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54

第54章 岑参(2)

随后,诗人再深化一步,马身上的汗水把雪融化,腾腾蒸发着水汽,再冷却结成冰碴挂在毛皮上,帐幕中砚台里的水已经结了冰,将军欲拟写文书时发现难以蘸笔挥毫。这些描述使引人联想到将士们强大的忍耐和承受力。长期厄境锻造出的军容严整,训练有素,坚毅勇悍,如此的军伍必定无往而不胜。

第三层写战胜敌人的信心。“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匈奴的骑兵如果探知我军如此强大有战斗力,一定会胆颤心惊。料想他们也只是在远处打探消息,不敢以短兵相接对战决胜。最终敌军会闻风丧胆远远遁去,胜利属于大唐雄师。

全诗的艺术特点鲜明。首先是语奇。诗人用“莽莽黄入天”来形容黄沙遮天蔽地,气势雄浑而沧桑;用一川斗大石头被吹得满地乱滚来形容风吹猛烈,怪异奇特,扣人心弦;“夜不脱”、“面如割”、“砚水凝”等都语义新奇,形象生动。

其次是气壮。大将出师,三军夜行,刀戈相拨,寒风凛冽,马毛汗蒸,冰砚草檄,决战虏骑,势不可屈,一连串的壮阔意境铺陈,气壮山河。若不是作者有丰富的边塞体验和一片爱国的热情以及与边关主帅的相知相契,便无法写得如此酣畅。

再就是情真。诗的语言直白,但感情深挚,洋溢着热情。写境物写得极其严酷,写人写出了百分豪气,写战事写出了十足信心;渲染寒酷而不致人低沉,铺叙艰难而能壮人胆志,字表谀合而暗含勉戒。

【大师导读】

这首诗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其中除首二句外,都是三句一换韵,而这三句又是每句押韵,和寻常的隔句押韵,或成双数换韵,大不相同。但是它的声调并不急促,读了也很顺口。这是因为所押的韵是平仄声相间着的缘故。

——喻守真

川,本义是河流。沿着河流两岸的平原,称为“川原”,也简称为川。“行”是歌行的行,不是行走的行。《走马川行》是这首诗的正题,是歌曲名;《奉送出师西征》是副题,是诗题。

——施蛰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①落。

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②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释】

①旄(máo)头:即“髦头”,昴星的别名,旧时以为“胡星”。

②虏塞:敌方要塞。

【赏析】

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相同,本诗也是岑参为同一战事赠给封常清的作品。《走马川行》通过进军的艰难赞扬军士的勇毅和必胜信心,本诗则直接描绘战场的氛围和气象。

前六句写大战之前两军遥相呼应的对峙状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作者以一种丝管轻吹的笔意发起诗的开端。月黑之夜,轮台城上角号呜咽,预示着战事将临,而北方的天际旄头星宿悄悄下落,边塞的夜曲,苍凉而雄浑。古人认为天上旄头星宿预示着胡人的旺衰,旄头明耀预示胡兵兴盛,而“旄头落”预示胡兵败北。诗的开头就隐含了唐军此去必胜,对出征的吉祥祝愿藏于字里行间。

此时此地压抑的战争氛围是缘何而起的?反推回叙,原来是因为“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此前接到军情报告,知悉匈奴的单于已经带领大军入寇,到达了金山的西面。

敌人来犯,因而才日夜响起警报的号角。不仅如此,“戍楼西望烟尘黑”,登上戍楼已经能够望到西方敌军营地升起的烟火了。这样的紧迫军情,我方当然要有所准备,事实上已经“汉兵屯在轮台北”。一在金山西,一在轮台北,军处两地,遥见狼烟,对垒之势已成,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中间八句是对两军对战境况的描写。由于是奉送出征之作,对两军作战只是虚拟的描绘并非战后的追述。在此,作者先对军容尽量夸张渲染一番:“上将”四句把出征的场面和气势描写得极其宏大。领军大将拥着节旄要去西征,大军在朝阳中随着笛鸣声启程,中军及偏师进军的鼓声如海潮般隆响,三军将士齐声大呼要把阴山掀翻移动。

“三军大呼阴山动”,雪海也要搅它翻涌,阴山也能将其掀动,这浩大的气势必将所向无敌。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收束全诗向封大夫表示祝贺,而是笔锋一转,“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这是在提醒将士们绝不能自满轻忽,因为“兵气连云屯”的敌人也十分强大,他们也是有备来侵的。

