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8700000027

第27章 寂寥清影:浮萍自流转(1)

沧海一粟

沧海中一叶孤舟,随波逐流。漫无边际的游荡在海面上,只有孤独与黑暗的陪伴。她却还是幸运的,不论是身在何处、何时,总有那么一个人陪伴在她的左右。闺中密友成为她的救命稻草,伴着她度过最黑暗、寂寥的日子。

翁瑞午,小曼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世俗却容忍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小曼的名誉全因翁瑞午受到玷污,可小曼却从不这样认为。不管是志摩生前的劝说,还是志摩死后胡适的最后通牒,或者事赵家壁和赵清阁临近解放时的好心相劝,小曼从不搭理,她可以众叛亲离,就是不离开翁瑞午。

小曼这样对待翁瑞午不仅因为她与翁瑞午之间志趣相投,还因为翁对小曼的关怀,让小曼倍感温暖。曾经她与翁的关系就是社交场上、烟榻上的相互陪伴。自从志摩走后,翁却成了小曼的精神支柱,她的依靠。志摩走后的那段黑色的日子都是翁陪伴着小曼,督促她吃饭、睡觉。要是没有翁,小曼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度过那段日子。

小曼的生活中出现的3个男人中,小曼与翁生活的时间最长,从1928年到1961年,共33年。33年,不离不弃,也是一份情缘。不是丈夫胜似丈夫。没有爱情,也有感情。他们之间就是唇齿相依,相溶以沫。在小曼的心中,志摩就是她的星星,她仰望着,爱慕着,用尽一生的时光去爱这个男人。翁就是滋养她生长的水分和土壤,是她最离不开的人。

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奇怪,王庚可谓正人君子,社会栋梁,可小曼就是不习惯王庚。从始至终,小曼对王庚就没有爱情的感觉。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可谓动天地泣鬼神,可生活中冲突频频,几乎濒临破裂。翁瑞午,小曼说她对他只有感情没有爱情,可他们却相处和睦,长达33年,至死恩爱。或许,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只有丢开对对方的控制与占有才能真正的天长地久。

小曼与翁最初绝无苟且瓜葛,后来徐志摩坠机罹难,小曼伤心至极,身体大坏,尽管确有许多追求者,也有许多人劝她改嫁,她都不愿,就因她深爱徐志摩。但是由于旧病更甚,翁瑞午为她按摩医治,他又作为老友劝慰,最后走到了一起。

与陆小曼来往较多的另一个老朋友陈巨来说:志摩死后,小曼家中除翁瑞午外,常客只有瘦铁与赵家壁、陈小蝶数人。当时,每夕瑞午必至深夜始回家中,抗战后他为造船所所长,我为杨虎秘书,均有特别通行证者,只我们两人谈至夜十二时后亦不妨。一日,时过两点了,余催瑞午同走,他云:汽车略有损坏,一人在二楼烟榻上权睡一宵吧,自此逐常常如此,小曼自上三楼,任他独宿矣。及那月底,徐申如送来三百元附了一条云:知翁君已与你同居,下月停止给钱云云。后始知徐老以钱买通弄口看门者,将翁一举一动,都向之做回报的。当时翁大怒,毫不客气,搬上三楼,但另设一塌而睡者,自此以后小曼生活,由其负担矣。

她和他更像是不离不弃的知己:一起唱戏,共同游玩,偶然合作一幅画,送她喜欢的画作,投其所好;给她按摩,分文不取;点烟送茶,心甘情愿;听她诉苦,多有理解;关心照顾,体贴入微;提供金钱,不遗余力;半生相伴,不离不弃。一个男人33年如一日地对待一个女人,这应该叫什么?小曼说这是感情不是爱情,或许这是对抗世俗的借口,又或许她只是想让自己的心里舒服一点,不想承担背叛志摩的良心拷问。

