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8000000080

第80章 赵登禹——国共两党共同褒奖的将军

【英雄档案】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籍贯:山东菏泽。

英雄历程:

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

1920年,任第十六混成旅直属工兵连第三排排长,后历任连长、团长、师长等职;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1930年,赵登禹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

1933年,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九旅旅长,后任第一三二师师长;

1937年7月28日,壮烈殉国。

【英雄荣誉】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他把冯玉祥将军连摔了三跤

赵登禹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没能进私塾读书。在家务农的他喜欢舞枪弄棒,当地著名拳师朱凤军见赵登禹是块练武的好材料,就收他为徒。赵登禹跟着师傅苦练武术,习得一身好武艺。

1914年,赵登禹得知冯玉祥部在招兵,立即前去报名。一次冯玉祥视察部队,见队列中一个高大士兵脚踩半只鞋,十分不悦。这位身高近一米九的士兵回答,脚太大,没有合适的鞋穿。这时,旁边有人告诉冯玉祥此人叫赵登禹,武艺很高强。

冯玉祥命赵登禹出列,要与他比试摔跤。赵登禹问:“真摔假摔?”冯玉祥答:“当然是真摔。”结果赵登禹把冯玉祥连摔三跤,很多官兵都以为他会挨处罚,哪知冯玉祥站起来却说:“你,跟我走!”从此,他就成了冯玉祥的贴身警卫。

赵登禹跟随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3年年初,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将战火引到了长城一线,企图侵占华北。国民党当局被迫应战,赵登禹奉命带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九旅,把守喜峰口阵地。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他激励战士们说:“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全体战士与日军以死相搏,击退了日军一次次的杀敌攻击,坚守住了长城阵地。

战刀杀敌显神威

长城之战不久,日本侵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得知后,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

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赵登禹亲率一个团,出潘家口绕至敌后,去夜袭敌炮兵阵地。赵登禹亲自挥刀上阵砍杀,两口价值180块银元的战刀均被砍缺了刃口,左腿在战斗中负伤。此战砍杀鬼子500余名,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进攻宛平城,担任一三二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一三二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

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我军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伤亡惨重。赵登禹虽身受重伤但仍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后因一枚炸弹炸断了他的双腿,使其昏迷过去。赵登禹醒来后向传令兵说:“不要管我,你回去告诉北平城里的我的老母,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请她老人家放心吧!”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赵登禹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认赵登禹为陆军上将,颁发了“荣哀状”,不久,毛泽东又亲笔签署了80号“烈属证”。在当时,赵登禹将军是为数不多的收到国共两党共同褒奖的将军之一。

【英雄无悔】

赵登禹面对冯玉祥将军的挑战不卑不亢,从容应对,连摔冯玉祥三跤,不失为一种坦然的气质。不卑不亢是社交礼仪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注意表现自然,待人真诚,既不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狂妄自大,嚣张放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要堂堂正正、坦诚乐观、豁达开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视同仁。

82.闻一多——诗如火,人如旗

【英雄档案】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籍贯:湖北黄冈。

英雄历程: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

1919年,参加学生运动,曾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

1925年5月,历任国立武汉大学、国立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武汉大学文学院长等;

1925年7月4日,发表《七子之歌》;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5年,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7月15日,被害。

【英雄荣誉】

被郭沫若称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人生】

深得学生喜爱的诗人闻一多

闻一多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因文字功底深厚,他入校不久就担任了《清华周刊》编辑和《清华学报》的学生报编辑。在清华期间,闻一多开始发表各种诗文。

1922年,闻一多进入美国留学,先学美术,后改修文学。回国后,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鞭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倍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迁,他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教学。他从唐诗上溯至汉魏六朝诗,再由《楚辞》、《诗经》、《庄子》而《周易》、古代神话和史前文学,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工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

当时,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闻一多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作家汪曾祺曾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闻一多的课程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是其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分析精辟;另一方面则是他的人格魅力,疾恶如仇,诗人和斗士的双重身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年轻学子。

他是运动中的一面旗帜

从抗日战争一开始,闻一多便留须以明志,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绝不剃去。西南联大的学子们常常能在校园里看见一个戴眼镜,穿蓝布大褂,留长长胡须的先生,而在各种演讲会上,闻一多精彩的演说总能给他带来无数拥趸。

在西南联合大学南迁之行中,闻一多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闻一多参加了“西南文化研究会”,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纪念抗战七周年的晚会上,闻一多大声疾呼:“国家糟到这步田地,我们再不出来说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不管,还有谁管?”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揭露真相,抨击黑暗,呼唤民主。他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死难烈士出殡时,他走在队伍最前面,在烈士墓前,他带领大家发誓:我们一定要为死者复仇,血债一定要用血来偿还的。

1946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暗杀,特务们也不断对闻一多进行威胁、恐吓。但他仍然无所畏惧地四处奔走,为民主、为正义大声疾呼,并在李公朴先生遇难经过报告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英雄无悔】

闻一多是一个正气长存的民主斗士,他如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中国青年在失望中抓住自我。他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一面旗帜,坚定地指引着革命队伍前进的方向,浩气长存永不倒。他用自己的鲜血滞钝了敌人残酷的钢刀,他在烈火中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同类推荐
  •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徐舜寿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在他自己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飞机设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荟萃大量由他本人提供的珍贵文字及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翔实,生动感人,其中所记述徐舜寿的历史功绩和他的科研设计思想、对事业的奉献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对于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 顾颉刚自传

