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1000000018

第18章

姓筍。潁川潁陰人。三歲喪父。共母偏居。十歲母亡。隻身而立。因斯禍酷。深悟無常。年二十二。周天和二年四月八日。明帝度僧。從便出俗。天和四年。誕育皇子。詔選明德。至醴泉宮。武帝躬趨殿下。囗號鮮卑問訊。眾僧兀然。無人對者。藏在末行。出眾獨立。作鮮卑語答。殿庭僚眾。咸喜斯酬。勑語百官。道人身小心大。獨超群友。報朕此言。可非徤道人耶。有勑施錢二百一十貫。由是面洽。每蒙慰問。雖身居寺內。心念幽林。建德二年二月。挾鉢擎函。投于紫葢山。山即終南之一峯也。乃獨立禪房高巖之下。衣以百衲。飡以木松。三年正月八日。遊步山頂。忽遇甘杏十枚。即而噉之。既荷冥資。但勤勵業。其年四月二十三日。毀像焚經。僧令還俗。惟藏山居。依道自隱。綿歷八載。常思開法。至宣帝大象元年九月。下山謁帝。意崇三寶。到城南門。對武侯府上大夫拓王猛曰。建德二年。棄寺入山。三年四月。方禁僧侶。惟藏在山。餘並還俗。藏一身在山。林谷為家居。鳥獸為徒侶。草木為糧粒。然自惟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居紫葢。噉食山糧。准此供給。則至尊所施。猛等執奏。下敕曰。朕欲為菩薩治化。此僧既從紫葢山來。正合朕意。宜令長髮。著菩薩衣冠。為陟岵寺主。內史次大大唐怡元覆奏曰。天下眾僧。普令還俗。獨度一人。違先帝詔。至十月。于城東面。別見宣帝。問三教名。朕欲菩薩治化。或現天身。或從地出。或作鹿馬。用斯化道。以攝眾生如何。藏引妙莊王二子諫父之事。又曰。陛下昔為臣子。不能匡諫。遂令先帝焚燒聖典。靈像鑄錢。據斯逆害。與秦始何異。帝怒曰。違朕先皇明詔。可令遽盡。藏曰。仰觸聖顏。乞刑都市。幽顯同見。誠其本心。爾時命若懸藤。而詞氣無駭。頻經九奏。安詞彌厲。十奏既達。帝曰。道人怖不。內史沛公曰。人生所重。無過于命。處身極刑之地。何能不怖。帝聞愀然改色。乃曰。真人護法。祐我群生。此則護鵝比丘。朕不殺無事人也。宜捨其刑。一不須問。賜菩薩衣冠。依前為陟岵寺主。頻降寵命。得繼釋門。既獲再生。便辭帝往林泉山澤。請欲幽潛。御史鮑宏奏勑。萬年長安藍田盩厔鄠杜五縣。任藏遊行。朕須見日。不可沉隱。雖蒙恩勑。終未開弘。怏結心靈。思懷聖道。周德云謝。隋祚將興。大象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隋祖作相于虎門。六月藏又下山。與大丞相。對論三寶。經宿即蒙剃髮。賜法服一具。雜綵十五段。青州棗一石。尋又還山。至七月初。追藏下山。更詳開化。至十五日。令藏共景陵公檢校度僧。百二十八。並賜法服。各還所止。藏獨宿相第。夜論教始。大定元年二月十二日。承相龍飛。即改為開皇之元焉。十五日奉勑。追前度者。置大興善寺。為國行道。自此漸開。方流海內。藏戒行貞明。禪心鬱茂。數入朱門。頻登御榻。開皇二年。內史舍人趙偉宣勑。月給茯苓棗杏。酥油柴炭。以為恒料。而性在虗靜。不圖榮利。十四年。自奏停料。隨施供給。武侯將軍素和業者。清信在懷。延至宅中。冀禮奉養。積善所熏。遂捨所住。以為佛寺。藏率俗課勵。設萬僧齋。右僕射蘇威。每來參謁。并建大殿尊儀。舍人裴矩宣勑。藏禪師落髮。僧首又設大齋。弘法之盛。不可等倫。以貞觀二年。終于鄠縣觀臺。因殮于阜南。雲際寺沙門孝才為銘。貞石于龕側。

