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5300000031

第31章 你的凋谢,是另一种绽放(3)

然而,他也不过是一介柔弱书生,也注定是薄命之人,只怕他们发下的那些海誓山盟都难在今生实现了,想到此,恁地让人柔肠寸断。

这是纳兰容若第一首悼亡词,用来悼念他的发妻卢氏。

二十岁时,纳兰容若迎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卢氏初嫁纳兰,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琴瑟相和,感情笃深,正是“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

纳兰曾写过一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词中那句“赌书消得泼茶香”,让我们得以一窥他和卢氏琴瑟和鸣的生活点滴。“赌书泼茶”讲的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的生活逸事。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喜好读书、藏书,两人又都擅记忆,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对饮时,他们就会用比赛的方式决定谁先饮茶。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如果对方答中则可先喝。可是赢的人往往会因为太过开心,将茶水泼洒,溅得一身茶香。于是,“赌书泼茶”就成为伉俪志同道合的千古佳话。纳兰与卢氏也有着同样高雅的情趣,时常效仿李清照和赵明诚玩“赌书泼茶”的游戏。

然而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上天总是不愿轻易成全人间的美满。他们的爱情终究没能日深持久,不过才三年,卢氏便因难产而亡,永远地离开了纳兰。卢氏的死给纳兰造成极大的痛苦,从此,在他的诗篇中只见“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妻子的死并没有被时间冲淡,纳兰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失去卢氏的悲痛中。于是,他自度曲,自填词,写下这首《青山湿遍》,对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发妻诉说着自己深深的爱、深深的痛。

有一次,卢氏问纳兰:“世上最悲的字为哪个?”纳兰答:“情。”而卢氏笑言:“是‘若’。”是啊,若能不相逢,若能不相识,今生怕也不会独尝这思念的痛。

自卢氏殁去,纳兰终日愁绪满怀,常常睹物思人,在落花时节,他眼望残红,思念着亡妻的好,口中念着:“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而他在另一首词《采桑子》中曾写道:“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读容若的悼亡词,当真能读出他泣出的字字血泪,让隔了几百年的我,也不禁枉然:这世间,还会有这般深刻的爱和思念吗?

谁也不曾想,《青山湿遍》中那句“书生薄命宜将息”正是一语成谶,纳兰容若只活了三十年,但他用自己余下的生命不断地对发妻诉说着:你去往另一个世界,我也不会再怕了,因为我已将你深深地埋在心底,总有一天,我要在别的世界的晨光里对你唱道:“我以前在地球的光里,在人的爱里,已经见过你。”

在有一年卢氏的忌日里,纳兰还曾写下这首《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足见他对卢氏深沉的爱从没有轻易释怀: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人们只道是纳兰容若“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家家争唱他的《饮水词》,但他的内心曲折却有几人知呢?他不曾示人的情深、抱负、理想、歉疚,又有几人懂得?而又有几人能见,有那么一个人,问乡关何处,于塞外不住悲鸣。

如今,人类像个顽皮又自闭的孩子,害怕过多的负担和承诺,所以拒绝过分的热络、无谓的攀谈;又尽可能地不去缅怀任何往事,也不去期盼遥远的未来;当心地爱人,计较地付出,小心翼翼地不任感情泛滥。到了最后的最后,云淡风轻地对自己露出貌似无懈可击的笑容,说:看,生命本该如此简单清畅。

如果这种“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的生活是现代人的理想,人们为何又在面对纳兰容若以至情、以血泪写就的《饮水词》时动容不已?其实,我们都是渴爱的,也是懦弱的,所以宁愿让自己相信那些经世不朽的爱情都只存在传说里,让自己安然地在现世继续灰头土脸地摸爬滚打下去。

只是在午后明朗的笑声里,或在夜半的寂静中,我们的内心依然会闪过一丝怅惘,而当我们念起“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也会不禁潸然。在这世界,就要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之后作为一辈子的回味。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茫茫人海,人人如粟。前生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不禁感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期”。生死相随的誓言,悲观离合的故事,不经意的想起,便是一阵唏嘘,生不能成眷侣,死却能长存,这何尝不是一种心酸的幸福,这就是情,这就是元好问在《摸鱼儿·雁丘词》中的传唱。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忌。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纵使见惯了世间所有的风景,尝遍了世间所有的苦辣酸甜,你也未必能明白地说得出情之究竟为何。

那时,还是青葱少年的元好问,去并州赶考。在路上,他遇见一位捕猎者。捕猎者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今天,我抓到了一对大雁,把其中一只杀了。而另外那只自己挣脱了罗网,谁知道,它却围绕着那只死去的大雁悲鸣,迟迟不肯离去,最后竟然自投于地而死。”

元好问听了,就将这对大雁买下,葬在河流上游,并垒起石头做记号,将此处称为“雁丘”。他一时感慨万端,对着汩汩河流,茫茫宇宙,发出了旷绝千古的一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彼时,十六岁的他未谙人事,未染情愁,却对着人世发出了这般深沉如巨雷的叩问。自从人类识得情滋味,就开始不断追问,不断寻找同一个问题:爱情到底是什么。

是啊,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竟然可以让世间的人、物、草、木不惜以生命相许、相报?

