起笔来。季老也曾说过,妻子对自己一辈子研究的学问根本什么也不懂,两人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但就是这样一位妻子,却得到了季老极高的评价:

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她对待任何人都是忠厚诚实,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她不会撒谎,我敢保证,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

1962年,婶母与妻子一起从济南来到北京,结束了季老数十年的孤独生活。在妻子的操持下,全家人和睦相处,你尊我让,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争执。季老坦言,对这样的家庭,一切赞誉之词都是无用的,都会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黯然失色,这段时光也成为季老“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

跟随季老的回忆,我们不难看出这段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促成的婚姻似乎缺少了爱情中本来存在的激情。从古至今,爱情都是文人骚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诗词歌赋往往都以爱情为主线,才子佳人的故事似乎永远都能赚足他人的欢笑与泪水。然而,在这些故事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都是在爱情的漩涡中卿卿我我,爱到死去活来的男女。这般激情四射的爱情固然令人怦然心动,但正如炉火上的水不能始终处于滚沸的状态,否则便会干涸一样,爱情也并非从始至终都张扬着灼热的气息。

那么,在季老的心中到底对爱情下了一个怎样的定义呢?

他曾在《爱情》一文中引用过法国散文家蒙田的一段话:“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愿意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在蒙田的眼中,爱是现实而直接的,很容易便会消失,其存在甚至毫无意义。

季老认为,爱情可以分为现实主义一派与理想主义一派。在现实主义者眼中,爱情没有永恒,是靠不住的感情;在理想主义者眼中,爱情是纯洁而高尚的,真爱是永恒的。季老自认与蒙田都属于现实主义派,然而他却比蒙田更加乐观,他并不像蒙田一样对爱情抱着绝望的态度,而在心中坚信着相濡以沫的爱情会给人生带来幸福。

在民间传说中有一种鸟,雌雄总是在一起,形影不离。《尔雅》中有这样的诗句:“南方有比翼鸟,不比肩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后世人们常常用“鹣鹣情深”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夫妻之间的和睦之道。季老与他的妻子,一生之中虽然几多分离,并未能始终比翼齐飞,但十余年的分离,其中甘苦既是对他们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爱情的见证。

爱情是什么?梁祝化蝶的生死相许是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死相殉是爱情,但爱情并非仅仅只是这些。柴米油盐里也有爱,家长里短中也有情。能携手相伴一生的人,总是有着或深或浅的缘分。

季老说,中国不像西方一样有对“爱神”的信仰,但是中国人却自己创造了一位月老,他在月下斜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世间男女,一旦被月老的红线缚住,即使是“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也会成为夫妻。这种对命定的缘分的信仰,让季老想起了西湖湖畔月老祠那幅天下闻名的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这么一副质朴的对联中却含着很深的人情味:珍惜这种缘分的人,必定能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就像是季老和他的夫人一样,淡中有深情,彼此敬重,所以情深意长。

真挚的爱情其实就存在于这默默守候之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就如并蒂绽放的莲花,这种爱情虽然没有烈火般的热情,却如水般沁人心脾,它平平淡淡,但却真实无比。

思乡情切,最是故乡月明

人年纪越大,便越容易怀旧;离开家乡越久,就越容易思乡。思乡的人似乎养成了这样一种默契:思乡时望月,明月便会把思念的情绪传递千万里。所以李太白深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坚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一轮明月寄托着无数人的思乡之情,似乎也能映照出季老心中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季老只在家乡待过六年,之后便到济南求学,后又到清华读书,直至远赴德国,旅居十年。这背井离乡,飘泊天涯的数十年间,他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几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但是,看到它们,季老却总是立刻就想到那个在故乡的苇坑水面上跃动的月影。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见月思乡成为了季老经常的经历。而思乡之时的苦与乐,也成为回忆中的一种珍宝。行万里路,仍念故乡情。在季老心中,故乡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故乡的月亮,是自己一生难以忘记的景象,思乡时那“微苦之中的甜美”更是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的。

季老对月亮的这种执着的情思,既是对故乡的留恋,也是对祖国的一番赤诚。季老一生都是爱国的。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前往解放军301医院探望季老,并为他祝贺94岁大寿。在交谈中,总理特别提到了季老的一段话:“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这是季老常常挂在嘴边,并放在心头的一句话。他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母亲,同样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在他看来,国家与母亲同样重要。季老时常感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爱国情结是一种难以放下的情怀,几千年皆然。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平生爱国,不甘人后,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同类推荐
  •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正是由于认识到班会的重要性,而有关班会的书籍又特别稀少,特别组织编写的。《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圆满班会的准备和组织》的目的是为学生、老师在组织、召开班会时提供参考与借鉴,切实帮助师生们开好一个圆满的班会。
  • 30岁前学做人30岁后学做事

    30岁前学做人30岁后学做事

    三十几岁正当而立之年,是创业的黄金期,所以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几岁精力旺盛、热情奔放,敢于挑战。然而,三十几岁是人生黄金期的过渡期,有时候会不稳定,人生经历尚浅,人生经验不足,人生磨难太少,他们需要的是经受岁月的历练,接受时间的考验;他们所缺少的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丰富的人生阅历。
  • 换个角度,换份心情

    换个角度,换份心情

    从《换个角度,换份心情》之中,换一种角度,你会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停止迷茫;从《换个角度换份心情》之中,换一种心情,你会找到前进的力量,从而迎接挑战!
  • 女性修身养颜必读书系(套装共16册)

    女性修身养颜必读书系(套装共16册)

