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66

第66章 韦应物(1)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安史之乱后因玄宗入蜀而流落失职。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任多项官职。公元791年(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工于描摹景物,并善于描写隐逸生活,偶有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作其品今传有《韦江州集》、《韦苏州诗集》、《韦苏州集》等,《全唐诗》录其诗10卷。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赏析】

韦应物曾在梁州流连过一段时间,他在淮上见到了于梁州交往过的一位老朋友,有感而发,遂成此作。

前两句“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是诗人回忆往年自己曾经客居江汉时时经常与朋友相聚。大家痛饮大醉,然后相互搀扶而归。在诗人看来,那种友情值得回味。前两句的描写,诗人仿佛沉浸在咀嚼往时友情生活的甜蜜和怀恋,紧扣“喜会故人”的题旨。

但是,诗人遇到故人是在“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回首那一离别已经过十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诗人有感而发,慨叹人生如浮云。这次的老友相逢是乍喜还叹。

第五句“欢笑情如旧”回扣“喜会”主题。虽然叹息人生漂泊,时光易逝,但重逢毕竟是好事,收拾好心情再举杯一醉而归。可接句中,诗人没去接叙那欢笑之情,只因“萧疏鬓已斑”。可见相逢欢笑是表层的,互见对方的鬓发已白,笑也是苦笑,喜也是强喜,相逢的酒再也难如十年前那般痛饮,人生如白驹过隙,十年过后人已衰老,苦笑着对视那垂垂老相,自然高兴不起来。

末尾两句“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是对友人问话的回答。友人问:“为什么不回梁州?”诗人说,是因为淮上这个地方秋山美妙,故此留恋不归。事实上,诗人不归去并不是真正耽玩秋景,而是要以“秋”字深一步宣泄自己渐渐老矣的心情。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很高:首先,笔意疏密得当。两人阔别已久,想写入笔端的东西很多,但无法巨细皆述。诗人只抓住了以往的“醉酒”写友情,“十年一瞬”写别情,“容鬓萧疏”写老情,锐点突出,言简意赅。

其次,内容起伏跌宕。如“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写回忆的欢喜,转到颔联,悲叹人生短暂,但在第五句又欢声笑语叙旧情,回到了欢喜的氛围,紧接着第六句“萧疏鬓已斑”忽又跌入悲情中去。最后,诗人淡淡地用“淮上有秋山”来平复受伤的心。一喜一悲,方悲再喜,一正一反,交替登场,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第三,本诗暗中含进前人诗意,增添了深远意蕴。汉李陵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诗句,苏武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诗句。诗人借之以“浮云”说明漂泊不定,以“流水”表示韶华易逝,着实引人联想。

四是情景交融。“为家”、“醉还”是情,“浮云”、“流水”是景,“欢笑”、“鬓斑”是情,淮上秋山是景。融情于景,写景寓情,极大地增强了诗的韵味。

【大师导读】

此篇多用虚字,辞达有味。

——谢榛《四溟诗话》

诗以言性情。唐贤最重友谊,于赠别寄怀,及喜晤故人之作,屡见篇章。……此诗言当日同客楚江,少年气盛,放歌纵酒,不醉无归,是何等豪气。乃浮云踪迹,各走东西,抡指光阴,瞬逾十载。叹羁泊之无常,讶年光之迅逝,句法于蕴藉中见悲凉之意。

——俞陛云

此诗章法,是从相会之时,回忆到十年前的客中聚首,是一种回溯的写法。所以开首即说江汉相逢,以引起淮上重聚。……颈联因即承以今日相见之乐,又各叹其老大;一种亲切的友谊,其所谓情见乎词了。结末则因故人的归去,而叹自己犹逗留淮上,愁对秋山,欲归无计之感。这种绵密的结构,曲折的抒写,不必假手于词藻,使人读了,回肠荡气,是唐诗中极妙之作。

——喻守真

·初发扬子①寄元大校书②

凄凄去亲爱③,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④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⑤安得住!

【注释】

①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

②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书籍的校对勘定。

③亲爱:指好友。

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⑤沿洄:指处境的顺逆。

【赏析】

韦应物曾经客游广陵(今扬州),元大(真名不详)是他在广陵的朋友。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韦应物因被任命洛阳丞不得不离开广陵,他在长江北岸的扬子津坐船离去时,写诗赠给元大。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意为诗人凄然地离开亲爱的朋友,船只飘摇着驶入烟雾迷蒙中。诗中以“亲爱”称谓元大,可见两人并非一般朋友。诗人客游广陵,与之交往多为文人雅士,与掌管校书籍的元大交往尤为密切,堪称挚友,一旦分别,不舍之情郁结心中。但是应官而去终须别,行船离开江岸,在元大的目送下渐渐湮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不见使诗人怅然若失,心中涌动惜别的诗句。

