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8400000003

第3章 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2)

但在另一方面,14、15世纪的欧洲城市也孕育着一些有助于城市持续发展的新因素。这些新因素包括:(1)一些原来较为落后的地区的城市有较大的发展。德国北部、东部的许多城市财富增加,经济和政治地位有所提高。汉堡、卢卑克、施特拉尔松等城市结成的汉萨同盟,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德国中部的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等城市也十分繁荣。(2)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有所变化,城市对酒和肉的需求大量增加,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一些有钱的城市居民购买郊区的果园、牧场,经营牟利;也有人购买耕地出租给农民;还有同农民合伙经营养羊等事业的。(3)小城镇继续增多。小城镇主要是地方性的交易场所,但一般总有少数大商人或中等商人居住,他们收购单个农民出售的产品,运到港口或远地去,从而把乡村小规模交易转变成规模较大、路途较远的贸易活动。(4)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在佛罗伦萨等地,封建生产方式开始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业十分发达,它是14世纪佛罗伦萨繁荣昌盛的根基。当时它有纺织工场200余家,雇佣着万余名工人,年产呢绒达10万匹。这些纺织工业不是建立在中世纪行会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生产的基础上。它们还属资本主义生产的初始组织形式,亦称家内制。这些工场的支配者主要是富有的商人和上升的行会师傅。他们并没有集中的工厂及全部设备,而只是控制了织工、染工等独立手工业者,购买原料后依次让他们加工,付与他们工资,收取成品。织工、染工等人还没有被剥夺生产资料,仍拥有自己的工具及小作坊,但无力独立经营,变成接受原料、加工产品、嫌取工资的劳动者,至于纺纱工序,则多由乡间农妇完成。只有对羊毛进行清洗、梳理等工序是集中在企业家的工场中进行的。尽管这种家内制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始形式,从地域分布上看也只能算是星星之火,但却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事件还有地理大发现。

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西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急剧增长以及西欧各国和东方国家贸易联系的扩大,欧洲人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海上探险和殖民远征。其中,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开辟绕非洲到东方的新航路以及麦哲伦等人的环球航行构成了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内容。地理大发现不仅使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而且使商品流通的数量与种类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引发了“商业革命”。这些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地理大发现以后,大西洋沿岸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一批城市迅速崛起。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城市逐渐成为新的贸易中心。仅尼德兰一地就有300多座城市,尼德兰因而被称为“多城市国O17?18世纪是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英属北美殖民地、法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欧洲其它的主要国家也都出现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以适应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这些革命和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的增加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尽管城市自产生以来取得了无可置疑的巨大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工业革命以前,城市的社会影响力还十分有限。在18世纪之前,城市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3%。

二、城市化

1.城市化的涵义:

在学术界,对世界城市化时间上限的确定不尽相同。有的学者把自城市产生开始的城市发展过程称为城市化,如美国的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显然,在这些学者看来,城市化的进程发端于城市诞生之时。但大多数学者则把城市化与工业化联系起来,认为城市化的历史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

从涵义上讲,城市化通常是指农业人口非农化、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的过程。不同学科由于视角不同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逐渐被纳入城市生活组织中去;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还在不断强化。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因此,所谓城市化也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集中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数量增加,二是单个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经济学认为,城市化是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在城市集聚的过程。随着劳动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就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地理学则认为,工业、服务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就是劳动力和消费区域向城市的集中。这一过程包括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市,以及已有的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也包括城市内部已有的经济区位向更集约的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的结构形态发展。

应该说,各门学科对城市化涵义的不同理解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经济社会过程观察的结果。在本质上,它们并无抵触,反而还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全面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城市化过程。

从总体上看,城市化是以下三个过程的统一:(1)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从概念上讲就是一个统计数,是城市人口和全国(或地区)的百分比。(2)非农产业发展和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伴生过程。由产业发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则呈反方向运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又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动,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出于效率考虑必然以城市为依托。这也就意味着二、三产业的壮大和集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3)城市文明的扩散过程。城市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渊薮。在城市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它也必然会向农村传播。不仅会有新技术、新工具的传播,而且会有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不仅会有生活方式的传播,而且会有生活用品的传播。这种传播不仅会从物质方面改造农村,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会从精神方面改造农村,推动农村居民向往、学习并接受现代城市文明。这会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彻底改变,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

