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82

第82章 白居易(1)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在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年间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因曾担任太子太傅,世称“白太傅”。

白居易是我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其诗以社会政治重大问题为内容,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使诗歌突破了大历十才子“流连光景”的狭窄范围。在文学上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艺术上以通俗平易著称。其成就主要表现为政治讽喻诗和长篇叙事诗。白居易诗今存近三千首,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录其诗39卷。

·观刈①麦

时为盩厔②县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③黄。

妇姑荷箪食④,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⑤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⑥遗穗,左臂悬敝⑦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⑧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⑨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①刈(yì):割。

②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周至县。

③陇:田埂,此处泛指麦地。

④箪(dān)食:用竹篮盛放食物。

⑤饷(xiǎng)田:给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⑥秉:用手握着。

⑦敝:简陋的,破旧的。

⑧曾(zēng):竟然。

⑨岁晏:年底。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早期的讽喻诗,作于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作者时任盩厔县尉。这首五言诗描写了农忙时节农民辛苦劳作的情形,揭露了赋税的繁重。通过诗中作为官员的“我”的反省,表达了对统治者减免赋税轻徭薄役的期望。诗歌叙事明白晓畅,条理自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说明时间为五月农忙时节。五月炎热,但因农忙,青壮年仍要在暑气中汗流浃背地劳动。而且在炎热的天气里,妇女送饭,孩童也要“携壶浆”,一家人都在辛苦忙碌。“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则使农民不辞劳苦抢农时、盼收成的情态跃然纸上。

农民如此勤劳,理应温饱无虞,但诗人笔锋一转,插入一幕让人心酸的场景:在辛苦劳作的一家人旁边,一个贫妇人正在抱子拾取遗穗。“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那抱子的贫妇人辛勤劳动,还是因沉重的赋税失去了田地,只得拾取遗穗充饥。一家人辛苦劳作,却连将来的温饱都没有保证。诗人先写一家人辛苦耕作的样子,后写一贫妇人拾穗充饥,两个场景相互映衬,互生情境,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诗歌末尾,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切身感受,表达了对农民遭遇的无限同情。“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我”作为一个县尉,不事农桑,不仅温饱无虞,岁末还有余粮。通过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对比,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惜农减免赋税的殷切期望,手法委婉巧妙。

白居易的叙事诗在中晚唐诗人当中首屈一指,《观刈麦》虽为其早期作品,但简朴自然,清晰晓畅,曲尽人情物态,叙事曲折详尽。诗中,妇、孺、丁壮、贫妇人等人物络绎出场,虽着墨不多,但诗人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的情与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却又意蕴丰富,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白居易把抒情叙事融为一体,真实叙事的同时,又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以及作者之心,叙事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感人肺腑。

【大师导读】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动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贾文昭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①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②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③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④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⑤,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馀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⑥。

【注释】

①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以南。

②苍苍:形容鬓发花白的样子。

③辗(niǎn):同“碾”,轧。

④骑(jì):指骑马之人。

⑤敕(chì):皇帝的命令。

⑥直:同“值”,价格。

【赏析】

唐德宗贞元末年起,皇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由官府承办,直接由太监从民间采购,一时间宦官专权,横行无忌。他们常常以低价向百姓强行购买,甚至不给分文。《卖炭翁》所描绘的便宫中官吏向百姓强购煤炭的行为。诗人通过写卖炭翁一人的悲剧,折射劳动人民的普遍悲哀,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控诉,对人民的同情。

诗歌开篇先写卖炭翁烧炭的工序和劳动环境,他在南山伐薪烧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烟火色”和“十指黑”是对卖炭翁外貌的描写。白居易集中于“面”、“两鬓”、“十指”,以点汇聚成面,形象地勾勒出卖炭翁的苍老之态,衬托出烧炭的艰辛,展现了生活的困苦。