第三、四句“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写得更加凄然。归去的船在桨的推进下慢慢向洛阳驶去,广陵江边隐隐雾锁的树丛中传来那阵阵晓钟残音。本来是带着凄情奔进了烟雾里不见了人影,忽然又听到远处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传来,声声敲痛行人的心魂,诗人更觉离情惨淡。

在惨然的心境中诗人发出了深长的感慨:“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他回望着一江烟树,又见远去的江水,禁不住感叹:今日这一别,怕就如这一去不返江水后会无期了。

之后作者再发叹息:“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人世间事就像江波上的小船,被流水带走还是被漩涡留住怎能由自己做主?末两句既是叹息与友相聚难以自主,又蕴含对自身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可奈何。

全诗妙句在于“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这两句对仗工稳,“归棹”对“残钟”,“洛阳人”对“广陵树”,语义鲜明,读来上口,易于记忆。

其次, “广陵树”与古曲名《广陵散》相近,易于让人联想起广陵散曲来。“广陵散”本是名曲,后因晋朝名士嵇康以善弹此曲更为著名。嵇康因为开罪晋帝司马昭被令处死,在刑台上,他面对无数送行的人弹了这首广陵曲,弹毕从容就戮。诗人用“广陵树”而不是“江边树”,在客观上提升了诗歌层次。

其三,诗首联由“凄凄去亲爱”而“泛泛入烟雾”,已经将人带入如许凄凉之境,“归棹”一联再将“残钟”与“江锁烟树”相揉相映,更增离别的凄情,此两句的感情色彩是受到前两句的铺陈点染而来,从而产生异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师导读】

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深,此种可以为法。

——沈德潜《唐诗别裁》

首二句写“初发”,次二句写“扬子”,五六句写“寄元大”,未二句从泛舟悟出一片大道理来作。这首诗写的是眼前妥,说的是口头话,悟的是人人意中所有的情理。其中“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能够将愔景打成一片,可以悟到诗中修辞的方法……非但贴切早发的怡景,也含着无限惜别的神情。

——喻守真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世事是喻体,沿洄不得住的波上舟是喻依,惜别难留是意旨。

——朱自清

文字浅显,绝无费人思索的词句,思想过程,层次分明,极为自然。译成散文,也是一篇散文诗。

——施蛰存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赏析】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力衰弱。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韦应物由比部员外郎外任滁州刺史。其间,他对朝政的紊乱、国势的衰败、黎民的疾苦了解更为深刻。就在他滁州任职这一年的冬天,唐朝又发生了叛乱。朱泚以乱军占据了长安,以“秦”为国号称帝,德宗仓皇出逃,朝野一片散溃。翌年春天,韦应物作了这首七律给在朝中任侍御史的好友李儋(字元锡)。诗中叙述了对好友的思念,描述了国事民生的凋敝,抒发了诗人面对民生日凋而能为力的焦虑。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去年春天,两人在长安离别。今年春天花儿又已开放。在春天里给友人写诗,常理应是对冬去春来万物重返生机给予赞美,与友人共享春日的快乐。但“花开已一年”,明显不是在夸赞春与花的美好,而是隐隐怨怼春去春又来,花开又花落,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三、四句承接这种情绪:“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茫茫”是指国家前景的茫茫。当时朱泚盘踞长安,勤王兵马能否将其击败收复长安尚未可知,国家前景堪忧。经历过安史之乱的诗人极度忧虑天下是否又将大乱,感觉到无法预料自己的将来,更无法预料国家的前景,因而“春愁黯黯独成眠”。

国家正处如此祸乱,诗人作为一州长官却无力为挽救国危民害尽力,反而连消息都不通。他一筹莫展,百般无奈。春花再美,春宵再好也无心去享用,只能是“春愁黯黯”,“独眠”苦思了。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第五、六句进一步叙说自己的身处境遇和思想状态。韦应物此时已近晚年,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已感心力交瘁。此时担当起一州长官的重任,他确感力不从心。因此他有了归隐的想法。“思田里”是诗人的真情写照,但他又惦记着颠沛流离生活困苦的百姓,感到自己没有治理好滁州,愧对百姓的寄望与朝廷。所以,他内心十分矛盾。

末尾两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意为:听说你将来这里问候我,于是我每日登上西楼瞻望,经历了数回月的圆缺。他是在殷切盼望那位做侍御史的老友李儋到来,好向他讨教朝廷平乱的情况及解决自己心中的矛盾。

《寄李儋元锡》句句写实,一改诗人空灵含蓄的风格。当下时局的混乱,他已无心雕句,径直抒发胸臆,表达切急的情感。正因如此本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方面并无特长,但又不失为唐代诗苑的名篇,究其原因是诗中诚恳地披露了一名廉洁正直的官员面对国乱民苦的忧虑和苦闷。

