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300000021

第21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4)

我们看那些在爱里来回的人,常会在言行举止甚至一个眼神交会的瞬间泄露出他们内心的全部秘密:那些关于爱的艰辛、爱的痛苦、爱的甜蜜。喜欢看到一个人只因为单纯的爱而奋斗不息,仿佛也给了旁人去爱、去勇敢的动力,让懈怠软弱的我们也相信那句不知谁说过的话:现在,属于我们的那个时辰到了,我们要从此刻开始,一步一步去往彼此的方向,不论隔了几生几世,也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经过什么样的曲折,我知道,此去经年,我定要找到你,因为,我再不能留你在这苍茫天地间,孤零零一人。

相恋的人可以不要朝朝暮暮,只要心灵日夜相犀;可以不要日日相守,只求凝眸片刻相对。但是,不是所有的不离不弃,都能换来生死相依。红颜尽,胭脂泪,独倚清墙,冷心碎。一朝暧昧,几度相随?繁华落尽,徒增伤悲。一阵风,一场雨,那一次倾城的际遇,染了一世等不完的执着,惹了今生盼不尽的相思。他的轮廓是永远都无法勾勒的触摸。如果没有了夜晚,寂寞会是怎样呢?只怕是消瘦了记忆,憔悴了等待。夜已深,梦已嗔,是他让自己在此刻细数泪痕,是他让自己磨折了灵魂。

明明知道他已踏上征程,将自己放逐在千里之外,然而,却还是会在傍晚时分,独倚楼栏,静静地望着远方,等待着那一叶归帆,盼望着那个魂牵梦绕的人!当初的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注定了一世的思念。即使等待无望,也希望心上的他披着春光,与风呢喃细语,等待彼岸花开,让绿色的思念化成一条道,在上面写满归期。

愁肠百结,点点是离人泪

阡陌红尘,我们总在与人不断的相遇,不断的分离,有些人让我们泪眼滂沱,有些人让我们守望一生,有些人却永远的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缠绵的爱愁,沐浴在阳光下,悲泣在风雨里,细碎的泪,刺痛的心,无法忽视的悸动。流年多殇,这是我们多情的泪花拼凑的爱痕吧,也许痛的无法呼吸,也许伤的彻头彻尾。愁肠百结,点点是离人泪。《更漏子·玉炉香》将思念的情状抒写的逼真、感人。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在秋天下雨的夜晚,一个孤独的少妇,不梳理,少粉黛,在空空的房子里对雨难寐。本来就难成眠的人儿,被这明暗不定的烛光、声声不息的雨滴搅得更加愁肠百结。

烟雾缭绕的玉炉中散发着熏香的味道,红色的蜡烛不断滴下点点烛泪,而那摇曳的光影映照出这华丽房间的空旷凄迷。她早前画好的蛾眉,如今颜色已退,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已过半,她仍然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上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在三更的冷雨中哗啦啦地摇曳了整晚,也不管她正为丈夫未归而愁苦伤心。那一滴一滴的雨,凄厉地打在一片一片的梧桐叶上,又滴答滴答地落在无人的石阶上,直到天明。

古时,夜间凭漏壶表示的时刻报更,所以漏壶又叫更漏,后来人们常用更漏表示夜晚的时间。词牌名“更漏子”与欧洲中世纪的小夜曲相类似,专写午夜情事。这首《更漏子》正是写女子相思情事,从夜晚写到天明。

“梧桐树,三更雨”都是古代文人最常用的意象。关于“梧桐”的诗歌,在古代典籍中信手就能拈来一大把。梧桐在华夏文学的长河中带着浓厚的衰飒秋意,清初编纂的《广群芳谱·木谱六·桐》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可见梧桐与“秋”是分不开了。

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中曾写“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我最喜欢王夫之《读文中子》中的那句“梧桐暗认一痕秋”。随他们这个那个争什么秋色几何,梧桐早就静悄悄地将秋色刻记到它的枝叶之上了。

