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0800000023

第23章 只剩怀念

(一)说不出的“我爱你”

所有人都在怀念徐志摩。幼仪的怀念最实际,她操持了徐志摩身后所有的事务。替他照顾年迈的父亲;陆小曼的怀念,最是情理之中。她在徐志摩死后,终身素服,从此绝迹交际场;而林徽因的怀念最特别。那天梁思成去济南处理徐志摩善后。他从飞机失事现场带回一块飞机残片。这块残片,被林徽因挂在墙头,一直到她也离开这个世界,才被摘下。

怀念,于林徽因而言有着不同的意味。因为《康桥日记》的遗失,她与徐志摩之间的记忆,便专属于她。所以,那段旧日的旖旎情怀,从往事变成了故事,又从故事变成了传说。

有人猜,林徽因是爱着徐志摩的,只是她太理性,太聪明。

很多民国才女,或爱得热烈,或爱得纯朴。她们的爱情执著而绝决,如张爱玲,如蒋碧微,如萧红。这些才女们并不是不聪明,她们身上绝不乏智慧。她们的才艺与领悟力,民国以后再难寻找。可她们在爱情中,却总是笨拙地伤到自己。或许,正因为她们对爱的顽强执著,太过锋利,生生割断她们情感中那根聪慧的弦,所以傻了,所以伤了。但林徽因的感情,却是民国才女中少有的例外。她是真的聪明,流水一样灵活而柔软地避开了执著的锋刃,在风花雪月的迷阵中,全身而退。

所以,林徽因走了,离开了那个过分浪漫的徐志摩,离开了这个已有家室的男人。她的家世与她天性中的高傲,都令她无法背叛自己家庭的声望。她的心性与智慧,帮她实现了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帮她圆满了自己的幸福——她将未来许给了梁思成,另一个家世显赫,年青有为的男人。

也有很多人猜,林徽因并不爱徐志摩。或许这就是真相,就连林徽因自己也说,像她这样一个在旧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姑娘,根本无法想象与一个大自己八九岁的男人谈恋爱。她又说,她知道徐志摩在追求自己,但她只是敬佩,尊重这位诗人,当然也尊重他给她的爱情;她还说, 徐志摩所追求的,不过是被他理想化与诗化的林徽因,而不是真正的林徽因;她甚至说,徐志摩虽然浪漫,但俗气。一段在世人看来曼妙而伤感的爱情,被当事人用理性的话,做了最不浪漫的总结。

但不爱,或许只是对外人言的话。也许康桥时期的懵懂少女对诗人突如其来的热烈感情攻势无法作出更多的回应,但此后,徐志摩一次次的温情的示意,她不会不懂。

那年,已然是林徽因与梁思成互订终身以后了。记得是1923年春天。就在这一年,徐志摩仍然为林徽因写了《涡提孩》译本的《引子》:

“我一年前看了Undine(涡堤孩)那段故事以后,非但很感动,并觉其结构文笔并极精妙,当时就想可惜我和母亲不在一起,否则若然我随看随讲,她一定很乐意听。此次偶尔兴动,一口气将它翻了出来,如此母亲虽在万里外不能当面听我讲,也可以看我的译文。译笔很是粗忽,老实说我自己付印前一遍都不曾复看,其中错讹的字句,一定不少,这是我要道歉的一点。其次因为我原意是给母亲看的,所以动笔的时候,就以她看得懂与否做标准,结果南腔北调杂格得很,但是她看我知道恰好,如其这故事能有幸传出我家庭以外,我不得不为译笔之芜杂道歉。”

这段话里,没有“林徽因”,只有“母亲”。但这每一个“母亲”都可被换成“林徽因”。这便是徐志摩迷恋林徽因的方式。有些话,不能写却不得不写。那样的感情含在句子里,明知你读到未必能懂,但还是奢望你可以看穿文字的隐藏读懂对你的迷恋。这段文字,后人在考证时都能看得明白,如何如相信当年冰雪聪明的林徽因看不透?但林徽因还是走了,与梁思成一起去了美国。徐志摩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与她的纠葛。是的,只是暂时,因为当后来,徐志摩因生活困境回北平时,二人的情感再度萌发。只是那一次,徐志摩与林徽因一样,选择了后退。

但是,徐志摩的死,让林徽的情感闸门终于打开。最终她不得不承认,徐志摩献给她的感情,是她最珍贵的纪念: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那真!