釋圓光

姓朴。本住三韓。秦韓辰韓馬韓。光即辰韓新羅人也。家世海東。而神器恢廓。校獵玄儒。討讐子史。年二十五。乘舶造于金陵。及聞釋宗。乃上啟陳主。請歸道法。有勑許焉。既爰落[髟/采]。即稟具戒。遊歷講肆。得成實涅槃。蘊括心府。三藏數論。徧所披尋。末又投吳之虎丘山。息心之眾。雲結林泉。並綜涉四含。功流八定。深副夙心。遂有終焉之慮。於即頓絕人事。槃遊聖蹤。時有信士。宅居山下。請光出講。創通成論。未講般若。皆思解俊徹。聽者欣欣會其心府。名望橫流。播于嶺表。披榛負橐而至者。相接如鱗。會隋后御宸。威加南國。遂被亂兵。將加刑戮。有大主將。望見寺塔火燒。走赴救之。了無火狀。但見光在塔前。被縛將殺。既恠其異。即解而放之。光學通吳越。使欲觀化周秦。開皇九年。來遊帝宇。值佛法初會。攝論肇興。奉佩大言。振續徽緒。本國遠聞。上啟頻請。有勑厚加勞問。放歸桑梓。光往還累紀。老幼相欣。新羅王金氏。面申虔敬。仰若聖人。光年齒既高。乘輿入內。衣服藥食。並王后自營。不許佐助。用希專福。將終之前。王親執慰。囑累遺法。兼濟民斯。為說徵祥。被于海曲。以彼建福五十八年。少覺不愈。經于七日。遺誡清切。端坐終于所住皇隆寺中。春秋九十有九。

釋明瞻

姓杜。恒州石邑人。少有異操。住龍貴村。二千餘家。同共高之。十四通經。十七明史。州縣乃舉為進士。性慕超方。不從辟命。投飛龍山應覺寺而出家焉師密異其度。乃致書于鄴下大集寺道場法師。令其依攝。專學大論。尋值法滅。藏形東郡。隋初出法。追住相州法藏寺。內通大小。外綜丘墳。將事觀國。移步上京。開皇三年。勑召翻譯。住大興善。眾覩德望可宗。舉知寺任。大業二年。帝還京室。在于南郊。盛陳軍旅。時有濫僧染朝憲者。事以聞上。帝大怒。召諸僧徒。並列御前。峙然抗禮。下勑責曰。條制久頒。義須致敬。于時黃老士女。初聞即拜。唯釋一門。儼然莫屈。時以瞻為道望。眾所推宗。乃答曰。陛下必欲遵宗佛教。僧等義無設敬。若准制返道。則法服不合敬俗。勑云。若以法服不合。宋武為何致拜。瞻曰。宋氏無道之君。不拜交招顯戮。陛下有治存正。不陷無罪。故不敢拜。帝不屈其言。直遣舍人語僧。何為不拜。如此者五。黃中之族。連拜不已。唯瞻及僧。長揖如故。兼抗聲對敘。曾無憚懾。帝乃問向答勑僧是誰。錄名奏聞。便即視擬戮。明旦有司募敢死者。至闕陳謝。瞻又先登。雖達申遜之詞。帝夷然不述。但下勑于兩禪定。各設盡京僧齋。再遺束帛。特隆常准。後迴蹕西郊。顧京邑語朝宰曰。我謂國內無僧。今騐一人可矣。自爾下勑令住禪定。眾以瞻正色執斷。不避強禦。又舉為知事上座。整理僧務。大唐御世。爰置僧官。貞觀之初。以瞻善識治方。有聞朝府。召入內殿。躬昇御床。食訖對詔。廣列自古以來。明君民主制御之術。兼陳釋門。以慈救為宗。帝大悅。因即下勑。年三月六。普斷屠殺。行陣之所。皆置佛寺。一時七處同建。如豳州昭仁。晉州慈雲。呂州普濟。汾州弘濟。洺州昭福。鄭州等慈。洛州昭覺。並官給匠石。京送役隸。皆因瞻之開發也。暮齒將臨。山栖是造。遂入太一山智炬寺而隱焉。京輦歸信。遠趣于林。少時遇疾。乃曰吾命極矣。可懸一月。枯骸累人。乃延諸大德。就興善寺設齋辭訣。房杜僕射。舉朝畢集。具賷助供。嚫錫山積。瞻通大捨。懺辭告別。即日力杖出京。返于智炬。竭誠勤住。想觀西方。心道明利。告侍者曰。阿彌陀佛來也。須臾又云。二大菩薩亦至。顏貌奄然。奄爾逝。春秋七十。

