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3100000023

第23章

六罪十治訣第一百三

真人前,凡平平人有幾罪乎?平平人不犯事,何罪過哉?噫,真人何其瞑冥也。愚生不開達,初生未常聞,人不犯非法而有罪也。子言是也,與俗同記。不睹凡人廼有大罪六,不可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真人學,廼不見此明白罪,學獨不病憒憒耶?愚生忽然,不病之也。子尚忽然,夫俗人懷冤結而死,是也誠窮乎?遂無知然,而死訖覺悟。天地開闢以來,凡人先矇後開,何訾理乎?願聞之。然人積道無極,不肯教人開矇求生,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所以然者,斷天生道,與天為怨。人積德無極,不肯力教人守德,養性為謹,其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所以然者,廼斷地養德,與地為怨,大咎人也。或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飢寒而死,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所以然者,乃此中和之財物也,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窮。今反聚而斷絕之,使不得徧也,與天地和氣為仇。或身即坐,或流後生,會不得久聚也,當相推移。天生人,使人有所知,好善而惡惡也。幸有知,知天有道而反賤道,而不肯力學之以自救。或得長生,在其天統先人之體,而反自輕不學,視死忽然,臨死廼自冤,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令使生遂無知,與天為怨。所以然者,廼天自力行道,故常吉,失道則凶死。雖愛人欲樂善,著道於人身,人不肯力為道,名為無道之人,天無緣使得有道而壽也,廼使天道斷絕,故與天為怨也。人生知為德善,而不肯力學為德,反賤德惡養,自輕為非,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所以然者,與地相反。地者好德而養,此人忽事,不樂好德,自愛先人體,與地為咎也。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而不肯力為之,反致飢寒,負其先人之體,而輕休其力,不為力可得衣食,反常自言愁苦飢寒,但常仰多財家,須而後生,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後生。所以然者,天地乃生凡財物,可以養人者,各當隨力聚之,取足而不窮。反休力而不作之自輕,或所求索不和,皆為強取人物,與中和為仇,其罪當死明矣。此有六大罪,而天憎惡之,其罪不可除也。真人知之耶?唯唯。願聞天師,其為罪何一重也?噫,子曰益愚,何哉?是乃滅門之罪也。何故言其重乎?愚生甚怪之,不知其要意。今唯天師更開示之,令使大覺悟,深知其意,不敢復犯也。然,真人言善哉,吾辭將見矣,真人宜自隨而力記之。唯唯。行,今皇天有道,以行生凡物,擾擾之屬,悉仰命焉。今大渘道人,或默深知之,著其腹中,不肯力以教人也。夫教人以道,比若以火予人矣。少人來取之,亦不傷其本也。無極人來取之,亦不傷其本。今幸可共之,以教天下之人,助天生物,助地養形,助帝王脩正。又使各懷道,求生惡死,令使治助治人,不復犯法為邪凶惡,其心善則助天地帝王,養萬二千物,各樂長生,人懷仁心,不復輕賊傷萬物,則天為其大悅,地為其大喜,帝王為其大樂而無憂也,其功增不積大哉?夫一人教導,如化百愚人,百人俱歸,各教萬人,萬人俱教,已化億人,億人俱教,教無極矣。此之善上洽天心,下洞無極,人民莫不樂生為善。