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32

第32章 李白(5)

《将进酒》这首诗主要以散行为主,对仗工整,诗句大部分是七言句,中间掺杂可以加强语气的三、五十言句,使全诗错落有致,更适合表达复杂多变的情感。诗人用饱满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情和意愿融汇到了一起,全诗狂放豪迈,悲而不伤。

【大师导读】

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最奇的是上文写了许多饮酒的欢乐,在末尾却结出一个“愁”字来,非但章法警辟出奇,也见得借酒浇愁,太白虽达观,也跳不出这个愁城呢。就“天生我材必有用”句去,在绝对的消极之中,却又含有积极的深意。

——喻守真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赏析】

秋浦,位于今安徽贵池西,李白漫游到此而作歌十七首,本诗为其中第十五首。这是一首抒愤诗,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以强烈的激情,宣泄报国无门、年华流逝的忧怨与悲愤,塑造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诗歌一开篇便以“白发三千丈”将“自我”的形象展现得生动逼真。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可能有“三千丈”那么长。下句“缘愁似箇长”使人豁然开朗,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愁”字点出了诗的主旨,同时也使三千丈的白发具有了双重内涵。古典诗歌里写愁的诗句很多,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来隐喻愁怨深重,意味深长。

三、四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讲的是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是因为照镜而知。秋霜色白,此处代指白发,兼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句中的“不知”,并不是真的不知,也不是因为“不知”才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诗不作问句用,而是极尽愤激语,抒发诗人愤懑、惆怅以及无可奈何的心绪。最后一句中“得”为诗眼。问镜中秋霜何处得来,进一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社会、人生的广阔空间。诗人坎坷的政治生涯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志不能遂,缘此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如此结尾,于小诗中见无穷意。

【大师导读】

此因胸怀不遂而生迟暮之感也。

——沈德潜《李诗直解》

突然而起,四句三折,格力极健,要是倒装法耳。

——《唐宋诗醇》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为忘年之交。公元730年,李白得知孟浩然将要从湖北到广陵去,便在黄鹤楼亲自送孟浩然乘船东下,并作诗赠别。本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是一首离别诗但是其中并没有哀戚之情,反而充满诗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交代了作诗的原因和送别的地点。“西辞”表明了孟浩然要去的方向为东方,为下一句是做了铺垫。“黄鹤楼”不单是这次送行的地点,更是李白和孟浩然经常聚会的地方。且黄鹤楼在传说中是仙人飞升的地方。因而“黄鹤楼”三个字扩大了这句诗歌的意境,给人神秘、悠远之感。诗人希望孟浩然能够像飞仙一样,从这里出发,乘风万里,旅程顺利,其中充满了浪漫色彩,也蕴含了美好的祝福,甫一开篇就营造了一种愉快的氛围。

“烟花三月下扬州”表明了孟浩然离开的季节以及他所要前往的地点。扬州本来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而孟浩然要去的时节又是景致颇为艳丽的三月。因而诗中不见悲伤,而是流露出诗人的羡慕和喜悦之情。"烟花”二字尽显了暮春时节扬州城的繁华景象。“下”字示暗友人行舟之快,转眼间就不见踪影了,表现了诗人的难舍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看着孟浩然的行船渐渐驶远,最后终于消失在天边,诗人眼中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滔滔江水。这两句诗暗示送别友人之后诗人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静静地站在岸边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直到不见船帆,只见浩荡江水。这句满含着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表现二人间的情意真挚情谊,真挚感人。

李、孟二位诗人生性豁达洒脱,这首诗尽管题为送别,但只讲深情却毫无哀戚,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本诗通过“辞”、“下”、“尽”、“流”四个动词将送别的不同时间串联在了一起,也将楚地吴天的景致联系到了一起,极具动感。