2.世界城市化的历程

城市化发轫于18世纪60年代。根据其影响所及的地域,世界城市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英国一枝独秀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直到1750年,英国农村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5%,即有四分之三的英国人居住在农村。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这一状况开始迅速改变。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而其时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5%。英国首都伦敦的繁华作为一个缩影,集中反映了产业革命和城市化的成就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玛,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晤士河的成千船只。从海面向伦敦桥溯流而上时看到的太晤士河的景色,是再动人不过的了。在两边,特别是在乌里治以上的这许多房屋、造船厂,沿着两岸停泊的无数船只,这些船只愈来愈密集,最后只在河当中留下一条狭窄的空间,成百的轮船就在这条狭窄的空间中不断地来来去去,一这一切是这样的雄伟,这样壮丽,简直令人陶醉,使人还在踏上英国的土地以前就不能不对英国的伟大感到惊奇。”(2)欧美带动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在这一阶段,欧美各主要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城市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进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整个世界的城市人口从8000万增加到7-17亿;在1950年时,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8.4%。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总数从1850年的4000万上升到1950年的4,49亿,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由4000万增加到2.68亿。

(3)全球推进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这一阶段,工业社会的城市化继续推进,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继续上升。到目前,北欧、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巳达76%~85%,东欧和南欧的城市化水平也已分别超过了70%和65%。自1950年以来,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从1950年到1996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这三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分布区的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例从44.62%上升到70.15%,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占世界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比重从42.46%上升到71.86%,属于世界前100个最大城市的城市数量由47座上升到69座。由于城市化在更加广泛的区域推进,所以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从1900年到1950年,5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15.6个百分点;而在1950年~19%年的46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16.5个百分点。到2002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超过了48%。

3.世界城市化的规律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轨迹有无规律?这是研究城市化的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研究显示,世界城市化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世界大多数国家城市化的历史表明:在这一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可分为“初期一中期一后期”三个阶段或表现为“起步一加速一缓慢”三个阶段。这是由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一Northam)发现的规律。诺瑟姆发现,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轨迹都近于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这就是城市化的S型曲线规律。

后来,有的学者对S型曲线建立了数学模型。

C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起步的早晚,C越小,说明城市化起步越早,反之则越晚;I一~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r越大,说明城市化发展越快,反之则越慢。

运用该数字模型,对全世界和部分国家从1800~1982年的180多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得出回归方程,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表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都呈S型特性曲线。根据城市化进程的s型曲线,其时间上的规律性可表述为:

(1)当人口城市化率低于30%时,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城市人口增长缓慢。这是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或起步阶段。

(2)当人口城市化率达到30%-70%时,城市化发展步入中期,即加速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经济以工业为主导,服务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农业的比重持续下降。联合国组织的调査统计分析也明确指出,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超过30%以后,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后期还会出现大城市圈、大都市区、大城市连绵带。

(3)当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时,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服务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或相对稳定。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区域空间一体化,并出现城郊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同类推荐
  • 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的终结与我国的对策

    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的终结与我国的对策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家庭幸福经济学

    家庭幸福经济学

    对于“什么是幸福”,范伟曾在电影中有过这样的解释:“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热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你就比我幸福。”范伟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却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内涵。幸福的感觉能在比较中获得,经济学中便有比较优势的理论。
  •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的主题是中非产能合作。舒运国教授在《2015年非洲经济概述》一文中,对去年非洲经济形势做了总结和回顾,他指出:从大陆层面看,非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东非继续领跑非洲,经济增长率达6.3%,中非、北非和西非分别超过3%以上,只有南部非洲低于世界增长平均水平,仅达2.2%。李智彪研究员在《国际油价下跌对非洲经济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自2014年下半年起,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对非洲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孙志娜在《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评估——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一文中,依据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了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等等。
  • 赚钱的艺术