帝王遊無職,又何傷於人,而不力相示勑。今人幸蒙先師勑戒,得深懷至道而閉絕,不以相教示,使人無所歸命,皆令強死冤結,名為斷天道,人多失道而妄為,天也不得久生,地也不得久養。夫人不得不知道,小人無道多自輕,共作反逆,犯天文地理,起為盜賊,相賊傷,犯王法,為君子重憂,紛紛不可勝理,君王旦夕念之,悒悒自愁苦,使天地失其正,灾變怪不絕,為帝王留負。吾尚未能悉言,夫斷天道,大逆罪過,不可勝記,故財舉其綱紀,示真人是非重罪,當死明耶?死中尚得有餘過,故流後生也。可哉,真人其慎之矣。唯真人廼知一,可謂已得長吉,遠凶害矣。唯唯。不敢離勑。然子已賢明,知天命矣。必生去死,不復疑也。今謹以聞天道之命,願得知地德之勑。然夫地之有大德,專以順天之道,以好養萬物,擾擾之屬莫不被恩德,養成其中者。是故大渘大德之人,當象此為行,幸蒙先師功力,得懷藏善道無極之德。夫德以教人,比若臨大水而飲之也。少人往學德,亦不傷其本,無極之人往學德,亦不傷其本也。如力教教之,皆使凡人知守渘抱德,各自愛養其身。其善者,上可助天養且生長之物,下可助地畜養向成之物,悉並力.同心,無有惡意。其中大賢明心,易開示者,迺可化,而上使為君之輔,其中賢者,可為長吏師,其下無知者,尚可為民間之師長。凡人莫不俱好德化,而為善者也。為教如是,廼上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地,即大化之本根,助帝王養人民,令不犯惡為耶,君子垂拱而無憂,其功著大,天地愛之,可移於官也。今則或懷有德廣大,而反詳愚閉,絕道德之路,不助天養其且生,不助地養其且成,不助帝王和諸民人。今使愚人後生,遂暗無知,白黑不分明,互死不移,遂為小人,不可東西,忽身自輕,相隨為非,奸軌畜積,上下不能復相教,冥冥憒憒,無有忌諱,上犯天文,下犯地形,其行逆四時,亂五行,為君子大憂,為小人起害,為賊盜,或還以自敗,僇其父母,因而無世。今尚但為真人舉其綱紀,見其始,使眾人一覺自策之耳,不肯教久德,名為斷絕地之養道,其罪過如此矣。是之為無狀,乃死尚有餘罪,故流後生也。真人知之耶?可忄亥哉,可哉。真人知蚤,可謂且得活矣。唯慎之。唯唯。謹已受道德之禁,願聞仁者之行。然夫天地生凡財物,已屬於人,使其無根,亦不上著於天,亦不下著於地。物者中和之有,使可推行,浮而往來,職當主周窮救急也。夫人畜金銀珍物,多財之家,或億萬種以上,畜積腐塗,如賢知以行施,予貧家樂,名仁而已,助地養形,助帝王存良謹之民。夫億萬之家,可周萬戶,予陳收新,毋疾利之心,德洽天地,聞於遠方,尚可常得新物,而腐塗者除去也。其中大賢者,廼日奏上其功於帝王。其中小賢日,舉之於鄉里。其中大愚人,不償報恩者,極十有兩三耳,安能使人大貧哉?為善不止,大賢渘明舉之,名聞國中,四海人道之者塞道。明王聖主聞之,見助養民大喜,因而詔取,位至鼎輔,因是得尊貴,世世無有解已,尚為大仁,天下少有,上不負先祖,下不負於子孫,天地愛之,百神利之,帝王待之若明友,比鄰示之若父母,功著天地,不復去也,祿著官位,不復賤也,名著萬民,不復滅也。夫仁可不為乎哉?或有遇得善富地,並得天地中和之財,積之廼億億萬種,珍物金銀億萬,反封藏逃匿於幽室,令皆腐塗。見人窮困往求,罵詈不予,既予不即許,必求取增倍也,而或但一增,或四五廼止。賜予富人,絕去貧子,令使其飢寒而死,不以道理,反就笑之。與天為怨,與地為咎,與人為大仇,百神憎之。所以然者,此財物廼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處,比若倉中之鼠,常獨足食,此大倉之粟,本非獨鼠有也。少內之錢財,本非獨以給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愚人無知,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知廼萬尸之委輸,皆當得衣食於是也。