徐志摩死了,小曼与翁瑞午更是纠缠不清。更有传闻,志摩在的时候小曼就已经给志摩戴上了绿帽子。这样志摩身边的朋友都为志摩感到惋惜,人都已经去了,还要遭受这样的侮辱。胡适要小曼离开翁瑞午,但她并没有离开翁。她为什么要听胡适的话呢?胡适能给她翁给她的体贴和供养吗?胡适说如果她与翁不断绝关系,他就和她断绝关系,她说那就自便吧!总之,这个世界上,她可以离开任何人,唯独离不开翁。她不在乎名节,她在乎有人照顾她,关心她,心甘情愿地服侍她。

胡适一直认为,老爷子已经每月给她300元了,她就应该为了志摩的名誉听大家的话离开翁瑞午,既拿了钱,又不听话,这叫什么事?300元,那个时候够一家大小十口人吃喝,这笔钱一个人花足够,靠这笔钱,她完全可以独立,离开翁。但陆小曼始终没有答应这个条件,她不想像那些旧式女人一样,年纪轻轻就守寡,还要断绝一切与男人之间的联系,最后抑郁而终。生命就在无限的寂寞之中度过,小曼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她断然不会离开翁瑞午,那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她需要翁的关怀。

志摩走了,她更离不开翁瑞午了,她需要一个男人,为什么她不可以有一个男人?她才29岁。何况她依赖惯了翁,她需要他的陪伴,需要他给她点烟,需要他陪她说话,需要有男人的感觉。她是男人追捧惯了的那种女人,怎能离开男人?翁瑞午就是她的男人,她的情人,那又怎么样?她只要关起门来做她的皇后,别人又能把她怎么样?

陆小曼虽然为了翁瑞午顾不了社会舆论,但她还是为志摩留了一丝的尊严。比如绝不再嫁,还是为了志摩的名誉。一个名媛不能没有社会地位,否则她将失去名媛的身份,名媛最讲究的就是出身和身份。她虽然与翁瑞午同居,但却不结婚。因为她不愿翁抛弃发妻。

小曼的卧室里常年挂着志摩的遗像,每天为他上鲜花,翁也能接受。而翁在后期与一个女学生生了一个私生女,陆小曼也能包容。他们虽然一起生活了30多年,似乎还是各有各的自由,他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空间也属难能可贵。或许这样有空间的生活才是他们这种人需要的生活,他们不喜欢被别人完全的束缚、控制。王庚与志摩也是输在了这种观念上。就是因为彼此留有余地,他们才得以恩爱33年。

陆小曼最终在《自传》中承认她与翁的同居关系,在那样一个一统思想的局势下,公开他们的关系后还能继续同居?在那样一个只有清一色的夫妻关系的社会中,她们能共同生活也是一种奇迹。即使这样,小曼也没有抛弃翁瑞午,可见小曼的意气和勇气。

小曼的朋友赵家壁和赵清阁也奉劝小曼离开翁瑞午。他们是出于好意,既是为了她的名誉,也是为了她的前途。因为他们认为翁瑞午这种人恐怕难以被新社会谅解和接受,怕小曼跟上他受连累。事实上,1955年翁就犯了错误,但小曼也并没有受到什么连累,也从没想过与他分手。

赵清阁和赵家壁把陆小曼约到赵清阁家,开始诚恳地劝她。赵清阁说:“赵家壁更是开门见山劝小曼和好友断绝交往,澄清外间的流言。否则就和他结婚。”小曼不以为然,立刻反驳家壁,说:“志摩死了我守寡,寡妇就不能交朋友吗?志摩生前他就住在同楼里,如今他会搬出去吗?况且十几年来他很关心、照顾我,我怎么可以如今又对他不仁不义?外间的流言,我久已充耳不闻了,反正我们只是友谊关系,别人怎么看,随它去。我问心无愧。”她言下确是坦荡豁达,并表现出一种固执和坚持。