釋慧安

姓衛。荊州支江人。安性寬裕。不染俗塵。修學法門。無不該貫。大業中。開通濟渠。追集夫丁。饑殍相望。安巡乞多鉢食。救其病乏。存濟者眾。煬帝聞之。詔安遂潛入太和山。至帝幸江都。海內擾攘。乃杖錫登衡嶽寺。行頭陀法。貞觀中。至蘄州。禮忍大師。遊終南山石壁而止。時所居原谷之間。早霜傷苗稼。安居處獨無。四十里外。皆苦青女之災。天皇大帝。聞而召焉。安不奉詔。永淳二年。至滑臺草亭居止。中坐繩床。四方坦露。勑造寺以處之。號招提。却還家鄉玉泉寺。時神秀禪師新歸寂。咸請住持。安弗從命。天后聖曆二年四月。告門人學眾。各歸閉戶。至三更。有禪人至。扈衛森森。和鈴鉠鉠。風雨偕至。其神旋繞其院數遭。安與之語。丁寧教誡。再拜而去。或問其故。曰吾為嵩山神受菩薩戒也。天后甞問安甲子。對曰不記。曰何不記耶。曰生死之身。如循環。無起盡。何用記為。又此心流注。中間無閒。見漚起滅者。亦妄想耳。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如此。何年月可記耶。天后稽顙焉。中宗神龍二年九月。勑令中官賜紫袈裟。并絹。賜號安并靜禪師。入中禁受供施。三年賜摩納一副。便辭歸少林寺。至景龍三年三月八日。閉戶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三十歲。火焚。收舍利八十粒。內五粒紅紫色。進內。餘散施。隨力造塔。

釋志寬

姓姚。蒲州河東人。父任隋青州刺史。寬自幼及長。以清約知名。歷聽諸經。以涅槃地論為心要。東西訪道。無釋寸陰。生常履信。言行不乖。甞以遊學長安。詣市買絹。有人曰。可見付直。明當送絹。于此便付直還寺。為諸僧所笑。寬曰。自憶不負于人。豈有人而乖信。至期果獲。寬常誦維摩。及戒本。所居住房。每夜必有振動介冑之響。竊而觀者。咸見非常神人。遶房而行。又一時夜中房重閣上有打物聲。同學寶通聞之。驚迷不安其席。寬就而尉之。猶打物如故。至旦看之。乃舍梁將折。即令拄之。得免其命。性好瞻病。無憚遠近。又以道俗知無人治者。皆轝迎房中。躬運經理。後于中夜室內大明。及觀房外。與晝無異。此相數現。猛以開務誘引。弘濟為業。屬煬帝弘道。海內搜揚。以寬行解同推。應斯榮命。會梟感作逆。齊事拘纏。寬便下獄待罪。有來餉遺。一不自資。通給囚僧。歡笑如昔。後並配徒隸。役于天路。常令負土。使裝滿籠。盡力輦送。初不懈息。同役僧曰。此無監檢。當可小停。寬曰。業報如此。何能自欺。違心行事。誠未安耳。末又配流西蜀。行達陝州。有送財帛祖餞之者。並即散遺。唯留一驢負經而已。路次潼關。流僧寶暹者。高解碩德。足破不進。寬見臥于道側。泣而哀焉。即捨驢與乘。自擔經論。徒行至蜀。大發物情。咸興敬悅。時川邑虎暴。行人斷路。或數百為群。經歷村郭。傷損人畜。中有王獸。其頭最大。五色純備。威伏諸獸。遂州都督張遜。遠聞慈德。遣人往迎。寬乃令州縣立齊行道。各受八戒。當夕虎災銷散。莫知所往。時人感之。奉為神聖。禮嚫相仍。或至十萬二十萬者。皆即散盡。了無資己。告施者曰。財猶種子。聚則難繁。故為散之。令從用有在耳。兼又輕生。疎素獘服。一經履御。愛護之甚。有過身肉。時逢儉歲。躬煑糜粥。親惠饑餒。銜泣說化。令誦佛名。又以所服衣之與氈。或割或減。用充貧乏。貞觀之初。還返蒲晉。緇素慶幸。歡詠如雲。屢建法筵。重揚利涉。時州部遇旱。諸祈不遂。寬為置壇場。以身自誓。不降雨者。不處堂房。曝形兩日。密雲垂布。三日已後。合境滂流。民賴來蘇。號為一代佛日。以貞觀十七年夏五月十六日。卒于仁壽寺。春秋七十有八。

