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104

第104章 李商隐(2)

第四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揭开了这次夜谈的神秘面纱,以平静的语调道出夜谈的内容。君王此次访贤,没有询问家国天下,也不关心百姓苍生,他要问的是“鬼神”这写虚无缥缈之事。求贤心切、虚心求教,秉烛夜话,认为却问了这样一个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这对贤臣来讲,是悲哀,更是比贬谪更让人难以承受的侮辱。诗人论而不断,也不点破自己的立场,但是“问”与“不问”的对比,已经写尽了诗人的愤怒与嘲讽。

李商隐本意是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但是手法独特,欲抑先扬。诗歌的前两句,将汉文帝求贤态度节节上扬,直到最后急转之下,抒情节奏跌宕有致,贬抑之情布满全篇。诗人对诗歌的艺术处理,显得新警含蕴、唱叹有情。诗人的讽喻也因此极为犀利辛辣,看似留有婉转余地,实际上毫不留情。

政治生涯坎坷颠沛的李商隐,有志难伸。诗人借汉文帝,讽刺当时晚唐帝王大肆崇佛媚道,只求长生,而不顾苍生的昏聩行径。感喟贾生的不遇明主,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诗人写咏史的同时,也慨叹自己一生的遭际。诗人自比贾生,寓慨、讽于一体,自伤之意不言而喻。

【大师导读】

逐臣指贾生,因贾生曾出为长沙王太傅。“访遂臣”见得求贤之切,竭力为贾生一扬。二句“才调无伦”,暗用文帝赞贾生语,又是一扬。三句“可怜”一转,是一抑,四句“不问”又是一抑。扬贾生,即所以抑汉文,其讽刺之意意自明。

——喻守真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①无尘水槛清②,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

① 坞:指四面较高中间较低的山地。

② 水槛:指临水而建的亭子,多带栏杆。

【赏析】

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崔戎之子,即李商隐的从表兄弟。李商隐曾两次应试不中投奔表叔崔戎家中,崔戎都热情接纳。崔氏兄弟也都与诗人形同手足。此诗是诗人在寄宿在姓骆人家的亭园时所写,构思缜密,通过描写眼前极为普通的事物抒发了对朋友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竹坞无尘水槛清”写“骆氏亭”的环境:亭筑在水边,周边围绕着一片泊船的竹坞,流水清澄,翠竹幽幽,一尘不染。这样寂寥静寂的情景本使人忘却尘世烦恼,自在舒适。但是对寄宿于此的诗人来说却是触动旧情伤痛。诗人用“无尘”一词暗喻崔戎的人品高洁,抒发了对友人的惦念。

第二句“相思迢递隔重城”进一步抒发对崔氏父子的思念。尽管诗人当下寄住于“骆氏亭”,与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城相隔万里,但是诗人对他们的思念却是越过两地之间的万千城池,路途遥遥也无法断绝这缕缕思念。

诗人在三句中用“秋阴”一词写出了这秋天黯淡的天色,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诗人孤身一人寄宿他乡的惆怅心绪。这终日“不散”的阴云也使得“霜飞晚”——打霜的时节迟迟才来。“秋阴不散”不仅写景,也暗指已经病逝的崔戎在诗人及崔氏兄弟心中留下的无尽伤痛。

尾句“留得枯荷听雨声”乃传颂千古的名句,它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在凄风愁雨中思念友人的内心痛苦。那淅淅沥沥的秋雨,伴随着错落有致的声响滴滴点点地敲击在残败的荷花上。“听雨”二字极有韵味。诗人于悲思中听得窗外凄凉风雨声,更添惆怅。“听”字包含了无限意蕴,诗人的落寞与寂寥尽落在这一字中。清代学者纪昀点评此句:“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纪昀此番话正是道出了李商隐此诗的高妙所在。

全诗没有借用任何典故,除却“相思”一词外诗中也无直抒胸臆的词句。诗人执意于描写司空见惯的景物:竹坞、流水、秋霜、枯荷。通过诗人的巧妙构思,精妙的艺术手法,通过这些景物渲染出冷清孤寂的意境。这意境自是源自诗人对崔氏兄弟丧父的同情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大师导读】