梧桐,叶如掌,裂缺如花,皮青如翠,妍雅华静。古人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故而,梧桐又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孔雀东南飞》中有“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正是松柏梧桐枝叶的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孟郊的《烈女操》中也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风吹落叶,雨打梧桐,凄清萧索,梧桐是文人笔下用来表达孤独忧愁的常用意象。李煜《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唯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真是好不凄凉。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昔日的盛况对比眼前的凄凉,内心能不悲恸?黄升《酹江月·夜凉》:“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而李清照的《声声慢》则最为知名:“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听窗外雨打梧桐,声声凄凉,正应了她的孤独无助,和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这样哀痛欲绝的词句,真是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安德烈·布勒东在《疯狂的爱》中说:我想你,我唯一想念的就是你。在你来之前,我只能轻抚着那些苍白的孤独。除了你,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我的世界。我记忆中你的每一个姿势都随着时间远逝。你在哪儿?我如今只能和角落里的幽灵共处。而我最终找到了你,于是世界一片光明,因为我们相爱,因为我们被霓虹环绕。思念时的情状,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同样的狼狈、萧索、难以形容。温庭筠这首《更漏子》中的女子也同样,忧郁自苦,垂泪天明。

在那些睡不着的夜晚,很多人都会安静地闭上眼睛,或微笑,或流泪,想念着一个遥远的人。这样的时候,也不必多做什么,我们的心里能有一个这样的人来思念,就够了。

蛾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

离别是深深的痛,雁来雁回,刻画在心里的望穿秋水,一直纠缠在仰空长叹的嘶声歇底里,俗世尘衣,千帆来往,心徘徊,影零乱。天涯遥忆,南北一方,只能独舞落花,看欢歌成追忆。固守在自己的一方池城,喜欢在最美的季节里数落着一念执着,萦绕缠缠绵绵的思念,时光的冲击,环绕着淡淡的忧伤,寂寞的旋律重弹了繁华落寞,不可触及的时光,细数着不可触及的痛。离别对于女人有切肤之痛,别离的时刻更是眼泪如倾。贯云石的《南吕·金字经·蛾眉能自惜》诉说了真正的离别之苦。

蛾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休唱阳关第四声。情,夜深愁寤醒。人孤零,萧萧月三更。

这是作者写的一首情感真挚的别离之曲,作品抒写了女子在与情人分别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其内心的惆怅和悲苦。

作品的前两句写女子在离别之时本来应该知道控制自己的痛苦,珍惜身体,可由于面临离别,她内心的情感实在难以控制,只能任由泪水滑落。在这里,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就点出了离别的主题,并勾勒出一幅充满愁思的离别场景。同时,女子应该知道控制情绪、珍惜身体的想法,与其真正面临离别之时的情感迸发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流露出其对于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突显了其内心难以抑制的悲伤和愁苦,令人动容。

“休唱阳关第四声”既是对情人,也是对自己的劝慰。“阳关第四声”指的是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诗句,因为《送元二使安西》是抒写朋友之间离愁别绪的作品,所以作者在此以“阳关第四声”突显离别的主题,并传达出情人之间的劝慰。

接下来的几句主要描写分别后的情景。“情,夜深愁寤醒”说女子因为满怀着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内心十分愁苦,在夜深人静之时仍旧愁绪萦绕,难以入睡。这里通过对女子深夜仍旧难以入睡的情景描写,突出了女子浓烈的相思之情及因相思而产生的悲苦惆怅。

“人孤零,萧萧月三更”说女子在深夜二更时分醒来,独自一人看着天上的孤月,倍感孤单和寂寞。月亮是古人常用于寄寓思乡、离愁的意象,作者在此选取这一意象,意在表现女子内心的愁绪和离恨,也暗示了其对于情人的深深思念。

今生,只愿守着一份温馨的相知,温婉无语,跋涉千山万水,只为了赶赴一场永远的约定,生命的上空,心与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世俗阡陌,好想倚着你的肩,听风赏月,日出日落,好想陪着心上人看花开花谢,一任情愫流泻,然而,冷暖人生,痴痴的执念,都因为离别成了涩涩的镜花水月。