    赚钱的艺术

    这本书向你推荐了二十条赚钱的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到职业、消费习惯、学习和品质的各个方面。这些建议穿越百年的时光而来,历经岁月的考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下的生活依旧能产生启迪。P.T.巴纳姆是20世纪美国的传奇人物。按照当下斜杠青年的说法,P.T.巴纳姆就是最早的斜杠企业家,他是美国娱乐业巨子、节目经纪人、政治家、企业家和作家,也有自己的博物馆。25岁进入娱乐业,凭借出色的想象力和经营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他名下的美国博物馆和世界大马戏团,直到今年依旧繁盛如初。《人物》杂志把P.T.巴纳姆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个人之一。本书集结了他一生的智慧,献给渴望和勇于追求财富的人。
  •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

    从“习李新政”到18届三中全会,本届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决心来推进改革,对此,一向直言不讳的郎咸平将作何评判?三中全会的《决定》长达60条,郎咸平如何用自己发明的8张图简明生动地为读者进行阐释?对于改革攻坚战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大考,以及改革突破口金融开放和上海自贸区的尝试,郎咸平这次又有什么话要说?面对重重阻力,中国究竟能否真正实现“二次创业”,改革如何再出发?请看《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全新解读。
热门推荐
  • 渲染成画

    渲染成画

    她,是拥有高贵身份的神秘孤女。他,是冷傲世间的多面储君。虽是同门弟子,却互不相识。一次偶然,相识,相知。一场由缘产生的故事,从此展开。可她,命运多舛,又会经历怎样的坎坷。主线是甜文。内容纯属虚构
  • 十年,一念

    十年,一念

    故事来源于许嵩的《心疼你的过去》和《装糊涂》而来,现任和初恋之间的选择,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选择,怀念青春。都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对于过往的种种遗憾,谁又甘心于现在?可,如有机遇再续前缘,谁又堪回首?谁敢决于初心还是现在?生活本就是一出戏,导演和主角你又甘于选谁?
  • 重生影后逆袭日常

    重生影后逆袭日常

    爹不疼,娘不爱,妹妹是个小变态,未婚夫还想卖掉自己还赌债!刚一重生就重温噩梦,陈熙遥决定誓要和恶势力血战到底。某军少:“我是友军,别误伤!”陈熙遥眼神一凝。某军少挺直腰杆,态度诚恳认错道:“好,我是恶势力,请影后大人务必和我血战到底,只是……那几天,你真的可以?”陈熙遥老脸一红:“你这个污妖王,给我滚!”PS: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放心入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契幻时空

    契幻时空

    公元2035年,人类科技发展迅速,游戏行业也逐渐热门,一个名为天辰的少年的故事,在游戏——契幻时空中展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甜甜的时光甜甜的你

    甜甜的时光甜甜的你

    “凌晗月,我们分手吧!”?“为什么?因为她吗?”凌晗月看看一旁面容姣好的女子。?“这就是你和我分手的原因?”。她在等他的解释,只是顾墨看着她,依然没开口,像是默认了一样。?凌晗月见他没开口,苦笑了一下?“好,我知道了,以后我不会再来打扰你了,再见!”?再也不见…………?再也不见…………?再也不见…………?
  • 齐欢

    齐欢

    重生的徐清欢,实实在在做了个麻烦精,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冤案发生。正当她将案子查出些眉目时,前世夫君的对头找上了门。徐清欢:奸臣宋成暄:忘恩负义小人……一年后徐清欢:宋大人英明神武宋成暄:我与你有婚约徐清欢:等等……我查查再说。粉丝值2000+,或者全订教主任何一本书即可申请入v群,群号:542814025
  •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 罗生门

    罗生门

    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被主人赶出家门的仆人,正徘徊于“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两难抉择时,正巧走到一个到处都堆满死尸,叫做罗生门的地方,他壮起胆子,想进去找一些财物。结果竟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正从一个年轻女子的尸体头上拔头发……《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生的无奈、悲观与绝望。