一样的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是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只是,林徽因永远是那个林徽因。你永远听不清她心曲的真正音节。她永远,只对你做一个口形,你细细看,那分明是:“我爱你。”

(二)你的离去,我的孤寂

“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着自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但是路远隔膜误会是所不免的,他也该原谅我。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澈的明白了,但是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

林徽因给胡适写这封信的时候是1927年。彼时,她与梁思成到美国不过三年而已。不过三年,,失望却多了,寂寞却多了。哪能不失望,梁思成太稳固,所以沉稳有了却总失了风情。梁思成自己也承认,做林徽因的丈夫不容易。他的妻子思想活跃得让他总有些跟不上。所以两人初到美国时,时时总有争吵,这磨合期过得如在刀山剑树上一般。所以,林徽因寂寞了。寂寞的女人从来只做两件事——寻安慰与怀念。

安慰,林徽因早两年便寻了,就是那封让徐志摩写下《拿回吧!劳驾,先生》的电报。也不能怪她给许多人发一样的电报。心空了,最好的补剂的情感的安慰。她只是出于本能,毫无遮掩地向爱她的朋友们渴求一点慰藉。

现在,她还剩怀念。怀念那些令她充实的人,怀念那些曾填满她内心空洞的事。所以,徐志摩的曾带给她的心悸便在这个时候慢慢渗入她的骨髓。她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从寂寞的眼望去,在梁思成那稍显沉闷的情绪底色中,徐志摩热烈而浪漫的情感,才真真正正透澈起来。

但还能如何。徐志摩已经结婚了,他的柔情从此只给一个人;而林徽因永远是林徽因,她必须是完美的女性,必须用一切来维系她的尊贵与名声。所以,过去的现在不必重提,她只纪念,永远。哪怕此生注定了孤寂,她也甘心坐在寂寞的船上,自己拉纤。

林徽因的孤寂垒成了她自私的情感。她在梁思成宽容的爱里任性地跳着,顽皮像个孩子。但这样宽容的丈夫从未被写进她的诗里。她活在徐志摩的诗里,最终,她也只让徐志摩走近她的诗: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深夜里听到乐声》,林徽因1931年9月写下的诗。那正是她在北平养病,与徐志摩情意复苏的时候。命运捉弄人,再美的过往也敌不过现实的一瞬,所以,她懂,却不能应和,她只会在梦中攀动希望的弦。他的相思,你的惆怅,虽然表达的方式特殊,但仍是这样直直铺在纸上,你的丈夫看到了,是不是也有隐痛划过心头?看来你并没有考虑,你只是至情至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把那个爱过你的男人写进诗里。

即便怀念,林徽因也没有对她与徐志摩在英国时的那段旧事抱有幸福的回忆。徐志摩心中那段最浪漫的康桥记,在她口中,不过是“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尽管她说她不悔这段往事,但却已从根处,否认了徐志摩献给她的爱。如果徐志摩知道,林徽因对他们的康桥往事避之无恐不及,称那不过是一场凡俗的满足,那么,他是不是还能视她为理想的女神?

(三)过山过水过硖石

1934年,徐志摩去世三年。

火车路过硖石,正是黄昏。火车长叹一声,停住脚步。林徽因趴在窗口,看着远山黑色的轮廓与星点的灯火。她与丈夫梁思成一起,在浙南武义宣平镇考察完建筑,正往上海上。硖石,就这样跳进她的旅途,就像这里的一个朋友,总在别人想不到的时候莅至,带来笑声与勇气,而他在她的生命中出现,谁又能说不是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都说徐志摩的这首诗是为她而写,都说是她成就了徐志摩生命里最美丽的初恋,但谁又能说,那次生命的偶然相交,没有成全现在的林徽因。他教会她爱情的第一种滋味,也教会她诗的浪漫与美丽。但是为什么,徐志摩为了她漂洋过海追过来,用情之深感天动地,她都没有选择他?是因为徐志摩是诗,太浪漫,不适合过日子;是因为梁思成是“建筑”,踏实稳重,这才是生活的良伴。林徽因一向理智,她懂得哪一种选择对女人而言更好。所以,尽管她日后与梁思成的生活少了多彩的颜色,但终归安稳。而选择了徐志摩的陆小曼,多了热烈,也惹了愁端。