愛之反常怒喜,不肯力以周窮救急,令使萬家之絕,春無以種,秋無以收,其冤結悉仰呼天,天為之感,地為之動,不助君子周窮救急,為天地之間大不仁人。人可求以祭祀,尚不給與,百神惡之。欲使無世,鄉里祝固,欲使其死,盜賊聞之,舉兵往趨,攻擊其門戶,家困且死而盡,固固不肯施予,反深埋地中,使人不睹,無故絕天下財物,乏地上之用,反為大壯於地下,天大惡之,地大病之。以為大咎。中和之物,隔絕日少,因而坐之不足。飢寒而死者眾多,與人為重仇。夫天但好道,地但好德,中和好仁。凡物職當居天下地上,而通行周給,凡人之不足,反廼見埋,病悒悒不得出見。夫天與地,本不樂欲得財也。天廼樂人生,地樂人養也。無知小人,反壅塞天地中和之財,使其不得周足,殺天之所生,賊地之所養,無故埋逃此財物,使國家貧,少財用,不能救全其民命,使有德之君,其治虛空。夫金銀珍物財貨作之用,人功積多,誠若且勞,當為國家之用,無故棄捐,去之上下,地又不樂得之,以為大病,以為大壯。今愚人甚不仁,罪若此,寧當死不耶?中尚有忽然不知足者,爭訟自冤,反奪少弱小家財物,殊不知止。吾尚但見真人倲倲,財舉其綱,見其始。夫大不仁之人過積多,不可勝紀,難為財用,真人宜熟思之。故天地中和三氣憎之,死尚有餘罪,當流後生,真人寧覺知之耶?唯唯。可哉,吾不欲聞也。真人遺此語,天必奪子命,令知覺悟,惡之且活矣。自勑慎事。唯唯。謹已敬受道德仁戒,願聞有知不好學真道意。善哉,子之言也。夫天生人,幸得有賢知,可以學問而長生。天之有道,樂與人共之,地有德,樂與人同之,中和有財,樂以養人。故人生樂求真道,真人自來,為之不止,比若與神謀,日歌為善,善自歸之,力事眾賢,眾賢共示教之,不復遠也。可以全其身,不負先人之統,佗人盡夭終,獨得竟其天年,人皆名惡,獨得為善人。為眾人師,聞於遠方,內懷真道德仁而有之。助天生物,助地養形,助帝王化民。上師廼可化無極人,盡使愚人守道不為非。中師可化萬人,小師可化千數百人,致有益於君王,使小人知禁,不犯非匿邪。上感得官,不負祖先,不辱後生,維學若此,寧可不為乎?故古者聖賢,悉以勑學人為大憂,助天地生成,助帝王理亂,此天地之間,善人之稱也,或有愚人,生而懷願有知,而不肯力學真道,反好為浮華,行以欺人,為子則欺其父母,為臣則欺其君,為下則欺其上,名為欺天,罪過不除也。或有反好俗事爭鬥,相隨為非,睹真人之人,反大笑之,笑之言無以學為,遂令冥冥,愚無可知。又好勝而不可,苛言天地無數,賢渘無知,恣情而行,上犯天文,下犯地理,出入無復節度,歸則不事父母,羣愚相與會聚,遂為惡子。為長吏致事,還戮其父母,不能自惟思,因逃亡為盜賊,行害傷殺人,殊不止。此正天所忌,地所咎,帝王所愁苦,百神所憎,父母所窮也。此害人之大灾,絕其先人之統子也。今不力學真道,為行如此,於真人意,寧當死不?死有餘罪,流其子孫,尚名為惡人之世,盜賊之後,惡寧流後生不耶?今尚但為真人舉其端首,其惡不可勝記,難為財用,真人寧覺知之耶?真人自慎。唯唯,吾甚哉。子知,已去惡矣。謹已具聞四事,願後聞其次。然夫天生人,使其具足乃出之,常樂其為道與德,仁人幸有知,可以學德,天地以德養萬物,樂人象之。故太古之德人忍辱,象地之養物也。人學為之,則其心意常悅,不復好傷害也,見事而慎之,日而為者善,不復欲為惡也。以類相聚,日益高遠,為之積久,因成盛德之人,莫不響應,眾人歸向之。聚謹順善不止,因成大渘師,其德廼之助天養欲生之物,助地養欲長之物,又好助明王化民,使為謹,不復知其凶惡。小為德,或化千數百人,大為德,或化萬人以上。因使萬人轉成德師,所化無極。為德不止,凡人莫不悅喜。天地愛之,增其筭,鬼神好之,因而共利祐之。其有功者,廼人君官仕之德,不樂傷害眾人。樂之好之,所求者得居常獨樂,無欲害之者。此本由學順善為德,廼到于斯,名聞遠方,功著天地,不負祖先,不辱後生。今人或幸有知,心知善惡,而反自輕易,不力學為善德,反隨俗愚暗之人為惡。好用氣尚武,辭語常凶,言出而逆,欲以伏人。自言便,復有便於人者;人自言勇力,復有勇力於人者。故凡天下之事,各有所伏窮,故可制也。夫大火當起之時,若將不可拘,得水便死。