这一双大雁曾经相携相依,飞遍天南地北,飞过寒来暑往,正是这雁群中难得一见的痴情儿女。而到如今,一只去了,另一只才明了:欢乐过后的离别,温暖过后的冷,才是真正的黯然销魂,真正的彻骨冰冷。

那孤独的雁儿仿佛在说:望去前程万里,形单影只的我要如何飞越这连连雪峰,绵绵云海;眼见晓风已逝,日照将残,唯有将生命都抛弃,只身随了你去。

这汾水一带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当年武帝出巡横渡汾水,一路上弦歌曼舞,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的热闹!而今只见平林漠漠,衰草冷烟,一派萧索冷落。

然而武帝已死,繁华落幕,纵使女山神枉自悲啼,耗尽全部的法力为其招魂也无济于事。

在生死相许的深情面前,所谓“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人隔靴搔痒式的敷衍宽慰。而这对大雁的生死相许连上苍也不免要嫉妒,它们不会与那些寻常的莺莺燕燕一般,寻常地走完一生,寻常地化为黄土。它们与它们的深情将长存于世,而这雁丘处,则正好留与后世的文人骚客,让他们在此狂歌痛饮,歌哭笑骂。

这般生死相许的深情震撼至三百年后,一位临川男子在他的戏剧《牡丹亭》题词中发出了一句至情至性的呐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梦中遇见书生柳梦梅,因而生情,一往而深,然而一切不是幻梦中的美景,梦醒后的现实无论如何都再难寻觅。若是他人,不过幽然一叹,旋即过自己的日子。杜丽娘却为梦中的情郎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她苦撑病体,对镜细细描画她生命最后的模样,她相信,是她的,早早晚晚,高高低低,都会来找她。所以她要将生命中所有的美丽都绽放在这画幅之上,待那有心人郑重地将她拾起。

其实,杜丽娘不过是做了一个有情之人为爱情能做的所有事。不论在梦境、现实、冥府、金銮殿,她都无畏无惧,不放弃一丝一毫的努力,她要自己来成全自己的深情。

《牡丹亭》正是带着这份缠绵秾丽的至情弘贯苍茫人世,跨越重重叠叠的岁月迤逦而来。让今人读来,仍然心旌神荡,随杜丽娘的死而哭,又因她的复生笑了又哭。这样凛冽的女子,生命于她,如同一场激烈的巷战,注定是精彩绝伦,好在最终结局圆满。

我一直在想,古时候的天地山水到底与现在有何不同,为何能有那么多人为情而生而死?这戏中有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复生,而戏外则有商小玲情殇戏台之上。

鲍倚云《退余丛话》中记载:崇祯时,杭有商小玲者,以色艺称,演临川《牡丹亭》院本,尤擅场。尝有所属意,而势不得通,遂成疾。每演至《寻梦》、《闹殇》诸出,真若身其事者,缠绵凄婉,横波之目,常搁泪痕也。一日,复演《寻梦》,唱至“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梅根相见”,盈盈界面,随声倚地。春香上视之,已殒绝矣。

每次听《寻梦》一折,都会想起商小玲,想象着她应该有细瘦的腰肢,着青色的衣,守在梅树下安静地睡去。她也是为情所苦的女子,每每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最终情殇戏台之上,她那句“花花草草无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唱词仿佛还温热地飘荡在看客耳畔,她却“打并香魂一片”永远地离去了。

有时,不禁自问,是不是深情注定是一出悲剧,必须以死来句读?然而,那些为爱而死的灵魂千年来还在飘荡,只迟迟落不进现代人的心灵。

现代人熟谙忘却的方法,受的教育是无论如何都要好好活下去。他们信奉的爱情守则是:“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情比海深,我的爱情浅。”他们认为,美好的爱情只会出现在电影和童话故事里,而活在现实中的人纵使此一时在情爱中痛苦翻腾,彼一时也会忘得一干二净,“一个人,好好活”才是最真实不过的道理。

对于杜丽娘、商小玲这些古时的女子来说,为情而生而死不过是她们生存的方式,如同呼吸、饮水一般,自然无伪。对于现代人来说,“生生死死为情多”已成为遥不可及的传说,而那些让人淌了千年的泪的故事,到头来不过是一个个来自远古的故事,只能存活于发黄的纸页之间,再不能成为人们生存的教科书,心灵的励志册。