林徽因从来没有说过,她爱徐志摩,只是,这无意经过硖石时动心的一瞬,便已泄露了她从不言明的秘密。她眼前浮现出那张孩子似的脸,浅浅笑着。是笑那些在他离开后,世人对他的评定吗?他是从不介意这些评价的人。在许多浅陋刻薄的攻讦面前,徐志摩表现出的,往往是怜悯同原谅;他仿佛永远洁净着心灵,高高抬着头,用完整的诚挚支撑他心中的勇气。这是林徽因眼中的徐志摩。然而就是这样的徐志摩,最终也不得不低头在他的理想之下。

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

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

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

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

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

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

月台袒露著肚子,像是罪恶。

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

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

那是干什么的,他们在疑问,

大凉夜不歇著,直闹又是哼,

长虫似一条,呼吸是火焰,

一死儿往暗里闯,不顾危险,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著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

……

林徽因静静望着窗外,火车已经开动,带她离开这座偶然的小城。松林在黑夜里叹息,往事沉在暗夜里,模糊不可辩。风凛冽地撞开她的心,仿佛要吹尽心头的热情。身边的丈夫只是静静陪着她,为她披上一件外衣。

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离开得太早。世人惋惜,但对他自己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徐志摩的生命,唯其短暂,所以可观。他在那短短的一生里,便经历了其他人用长长一辈子都未必能尝遍的,所有爱恨嗔痴。他太不一样,与时代格格不入。无论后人对这个时代有怎样的评价,颓废的也好,赳赳霸气也罢。那似乎都不像是徐志摩的年代。他浪漫但不颓废,他有志气但不霸气,写的文章讽刺的夸赞的都很到位,但都透着绅士气,平静而温和。

伤逝,这样的人过早离开人世,于世人而言究竟是幸或不幸,但无论如何,林徽因知道,此刻的徐志摩,正享着生命中,难得的平静。

他说他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星光的闪动,草叶上露珠的颤动,花须在微风中的摇动,雷雨时云空的变动,大海中波涛的汹涌,都是触动他感兴的情景,都是他的灵感。现在,他与青山同体,坐拥心中最美的风景。

1.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哥伦比亚校友,是美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领袖人物。

2.魏雷(Arthur Waley)著,梁锡华译:《欠中国的一笔债》。

3.徐志摩:《泰戈尔》。

4.熊佛西:《记梁任公先生二三事》。

5.徐志摩:《新月的态度》。

6.徐志摩:《给新月》。

7.惠特曼(Walt Whitman):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民主诗人。

8.磊庵:《陆小曼与徐志摩艳史》

9.徐德生乳名彼得。

10.梁实秋:《徐志摩与〈新月〉》

同类推荐
  • 坏孩子

    坏孩子

    该小说从主人公的少年时代写起,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牛立人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均离不开本书标题所点出的“坏”字。正是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本书主人公在不断地成长。与《麦田里的守望者》相似,本书也有愤怒有焦虑,同时又对人物内心有着深刻细腻地剖析与描绘。最终都指向了一个少年的内心世界,同时又有着对外部社会的现实投影。希望本书也能给无数彷徨的青年以心灵的慰藉。
  • 平水冲的风景线

    平水冲的风景线

    平水冲小青年李任中在元宵节的晚上,兴高采烈跟着村上的灯会队伍,游到全行政村最边远也是最有风景的河口村来了。李任中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因为他是平水冲文化最高家境最富的单身小汉子,他自认他是最能欣赏风景最能懂得美的,他认为在他的全行政村里,河口是最可以入画的地方,平时他只能偶尔在白天来,晚上他从没有来过。今晚不仅有灯会,还有满天的好月亮,还是一个温暖无风的使人心神愉悦的好气侯,他要在今晚仔细欣赏夜的河口和河口的夜的灯火。
  • 影视场