把这种离别之苦写得戚戚然的还有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昨夜的星辰,昨夜的月儿,岁月的河流一泻千里,写满了辉煌与璀璨,这千古名句引发了每一位曾经爱过的人的爱情滋味……

依稀仿佛那旧时的月光,隔了青色竹帘漫散过来,静寂的夜寂静的小窗,那多愁善感的容若独自坐在窗下的书桌边,心潮澎湃的在宣纸上书写着自己曾经销魂的爱情。

前两句叫人读来摇心动魄,后两句词意陡转,道破这原是记忆中的美妙而已,现在已经是别后凄凉,凄清幽怨到让人不堪承受了。

下阕紧承上阕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然凄怆词意并未因此而消减,依然辛酸入骨。容若此词和后主词还有一点相似,就是不过多的借助外景,而选择用白描的手法深入内心,感情恳切,用词清净。

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是怎样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让人憔悴?半生已经孤零零地渡过,思念却未消减。泪水却依旧会毫无节制地濡出来,沁湿了枕头。想来,余生活着也只是为了生长繁衍重复延续这种孤独。与她离别不过数年。容若却觉得半生已过,心态一老如斯,这种苍老是行在旷野中劈头一道闪电,迅疾猛烈瞬间经年。

纳兰的离别伤感还在《采桑子》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经意间容若的句子猝不及防地撞入眼帘,触目惊心。

同类推荐
  •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一书,文章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 信任:西柏坡纪事

    信任:西柏坡纪事

    关仁山,满族,1963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丰南市,1981年河北昌黎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教师、乡文化长和县政府秘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与著名作家何申、谈歌被文坛誉为河北“三驾马车”。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风暴湖》《福镇》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小雪无乡》《关仁山小说选》《野秧子》等九部,以及中短篇小说《大雪无乡》《九月还乡》《落魂天》《苦雪》等,约计五百余万字。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两次获《人民文学》优秀小说奖,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小说《船祭》香港《亚洲周刊》第二届世界华文小说比赛冠军奖,小说集《关仁山小说选》获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等。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法、日文字。作品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作品或话剧等。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形式主义的花园

    形式主义的花园

    该诗集记录了作者写作三十年来的思想探索与生命体验,内容丰富,艺术品质前卫而成熟。其创作手法以抒情与叙事的混合为特色,同时充满哲学思考与生活情趣,风格深邃而不乏诙谐,充满现代感与文化意识。作为一位广有影响的学者型诗人,其写作中始终贯彻了其生命本体论的诗学思想,对民族历史与个体生命的多向探查。语言精粹敏感,充满感性活力。
热门推荐
  • 天上地下我师独尊

    天上地下我师独尊

    虽天下无敌,担心中还是有一丝空洞,他撕破时间,以一身修为回到了百载之前,只为那一声:曜儿!
  • 无敌最强大帝

    无敌最强大帝

    穿越王朝废物王子,幸得大帝系统,从此逆袭而上!王朝、皇朝、帝朝、天朝、天庭、天界!且看楚天如何崛起,带领王朝一路晋级天界,势要做那最强大帝!
  • 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

    哈佛校训的24个启示

    “与真理为友”,是哈佛的最高原则,也是哈佛校训的精髓。“真理”二字在哈佛校园随处可见,因为在“真理”中哈佛人生发出了许多做学问、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也启发着我们要对自我有所要求,让自己与哈佛校训靠得更近。“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做学问要孜孜不倦,钟情于探索,要求人要诚实、正直,忠实于自己的思考,做人要坚贞不屈,能够捍卫真知、坚守节操;“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首先要学会享受自由,能在自由中找到自己的目标,能在自由中自觉自制,能够尽情地开发自我、实现自我,而不是依赖和自我限制,或者放纵和迷失;“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有自己的观点,讲究方法,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能够不从众、不僵化,时刻保持自我的思想和人格;“与真理为友”的校训,启发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精神和勇气。敢于冒险、勇于尝试,能够抓住机遇,利用智慧,为自己、为社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 暗世纹身师