志摩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说过非要他们分开的话,也许倒只有志摩能理解她。她对赵清阁说:她的所作所为,志摩都看见了,志摩会了解她,不会怪罪她。她说:冥冥间,睡梦里,仿佛我看见、听见了志摩的认可。是的,好心的志摩,宽容的志摩会认可的,志摩是一个现代人,一个拥有浪漫情怀的诗人,他或许能够宽恕小曼的所作所为。

志摩死后的7年中,小曼由公公供养。从1938年到1956年的18年间,完全靠翁瑞午变卖家产度日,小曼的开支很大,翁能18年如一日地无怨无悔地为她支出庞大的开支,如果不是强烈的爱还能解释成什么?但很少人理解这一点。也许志摩也是这样想的,没有翁,小曼无法活下去,所以能够认可。小曼了解志摩。真正考验人的或许正是金钱,这好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现实生活中,舍得拿出钱来的人和舍得拿出情来的人似乎同一性质。

翁的字画变卖得差不多了,晚年他俩生活很拮据,但还是一起过了下来。苏雪林曾在民国四十八年见过小曼一面,她回忆说:“她那时是住在翁瑞午家里。志摩逝世后,小曼穷无所归,依瑞午为活。我也不知道翁瑞午是否有妻儿,总之,小曼住在他家里,发生同居关系是万难避免的事。小曼长年卧病,连见我们也是在病榻上。我记得她的脸色,白中泛青,头发也是蓬乱的,一口牙齿,脱落精光,也不另镶一副,牙龈也是黑黑的,可见毒瘾很深。不过病容虽这样憔悴,旧时丰韵,依稀尚在,款接我们,也颇温和有礼。翁瑞午站在她塌前,频频问茶问水,倒也像个痴情种子。在所有人的回忆中,翁对小曼都是极好极好的。

翁在临终两天前,把赵家壁和赵清阁请来,请他们在他死后关照小曼。他抱拳供手说道:今后拜托两位多多关照小曼,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他一定也这样交代过其他人,小曼也许是他死前最不放心的人,他对小曼自始至终,也就算一份真爱了吧!1961年,他离开了小曼。

翁瑞午是小曼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他是小曼的守护者。虽然,他们没有成为名真言顺的夫妻,但是他们的情意却是地久天长。至死不渝的陪伴和关爱,就是翁瑞午留给小曼最珍贵的情感。

寄情于画

一块璞玉需要雕琢,才能光彩夺目。才情需要有人欣赏,才能成名成家。图画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真实中充斥着神秘的色彩。

将所有的思念与爱情都藏进画里,远在天国的你是否能够看见?完成你的心愿,成为你理想中的人,这就是我后半生的事业。

一声声真诚的表白,小曼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明白自己是怎样辜负了志摩的良苦用心。世人是否也应该把怜悯施与她?不要那样绝情,一味地怪罪她吧!一个犯了错的人应该给她改正的机会,更何况她是在无意识中犯下的错。她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倘若她知道志摩会因为自己而成为另一个世界的人,她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生活。她是一个任性的女孩,志摩就是这样宠爱着她,怜惜着她。小曼的坏脾气也是志摩这个深爱她的男人宠惯出来的,这些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第一件让小曼从悲哀中惊醒的事还是经济问题,过去她可以把一切困难推给志摩,现在她没有了依赖,真成了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可怜女子。花丈夫的钱,是理直气壮的事情。可是丈夫去世了,她能靠谁呢?但她必须依靠人,于是志摩去世还不到一个月,她就强撑着身体,开始想办法了,现在她是连悲伤的权利都没有了。身边的朋友能够帮忙的并不是很多,她必须想到办法,让自己的生活继续下去。

振作一两月后,钱的问题仍然渺茫,没有希望。衣食住行是必须承担的开销,最大的问题还是她的药还有大烟,这是花销中最大的部分。她已经离不开大烟,一日不抽,就会有万箭穿心般的痛苦。没有人愿意为她伸出援助之手,她快要过不下了。志摩一走,竟没有人愿意帮助她,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女人。