    影视场

    《影视场》的故事从年轻女演员朱青加盟古都影视公司开始,通过女明星命运的浮沉与兴衰沉,演绎也形形色色的人物。作品深入大胆地刻画了官场、情场、人性以及文化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影下展现出的不同心态。《影视场》的情节折跌宕。心理刻画传神,是浓缩人生体验和思考的一部力作。
  • 回首又见他

    回首又见他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爱是不费吹灰的,哪怕从一开始它就存在。兜完这个圈,抵达同一个原点。你我何其有幸。这是一部关于成长与爱的女性都市情感小说。讲述以麦蓝为主的几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在现实与爱中跌撞受伤后,明白真正的幸福是:经过努力后,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去爱。我们的一生都是一个寻找的旅程,有人寻找爱情,有人追逐名利,有人寻找自由……但是,路一定到蜿蜒到这个路口,我们也必须要走过这么多看似迷失的弯路,才会与内心真正的向往相遇,哪怕到最后你发现:从一开始,那个人或那种生活就在你身边。每一刻看似虚度的时光,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刻的重遇做准备。
  • 黄金屋

    黄金屋

    工程还差一半没做完,这群关姓人就要离开。老板劝他们慎重,只有完成剩下的一半才可以拿到另外三分之二的工钱。关长江平静地说,家族里有事,这是没办法的。关长江是这伙关姓人的头儿,他的年龄不是最大的,但辈分最高,是爷或叔辈。老板跟关长江他们结了账,叮嘱说,办完家里的事就回来。老板喜欢这群关姓农民工,他们团结诚实卖力。老板是个奸商,但在这群关姓人面前良心从来不敢丢弃。其实当初接工程时,关长江他们就知道这个工程做不完,因为按推算,他们必须十月回村。关长江他们回村开凿隧道。这个隧道打了四百年了,目标是山的那边。山那边太远了,这山仿佛是永远不能到头的魔山。
热门推荐
  •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系统之我是暴食王

    系统之我是暴食王

    阿食意外来到了光耀大陆,他从新开启系统,暴食者。路漫漫,在与敌人的战斗中,逐渐变得更加强大。吸收敌人的能力,为自己所用。一个个阴谋,一个个强大的敌人,洪荒时代的怪物。几十个不同种族,十大强国争斗。2019年,不可错过的玄幻小说,这么漂亮的异族公主,我收不收,在线等!急!
  • 吃遍万界的大魔王

    吃遍万界的大魔王

    诺丁学院内,唐凌看着小舞,嘀咕着:“之前好像吃过万年雪灵兔,不知道这只兔子味道怎么样。”说完舔了舔嘴唇。星斗大森林里,唐凌目光盯着眼前的泰坦巨猿,心里想道:“小猴子?好像某个地方喜欢吃猴脑,也不知道这只小猴子好不好吃。”“一条小蛇?蛇肉煲好像不错。”“这烤鸡,嗯,不错!”“哎,没想到这里居然有小鬼影,不错,吃了!”…………唐凌:“看什么看,还不赶快把美味端出来,不然把你们吃了!”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隐婚蜜爱:季先生请就范

    隐婚蜜爱:季先生请就范

    【宠文,1v1男女主双洁】“你好,季先生。”“好久不见,顾小姐。”被骗回家的某个小可怜,被季先生宠成了小公主,世人都觉得他疯了,但只有他知道,惊鸿一瞥便再难相忘。(超甜的文,木有误会!可能会有一些恶毒女配,但木有关系,看我们的女主虐渣!)
  • 我脑袋里有条虫子

    我脑袋里有条虫子

    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脑袋里有一条虫子,活的……它不断长大,要和人对话。
  • 自卑与超越:你要清楚自己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自卑与超越:你要清楚自己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