人為不善,當怒之時,若將不可制也,得獄便窮。用口若將不拘,得病使降。故夫天地治人,悉自有法尺寸。人乃有知,不肯好學,反自輕為非,所居為凶,無愛之者。天地憎之,百神惡之,帝王得愁苦之。此不成善人,自成盜賊,死尚成惡鬼,用力強梁,其死皆不得用。道理人莫不共知之,而自易不為善,汙!先人之統,負於後生之子,遂見字為凶賊人之類也。人莫肯與其交語,行人不欲與同道,此子何過,承負父母之惡,尚或見謂為盜賊之子,或遂得死亡焉。真人來,人自易,不好學於明師為德,反隨小人,過乃如此,寧當死有餘罪不乎?可畏哉,天師勿須道,吾念之已苦心痛矣。見人不學,以為小事,安知廼致此乎?人甚愚,與俗人相似,人不深計,死有餘罪。真人既有功於天地,慎之。唯唯。不可自易也。吾尚但舉其綱,見其始,不學之惡,不但盡於是也。子得吾書,覺悟自深計之。唯唯。誠得,歸便閒處精之詳之。然是也。學而不精,與夢何異。唯唯。謹已受吾事之勑,願聞人生有力不為之教。然天地共生蚑行,皆使有力,取氣於四時,而象五行。夫力本以自動舉,當隨而衣食。是故常力之人,日夜為之不懈,聚之不止,無大無小物,得者愛之。凡物自有精神,亦好人愛之,人愛之便來歸人。比若東海愛水,最居其下,天下之水悉往聚,因得為海。君子力而不息,因為委積財物之長,家遂富而無不有。先祖則得善食,子孫得肥澤,舉家共利。為力而不止,四方貧虛莫不來受其功,因本已大成。施予不止,眾人大譽之,名聞遠方,功著天地。當力周窮救急,助天地愛物,助人君養民。救窮乏不止,凡天地增其筭,百神皆得來食,此家莫不悅喜。因為德行,或得大官,不辱先人,不負後生。人人或有力反自易,不以為事,可以致富,反以行鬥訟,妄輕為不祥之事。自見力伏人,遂為而不止,反成大惡之子。家之空極,起為盜賊,則飢寒並至,不能自禁為姦,其中頓不肖子即飢寒而死。勇力則行害人,求非其有,奪非其物,又數害傷人,與天為怨,與地為咎,與君子為仇,帝王得愁焉。遂為之不止,百神憎之。不復利祐也。天不欲蓋,地不欲載,凶害日起,死于道旁,或窮於牢獄中,戮其父母,禍及妻子,六屬鄉里皆欲使其死,尚有餘罪復流後生,或成乞者之後,或為盜賊之子,為後世大瑕。真人前,其過責如此,寧當死有餘罪不?吾見天師說事,吾甚驚心痛,恐不能自愈。真人知心痛,將且生活矣。若忽然不大覺悟,子死不久也。慎之,吾言不可犯,犯者身滅矣,非吾殺之也,其行自得之,子亦知之乎?唯唯。吾為子陳此六事,未能道其萬分之一也。賢渘得吾道,宜深思遠慮,勿反苟自易,不恕為善也。為力學,想得善為惡,則反廼降人也。各自為身計,此中有六死罪,又有六大善,俱象之為,身為其善必得善也,自易為惡者,日得凶惡。子矣自策自計,莫樂於自恣。慎之思之。惟之念之,賢明之心,必當易開也。道德仁善,付有道德之士,凶惡付不深計之子,此格法。能皆象吾書文以自正,則天下無復惡人也。此乃天上太古洞極之道,可以化人,人一知之俱為善,亦不復還反其惡也。上士樂生,可學其真道,大深大賢可學其德,好施之人可學其仁,有知之人可學其知,有能之人可學其能,有力之人可學其力。如能並盡用之,思之熟之,身已遠凶惡矣。天地愛之,六方養之,帝王無復事也,廼長游而治,真人亦知之乎?大樂至矣,吾甚大喜。子可謂樂善知之矣。是故古者賢聖,迺教而不止者,廼睹天禁明,各為身計也。故賢聖之教,辭語滿天下也。子獨不覺乎?善哉善哉。是故古者聖賢上士皆悉學,晝夜力學而不止者,亦睹見天地教令明也。故不敢自易為非也,不敢自輕易而不力學也。故得長吉而無害,此諸賢者異士,本皆無知,但由力學而致也。此中諸凶惡人,悉由不力學,自輕自易所致也。吾之為道,吉凶之門戶也,子亦豈知之耶?唯唯。故都舉廼以上及其下也,何謂也哉?噫,子意何不覺也。見天師連說,今更眩不自知,以何為覺,以何為不覺也。今使子知行之。真人前,夫天治法,化人為善,從上到下,有幾何法哉?其法萬端,各異意。然真人尚正若此,俗人難覺,迷日久是也。有過,唯天師。然助帝王治,大凡有十法。一為元氣治,二為自然治,三為道治,四為德治,五為仁治,六為義治,七為禮治,八為文治,九為法治,十為武治。