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8600000019

第19章 花前对酒不忍触(1)

【17】 花有清香月有阴

徽因与思成的故事开始了下一幕,这一幕,即将在沈阳这片黑土地上演。

这一天,东北大学的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堡垒形的大礼堂前面的广场上,鼓乐队奏起了雄浑的音乐,乐声飘卷着松涛柳浪,如大海的波涛澎湃汹涌。这时的东北大学,正由少帅张学良兼任校长。

张学良将军一身戎装,胸前披挂着金色的绶带,雄姿英发,眉宇间透着青春勃发的朝气,笔挺地站在主席台正中,副校长刘凤竹、文科学长周守一、法科学长臧启芳、工科学长高惜冰站立两旁。他们身后的一排是张学良亲自募聘的名流学者:数学家冯祖荀、化学家庄长恭、机械工程学家刘化洲、潘成孝、新开设的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美学教授林徽因和文法学院聘请的名教授吴贯因、林损、黄侃等。

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的少帅作过简短的致词之后,校园中乐声响起,师生们唱起了气势恢弘的校歌: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三民主义之圣化,仰青天白日之昭昭。

痛国难之未已,恒怒火之中烧。

东夷兮狡诈,北虏兮矫骁,

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

苟捍卫之不力,宁宰割之能逃?

惟卧薪而尝胆,庶雪耻于一朝。

唯知行合一方为责,无取乎空论之滔滔,

唯积学养气可致用,无取乎狂热之呼号。

其自迩以行远,其自卑以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能不奋勉乎吾曹。

面对着内忧外患的故土,这些年轻人的青春热血一次次被燃沸,仿佛他们都可以听到自己血液在脉管里汩汩奔流的声响。

这样的对于故国家园的感情,是一种胸襟更为开阔的爱,情深而坦荡,与风月毫无干系。不由得又想那岳飞的首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生逢乱世,于家于国,这些年轻人的身上都肩负着历史的期待。对于他们来说,青春绝不仅仅是一场岁月的狂欢,而是一场“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的追求,何其幸也,中国有他们的年轻身影。

东北大学成立之初,建筑系只有她和思成两名教职员,学生上课时教授点名,严格限制旷课,理工科几乎全用英美大学教材,讲课、作题、实验。实习报告均用英语。建筑系则完全采用英美式教学法,40多名学生,大家集中在一间大教室里,坐席不按年级划分,每个教师带十四五个学生。担任美学和建筑设计课的林徽因,则经常把学生带到昭陵和沈阳故宫去上课。以现存的古建筑作教具,讲建筑与美的关系。林徽因知识渊博,又有非常犀利的谈锋,性格爽快幽默,因此她的课最受欢迎。空闲的时候,她和梁思成还去丈量那里的古建筑,作图稿可依据的记录。这一对志同道合的伉俪,夫唱妇随,在当时传为佳话。

已为人妻的徽因,渐渐褪去了年少岁月时的稚嫩,而多了一分大气与庄重,是岁月带给她的成熟。说到成熟,人们有时会不经意地将它与世故相联系。其实不然。

要区分开来的,成熟不是市侩和庸俗,后者这种成熟的核心精神不过是妥协和顺从,苟且偷生,唯利是从。这最多也只算作是小人的智慧罢了。

一个人走向成熟是困难的。如泰戈尔所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无以到达光明。很无奈的一个事实是,成熟总是和人生的挫折联系在一起的,仅仅凭借着课堂上老师那“传着授业解惑也”,并不能让你成熟;仅仅凭着肥皂剧中的眼泪和剧情,也不能让你成熟。

成长的经历也告诉我,成熟,需要时间与代价的付出,需要亲历亲为,而且,这通往成熟的道路,没有终点,只有行程。成熟是相对的,而幼稚才是绝对的,成熟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不能真正从错误中吸取到教训。

成熟不是手中的酒杯与指上的香烟,更不是小资情调的“淡淡忧郁”和自我伤感。有意表现的成熟,那是幼稚。没有境界和深刻,只能表现出浅薄。成熟是无需要表现也无意于表现的。