到底什么是清,情是林觉民的《与妻书》,“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这一句“汝先死,吾担悲”包含了一个男子能给一个女子的所有的赤诚温柔。他说过要许她一世的欢颜,就不会允许她因他而流一滴悲伤的泪。

情是金庸在《神雕侠侣》的开篇,在赤练仙子李莫愁出场时,轻柔地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却瞬间将陆家七口人置于死地。可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女魔头也不过是个为情所困的寻常女子罢了,那日常阴毒狠绝的面容下掩藏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

问世间情为何物,谁又能说得清楚。世人多为情所迷,为情所累,为情所困,为情所苦,有几人说得清楚?真正能看得透,看得开,看得破的人,也许才真正懂得情为何物,阅尽红尘事,尽知凡事理。不为蝇头小利而争,不被情牵扯,随缘而生,此等境界,超凡脱俗,乃世外高人。然而,美好的爱情依然是世间人人所向往的,所追求的,人间理当如此,人也原本如此。所以爱着的和被爱着的,你们要珍惜,多付出你的关爱,多感恩别人给与你的关爱,善于付出并懂得感恩的人是快乐的。

公自成千古,吾犹恋一生

生命经历大悲难,自会迎来大蜕变。只是蜕变之后,没有人能预测更好还是更坏。但是成长总有其必经的过程,生命自有其一定的轨迹。她唯有静然,按部就班地遵循这些轨迹,经历这些过程,不堕一门,不庸碌一生。然而,对于爱情来说,虽然爱人逝去,已成千古,吾仍然爱恋一生。这就是商景兰的《悼亡诗》。

其一

公自成千古,吾犹恋一生。

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其二

凤凰何处散,琴断楚江声。

自古悲荀息,于今吊屈平。

皂囊百岁恨,青简一朝名。

碧血终难化,长号拟堕城。

商景兰的这两首《悼亡》诗,开创了女性“悼亡”诗之先。

第一首:你一殉身,从此便可垂名千古,我仍对这人世有所留恋。君臣之间有大义,儿女也要兼顾。生前事,死后名都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今你我虽阴阳两隔,但你我于家于国的“贞节”都是一样的。

这首诗八句四联,句句铿锵,联联有力,在其中,我们读不出悲怆、读不出缠绵,没有凄切的怨恨,也没有细腻的追忆,只是静静述说着一个女子对君臣大义,儿女情面的体认和理解,以及对夫君祁彪佳的赞颂。

同类推荐
  • 一见集

    一见集

    最初的记忆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构成了作家陈忠实的散文世界。哪怕仅仅是对一条河的气息和蜿蜒的回忆,也足可以支撑起岁月的温情和悸动。从1995年6月28日在雍村写下的《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在这16年间写下的最重要的散文都辑入了本书中。生命形态如此自然,宛若泥土散发的清香,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的原生态的乡村记忆、成长记忆、收获记忆、摔打记忆,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爱的记忆,所有的记忆,就这样,从容进入了陈忠实的笔端,每一个文字都是庄稼地里的种子,沉实地长成一片。
  • 骑鹤下扬州

    骑鹤下扬州

    五不弹:疾风甚雨不弹,尘市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十四不弹: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法司中,在市廛,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毁行异服,腋气臊臭,鼓动喧嚷,不盥手不漱口。十四可弹: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官观,坐石上,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
  • 秋天的颂辞

    秋天的颂辞

    朔州,东望北岳,西邻黄河,北抵塞外,南扼三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雄阔与悲壮,丰富与神奇,浑然一体。凝结塑造出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
  •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 向命要诗(中国好诗·第二季)

    向命要诗(中国好诗·第二季)

    沈浩波的诗歌状貌尽管在诸多人看来还处于多变期,但是其创造力和写作的持续性在同时代人当中是罕见的。尽管他曾在上个世纪末的诗歌运动中嗓音突出、姿势怪异且最终赚尽眼球引风骚一时——现在看来那只是一种青春期的写作策略和运动心态而已。他不同阶段的诗歌都带有强大的个体精神势能、生命意志、“现实感”、爆发式的想象力以及越来越突出的先锋精神和担当意识。他的一些诗歌尽管在题材和用语上有明显的“冒犯”,但是他的诗绝不藏污纳垢——这实际上是诗歌一种特殊的“还原”方式,有时候“现实”要比沈浩波的这些诗更荒诞更残忍更不可思议。他在冷峻、讥诮和戏剧化中压榨出的人的“小”和生存的“恶”以及历史的“黑”,甚至可以说是淋漓尽致、痛彻心扉的。沈浩波越来越自觉地承担起个人化视阈中对现场的勘察者和自我发问者的责任。
热门推荐
  • 江河依旧之爱恨无悔