釋慈藏

同类推荐
  • 菩萨地持经

    菩萨地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家绪余集

    山家绪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wenty Years at Hull House

    Twenty Years at Hull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日记与禀启

    台湾日记与禀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是对中国古代诗词理论专著的点评之作。读者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鉴赏的方法。
  • 高冷男神又在骂我

    高冷男神又在骂我

    一朝穿书,苏苏以为会是:闲吟春花秋月,坐赏夏蝉冬雪。不成想竟是:月黑风高,花飞花谢,六月雪飘,寒蝉凄切……就算与世界签订契约,也终究是满纸荒唐言,远不及你“骂”我三千遍。简而言之,讲述的是老哥老妹齐穿越~几经磨难~修成正果~最后双双把家还的奇妙物语。
  • 我比主角强

    我比主角强

    主角是我姐,我比她要强。ps:轻松欢乐,不搞黄色。
  • 洪荒天子(1)

    洪荒天子(1)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苍岭搜仙记

    苍岭搜仙记

    小时候,我天真地认为,如果世间没有我,天就塌了,地就陷了。成仙后我才明白,确实如此!所以,我必须认真地做下去,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 华娱之巨导之路

    华娱之巨导之路

    陆霄回到1998年,从一个导演系的学生开始。一个随遇而安、随波逐流的故事......
  • 蔓蔓

    蔓蔓

    何舒蔓走走停停,左手抓着一只黑色高跟鞋,她小腿上的伤口还在往下滴血,伤口里混着脏泥巴,又疼又痒的,大约泥巴里还藏了蚂蚁,正在往外一点一点搬运她的血和肉。她的头发一个多星期没洗了,之前新烫的大波浪卷早就一团一团缠在了一起,看不出半丝性感迷人的风姿。更别提她身上那条浅粉色的蕾丝睡裙了,柔光布料上溅到了血污,原先长到膝盖的裙摆如今只能将将盖住她的屁股,裙摆上被撕裂的蕾丝花边飘荡在风里。
  • 校园者联盟

    校园者联盟

    本书写的是阿珍和吕丽之间的感情故事。有着麻花同学的搞笑。大龙同学的气势。吴非要香格里拉第一附属中学气势如虹。
  • 大话三国之梁雍霸主

    大话三国之梁雍霸主

    有道是时光都是多个维度的,在另一个维度,虽与地球无异,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但是由于一个人的出现,其历史完全不同于地球。本文就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为历史背景,展示不为人知的汉世祖、东汉光武皇帝刘秀阁下来孙、中山王刘焉之后刘震披荆斩棘与各路诸侯展开厮杀,戎马一生,并以梁雍二州为根据地,一一歼灭曹操孙权等国贼,招降汉室宗亲刘备,并像他的列祖光武皇帝一样重新扶大厦之将倾,恢复汉室,建立一个强盛汉朝的恢弘史诗,他的朝代也史称“梁汉“。让我们跟随主人公刘震的视角,建功立业,重新大话一把三国。
  • 天蓝海深不负卿

    天蓝海深不负卿

    世界上求而不得的又不是你一个人。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年少的我们,总会暗恋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并且追随他的脚步,然而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