“战场白骨缠草根”一句更是警策和提醒,新战死的人不可能马上变作白骨,此处诗人要暗示的是这场战争并不轻松,前面是古往今来边塞无数将士倒下的战场,残酷的边疆战史需要拿来作借鉴,军威大盛也不要轻敌。

送征之作不能尽都是颂辞。以下两句又加写气候的寒冷,风是急的,雪片是阔的,“石冻马蹄脱”,石头冻硬竟能将马蹄臼落,环境的严酷,战争的艰苦不言而喻。作者此处的目的并非渲染战争的恐怖,而是对艰难现实的正视,说明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知己知彼。

末四句主旨是呼应奉送出征的主题。“亚相勤王甘苦辛”,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在汉代此职相当副宰相,因而岑参诗中称封常清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突出了封常清为国守边的忠心和必胜的决心,并带有预祝凯旋之意。结尾两句是颂扬之辞。“今见功名胜古人”,封常清自幼读书,两次入朝为官,安史之乱前曾取得赫赫边功,岑参对封常清是由衷赞佩,不存半点阿谀逢迎之意。

全诗顿挫抑扬,结构紧凑,张弛有度。描写、烘托、象征、想象、夸张等手法多样,具有很强的艺术穿透力,并兼具历史的厚重感和浪漫的气息。

【大师导读】

这首诗虽重在送行,但就篇中叙述看来,却旨在西征,希望他“静边尘”而立功名。

——喻守真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考证,此诗作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的途中,是一首思乡之作。

岑参在天宝八年远赴西域,行程中恰遇回京的使者,且对方又是故人。一去一返,两相对比,不由得让人黯然伤神,因而他一边请故人捎信回长安告诉家人自己平安,一边泪流满面用衣袖擦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他向东遥望那故土长安,只觉西去的路漫漫长远,泪水流下擦湿了两袖,可汩汩的泪还是没有流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在马上相逢没有纸和笔写成书信,只能拜托故人传个口信回去向家人报一声平安。拳拳思家之情跃然纸上。此时他该是“泪已干”,不再悲,并决定了放下思乡的包袱远去戍边。三、四两句处理得简单直截,但简截中寄寓着一片深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磊落的胸襟。

岑参二十岁入京求仕,三十岁考取进士,先后两次去边塞,度过了六年戎马生涯。岑参一生的志向可表作两端,一是通过边陲建功来求取功名,另一个心愿则是报效国家。他曾自言:“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基于此,岑参一生作为皆积极而奋进,边塞诗也都昂扬大气。既然“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似乎就不应像此诗中“泪不干”。不过也正是如此,才显出了诗人的至情至性。“奉王事”不等于无家事,“不为妻子谋”不等于心中无念妻子,同样,岑参因思家而落泪并不代表他勤于王事的心志不坚。

此行是岑参第一次西去万里,远离家乡告别亲人去从军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频频回首怀念家园,另一方面远去戍边立功报国的决心又十分坚定。但顾家和报国定然不能两全,西去报国是他最终坚持的选择。

语言朴素明快,但意味深远悠长,是本诗的极大特色。虽寥寥数语非常直白,却如浓酒一样醺人欲醉,盖因苍茫古道上那擦肩而过的口信让人揪心,又得益于诗人平实中见真情的表现功力。

【大师导读】

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说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

——谭元春《唐诗归》

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

——唐汝询《唐诗解》

不必用意,只写得情景真耳。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解》

望断乡关,泪渍双袖。“平安”二字,仅于马上报之,衰年作客,情何以堪。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

奇才奇气,风发泉涌。

——方东树《昭昧詹言》

这首诗是平平直直的叙述,没有寓意,全用赋的手法。因为所叙的事实深刻地表现了边塞征人的怀乡情绪,尽管是质朴的素描,也仍然很能感动人。

——施蛰存

同类推荐
  •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全部保留,是全本的权威珍藏本。《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最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有着极丰富的内容,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均有涉猎,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 韩非子