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

——纪昀《玉谿生诗说》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含蓄隐晦为最大特征,表达出的诗情具朦胧性和多意性,因此经常被解读为虽写艳情实有所指的本事诗。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李诗义丰之美。《无题》作为他的爱情诗代表作之一,以凄美朦胧,感情真挚胜出。全诗以一个多情恋人的口吻婉转道出,遇见而不能,令人思穷欲绝,极尽绵延曲折。

首句两个“难”字连用,缠绵缱绻之态婉转可见。它道出了主人公极度渴望与情人相见的心态,也表现出相见无期的内心的痛苦让人难以自持,情重意深,极细极真。

第二句由情入景,转为窗外的景色:“东风无力百花残”。春风失去了唤醒春花的力量,百花凋零。“无力”二字既是写春风,也是情人之间对于分离的无能为力,可见这是被迫分离,双方都无可奈何。“残”既是春花的凋落,也是情人自伤,暗指人因思念伤情而在时间里逐渐萎谢。诗人寄情于物,以物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使物皆著我之色彩,达到物我交融。

颔联表达更复杂丰富的情感。诗人选取了“春蚕”、“蜡炬”两个平常的意象:诗人先写春天的蚕要把丝吐尽至死才罢休。“丝”与“思”谐音,表明自己对恋人的思念至死方休。接着他又写到:哪怕是一支蜡烛也要一直燃烧掉最后一滴蜡油,把蜡油比作眼泪,逼真贴切。本联可见主人公无穷尽的痛苦及对爱情执著的追求。主人公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感令人唏嘘。

颈联从恋人缠绵的内心转为其外在活动。她清晨起床梳妆,只见镜中的自己满面愁容。“改”指云鬓的乱,也指意外地发现青丝变了白发。乱只因为无心打理,因女为悦己者容,那个悦己的情人不在身边当然是聊无心绪;青丝变了白发只因相思之愁。面容的变化体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层的哀痛,无心睡眠使她憔悴,而憔悴却令自己更加难过,青春流逝年华不在,担心远方的恋人是不是还能依然爱着自己。

“夜吟应觉月光寒”为身主人公揣想远方恋人心思的心理活动。那身在远方的恋人恐怕此时同样愁深难遣,只能在寒冷的月光下通过吟诵来排遣一点哀痛之意。此处的“寒”,既是触觉也是视觉,既是主人公的感受又是其料想远方恋人的感受,语简义丰。本句状千里之外如在目前。主人公能如此料想远方情人的近况,见其情感之深切。

人间既然不能相见,唯有把愿望寄托在蓬莱仙山以待重逢。但是蓬莱路途遥远渺茫,因此相见无期。尾联的“青鸟”出自《山海经》,为有三足的神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又被称为信使。“无多路”道出了恋人栖身两地的悲痛。情深无可寄才最可悲。为了让远方的恋人了解到自己的心意,主人公将绵绵不断的思念寄托在了能传信的青鸟身上,同时也寄托着诗人对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

【大师导读】

李义山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措词流利,酷似六朝。

——谢榛《四溟词话》

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鼓吹》合诸无题诗而计数编之,全失本来意味,可尤噱也。

——冯浩《玉溪生诗评注》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

这首恋情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诗人在诗中追忆前夜在宴席上见到的意中人,分离的惆怅哀伤流露诗中。

首联借景抒情,通过对今宵宴会席上的种种情节,触发了诗人的回忆。他绕开了直叙昨夜相遇一见钟情的情景的普通笔法,而是通过渲染铺垫,自然而然的引出对昨夜相逢的回忆。

宴会上一片祥和景象,浩瀚的夜空中,闪烁着点点繁星,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令人沉醉的花香在空气中渐次弥漫,布满天地之间,这简直就是昨夜景象的重现。然而,回首之间,却蓦然想起昨夜在酒席之上,花楼之畔、桂堂东边与意中人相逢的一幕却永远成为了回忆。晚风、星辰、画楼、桂堂等意象的出现,烘托出了昨夜静谧柔和的旖旎氛围。措辞华丽,流转于唱叹之间,将回忆描写的温馨而深情。