【大师导读】

“身多疾病”二语,格调非匹,而语意亦佳。

——王世贞《艺苑卮言》

首二句,凡怀人者,皆有此意,作者淡淡写出,而怀友感时,深情无限。……收句登楼望月,仍言怀友之意,首尾相应,亦淡淡写之,韦诗之本色也。

——俞陛云

本诗颔联上句就是即景生愔,以花开花落,引起世事的茫茫无据。下句是情景兼融,以“春愁”应上文的“花开”。颈联完仝是抒情的句子,并表示自己的怀抱,又消极又积极。……结联是望其来,示相思之苦,适合投赠诗的风格。

——喻守真

·寄全椒①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②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③,归来煮白石④。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①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②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③荆薪:柴草。

④煮白石:传说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

【赏析】

题目明示此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唐朝时,全椒地属滁州,诗人做滁州刺史,全椒正是其治下。山中道士为谁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中可知道士是诗人的知交好友。韦应物长期身在宦场却能写出隐逸者才擅长的田园诗,足见他内心渴望隐逸。从本诗“泠然而清”、“一片神行”的格外韵致来看,诗人对闲云野鹤生活的向往,亦可窥其道家神髓。

诗的首联道:“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秋肃来临,州衙的房舍已感清冷难耐,忽然联想起山房更该寒冷,山中修道的老友该是有多艰苦。诗人由官衙的冷想到僧房的冷,可见他很重友情愿意体谅别人。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写诗人揣测他的朋友大概正在涧底砍伐荆棘榛莽做柴火,好背回去后烧煮那白石聊以充饥。晋代葛洪《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诗人是说这位道友就如《神仙传》里的白石老先生一样煮白石为粮。本联字表是绘色山中道士隔绝人世的幽苦生活,实则是称誉这位友人道心之坚,道为之切,已达到了道家的很高境界,个中或多或少流露出羡慕的意味。

同类推荐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格言联璧(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格言联璧(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璎先生收集编写的一本浅近格言集,以修身、齐家、治国为目录,包含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分为存养、齐家等十一篇。本书故事丰富,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并且与当下生活紧密练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让经典更加平易近人。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些传承下来的古书,凝聚着众多大家的智慧和心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书推荐的古书,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末,类型多样,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诗经》《漱玉词》等诗词集;《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窦娥冤》《西厢记》等戏剧作品;《文心雕龙》《艺概》等文艺理论著作;也有《水经注》《齐民要术》等科学巨著。读者在了解其思想精髓的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书来细细品读,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本书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利用一个寒假给75位大学生的回信。书信的内容涉及大学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就业前的准备等。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对当代大学生真正上好大学这堂人生课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星际之厨神她可盐可甜

    星际之厨神她可盐可甜

    穿到星际时代,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开飞船?穿机甲?收小弟?征服星辰大海?身为御厨传人的简言,颠了颠手中特制的大勺,一声冷笑。to样to森破。面对令人烦不胜烦,繁殖力旺盛的虫族,还有风吹生又生,剪不断理又乱的各种动植物。简言一脚踩碎地上的营养液瓶:“说吧,你们想把它们吃成几级保护?”帝国人民连连摇头:“不不不,太恶心了,打死我们也不会吃的!”后来,帝国人民吸溜着口水大喊:“真香。”脸也被打得好疼!围观大型打脸现场的陆瑾修,“···”很好,他家媳妇儿的风采无人能敌!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毛泽东的书单

    毛泽东的书单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同志的读书生涯,客观解读了在不同人生阶段阅读的各类书籍,和对他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的影响。作者试图还原作为普通读者与书籍结下的不解之缘,追述1893-1976年间的文化发展及社会思潮,以及由一位普通受众,最终成为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代领袖的历史细节。同时,书稿也真实而细致地展现了一代伟人的读书生活画卷和他崇高的精神追求。
  • 闪婚老公是妖孽

    闪婚老公是妖孽

    米兰坐在星巴克咖啡厅里,手托着腮,望着对面打扮精致,漂亮的女人,有点茫然,应该说,是从接到她电话,预约她出来喝茶开始,米兰就一头雾水了。她可不记得,自己跟韩冰瑶什么时候认识过。不,确切的说,是米兰见过她,在电视上,海报上,而现实里,米兰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跟这个明星认识了。韩冰瑶拨弄了下漂亮的手指甲,面无表情的看着米兰,随即,轻扯了下嘴角,似笑非笑道:“我想你知道我约你出来……
  • 惑国毒妃