【大师导读】

(烟花三月下扬州)此为千古丽句。

——孙洙《唐诗三百首》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中坚力量。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余恕诚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除绝句《赠汪伦》之外,李白的送友诗中这首五言律诗最为人称道。诗为“送友人”,虽未点名所送何人,但其情意深厚,感人至深。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青山静静地横亘城外,流水潺潺底绕城而过,一静一动,色彩明丽,充满着诗情画意。此联对仗工整:“青”“白”是颜色对;“山”“水”是同类对;“横”“绕”反对;“北”“东”为方位对;“郭”“城”为同类对,如此工对开篇,用笔精致。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诗人于友人临行时起笔,抒发惜别之情。想到此地一别不知何日相见,他便陷入离别悲情,于是接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将柔美的画面一笔扯破,写到友人就要像蓬草一样漂浮到万里之外。“蓬草”的比喻,流露天涯飘零之感,表达对友人远行的关切。

颈联是一幅流传千古的佳句。漂泊的浮云像远行的友人一样,行踪难知;落日徐徐而下,仿佛与大地相互依恋,正像李白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一联也是工对,“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均为名词,与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联情景交融,在夕阳余晖中送别,不舍深情自然流露而出,感人肺腑。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意为离群的马。友人离去恰如马之离群。挥手作别,目送友人骑着马渐行渐远,不知何日才能再见,耳边徒留萧萧马鸣萦绕不绝。班马嘶鸣尚且悲伤,分别的友人更是情难自胜。全诗即在幽幽马鸣声中结尾,深情悠远,余味无穷。

这首诗情景如画,景中含情。全诗风格清新,语言流畅节奏明快,哀而不伤,不失为李白送别诗作中的代表之一。

【大师导读】

即分离之地而叙景以发端,念行迈之遥而计程以兴慨。游子之意,飘若浮云;故人之情,独悲落日。行者无定居者,难忘也,而挥手就道,不复能留,惟闻班马之声而已。

——唐汝询《唐诗解》

三、四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起句必须整齐。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古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旨。

——沈德潜《唐诗别裁》

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

——王琦《李太白集注》

这是典型的唐律。李白诗才奔放,适宜于纵横错落的歌行句法。碰上律诗,就像野马被羁,只好俯首就范。这首诗是他的谨严之作,风格已逼近杜甫了。

——施蛰存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赏析】

本诗是李白因感庐山的壮美所做。在内容上,本诗围绕“望”字,描绘庐山的香炉峰雄浑壮阔的景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点明诗人所处的地点在庐山的香炉峰。香炉峰是庐山中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因形似香炉而得名。李白所描绘的香炉峰矗立在天地之间,直冲霄汉,在阳光的照射下袅袅的轻烟萦绕着青山绿水,分外迤逦迷人。

首句描绘了一幅美妙绝伦的青山图,“遥看瀑布挂前川”则将焦点对准了庐山瀑布。“挂”字将瀑布奔腾不息的状态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使瀑布和山的形象更具立体感,突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引起无限遐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诗展现了瀑布的雄浑壮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飞流”表现了瀑布从高处奔流而下的状态。“直下”描述了瀑布的险峻。庐山瀑布上下落差十分巨大,水流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倾泻而出的水流就像是从空中直落下来的一样。“三千尺”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极言瀑布高险。“疑是”暗示内容只是诗人的猜想或者说是感慨:这样气势雄浑壮美的瀑布恐怕只有天上的银河才能和它媲美吧!这种感叹虽然夸张但又真实可信。同时,这种夸张将人间瀑布与天上银河连接一处,使诗的意境得到了提升。

本诗语言雄浑奔放,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生动形象,形神俱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大师导读】

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

——高棅《唐诗品汇》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开元十三年(725年),诗人去往江东,途经天门山时写下《望天门山》。

天门山包括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以及和县的西梁山。它们分布在长江两边,形状像一道门,所以被合称为天门山。诗人乘轻舟行于江上,天门山出现在眼前,气势雄伟,震慑人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采用铺叙手法描述了天门山的雄浑景象以及长江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山水相互映照将天门山的险峻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句写江水,“中断”二字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这里诗人假设原本天门山并不是两座而是一座完整的山,因被湍急的江水冲断而分成两座山。既表现了天门山的险峻,更突出长江之水的波涛汹涌的气势。“楚江开”强调突破而出的状态。