    暗世纹身师

    【科幻短文】徐天,一个混迹古玩市场,替父还债的纹身师。参与一次探墓,偶得黑珠后,世界灾难随即爆发。寻父母,探进化之秘。且看徐天如何在暗世走出属于他的强者之路。
  • 追你的那些年谁负了谁

    追你的那些年谁负了谁

    先甜后虐,甜的很甜,虐的不是很虐何笑兮看着对面那栋楼,心里忍不住想入非非,打小以来她何笑兮就以厚脸皮活到现在,从小她就喜欢跟在纪言安的屁股后面一口一个亲爱的,从小到大,她一直都是只跟屁虫。“纪言安,我喜欢你,特别特别喜欢你。”“我不喜欢你。”‘那要怎样你才喜欢我?’“除非你忘了我。”后来她真的忘了他,他发现他错了。
  • 庶妃有喜

    庶妃有喜

    夏子新文: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http://m.pgsk.com/a/892265/*一朝穿越,成了任人宰割的灰姑娘。亲爹不疼大娘不爱,嫡姐欺压庶妹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娘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难道还斗不过你们这些古董?只是未想到最后,招惹一个个美男相随……温润的长兄,冷情的王爷,腹黑的太子……究竟哪一个,才是她的此生良人?
  • 谦斋文录

    谦斋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跟父亲一起过日子

    跟父亲一起过日子

    《跟父亲一起过日子》是一部暖心励志、妙趣横生的成长经典。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评价,它“虽不像世界名著里的人物那么家喻户晓,却同样拨动读者的心弦”。该书取材真人真事,曾在主流杂志《纽约客》连载,堪称“欢乐版《摔跤吧,爸爸》”。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一个美国上层中产家庭的生活样貌,尤其是刻画了一个霸道又不失柔情、让人捧腹的父亲形象,以及一家人的相处与成长。原版书出版后极为罕见地两次登上北美年度畅销书榜,至今影响不衰,很多学校仍把它作为七八年级的阅读推荐。据其改编的舞台剧曾在百老汇连续演出七年,所创纪录至今未被打破,改编电影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有感于这些故事“活泼生动,故事里的人物几乎要从书中跳出来”,吕叔湘先生最初选译了其中七篇,收入自己的译文集中。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筛取贴合当下生活的若干篇目,接力翻译。
  • 宇宙的边缘世界

    宇宙的边缘世界

    仰望璀璨的星空,你一定有过探秘浩瀚宇宙的梦想,并不止一次地思考和梦想未来的科学文明。学渣原晧宸,经历了一次有“预谋”的奇遇,拥有了逆袭成为顶尖科学家的实力。凭借着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他从此踏上了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揭开地球生命诞生的谜团,追随超级外星文明的脚步,层层揭开宇宙真相,最终探索宇宙本源的奥秘。故事的发展上启两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下延至数千年后的未来畅想。独特的线索贯穿起一个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精彩故事。从过去到将来,从地球到火星,从太阳系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从穿越银河到探索宇宙边缘,遭遇困境的人类文明在浩渺星海中苦苦求生......书友交流群:529839423
  • 不得不动心

    不得不动心

    宝玲是在拐角的非机动车道上看见于红的。于红扒在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隔开的那种抹了一层蓝油漆的铁栏杆上。铁栏杆有点年头了,上面早已锈迹斑斑,露出灰黑的生铁的本色来,显出一种老城区的沧桑。那会儿雨下得有点飘,于红的头发有点湿了,一层一层的,像刚上了啫喱膏或喷了摩丝一样,头发卷的花儿翻转着,像一颗又一颗的葡萄,妩媚而别致。宝玲握着车刹停了下来。“你在这里干什么?”宝玲有点严厉地问。自己的女儿,一个大姑娘家,在雨地里,就这样整个身子伏在光天化日的四道栏杆上,太丢人现眼了。于红的身子仍歪在栏杆上,凄楚地对宝玲说:“妈,我肚子疼,难受死了。”宝玲看了看表,再耽搁下去,她要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