人到中年的东坡,有了大江大海,大风大雨里淘洗后,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岁月的痕迹留在他的额头上的皱纹里,留在了他那青丝变白发的头巾中,留在他那越加甘醇的诗词外。他也会睹物思情,只是,已经然成熟的他,不会再像那年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

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她把学生带到沈阳故宫的大清门前,让大家从这座宫廷建筑的外部进行感受,然后问:“你们谁能讲出最能体现这座宫殿的美学建构在什么地方?”大家很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崇政殿,有的说是大政殿,有的说是迪光殿,还有的说是大清门。

林徽因笑了:“你们注意到八旗亭了吗?它没有特殊的装潢,也没有精细的雕刻,跟这金碧辉煌的大殿比起来,它还是简陋了些,而又分列两边,就不那么惹人注意了,可是它的美在于整体建筑的和谐、层次的变化、主次的分明。中国宫廷建筑的对称,是统治政体的反映,是权力的象征。这些亭子单独看起来,与整个建筑毫不协调,可是你们从总体看,这飞檐斗拱的抱厦,与大殿则形成了大与小、简与繁的有机整体,如果设计了四面对称的建筑,这独具的匠心也就没有了。”

说到这里,林徽因给大家讲了八旗制度的传说。

这些学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气质出众的老师,竟然拥有的不仅仅是令他们叹为观止的美丽,她的渊博,她的才情,她的见识,是如此的非同一般,她的知性美更是折服了他们。

林徽因讲课的方式就是这样,既深入浅出,又简明扼要,脉络清楚,注重细节,循循善诱。

即使过了许多年,他的学生们也没有忘记打开他们艺术思维之门的八旗制度的故事。

因为刚刚建系,教学任务繁重,思成的工作压力很大是可想而知的,即便徽因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忙碌,她经常给学生补习英语,天天忙到深夜。

那时她已怀孕。

放寒假以前,他们接到家里发来的电报,称父亲梁启超病重住协和医院,便匆匆忙忙赶回北平。

【18】 白云千载空悠悠

父亲的病已经十分严重,只是梁启超一直在瞒着思成与徽因。这个从年轻时便拥有着似乎永不枯竭的活力的人,现在也不得不认老服老。他一辈子都很健康,历来都是家里无可争辩的主人,负责作出一切重要的决定。正因为他意识到全家都依靠着他,他就向他们隐瞒了1928年早春他发现尿中有血的事实。但他自己是认识到其中的危险的。

事实终究瞒不过去的,他身体的每况愈下,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中,1928年3月16日,他动了手术,切除了有病的肾。然而,他的尿中继续有血。医生们命令他休息,说出血是由于他操劳过度。他们唯一的治疗就是每过两三个月给他输一次血。

可以说,梁启超的一生是几度风雨,几度沉浮。从科考名动一方的青年才俊到掀起轰轰烈烈变法运动的一代思想家,一路走来是这般坎坷这般惊心,好在他还是没有失掉一个文人应有的风骨——潇洒达观。所以即便是屡遭磨难,终究有惊无险,即便年老,还是才气逼人,佳作不断。

下车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直奔协和医院,此时梁启超已在协和医院二楼特别病房近一个星期了。林徽因和梁思成看到病床上的父亲已宛若暮年的老人,双目黯淡,脸上没有血色,亦不能言,见到儿子、儿媳也只能用目光表示内心的宽慰。他现在是多么的想拥抱一下这两个孩子。

父亲的主治医师杨继石和来华讲学的美国医生柏仑莱告诉他们:梁启超的病已不大有挽回的希望了。刚住院时因咳嗽厉害,怀疑是肺病,经x光透视后,却没发现肺有异常,只是在血液化验中,发现了大量的“末乃利菌”,这是一种世界罕见的病症,当时的医学文献只有三例记载,均在欧美,梁启超是第四例。灭除此菌的唯一药剂是碘酒,而任公积弱过甚,不便多用,只好靠强心剂维持生命。

从上海赶来探病的徐志摩,也只能隔着门缝看了两眼他的恩师,虽然眼前的这个老师曾经对他恨铁不成钢的感情有过严父一般的批评,可是志摩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毕竟,他是为自己着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志摩望着病骨支离的老师,黯然神伤,泪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