接下来两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以设问方式,表现卖炭翁贫窘困苦的生活状况:卖炭翁千辛万苦所烧之炭是他全家的衣食来源。这为下文文黄衣使者以“半匹红绡一丈绫”换走所有炭火埋下伏笔,更衬托出老翁的遭遇之悲惨。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进一步渲染卖炭翁的困窘与凄苦。他衣衫单薄,本来应该“愿天暖”,但为了让自己烧的炭卖得好价钱,他强忍饥寒,甚至希望天气更加寒冷。一“忧”一“愿”,写出了老翁反常的心理,读来尽是“苦”味,使诗人“可怜”的深挚怜悯有了着落。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从烧炭过渡到卖炭,章法自然,不落痕迹。“一尺雪”意味着卖炭翁“愿天寒”的愿望终于成真,这似乎是一个理想的转变。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衣衫单薄的老翁踏着被冰雪覆盖而光滑难行的路,将炭车拖向集市。“晓”字表现饥寒交迫的卖炭翁,满怀希望不顾严寒想要“卖炭得钱”的迫不及待之情。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经过半天的跋涉,人困牛乏,终于来到集市。从“伐薪烧炭”到“泥中歇”,铺垫饱满。卖炭翁通过劳动换取生活之需的艰辛满纸满篇,老翁对高价“炭直”的期待也充斥在字里行间。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两句中出现的人物的形象与“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形成强烈对比。“翩翩”既描绘出了使者养尊处优形成的悠然之态,又刻画出了其对百姓疾苦毫不理会的漠然之心。而前篇中,老翁所希望的一切,在“手把文书口称敕”的“黄衣使者白衫儿”面前,瞬间化为泡影。几日艰辛的劳动,只换得“半匹红纱一丈绫”而已,这些“炭直”,既不能御寒,也不能果腹,于老翁而言,实则毫无价值。

通过刻画特定情境下卖炭翁的特殊心理,诗人深刻揭示了主题。虽然通篇除“可怜”二字,再无一字涉及直接的情感描写,然而在对比与反衬中,诗中人物的贫苦得到了完美展现,有力揭露宦官专权的黑暗。

【大师导读】

自擅天然,贵在近俗。

——蔡绦《西清诗话》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1,枫叶荻花秋瑟瑟○2。

主人下马客在船○3,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4。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5,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6声声思○7,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8, 初为《霓裳》后《六幺》○9。

大弦嘈嘈如急雨○10, 小弦切切如私语○11。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12, 幽咽○13泉流冰下难○14。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15。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16,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17, 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18, 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19。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虾蟆陵下住○20。

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21。

曲罢曾教善才伏, 妆成每被秋娘妒○22。

五陵○23年少争缠头○24, 一曲红绡○25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27, 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 暮去朝来颜色故○28。

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 前月浮梁买茶去○29。

去来江口守空船○30, 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31红阑干○32。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33。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34。

今夜闻君琵琶语○35, 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36促弦○37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38, 满座重闻皆掩泣○39。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40。

【注释】

○1浔阳江:据考证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2瑟瑟: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3主人:诗人自指。

○4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5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6掩抑:掩蔽,遏抑。

○7思:悲,伤(四声)。

○8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捻:揉弦的动作。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9《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10大弦:指最粗的弦。

○11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声音沉重抑扬。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12间(第四声)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13幽咽:遏塞不畅状。

○14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15凝绝:凝滞。

○16迸:溅射。

○17曲终:乐曲结束。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8舫:船。

○19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20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2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22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23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24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2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2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27击节:打拍子。

○28颜色故:容貌衰老。

○29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30去来:走了以后。

○31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32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33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

○34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形容声音噪杂。

○35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36却坐:退回到原处。

○37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38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39掩泣:掩面哭泣。

○40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官服颜色为青黑色。

【赏析】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主张限制藩镇势力、革除暴政而遭到藩镇势力陷害,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表面上仍为官,但“司马”一职低微,实是变相地受看管。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后第二年。在诗的小序中,白居易虽然自言“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实际上他一直积郁难平。

这一年,他“送客湓浦口”(语自原诗小序)时,“闻舟中夜弹琵琶者,铮铮然有京都声”(语自原诗小序),于是邀弹者共饮,听其演奏、诉说,之后“始觉有迁谪意”(语自原诗小序)。事后,作长诗《琵琶行》,赠与琵琶女。