    本书包括《做有正能量的女人》、《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做柴静这样的女人》、《像奥普拉一样成功:从问题少女到传媒女皇》、《细节决定女人的幸福》、《童颜教主美肌养成法》、《时有女子:她们的人生是一场盛宴》、《情感必读:女神爱情修炼手册》、《情感必读:恋爱心理学》、《女神情绪修炼手册:女性正能量》、《女人赢在年轻时: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女人就要这样活》、《女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跟小S学做智慧女人》和《跟大S学做幸福女人》共16册。《做有正能量的女人》生活中遇见磨难,不妥协、不将就、不盲目、不抱怨、不害怕,最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姿态去度过。正所谓风雨过后方能见彩虹,磨难过后总有美景。做一个有正能量、自信的女人,不怨天尤人,不依附他人,要坚强独立的生活。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处之泰然,宠辱不惊。林徽因,著名诗人和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新月派重要成员和组织者。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化为一代传奇,以完美的传奇形象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家是港湾,可为何家会伤人?爱意味着融合,可为何越爱越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但很多时候,这种渴望背后的潜台词是:因为我爱你,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要按我的期待去回应,去做事。而所谓的“好的方式”则常常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种逻辑下,相爱便成了强加,成为控制彼此的战争。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感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亲密关系成为咫尺天涯。
热门推荐
  • 传奇法师的手札

    传奇法师的手札

    一位出生卑微的少年巫师……一本失落已久的法师手札……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时代更迭下都只是一朵细小的浪花,巴斯特也不例外。但他很幸运地成为了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于是,这幅波澜壮阔的长卷便在我们的面前缓缓展开……友情提示:1.新手上路,请多指教。如果觉得书里的名字很难记,没关系,我也记不住。2.可以加群:332115074(群主是咸鱼)讨论本书。3.第一卷每章5000+,两天一更。从第二卷开始,每章2000-3000,恢复日更……的计划已随着变成一条上班狗而破产。4.放松就好,希望能给各位冒险家愉快地阅读体验。另外有空一起跑个DND5E团呀,专业吟游诗人,斜眼笑~~
  • 独家密爱:风少的亿万新娘

    独家密爱:风少的亿万新娘

    为了报复,她招惹上他,他却宠她到极致,契约变成了婚约。某日清晨,大萌宝:“老爸,你还管不管你老婆了?我昨天回家晚了一分钟,妈咪下了禁足令!”某老爸低头看报纸。二萌宝:“老爸,你还管不管你老婆了?我就一天没交作业,零花钱妈咪全扣了!”某老爸继续低头看报纸。小小萌宝开了口:“老爸,你还管不管你老婆了?昨天她到学校接我,跟TOM老师在一起笑得可开心了!”下一秒,某老爸扔了报纸就上楼:“这事,得管!”三个萌宝面面相觑,老爸,该管的事情你不管,你老婆跟别的男人笑一下,你就抓了狂,这样真的好么?风少宠妻语录:只要你想,只要我能!
  • 重生第一女将

    重生第一女将

    [1v1甜宠文]男主傲娇腹黑妖孽男x女主天生神力女汉子。 现代女特种兵,一朝穿越成傻女。没想到傻女家世显赫,第一世家嫡长女。家庭和睦,长辈宠爱,简直是活在了蜜罐里。 结果出门救个妖孽表哥回来,人生就来了个大逆转。战乱爆发,她为了家人百姓,毅然扛起战旗,走上战场!“表妹,你当将军,我就做你的军师。此生决不负你!”朝夕相处间,女汉子终于栽在了妖孽男手里。从此战场之上,形影不离。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在战场上,她犹如神助,所向披靡!收复城池失地,救助黎民百姓!她义无反顾!叛军作乱,外敌入侵,那就打回去!大军压境,三国围攻。朝臣慌乱,百姓不安。她舌战大儒,帅军出征。只要有她在,她绝不让女子和亲,誓不让一寸土地!战场厮杀,她拼尽全力。保家卫国,哪怕战死沙场,也绝不后退!第一女战神,她当之无愧!
  • 临江仙梦

    临江仙梦

    自古,凡人成仙便只有修行一途,得道者,与天同寿,未成者,百年人生。面对死,谁都有恐惧的一面,然传言世间一幅功法,得而习之,可飞速上仙,正魔两道便由此展开一段上古传奇。
  • 名师基质

    名师基质

    《大夏书系 名师基质》是教育专家成尚荣教育文丛之一,主要讲述了大格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主题——做个好教师、教师要做研究以锻造科学品质、签一份阅读的契约以提升人文素养、做心中有地平线的人以永葆青春。名师成长除却个人经历、经验、文化背景、心智模式外,是有基本的共同特质的:对职业价值的执著追求、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安静与不安分的心理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才情、敏锐独特的见解等。这些共同特质、基本规律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成长密码,也是名师的“根性”与核心特征。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盛世欢宠:总裁的亿万新娘

    盛世欢宠:总裁的亿万新娘

    这是一个腹黑的大灰狼如何欲擒故纵的圈到一个小白兔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笔花医镜

    笔花医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到恨时

    爱到恨时

    那天龙泉招待所的服务员小邱准备打扫客房,他拖着卫生车走到314房间门前,见房门紧闭,门把手上挂着“请勿打扰”的牌子。通常遇到这种情况,小邱会绕过这间客房,先去为其它房间打扫。可今天他决定打破常规,上去摁响门铃,而且用迪斯克的节奏不停地摁。因为早晨接班时,夜班的服务员陈娜挺神秘地告诉他说,314房间住进一对“野鸳鸯”。昨晚有个男的提前来订了客房,随后领来个女的,他们进房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至少陈娜没看见他们其中的某个人离开过房。这不禁勾起小邱的好奇心,他决定让那对春风暗度的男女难堪一下子,所以小邱拼命摁电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