颔联接续首联的文意,刻画相思。在诗人看来,就算没有凤凰那一双美丽的翅膀,更不能飞越万般阻碍到意中人面前,也是不足悲伤的。因为他相信两人彼此顾念眷恋的心情相同,就像灵异的犀角一样相通。这两句的比喻不仅恰当熨帖,而且极为新奇,充满浪漫色彩。“身无”与“心有”二词构成一组巧妙的对比,一进一退间互相照应,使诗歌的节奏变得跌宕起伏,同时体现了诗人既喜悦又怅惘的心绪。句中,诗人以己度人,表现了对这段缘分的珍视和自信,体现了李商隐对微妙的心理变化的把握与掌控。

颈联从思念之情写到了对当时宴会情形的回忆。这一联的场景描写,反衬了他孤寂忧郁的情怀。昨夜席间,欢声笑语一派欢乐景象,觥筹之间,笑语欢歌。赴宴的人们玩着藏钩射覆的游戏。环境的铺叙,为下文无奈各自分散的凄凉做好的铺垫,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的无望、无奈。

尾联继续颈联的描写,摹写宴会散后诗人只能离开意中人后的落寞与悲哀,是对离散赴任的慨叹。昨夜宴乐欢愉,持续通宵。桂堂内的宫商之音还未落下,楼外的钟鼓之声就已经想起,催促诗人去秘书省应差。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只是一丛彭草,随风摆布身不由己。想到自己这一走,与意中人后会无期,因此他的心中满布愁绪,相思之情溢于言表。结尾两句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本诗情感缠绵真切,以流动华丽的语句,抒写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有人认为,本诗同时交汇着诗人对自己沉沦的身世、功业未成的叹息,意韵耐人寻味。该诗的主旨历来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但是也给读者留下了宽广的解读空间,余味无穷。

【大师导读】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乃是具文见意之法。起联以引下文而虚做者,常道也。起联若实,次联反虚,是为定法。

——吴乔《围炉诗话》

无题是无可命题,盖意中不可明言,常托无题以寄意。

——喻守真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 重帏深下)

凤尾香罗薄几重①,碧文圆顶②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

① 凤尾香罗:指织有凤纹的轻薄罗布。

② 碧文圆顶:指绘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赏析】

这两首闺怨诗都是描写女子经历了坎坷的爱情后内心的悲怨。李商隐以回忆的方式进行叙事,铺叙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在回忆中,女主人公的一生遭际、爱情困苦如电影般呈现在读者眼前。

第一首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怀念心中所爱之人的场景。深夜之中,孤枕难眠的女主人,只能依靠回忆当年两人相遇的情景,聊以慰藉。抒发内心的渴望与惆怅。

首联与颔联写夜已深沉,女主人公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她无奈之下缝制罗帐以自遣。这时,她回忆起当时两人相遇的场景:当时对方驱车而过,行色匆匆,而自己感到害羞,只能用团扇遮面,惊鸿一瞥,并没有言语交流。李诗讲究暗示,往往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任读者去体味。这一联通过描绘女主人公深夜不寐的情形,委曲的表达女主人公对往事的追思,怅惘惋惜与期盼相逢的感情兼而有之。

颈联借景抒情,写出女主人公分别之后深沉的思念之情和内心孤苦。女主人公想到一别经年,陪伴自己的只有残灯永夜,这样日复一日。又到了石榴花开的季节。残灯渲染了凄美的环境,是女主人公孤寂无望的象征。石榴花红则说明了时光消逝,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过去,主人公哀伤不已。本联将内省情感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象征色彩,抒情更为浓郁。

末联回归女主人公深情的期待。她思念情切,幻想也许两人只是咫尺天涯,无缘相见罢了,可能意中人正在杨柳岸边系马,但愿这时有一阵长风吹过,能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两句化用了两个典故。“斑骓”化典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末句取典于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一句。

这首诗体现了贯穿与李商隐爱情诗的一个主要特点:即便无望,也要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这也是他爱情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地方。