让家人得以安慰的是,采取一段中药治疗以后,梁启超的病况居然出现了转机,能开口讲话了,精神也好了许多,梁思成很高兴,便邀了徐志摩、金岳霖等几个朋友,到饭馆小聚,之后他们又一起去金岳霖家看望他的老母亲。

这个后来成为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的金岳霖,亦是徽因一生中重要的一位朋友——金岳霖为了林徽因,一生未娶。

金岳霖与林徽因的故事,总能让我想起来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总觉得他们之间有着什么相似之处——不离不弃,单纯地守望一生。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法规避的一个名人,而赵四小姐则是张学良百年人生中一个不可规避的女人。她十六岁与风流倜傥的张学良一见钟情,十八岁不顾家庭的阻挠孑然一身来到有妻有子的张学良身边。

那一次舞会上的邂逅,少帅张学良与漂亮的赵四小姐一见钟情,互为对方倾倒,从此决定了他们一生相爱、相知、相守。也正是这一面之缘,开始了两人七十二载情路风雨!当时的少帅早在家庭的撮合下与于凤至结为夫妇,但是面对真爱,他们不顾家庭的反对和舆论媒体的攻击,赵四小姐顶着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的压力,且委曲求全地抛却了妻子的名份,以秘书的身份与张学良艰难地走到了一起。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守可谓是一波三折,颇具传奇色彩。

张学良是一个民族主义、英雄情结兼备的人,优越的成长环境也让他对外国文化的求知欲望甚浓,而赵四从小生活在繁华闹市天津,租界文化对她的影响颇深。后来,二人信奉基督教,心如止水,不闻窗外之事,尽管总是无奈,却始终洋溢着对人情的豁达和对爱的忠贞。

相伴七十余载,毫无悔言,有的只是赵四在《新生命》一文中写道的“为什么才肯舍己?只有为了爱,才肯舍己。世人为了爱自己的国家和为他们所爱的人,才肯舍去他们的性命。”以及张学良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讲过的“这是我的姑娘。”

遇上你,是我生命中的传奇。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我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

好的爱情能留存于记忆,刻骨的爱情能标榜于青史,这些“凝固的历史”,唤起有情人的思考,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这段不离不弃的爱情,百年之后的力量仍在延续……

而金岳霖,这个憨厚的痴情人,对徽因的爱慕持续了一生。让后人自叹弗如的,是他始终作为一个默默的付出者爱慕着徽因,并没有什么妄求,是一种单纯的爱情,只付出,并不求回报。

似乎说的有些远了。

第二年的1月17日,梁启超病况再次恶化,经过会诊,医生们决定只好注射碘酒。第二天,梁启超出现呼吸紧迫,情况很糟糕,他的神志已处于昏迷状态,梁思成忙给供职于天津南开大学的二叔梁启勋拍发急电,当日中午,梁启勋便带着思懿、思宁赶到协和,梁启超神志微醒,口不能言,只是握着弟弟的手,用目光望着思成和徽因,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眼中流出了几滴泪水。

思成与徽因这一生至痛的时刻到来了。

当天的《京报》、《北平日报》、《大公报》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梁启超病危的消息。

1月19日下午2时15分,梁启超与世永别。梁启超的遗体被送到地下室,装殓后,当晚送到宣武门外广惠寺,梁家向亲友发出了简短的讣告:

家主梁总长任公于一月十九日未时病终协和医院,即日移入广惠寺,二十一日接三。

这时的梁启超还仅仅55岁,他的英年早逝不仅对于这个大家庭是一个残酷的打击,而且对于中国的思想界都不失为一个巨大损失。作为长子的思成担负起了新的职责,为公众写出了关于他那显赫的父亲一生最后几个月、几个星期、几天的记述。它在梁逝世后两天登载在主要报纸大公报上。它的第一句话——“我父亲一向非常健康,很少生病。”——有着他当时还意识不到的悲凉味道。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世世代代都是重复又重复地进行着,历史的咏叹变为今日的思考,今日的思考终将还会变为历史的咏叹,循环往复,无穷无尽。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脆弱,而无奈。

当年孟浩然发出了深沉的历史叹息,令人低回不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当诗人登岘山,纵目远眺,一片萧瑟,遥想当年羊祜所抒发的慨叹,不又成为自己的憾事了吗?