十而終也,何也?夫物始於元氣,終於武。武者斬伐,故武為下也。故物起於太玄,中於太陽,終死於白虎。故元氣於北,而白虎居西,此之謂也。故天使元氣治,使風氣養物。地以自然治,故順善得善,順惡得惡也。人者順承天地中和,以道治,主動道,凡事通而往來。此三事應天地人讖,過此三事而下者,德仁為章句,過仁而下,多傷難為意。故吾之為道,常樂上本天之性戒,中棄未天之性也。生凡物,本者常理,到中而成,至終而亂,失亂者不可復理,故當以上始也。故天常守本,地守其中一轉,人者守其下三轉,故數亂道也。真人豈已曉知之耶?唯唯。子今有疑。夫隨師可言,不敢有疑也。真人前,天將祐帝王,以何為明證哉?將利民臣,以何為效乎?唯天師,今不及何也,數言而不中,多得過,故不敢復言也。賺乎,行。唯唯。然天將祐帝王,予其琦文,今可以治,用之絕踰,與陰陽相應,將利小臣也。予其良吏,將利民也,使其生善子。真人言是。豈復有奇說耶?而已極。唯天將欲興有德人君也,為其生神聖,使其傳天地談,通天地意,故真人來為其學也。宜以付謹良之民,覺其心,使其惟思,付上有大德之君也,以示眾賢,共曉其意已解,以歸百姓。百姓得之,十五相從,議之治之,連不平,非獨天地人君也。過乃本一在人長,長自得重過責於皇天后土,皆由一人。時有先學得真道者,不力相化教,大渘幸先知德,力不相化,畜積有財之家,不肯力施為仁,人生有知足以學,而不肯力學求真道以致壽。有能足以學德,以化其身,而不肯力學德以自化,有力不肯力作自易,反致困窮,此有大過六。天人為是獨積久,天地開闢以來,更相承負,其後生者尤劇,積眾多相聚為大害。令使天地共失其正,帝王用心意,久愁苦而不治,前後不平,天大疾之。故吾急傳天語,自太古到今,天地有所疾苦,悒悒而不通,凡人不得知之,皆使神聖人傳其辭,非獨我也,真人勿怪之也。今吾已去世,不可妄得還見於民間,故傳書付真人,真人反得已去世俗,不可復得為民間之師。故使真人求索良民而通者付之,今趨使往付歸有德之君也,敢不往付留難者,坐之也,何其重也。今天當以解病而安帝王,令道德君明示眾賢,以化民間,各自思過,以解先人承負之誼,使凡人各自為身計,勿令懈忽,廼後天且大喜,治立平矣。子或懷狐疑,以吾言不大誠信者,吾文但以試為真。所以然者,古文億億卷,其治常不能太平也。令賢明渘長,獨懷狐疑,謂書不然也。夫勇士不試,安知其多力,見文而不試用,安知其神哉?吾受天言,以試真人,自是之後,得凡文書,皆立試之,不得空復設偽言也。天大疾之,地大苦之,以為大病,誠冤忿恚。因使萬物不興昌,多灾夭死,不得竟其天年。帝王悁悒,吏民雲亂,不復相理。大咎在此六罪也。有道妬道,不肯力教愚人,有德妬德,不肯力化愚人,有財畜積而妬財,不肯施予。天生凡人,使施之天。有知,不肯力學正道以自窮,見教反笑之。有能,不肯力學施,見教反罵詈之。有力,不肯力作可以致富為仁,反自易懈惰。見父母學教之,反非之。故勑真人疾見此文,使眾賢各自深惟念百姓,自思大過,真人寧曉知教勑耶?唯唯。今神人既為天陳法,何不但得人而已,布於民間,必當以上下乎?善哉善哉。今天上極太平氣立至,凡事當順,故以上下也。不以上下,則為逆氣,令治不平,但多由逆氣不順故也。真人欲復增之耶?不敢也。故當以上下,勿復重問。唯唯。行去,慎事各為身計。此有大過六,天道至嚴,不可妄為,天居上視人。唯唯。願復更請問一言,凡人已得要道要德,當於何置之?當上以付其君。何必當以付之也?夫要道廼所以安君也,以治則得天心。夫要德所以養君,以治則得地意。實知之而不肯奏上,皆為不敬,其罪不除。何其重也?觀子之事植辭,如無一知者。夫為子乃不孝,為民臣廼不忠信,其罪過不可名字也。真人乃言,何一重者等也,真人之學何不日深,反日向淺哉?甚愚生實不睹。子尚言不睹,夫俗人蔽隱藏其要道德,反使其君愁而苦愚暗,咎在真道德蔽而不通也。又要道廼所以稱 天也,要德廼所以稱地也,愚人廼斷絕之,天憎之,地惡之,其過不除也。真人幸獨為天所私得壽,而學反未盡,廼及天禁,宜事者慎之。唯唯。