    江河依旧之爱恨无悔

    “易粟,最近感觉好些了吗?”李思然担忧地望着大腹便便的易粟,肚子里头已经8个月了,即将临盘。“还行吧!就是最近行动比较麻烦,而且总是犯困,需要别人搀扶着。”易粟抚摸着肚子,一副即将为人母亲的安康。————-我是无趣的分割线—————————-“瑶瑶姐,我怎么觉得最近有人打我呢?”李思然觉得最近脸蛋生疼,一脸狐疑。“哪有呢?!”李瑶瑶做贼心虚地撒谎,其实吧,她因为内心不爽李思然,经常趁她睡着而狠狠地扇她巴掌。一个来自奇幻世界的女子,一群自以为是又热心肠的狐朋狗友,带领她一路飞升,陪伴她度过了人生当中的种种关卡……当她发现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自己无聊时期的白日梦,一切又将如何结束呢?是当作一切都未曾发生过,还是一路前行,跟随自己的心愿行事呢?
  • 隐医农女

    隐医农女

    穿越异世大陆,偶得一芥子空间,家徒四壁,不怕,现代知识随便用,没事修个仙,四处瞎转转,现代医术一现,病魔通通不见。这是一个女主一边种田修仙,一边隐秘医治病人的故事。
  • 花心少爷的实习小妾

    花心少爷的实习小妾

    本书已入5折特价书库老套的穿越故事哈,不过这一次,女猪的运气似乎不怎么好,穿到一户穷人家了不是我们的女猪软弱,她其实也讨厌三妻四妾,可谁叫自己的老爹欠了他家银子呢?--------他们其实早就见过的身在丝绸世家的他一心只想开个酒楼网罗天下美食第一次见面,她傻呼呼的蹲在井边,欣赏自己“美丽的容颜”被他看到,以为是要投井自尽的姑娘,冲上去劝她珍惜生命她没脸见他,胡乱解释自己在这里研究水质呵呵,他可是第一次听说,水还有软硬之分想要请教请教她嘛,她跑什么?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怅然若失第二次见面,面对着眼前这个和自己谈条件的嚣张女子他撇撇嘴,不屑但当这个女子开出帮他打理酒铺还债的条件时他不由得眼前一亮只是,说到喜欢,说到爱吗那是不可能的
  • 刀剑乱舞何日樱绽春至

    刀剑乱舞何日樱绽春至

    描写无能,对话撑剧情系列人设可能有部分崩坏
  • 妖心泪

    妖心泪

    两个主角,两个世界,两个不同生活,两个不同的经历,能否在一起!记忆初世者——忆忆花,没有他的改变,异缘石的牵连,而答案就在眼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染白衣0a

    血染白衣0a

    连子兮活了十万年,十万年啊,她已经看透了世态炎凉,可是,为什么遇到了他,却还会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唉,这可如何是好。“姐姐,为什么你不会变老啊?”顾君暮对着连子兮问道。“我吗?姐姐告诉你哦,姐姐可是活了很久的呢!”连子兮蹲下身子,看着与自己喜欢的人小时候长的一模一样的顾君暮说。“是吗,那,那,姐姐,你要等我长大后嫁给我好不好!”顾君暮用他那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连子兮说道。连子兮听了,笑了笑,说“好啊,姐姐等你长大来娶啊!”“恩,姐姐一定要等我!“………………”
  • 刚好遇见梦

    刚好遇见梦

    本书原书名《寻神日记》穿越时空到达另一处世界或者空间,其实是件很扯的话题。起码对于一个中学生的他来说,那都是在电视或者小说里才有的。看完了,冷静了,也就过去了。但他这次确实死后灵魂穿越了,带着任务穿越的。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却落在了一个废物的身体里,还是个不招人待见的废物。活人怎能让尿憋死?无意间,竟让他发现了自己身上天大的宝藏。异世界第一个见到的人竟是自己经常在梦里想看清的人。多年以后,世间多了一个手持一笔一画册之人,他自封自己为画神。身旁常有一妙龄女子相伴左右。人们只知道他一怒之下,大笔若一挥,便有万魔来相助,屠灭一城如杀猪宰羊。走过千山万水,杀到血流成河,只为寻找人族皇者。大功圆满时,便是离开日。带梦中人归来,却不想看着她在眼前香消玉损。千年后,转角遇到梦中人,但她却早已不再记得万年前的异世界爱恋……
  •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有关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训练的理论与实用方法、排球运动员营养恢复、全国第九届全运会男女排球比赛的调研报告等。
  • 胡涂的寓言故事

    胡涂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一些拟人.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在明白道理的同时提高中小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