第二首诗表现的是女主人不愿放弃,仍然坚定的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态度。同第一首相比,第二首诗以女主人公的人生遭际为主体。

首联描写生活环境。帷幔沉沉垂下,卧室里一片静默。孤身一人的女主人公难以入眠,倍感漫漫长夜无所依靠的凄凉。诗人通过孤寂长夜的氛围塑造,渲染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幽怨悲哀。

同类推荐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正读道德经

    正读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本书作者带读者共读经典传统文化图书《道德经》,不带崇拜色彩,不戴有色眼镜,利用每章逐字、逐词的注解方式,力求以理性的思维还原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到底在说些什么。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本书以古代诗词创作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为时代背景,收录当时的数十首名家名作,选取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诗词背后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感受他们的喜悦与哀愁,进而带给我们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热门推荐
  • 甜宠快穿男主你的外挂已到请签收

    甜宠快穿男主你的外挂已到请签收

    苏苏溪死了,莫名其妙的绑定了一个叫外挂配送的系统,给三千世界的男主送金手指,助他登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作为一个合格的派送员,苏苏溪表示,不仅送外挂还要给男主找老婆,天道的亲儿子果然待遇不一样!简介无能啊!1V1男主始终一人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 BOSS的独家萌妻

    BOSS的独家萌妻

    她坐在台下,看着那个被老天爷还回来的男人,泪眼赤红……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她选择了逃离,永远不出现在他的生命里!谁知道被自己的亲姐姐陷害,她再一次的和他纠缠在一起,“我求你,放我,放你,放宝宝一条生路……”男人黑眸一冷,“宝宝?”
  •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版)

    莎士比亚一生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从26岁至30岁这一时期是其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写作以模仿古罗马喜剧和悲剧为主,是习作时期。当时的英国流行塞内加悲剧,即“血的悲剧”,莎士比亚写过这种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翁第二个创作时期的精品,表明他已掌握了创作艺术,文笔流畅,臻于成熟。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欢乐向上,富有诗意。1601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本辑已收录),开始了他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在整整八年时间里,莎翁洞悉了世间所有邪恶,以至他近乎悲观到绝望的程度,因此,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也是悲苦的。最后一个时期莎翁采用了新的创作形式——悲喜剧或传奇剧。他的悲喜剧宁静、庄重、趣味幽雅,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暴风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是悲剧,但其结局却完全符合莎翁时期的喜剧标准。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倾心,但却因封建世仇,恋爱受到阻挠,导致二人早逝。最终,双方家长鉴于世仇铸成的悲剧而言归于好。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恶习、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在创作手法上,莎翁以抒情的笔调,用日光、月光、星光等象征光明的意象,来形容青春和爱情的美好,谱写了一首赞美青春和爱情的颂歌。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月夜阳台上对话的场景,已成为经典。一对相爱的青年虽然死了,但美好的事物和真正的爱情是不朽的,在付出代价之后,封建偏见是可以被克服的。
  • 盛宠101分:晏少撩妻过度

    盛宠101分:晏少撩妻过度

    因为私生女的身份,被男朋友嫌弃了,不仅跟她分手还光明正大的跟她姐好上了。祝晨曦转身惹了个一脸禁欲的男人。但是说好的禁欲系人设呢?人人都说这个男人寡情寡欲,没有兴趣爱好,却只有祝晨曦知道,这个男人的真面目。人前高冷,人后荡漾,出门衣冠,这才是最真实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之大汉崛起

    乱世之大汉崛起

    八王混战,五胡作乱,十室九空,千里白骨。李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乱世之中,看到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他流泪了,这不是历史里的中华,他梦想的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君的祭品新娘

    邪君的祭品新娘

    (原书名《幻花弄月》)一曲缠绵歌谣,一个月神传说,开启了叶幻花一生的迷梦,亲人成了仇人,仇人变成亲人,噩梦般的诅咒始终如影随形。这是谁布下的迷局?这是谁设下的阴谋?她该如何长袖善舞,她该如何绝地反击,为自己,为自己所爱赢得一片朗朗晴空?
  •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中风患者的食疗一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中风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一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中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