右天教合和使人常吉遠凶之經。

同类推荐
  • 重订产孕集

    重订产孕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urious Republic of Gondour

    Curious Republic of Gond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礼佛仪式

    礼佛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悟真篇阐幽

    悟真篇阐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Argonauts of North Liberty

    The Argonauts of North Liber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sy你是我最深爱的人

    sy你是我最深爱的人

    相识,与她初见,只是一面之缘,她笑颜如花,原来过客也可叫人念念不忘。相遇,再次相见,她说“你好!我叫姜词,以后请多多指教!”原来她叫姜词啊!相知,常会遇见,我和她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我想重新介绍一下我自己“姜词,你好!我叫沈轶,是一个深爱着你的人!”
  • 南极考察之白灵传

    南极考察之白灵传

    前往南极考察的洛家大小姐洛雪樱看到了千年一遇的南极光,刚想拍照时突然坠入了一个无底洞。当她醒来时却发现一只不停舔她脸的白狼和一位白发美少年,这是什么操作啊……
  • 紫气成道

    紫气成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杀戮。有修仙者的地方就有各种神话传说、妖魔鬼怪。机缘巧合之下,林夜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一番努力下小世界一点点的成长为大千世界,而他也依靠着一个世界的气运,一步步走向三界巅峰,成为至高之一。在这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风云变幻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 怦然心动:居然喜欢你

    怦然心动:居然喜欢你

    一高学霸付晴空,漂亮高冷,文理全能,还是个大隐于市一高的武林高手,倾慕者不知凡几。唯一的缺点就是谦虚,总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一高校草居然,长得帅,智商高,乐观善良,运动能力好,全校99.9%女生的梦中情人。唯一的缺点就是情商欠费,急需补额。直到那年的初一,情商欠费的校草遇到身心受伤的学霸……校草:这个妹妹真可怜,让人想小心呵护!学霸:这个哥哥是好人,想跟他当朋友!总之,这是个同时动心,一个拼命捂着就怕对方发现,一个拼命宠着,还喊着只是妹妹的故事。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静静地躺在尘封的画面里

    静静地躺在尘封的画面里

    1987年春,我上高三。周末与几位要好的女同学相约,各自带着一摞书,来到了史河边,坐在草地上,认真地复习功课,准备迎接高考。史河来自大别山的梅山水库。河水清澈见底,沙锥鱼在沙滩里捉迷藏,倘若从上游飘来腥物,它们就会你争我夺起来;河床上,偶尔露出水面的大块沙滩,一群野鸭落在上面,它们警惕地望着四周,有时,它们又潜到水底捉鱼。春风拂来,万物苏醒,垂柳舒展着秀发,小鸟清啼着欢乐。
  • 我有一柄杀人剑

    我有一柄杀人剑

    正值壮年,满头黑发的卡普?!开局就一打三被明哥追杀的巅峰期索隆?!黑胡子和白胡子都拥有着震震果实?!还打了一架?!不对,那个人是艾斯吧?你怎么是活的!?大妈十五亿悬赏路飞?!凯多入侵小型大陆被一个发着金光的九尾狐狸吊锤?任命一抖杀人剑:“还行,能稳住,那个要不要来一场青春的比试?石头剪刀布就行!”任命:“我就是想和你玩个石头剪刀布,赚点属性,你为什么就这么想不开呢?”“算了,你还是去死吧。”
  • 渡劫魔刀

    渡劫魔刀

    落霞峰上无忧无虑的少年,全家被灭门,无知的砍柴少年,妹妹被掳,一场江湖阴谋因此展开。魔刀重现,沉寂的武林又开始动荡。十年一届的武林大会,各大门派明争暗斗,几个少年被迫卷入其中。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自己……。
  • 使孩子人格健全的108个好故事

    使孩子人格健全的108个好故事

    孩子从他生下来的那天开始,便是一个独立的人、大写的人。父母从读懂孩子这本“书”开始,应注重培养孩子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竞争意识、交往能力、抗挫能力、亲中能力、学习能力、时代感悟。当你翻开本书时,你一定会感受到它是一…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宿启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宿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