第二句写天门山。“碧”既写江水的颜色,也暗示了在天门山附近的江水十分深。“回”描绘江水曲折奔腾的画面,自由奔腾的长江水在天门山受到了阻挠,不得不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原本开阔的河道在天门山这里突然变得狭窄起来,大量的河水无法同时流过于是出现了惊涛拍岸,回旋激荡的画面。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绘出了诗人乘舟通过天门山的画面。“相对”两字表明诗人所处的位置,以及天门山的状态。“出”字展示天门山逐渐出现在诗人的眼中,之后又渐渐离开了诗人的视线。它赋予原本静态的事物以动感,将天门山拟人化,仿佛它们正打开大门,欢迎诗人的到来,生动形象。

最后一句写诗人在阳光下,乘舟通过天门山。这一句暗示前面所写的都是诗人所看到,紧扣题目。结尾两句中有红色的太阳、碧绿的江水、雪白的船帆,还有翠绿的青山,这一切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美雄浑的江山画卷,意境悠远,色彩艳丽。“孤”又增添一种估计苍辽之感。

李白性好山水,一生去过很多地方,游历他也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本诗描绘了天门山以及长江的磅礴气势,意境雄浑,体现了诗人了豪放洒脱,狂放不羁的性情。

【大师导读】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刘学锴

·行路难三首·其一

金樽①清酒斗十千②,玉盘珍馐③直④万钱。

停杯投箸⑤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⑥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①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②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这里用来形容美酒醇香、价高。

③珍馐: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④直:通“值”,价值。

⑤箸(zhù):筷子。

⑥安:哪里。

【赏析】

《行路难》共有三首,其内容均是诗人借行路之难感慨世道艰险难行、仕途不顺,抒发其理想难以实现的愤慨和不满。这组诗作于公元天宝三载(744年)李白离开长安之时,此为第一首。诗中李白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惨现状,但也表达了不向世俗妥协的高洁品格。他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相信前方的道路总有“天堑变通途”的一天,坚信自己终能大展宏图。这首诗豪放不羁,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开篇四句描写了一个快乐的场面:“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纵酒豪饮。但佳肴美酒诗人却无心品食,他一次次推开酒杯,放下筷子,索性起坐舞剑,却心下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串联诗意,一气呵成,同时也表现了宴间诗人内心的苦闷。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千字文·增广贤文

    千字文·增广贤文

    《千字文》为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因辑录书法家王羲之笔迹不同字一千个,因而出名。《千字文》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但其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热门推荐
  • 前面就是麦季

    前面就是麦季

    太阳把红芳的脸上晒出了紫色的斑,那个时候她已经三十四五岁,身上少女的影子荡然无存,体态和神情都从少妇向着中年妇女发展。南无村小她一轮的新媳妇们抱着孩子开始在巷口闲聊后,红芳不再熬喝了十多年的治疗不孕的中药。那个时候她每天喝的药比吃的饭还多,已经甘之如饴,突然停了药,总觉得丢了什么东西,好一段时间每天恍恍惚惚。
  • 狼王爱收藏之王后是古董

    狼王爱收藏之王后是古董

    她是千年前的皇家公主,最后死在至亲的毒酒之下。她是自幼生长于孤儿院的孤女。经过了家人十几年的努力她最终回归了家庭。家人对她极尽宠爱,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只是无人知道寻找回来的她亦是穿越千年而来的她。因为这一份温情让上一世死在亲人手中的她,慢慢的接受了这个陌生的身份和陌生的家庭,以及为了守护这份温情愿意拼尽自己的所有。对外他是帝都最有名的古董收藏家,是收藏界的权威。据说家中收藏的宝物无数,对于自己收藏的每一件藏品都能如数家珍,亦有一双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凡是经过他修复的文物都可以丝毫不差的恢复原貌。被人称为收藏界大神的他,也觉得自己无愧于“大神”的名头。忽然有一天他的这个名头差点折在一个小丫头的手里,这让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他打算亲自去“会会”那个让他差点“砸了”招牌的小丫头,只是后来越了解,他越觉得那个小丫头不简单,最后竟然生出把她占为己有的想法。自此他在追妻的路上一去不回,后来他才发现不愧是他看上的人,就连身份都是与众不同的。即便他收藏的珍宝无数,却都不如她来的珍贵,离奇,有故事。她经历了穿越,替代她人,凭空多出来的能力等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后才发现自己竟然还有更加曲折离奇的身世。她一直以为自己可以看透所有的古物,甚至感受到它们的来历,都是因为那不可思议的能力,却没想到竟然是另有原因。
  • 不想当神豪的王爷