同类推荐
  •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本书是张晓风最新人生美文集,精选张晓风数十年创作的心灵励志经典篇章,引导你寻求人生的答案。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作者用淡然柔和的笔触,道出生活中最细微的温暖与感动。生命中的每一刹那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语,胸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生活无边漫长,而张晓风以知性慈悲的心灵,润物无声的言语,告诉人们,生活看似庸常实则处处光辉。看透人生的繁复与悲喜才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
  • 从太行山到渤海湾:范银怀通讯报告选集

    从太行山到渤海湾:范银怀通讯报告选集

    本书是作者的新闻通讯选集,收录的作品大都是作者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公开发表过的。其中《大寨之路》《师徒炉》等一些生动感人的佳作,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学习领悟到采写新闻的丰富经验。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爱看月亮的猪

    爱看月亮的猪

    孙悟空、猪八戒、白蛇、王昭君、哪吒、孟姜女、梁祝、金蝉子、蜘蛛精、杨玉环、牛郎织女……如果他们的故事,和你知道的不一样呢?所以,有了这本胆大包天,重写经典神话的爱情故事集。你想看吗?歌功颂德让他们去吧,我们来歌颂爱情。
热门推荐
  • 史上最强陪练

    史上最强陪练

    被一砖拍死就算了,竟然穿越到太监身上?更可怕的是,还是一群御姐,少女的贴身陪练?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新书《会开挂的仙人掌》已上传
  • 佛说阿閦佛国经

    佛说阿閦佛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这是一套献给孩子们的书。一如它的名字“阅读一小步·成长一大步”,在孩子们开始求知的成长旅程时,一套适合他们课外阅读的好书无疑为他们的人生……
  • 画堂归

    画堂归

    新书《玉金记》已开,欢迎试读…… 本文清流正剧风。讲的是一介小孤女只身复仇的故事……
  •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理论的卓越之处在于能透过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型人格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九型人格与领导力”被斯坦福商学院列为工商管理硕士的进修课程,同时它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广泛采用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本书作者中原老师一直是国内九型人格最有影响力的讲师,也是国内最早通过电视和音像制品传授九型人格的培训老师。通过此书可以帮助读者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你运用性格类型的视角观察周围人时,你会发现,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不仅你所属的性格的存在偏见,其他不同性格类型也因为观念的不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楚风云录

    盛楚风云录

    中原有国,其名曰楚,守中原称上国已历三百春秋。然久则思堕,富则消志。至今已是庙堂之上党争不断,江湖之下血雨腥风。此间天下靡靡之音长响,人心重利而忘义。且看赵隶,时空挪转重活一世,能否为此间天下添上几分忠义豪气!?
  • 极道战国私房爱

    极道战国私房爱

    从小被家里当成男生养大的韩非,迫不得已前往一所十分偏远的战国学园报到,在途中却被身穿古装校服的妖孽男误会成是男生,从此被安排住进一等男生宿舍“咸阳宫”。 怨念不已的她,每天都在以战国时代风格为主的学校里被学生会主席嬴政折磨……但看着嬴政统一战国学园的大业,身为韩班武将的韩非陷入了迷茫,而在他冰冷的眸子下那神秘的身世,却又将韩非一天天吸引……
  • 三世情深似海

    三世情深似海

    第一世我遇见了你,种下了情,却毁了你第二世当命运之轮再次运转时,我以为命运会改变,却还是一场劫!很好,老天不公,那我便不义,再次回归,记忆恢复,当年你们欠下的债,今生来还!既然我们有两世缘,今生我亦要续这两世缘!还记得你对我说的“生生世世生相依,永生永世永相随”
  • 云下之绎

    云下之绎

    人与神的对话1V1HE颜伽:我喜欢的人叫羲和尘绎。尘绎:好巧,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