小曼又开始变得消极、灰心、厌世。胡适发现不管不行,如果她生活没有着落,真的像志摩开玩笑说的变成风流寡妇,对志摩的名声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必须安顿好她的生活。胡适亲自去见老爷子,说服老爷子,老爷子实在没办法,答应每月给她300元生活费。但提出要求,必须在每月的20号才能取钱。小曼对这一限制有看法,她觉得这样十分不方便。她要胡适再去说情,让老爷子不加限制,她想什么时候取钱就什么时候取。想必胡适一定不会再为这些枝节的事情让老爷子烦,所以她的这一请求老爷子没有同意。

小曼真的变了一个人,这确实是他人没有想到的。她不再去游宴场所,不再社交,闭门谢客,专心画画,编志摩文集,这是她后半生做的两件事。有一件事她十分坚决,绝不损毁志摩的名誉,也绝不能再爱。她每日待在家中潜心作画,她有绘画的天赋,这是志摩认可的。志摩在的时候,一直鼓励她好好作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一定会成名成家。小曼在学校的时候,就有人看上她的画,并用高价买走。

志摩去世后的34年中,小曼为志摩编就的书籍有:《云游》、《爱眉小札》、《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志摩全集》。当时过境迁,别人各忙各的事,是小曼一直关心着志摩文集的出版,一次次的跑出版社,一次次的希望又失望,为志摩文集的出版操碎了心。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志摩的爱,表示自己真心的忏悔,证明自己做人的骨气。

一切的纷扰都已经离开了小曼的生活,以前那个作为名媛的小曼已经随风而逝。现在的小曼是重生以后的她。她要成为志摩的骄傲,因为她发现,以前灯火辉煌的生活并没有在她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唯有对志摩的爱镌刻在她的心中。茫茫人海之中,他们相遇了。他们快乐过,痛苦过也悲伤过,但是他们的情却成为最永恒的记忆。她要成为志摩心中的完美女子,以前的任性她都摒弃了。

别的事情她是一概不涉足了,她只想做一些志摩走时盼她做的事。她下定决心:这一次她再不能叫朋友们失望了,大家等着将来看吧!而且她真的振作精神开始学画,她请贺天健和陈半丁教她画,汪星伯教她诗。她每天画画,两个月里成果显著,小曼和老前辈一起开了一个扇子展览,卖出一些扇子,应该有望靠卖画维生。这是一个真正的新时代女性的活法,她有这样的才情和能力。

同类推荐
  • 族徽上的污点

    族徽上的污点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族徽上的污点》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一部颇负盛名的戏剧作品,作于1842年,次年被搬上舞台。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贵族之家的悲剧故事,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却导致家族名誉受损,而这块“族徽上的污点”,必须由鲜血来洗刷……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维多利亚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剧中人物》、《指环与书》等,与丁尼生齐名,是维多利亚时代两大诗人之一。他以精细入微的心理探索而独步诗坛,对20世纪的英美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 徐志摩诗选

    徐志摩诗选

    名家名作,领略现代诗歌之美,一窥名家文学风采。徐志摩是新诗的试验者,也是他让新诗大放异彩。他的诗歌里面充满的主要是爱、自由、美,是极好的精神食粮。本书选取了徐志摩一些朗朗上口的诗歌作品,结集成册。他的诗歌充满爱与美,是新月派诗人的典范性作品,也是现代人学习写现代诗的极好的参考和学习样板。
  • 采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诗辑

    采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诗辑

    本书共分十二期,收集了许多由名家所做的中国现当代诗歌,如泉州二题、太阳·月亮等。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鲁迅散文集