《琵琶行》中在文字上沿用了白居易的浅白的风格。诗人将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和自己的“迁谪意”联系起来,两条故事线索相互映衬、并行不悖,人物形象鲜明、典型,道出了二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

同类推荐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本册从科学发明、数学成就、天文历法、农业科技、中医科学、纺织科技、教育科举、古代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科教知识,多角度地展示了科教的精华,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
  • 中庸大全集

    中庸大全集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修身立业、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的作用多么巨大。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现代人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确保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的一部关于家庭教育教科书。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他给的梦幻天堂

    他给的梦幻天堂

    我永远记得那年,他双手怀胸,居高临下的望着我说:“伊一,你还知道回家?!”虽然语气很差,但是我却能感觉到他的担心,他强装冷静的面容。这些都使我映像深刻,无法忘怀!“艾熙然,遇到你到底是我的有幸还是不幸?”“艾熙然,我舍不得从来没有遇到过你?”
  • 帝国总裁:独宠亿万娇妻

    帝国总裁:独宠亿万娇妻

    温茜身负血海深仇回归,意外与贺柏森发生纠缠,两人彼此利用,成为合作关系,却不想那男人腹黑霸道偏宠她入骨,让她不知不觉沦陷其中,不能自拔。有人看不惯温茜仗着贺先生的宠爱对曾经欺负她的人下手狠辣,出言声讨,贺先生高冷应对,“我宠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狗尾巴城堡

    狗尾巴城堡

    《狗尾巴城堡》是世勤先生关注农村社区化系列中篇的开篇之作,小说写了“充其量算是狗尾巴村的一条尾巴”的一个叫见识的傻子,先是被姐姐换来的媳妇雪花疼护,然后又理所当然地被抛弃。在村庄由于面临拆迁私搭滥建突然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却成为了一个多余的旁观者。一场意外的变故让他与村里年轻的神婆走到了一起……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耐人寻味!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的诗歌由于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方面的典范意义,自宋代以来就广受各层次读者的欢迎,也引起注释家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的许多选注本都曾在普通读者中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本书的编选,就参酌清人及近代的选注本,选目力求包括杜甫最广为传诵、最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释较简,但也力求稳妥可据,对读者理解原作有所帮助。
  • 君临诺丁汉

    君临诺丁汉

    他们说,您开创了一个时代?魏勋:呵呵,其实我自己倒不怎么喜欢金元足球。他们还说,您的青训营球员基本都去了低级别球队?魏勋:我们不能光培养球星吧?我只是给了热爱足球的孩子们一个站在场上享受掌声的机会……
  • 重生宠婚:神秘老公,送上门!

    重生宠婚:神秘老公,送上门!

    重生到另一个人身上,颜菲妍觉得这金手指开大了。所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各方宵小,都给我洗干净等着!只是,神秘莫测的SMT集团总裁席万年,为什么老是出现在她面前?他一笑,她就全身发冷打摆子!“小白菜,我在你身上闻到了同类的味道!”谁特么跟你是同类?给我站直了,别动不动就往人身上靠!“乖乖听话!否则,我就把你从这个壳子里揪出来,让你做回孤魂野鬼!”颜菲妍腿软了“......您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 重生之噬帝

    重生之噬帝

    横练大师,肉身无敌?莫天笑了笑:敢不敢让我打一拳?古武宗师,能踏空而行,上善若水,视人为蝼蚁……莫天摇了摇头:你们在我眼中,与蝼蚁又有何分别……(温馨提示,本书属于无敌文,喜欢的给个收藏)
  • 娇妻难为,大神求放过!

    娇妻难为,大神求放过!

    因为抢了一个怪,被这个游戏排名第一的大神天涯海角追了一圈,最后不管是游戏还是现实都没能逃出大神手掌,顾潇潇仰天长叹,大神,求放过!
  • 追星之这次搞到真的了

    追星之这次搞到真的了

    治疗失恋的最佳方式既不是新欢,也不是时间,而是追星!只是追着追着,怎么新饭上的小哥哥越看越顺眼?淡定,一定要淡定!宁寻,你可是个摄影师,怎么能被男色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