    顾颉刚自传

    史学家顾颉刚亲笔撰写的唯一一部激情四溢又理智反省的完整自传。顾颉刚出身于“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纵有一腔才情,却一生背时,历尽磨难,终开创学术新纪元,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的领袖。这个人那点事,其震撼力、感染力、启迪力、影响力,已到了让大众知道的时候啦!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谍报传奇辛西娅

    谍报传奇辛西娅

    丁贵明著的《谍报传奇辛西娅》中记述了从一个美丽的少女到二战著名女谍的故事。辛西娅是美国女郎贝蒂·索普的化名。在女谍史上,辛西娅是无与伦比的、接近完美无缺的间谍。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辛西娅绝对例外。正是这位娇艳迷人、富有勇气和智慧的非凡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施展手腕、大显身手,为盟军在北非登陆建树了杰出的功勋。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魂:“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我家顾先生是戏精

    我家顾先生是戏精

    某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席卷全网——当红小花旦颜星辰与顾二少一同出入某高档公寓,顿时一片哗然。颜星辰微博底下骂声一片:白莲花这是又找到了新金主。第二天,某钢铁直男顾二少晒出了与他家媳妇的结婚证,顿时全网鸦雀无声。等到网友反应过来,只见怼天怼地顾二少为颜小姐准备了十里红妆。某网友:真特么牛,这恩爱秀的,我脸疼。五天后,记者采访到了当红小花旦颜星辰:颜小姐您对于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有什么看法。颜小姐露出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他脑子有点病我带回去治治。咳咳,本文走严肃(搞笑)正经(甜宠)画风,男强女强一对一双洁!!男主可能刚开始你们觉得弱,但是!我以我一堆零食发誓他不弱!!(举爪)
  • 每个世界虐一遍

    每个世界虐一遍

    每个世界走一遭,不是你虐人,就是人虐你。呸!拽着某腹黑男一路碾压虐着走!本文非正确打开方式:系统:任务需要你深入理解,用理性思维嘛。颜沁卿:这是你给我一具男人身体的理由?系统:你要擅长使用本能,多挖掘潜力。颜沁卿:这是你让我变成猪的理由?系统:有时候一个人的战斗力是有限滴。颜沁卿:所以你给我个扯后腿的队友?本文正确打开方式: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女强男强联手,在快穿世界相爱相杀的奋(lian)斗(ai)史。
  • 因为爱(中国好小说)

    因为爱(中国好小说)

    身体不好的母亲,不想好好学习的儿子,夹在中间辛苦为生活为工作奔波的妈妈操碎了心,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 重生之超级高手

    重生之超级高手

    本想做个安静的超级高手,可是温柔如水的青涩校花,青春靓丽的美女老师,成熟妩媚的商场女王,英姿飒爽的正义女警,懵懂可爱的甜心主播却接连到来!
  • 明明说好不相爱

    明明说好不相爱

    一个人旅行要注意什么?切记千万不要在酒店走廊低着头走路,因为下一秒你可能就会被突然拖进某个房间里......五年后,当叶落带着叶小白站在纪宅大门前时,无数次想要毁约然后转身逃跑,然而纪宅大家长纪霆深的亲自迎接立刻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纪先生:“为什么你要给我儿子取名叫小白,怎么这么随便?”叶落:“白捡的儿子,不叫小白叫什么。”纪先生:“你说我儿子是白捡的?”叶落:“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纪先生,明明说好不相爱的?”纪先生听闻没什么表情变化,只是拿起手机吩咐说,“查一下,谁是明明?让他这辈子都不必出现了。”
  • 你是第1位的

    你是第1位的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说好的一面,它能让你自己受益,也许同时能让某个人或更多人受益;说不好的一面,它只能让你自己受益,但不会干扰其他人。即使不好,它其实也对别人有益,因为它让地球上减少了一个潜在的负担,而多了一个幸福的人。〈br〉 在本书中,作者以非正统的思想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作者不迷信传统,也不简单说教,而是告诉读者自身的经历和实在有效的方法,从而让大家过上快乐多、烦恼少的幸福生活。
  • 农夫家的小娇娘

    农夫家的小娇娘

    上一世卢娇月侍候夫君孝顺婆婆,支撑着家中的生计还要供夫君读书,临到头儿却落了一个弃妇的下场。重活一世,一切回到了起点。这个时候,她还没有和杜廉定亲。这个时候,他们一家人还平安喜乐,没有因为她的拖累变得家破人亡。这一世,她一定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抬阴棺

    抬阴棺

    我是抬棺匠,抬棺几十年,见识了各种阴棺,子母棺、无孝棺、横死棺……而这些阴棺背后,原来隐藏了一个惊天秘密……
  •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

    一亿人,不如你一人

    17个关于爱与失去的故事,7篇关于分开后的所思,记录早已错过和失去的感情,纪念那些已经离开的人,送给在感情中迷茫和深陷的人。在深夜,在旅途,在午后,在每一个你需要的时候,陪伴着你。它们并不跌宕起伏,却希望你在读后有收获,有成长。曾经最深爱的,如今已成为路人,未来那么长,还请牵好身边人的手。然而,此刻,未来,请记得永远深爱自己。
  •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

    《柔软的一团》是短篇小说怪杰劳马继《潜台词》之后精心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短篇集。内容包含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色各式各样。作者以惯有的幽默、犀利之笔,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层层剥开,让人在笑中体略一种辣呛的味道,发人深省。正所谓“带泪的微笑,含笑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