    鲁迅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鲁迅所有的散文名篇,并收录了一部分精品杂文,根据文章写作内容和特点共分为五个专辑。这些散文记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主要经历,追忆了多位家人、伙伴和亲友,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生活画卷。这些篇章主要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点,文笔亲切耐读、深沉隽永,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书中收录的杂文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体现了鲁迅博大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处处体现着鲁迅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热门推荐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如何快乐一辈子;如何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奢华的生活;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有财力的女人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遗传系统带我飞

    遗传系统带我飞

    刚过完十八岁生日的忆梦在宴会结束之后就被一个系统绑定了,从此,忆梦过着睡觉都能笑醒的日子,但,忆梦最后发现都是同一个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王来袭前方高能

    女王来袭前方高能

    当傲娇不可一世小狼狗遇上病娇腹黑仙气女,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叶景行真香定律“我不爱你,从前现在以后都不会!”叶景行冷冷的道。一年后,某人:“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余笙:“……乖”。
  • 凤谋天下:王爷为我造反了

    凤谋天下:王爷为我造反了

    “我云倾挽发誓,有朝一日,定让那些负我的,欺我的,辱我的,践踏我的,凌虐我的人付出血的代价!”前世,她一身医术生死人肉白骨,悬壶济世安天下,可那些曾得她恩惠的,最后皆选择了欺她,背叛她,凌虐她,杀害她!睁眼重回十七岁,前世神医化身铁血修罗,心狠手辣名满天下。为报仇雪恨,她孤身潜回死亡之地,步步为谋扶植反派大boss。谁料,却被反派强宠措手不及!云倾挽:“我只是随手灭虫杀害,王爷不必记在心上。”司徒霆:“那怎么能行,本王乃性情中人,姑娘大恩无以为报,本王只能以身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孤城千山之苍澜剑歌

    孤城千山之苍澜剑歌

    天地浑沌如穹庐,苍南神王开辟天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日玄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如此亿万八千年,神王如星陨,化为大陆,名曰苍南!神王星陨之时,天地玄心化为人形,名为苍澜!而后苍澜牺身创世,以全身精血创造人类,但因精血天赐,自有天地灵气,其中少许人类传承此灵气,可沟通天地,后精于修炼,化为己用使其威力破碎山河,这类人被统称为炼气师!苍澜神殒之时,左右眼分化为两部创世神诀,左眼化为九霄苍澜诀,破碎虚空;右眼化为虚空藏经,普度众生!岚江少年叶泮,本为神选之人,却因经脉闭塞,遭尽嘲讽欺辱!幸得天眷,机缘之下获两部创世神诀,唤醒圣体,修创世神功,为报父仇,手持轮回剑,灭帝国、戮仙宗,吟一曲苍澜剑歌,踏遍千山孤城!
  • 青年作家(2015年第4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4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8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生死狙击之时空穿越

    生死狙击之时空穿越

    林羽因九世记忆紊乱导致爆炸,凭爆炸前玩过最久的游戏“生死狙击”竟连接了另外一个时空.....星历2050年,宇宙之眼的边界飘零的碎片经过无数年的辐射,辐射将一颗名为“土也球”碎裂了,亿万生灵在此消散无一幸免,一款名叫“生死狙击”的科技游戏竟打开了次元世界的大门........
  • 听闻王妃超全能

    听闻王妃超全能

    听闻,傲王爷的王妃是个废柴;听闻,傲王爷的王妃一夕之间变得狠辣无比;听闻,那个废柴王妃桃花不少。她本是现代的天才杀手少女,一朝穿越,成了一个相貌平平、名声狼藉的废柴。看着蔑视她的人,她轻笑,摇身一变成了让人眼红的天才少女,引来几多桃花红艳艳。“爱妃,可曾听过哪些美诗?”他眷恋地卷着她柔顺的长发,问道。她回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某王爷低笑,“你为夕佳,本王为山气。”
  • 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情商(EQ),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管理自我,调控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孩子的创造力。觉察、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与周围人相处的能力,都与之相关。可以说,情商是一种洞察人生价值的悟性;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生活智慧。通俗而言。情商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