    韩非子

    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秉持“以霸王之业教君”的宗旨,归纳整合出一套“凭势、用术、行法”的治国理念,中国第一个极权皇帝,欣赏他,自然也疑忌他;第一个全国的权相,畏忌他,害死他,但更贯彻、执行他的计策。汉以后历朝政治莫不阳儒阴法,于是韩非死了,而又还没有死。
  •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是唐代的诗作大家,是中国诗史上的难得的诗人。本书是其诗作的精品选粹,收入诗近200首,都是流传久远的佳篇、代表其创作成就的力作。作品所依版本可靠;注释准确简要,必要处作串讲;所设“解读”一项概括全篇要旨和赏析诗作的艺术特点,分析细腻独到,语言流畅清新。该书由此可使读者在精悍的篇幅之中欣赏到白居易创作的精华,洵为善本。
热门推荐
  • 缘来拾喜欢你

    缘来拾喜欢你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独家星闻:苏少,求轻宠!

    独家星闻:苏少,求轻宠!

    “苏三少精神有问题!!”“他吃的药比我吃的饭还多。”“听说他是圈子里身份最低贱的私生子……”那个时候,帝都的人都认为苏三少是走了狗屎运,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别人梦寐以求的权贵。
  • 拾慧

    拾慧

    短篇小故事仙侠、武侠、玄幻、科幻想到才更新
  • 怦然心动,腹黑总裁步步逼婚

    怦然心动,腹黑总裁步步逼婚

    因为一个温辰韫,安远兮坐实了南城私生活不检点、作风豪放的女人的名声。所有人都在哂笑着她,她却在短短时间内高调嫁入温家家。安远兮从不敢对温辰韫说爱这个字,男人那夜醒来时眼里的讥笑她永远不会忘记,她不配。
  • 风花雪月与她

    风花雪月与她

    当风散了,花谢了,雪化了,唯有月光长存。女孩将何去何从?
  • 快穿之背靠吃货好乘凉

    快穿之背靠吃货好乘凉

    夏莯妍本以为背靠吃货大佬们就可以痛快地拳打黑莲花,脚踩绿茶婊,横踢渣男,手撕脑残,然后走上人生巅峰,做一只气味芬芳的单身贵宾喵,可谁知道,吃货背后有吃货,大佬身后有大佬!“喂喂喂!离我远点儿啊!我告诉你,就算你看着再下饭,我也不会同意放弃这一身的芬芳去散发酸臭味儿的!”敲重点:本文有男主,1V1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有“文学中的斯芬克斯”、“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的美誉。它是“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故事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是个弃儿,被呼啸山庄的老恩肖先生收养。在这里他因受宠而遭少主人亨德利的嫉恨并与之结仇,但却与其妹凯瑟琳感情甚笃并深深相爱。老恩肖死后,亨德利将希思克利夫贬为奴仆并迫害他,凯瑟琳受门第观念的影响嫁给了画眉田庄的埃德加,希思克利夫受此打击离家出走。三年后,他以富绅的身份返回呼啸山庄并开始了复仇计划……
  • 奶爸侦探

    奶爸侦探

    灵气复苏时代,诞生了强者,也诞生了强大的罪犯。就连当警察先决条件都需要是灵能力者的今天,普通人一个的萧楠却是继承了爷爷的侦探社。原本悠哉和一只猫度日的萧楠,却没想到已经成为大明星的前女友竟是带着萌娃找了上门……“我的粑粑可是大侦探,你们已经被我粑粑包围了!”于是,面对一帮穷凶极恶的歹徒,萧楠只得抱起刚刚挑衅的娃开始一段百米冲刺。事件—萌娃—侦探,这是属于灵气复苏时代的奶爸物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西天取经狂暴部队

    西天取经狂暴部队

    穿越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唐三藏,妖怪来了怎么办?没关系,我有狂暴部队系统。超级赛亚人悟空、漩涡鸣人、海贼路飞、一拳超人···等等想都不敢想的人物全部给我当徒弟。“前往有妖怪?悟空给他来个龟波气功。”“前方妖怪很多?鸣人来个影分身之术,让他们知道什么叫人多。”“路飞想开个几档你说了算,记得下手轻一点。”“琦玉老师前方那个妖怪有点屌,你去给他一拳。”······拥有牛逼闪闪的徒弟,唐三藏的取经之路狂暴无比。有时候,唐三藏只想问一句:“佛祖、玉帝,你们是要和我的徒弟们打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