    不想当神豪的王爷

    仰躺在无尽的灵石山上,吴林生无可恋的哀求道。“系统,我就穷人命,求你放过我吧!”Duang!又一座硕大无比,高不见顶的灵石山从天而降!“请宿主在三百年内合理花光十亿上品灵石!失败将……”“别扯这些没用的,你就告诉我,整个天一界值一亿上品灵石吗?”吴林气恼的怒问!“不值~!”妹啊!不值你让我怎么合理的花光?玩我啊?
  • 硬核穿越:野蛮皇妃宠上天

    硬核穿越:野蛮皇妃宠上天

    穿越皇朝,苏紫紫整日上房揭瓦,把皇宫内外搅得鸡飞狗跳,天下第一冷血皇帝却把她疯狂宠上天,天天撒糖,甜到齁。皇上王爷将军太帅?撩!妖艳贱货绿茶太贱?治!弹丸小国欺人太甚?打!不是皇妃太狂野,是逗比的系统要她这么干!史上最硬核穿越,爆笑来袭!
  • 追忆青春路

    追忆青春路

    “你的青春里都有些什么?”“青春啊,有懵懂,热血,憧憬,梦想,努力,挫折,朋友,还有她……”……书友群:681638621
  • 夏至方向标

    夏至方向标

    当工作次次遇囧,拒爱恐婚的单纯女,遇上生活里吊儿郎当,事业上严谨冷漠的极品男——她,一朝失足,怀了别人的孩子;前男友回心转意,胡搅蛮缠;工作压力大,小鬼难搞定;家中催婚,对象没影……他,却眯着眼,若无其事的给了三个字的回复——有我在!“你不会真的看上我了吧?我们只不过逢场作戏。”“你不是自称是高级跑车嘛,缺引擎?我就是!假戏真做也许更有意思,要不要试试?”“我好像曾经在哪见过你……”“嗯,没错!”交流群:273844196.(望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 维度融合

    维度融合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人皆百岁,而动作不衰,生而可得。灵气爆发,生物的进化加快,寿命都大幅延长,疾病和衰弱无力纷纷离人们远去,这是人类可以掌控自身到最大化的时代,似乎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岁月静好,似乎慢慢变成了传说。在绝大多数人为这渐渐展开,波澜壮阔的大世欢呼的时候,没几个人知道灵气复苏只是个开始,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后面,前所未有的灾难也即将到来。
  • 亡国赋:妃常决情

    亡国赋:妃常决情

    转世重生的她,沦为亡国公主,生活颠沛流离。几度生死,掉入温柔的陷阱,等待她的是万丈深渊。狠心离去,诀别一切,血红双眸扫过所有。五年后,手握重权,再度踏入这方土地。欺了她的都给还回来,负了她的都给讨回来!男人又算什么,儿子才是硬道理!她皇甫梓筠,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 嫡女猛如虎:王爷宠无边

    嫡女猛如虎:王爷宠无边

    前世被砍手断足拔舌,爱子被养残食母肉。一遭睁眼重回幼年时,步步为营医手遮天!所谓亲人,一个个如狼似虎,包藏祸心,巧计破局,撕破脸皮,将贱人渣人拿下,虐她个痛不欲生,万劫不复!只没算到那个男人对她心心念念,宠她入骨,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既如此便执手红尘破万势,许诺一生战苍穹!群:571945162
  • 超能都市的猫

    超能都市的猫

    在超能力者数量众多的某个城市里,一只不一样的猫为了活下去和弄明白自己的不同之处而产生的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