    惑国毒妃

    天祭书中有预言,开国大族秋家第四女,必为灭国毁君之妲己妖星降世,必定要溺杀或交给交给宗人祭为皇族之妓,至死方休。秋叶白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生命终结的那刻,不过是另外一个开始,生做了那倒霉催的秋家四女。母亲不忍溺杀,她便只能做了秋家四少,更混迹江湖,哪日秋家四少一死,江湖上依旧还有个夜白——夜四少。奈何时运不济,却遇那恶名昭彰‘鬼公主’招纳幸臣,她愣是因为一身风华被邪艳如桃李却心思叵测,阴狠诡谲的公主看上,强纳为裙下之臣。自此一路便历宫廷诡谲,朝堂险恶,太后狠辣,皇子阴险,看不清谁暗藏杀机她更无意撞破鬼公主裙下惊天秘密——原来不光她这个男人是个假货,公主殿下这个女人居然也是个假货。权倾朝野的阴沉‘公主’殿下除了假冒女人,美貌男宠无数~这个变态竟还妄想染指她!‘公主’殿下:“小白,小白,你好暖。”叶白:“殿下,殿下,你冷得像尸体。”‘公主’殿下阴沉沉微笑:“本宫饿了,小白看起来很好吃。”叶白:“出门左转直行,粪坑新货不少,都是你家男宠出产,很新鲜。”‘公主’殿下,舔舔唇角:“小白味道最好了,打扰本宫进食的人,都要死哦。”……她必定会打扰他进食——因为她不想被食人魔吃掉,当然要溜之大吉,躲避变态黑暗势力的‘追杀’有黑就有白,她决定投奔自己捡到的圣洁国师旗下,对抗黑暗。却不想……圣洁的国师也有小秘密。叶白:“吃吃吃……你是高雅圣洁国师,为什么每天至少要吃掉一头猪?”更别提鸡鸭鹅牛……和尚杀生是不道德的!|纯洁美貌国师剔牙,很无辜:“阿弥陀佛,贫僧只是在超度猪而已,不过贫僧也可以不吃猪。”叶白:“那你吃啥?”和尚温温柔柔一笑:“吃你,小白,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快快剥干净,好让贫僧超度你?”叶白:“……滚儿。”……到底她还是免不了上蒸笼,被‘吃’掉超度的命运!黑白不过一线间,谁是神,谁是魔,又或者神魔本就是一体。(看清楚,这不是NP,是一对一,只有一个男主!!!!!!!!)她秋夜白看起来那么好欺负么,等着老子把你们这些变态一个个都全部拍进土里,永世不得超生!她便可以愉快地春天种下一个个变态,秋天来临,结出一个个甜美的果实喂猪!这就是一个二逼搞倒很多傻逼,最后被一个牛逼的家伙霸占了去的‘史诗巨著’,也是一只‘白馒头’抗争被恶魔吃货吃掉的终极反抗史!
  • 法医王妃

    法医王妃

    【正文已完结,番外连载中……】身为闻名全国的女法医,方筝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死人打交道!可一次意外,却让她穿越到东陵国相国府三小姐,有名的草包泼妇聂瑾萱身上!传闻,这聂三小姐天生草包无能,从小读书,却是连三字经百家姓都说不全!又传闻,这三小姐凶悍泼辣,骄纵跋扈,甚至在自己大婚当日,便端着王府正妃的架子,当众责骂侍妾,引得众宾客侧目,最后使得新郎官湛王爷拂袖而去,从此成亲半年有余,却再没进入新房半步!不进新房吗?好,有种这辈子你都别进!想要休妻吗?行,说话算话,休书赶快拿来!面对冷面王爷,她誓要将‘泼妇’之名发挥到底!不过先说好,她只是‘泼妇’而不是‘毒妇’,可为什么一睁眼,看到的竟然会是一具尸体?什么?这人是她杀的?!不会吧,怎么可能?什么?不信?还说这人是她的通奸对象?(╰_╯)#尼玛,是可忍孰不可忍,不信是不是?好!那就让这死人自己说,究竟谁是凶手!
  • 异古景国之三世离殇

    异古景国之三世离殇

    穿越?不是吧,这也太狗血了吧?靠,为什么我经常被绑架?难道我就这么‘欠绑’吗?没想到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孙玉竟然那么“抢手”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不注意又被绑走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穿越而来的孙玉和这些秘密又有什么联系?
  • 妖王独恋狂妃倾天下

    妖王独恋狂妃倾天下

    她,杀手界赫赫有名的杀手女王,医术毒术双双精通,华夏第一鬼医。却意外穿越成东启国的废材草包纨绔“九少爷”?!万年难遇的修炼废材?睁大你们的肽合金狗眼,看看她如何扭转乾坤,傲世天下!因为受爷爷宠爱,招人羡慕,天天被白莲花虐待?笑话!看看是谁虐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